她得了腎炎,醫生警告她,如果再這樣拼命,身體就要垮了——她依然堅持著上課;她得了滑膜炎,就把一條腿跪在凳子上,依然堅持講課;連續當班主任34年,無論颳風下雨,她都在早晨7點準時到校陪著學生早讀。
本報記者 祁曉娟 攝影報導
早上7點,馬俊香準時走進教室,陪著孩子們背英語、讀課文……
當班主任34年,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她從來不曾懈怠和缺席。她不僅陪著孩子們早讀,還會錄下孩子們早讀的視頻,發到班級微信群中。
家長們感嘆:「我們還躺在被窩的時候,馬老師就陪著孩子們早讀了——難怪孩子們喊她『老媽』。」
一塊黑板分成兩塊用
穿著一雙白色運動鞋,背著一個黑色雙肩包,記者看到馬俊香老師的時候,她剛剛和孩子們跑完早操——很難想像眼前這個活力四射的老師已經55歲了,
「孩子們跑多少,我就跟著他們跑多少。」馬老師笑著說,「和孩子在一起,我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馬俊香是滄州市第八中學的數學老師、班主任。今年是她工作的第35年,她從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開始,就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到現在已經34年了。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馬俊香說。她只有做到嚴愛相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她曾「空降」到一個初三的畢業班當班主任。
這個班的總體成績不理想。馬俊香發現,班裡一個叫王劍(化名)的學生在同學間很有影響力。
要想管理好這個班,王劍是個「關鍵人物」。
王劍的文化課成績不好,但體育非常好,尤其喜歡打籃球。
了解了這個情況後,馬老師決定組織一場籃球賽。她對王劍說:這場比賽你要是贏了,我就聽你的。
王劍的球技非同一般,輕鬆地贏得了比賽。
馬俊香說:「你贏了,今後你就是這個班的班長,我給你當副班長。」她還告訴王劍,你籃球打得這麼好,不如努力學習,去考體校。
聽到馬老師的鼓勵,王劍的眼睛亮了。他的精神狀態變了,不僅自己遵守紀律,還主動協助馬俊香做好班務工作。
這個班的基礎差,她就把黑板一分為二,左邊講初二的數學知識,右邊講初三的知識。一年的時間裡,這個班的面貌煥然一新,中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事們感嘆:馬老師「真有兩把刷子」。
帶著學生「挖寶」
講臺對馬俊香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她說,走上講臺之後,她就忘記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講課中去。
馬俊香把數學問題比喻成一座寶藏,要想挖寶就需要一些工具,這些工具就是方法和條件。
每天,她帶著全班同學一起挖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對數學有了興趣,自然就能學好。」馬俊香說。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馬俊香說。每一屆的學生是全新的,她要求自己每一次講課都要出新意不重複。
學生們都說,聽馬老師的課,你想走思都難。她的課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總體成績,在數學教學上,她堅持學練結合,每天都給學生留一道綜合題,讓學生們討論,第二天上課前用三五分鐘時間講解,這一方法她堅持了三十多年。
日積月累,每個學生都有了一本厚厚的練習本。「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成績自然不會太差。」馬俊香說。
作為一個班主任,她還操心著孩子們的總體成績。
她曾經帶的一個班,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不好。馬老師就和英語課代表商量:每天,讓英語課代表在黑板兩側寫10個英語短句。自習課上,馬俊香領著學生讀、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孩子們的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跪在凳子上講課
馬俊香有一個原則:個人有什麼事兒也不能耽誤孩子們上課。
1996年,馬俊香患上腎炎。為了不耽誤孩子們上課,她每天上完課之後,再去輸液治療。
沒想到病好了一個月,由於工作太勞累,她的腎炎又犯了。
醫生警告她:「腎病患者不能勞累,你再這樣拼命,病就不好治了,建議你住院治療一段時間。」
馬俊香跟醫生保證:「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療,就是不能住院,不能耽誤孩子們上課。」就這樣,馬俊香邊上課邊治療,一直堅持到了暑假才去住院。
2008年,馬俊香的腿又提出「抗議」。因為長期站立導致膝蓋腫脹疼痛,一次上課她跌倒在講臺上。同事背她到醫院做了個核磁檢查,發現膝蓋骨內都黑了,裡面充滿積液,醫生建議她臥床休息。
馬俊香沒有休息,她讓醫生給膝蓋打了封閉,拿了點藥,又一瘸一拐地回到講臺上。
多年來,因過度勞累又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馬俊香的腿還是留下了痼疾。
2018年,馬俊香的兩條腿腫得老粗,走路困難。她同醫生約好每天晚上扎針,白天繼續上課。醫生無奈,只得叮囑她儘量坐著講,上了講臺之後,馬俊香就把醫生的話拋之腦後了。站久了站不住,她只能兩條腿倒換著跪在凳子上講。
馬俊香的母親已經97歲高齡了。老母親生病臥床數年,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她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平時卻不能床前盡孝,只能等到周末的時候,趕到老娘身邊,把一周積攢的活,忙著做完,周日晚上再趕回來。就這樣,她沒耽誤學生一節課,沒請過一天假。
今年10月份的一天,馬俊香上課的時候感到天旋地轉,一下子倒在講桌上。大家把她送到醫院,經過檢查,她得了耳石症。在醫院進行簡單的治療之後,馬俊香又回到了課堂上。
「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2018年母親節,馬老師走進教室的時候,頓時驚呆了。黑板上寫著「母愛」兩個大字,孩子們用氣球把教室裝飾得特別溫馨。學生們為馬俊香獻上了鮮花。
「我之前毫不知情,這是孩子們給我的母親節的驚喜。」馬俊香說。三十多年來,她感覺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馬俊香時時刻刻被孩子們的溫暖所感動。
很多學生家長知道她的腿不好,有的送來護膝,有的拿來椅墊。
一位學生的奶奶用新棉花親手縫製了一條厚厚的棉褲送給馬俊香,令她感動不已。
2018年,馬俊香的母親住院了。她學校醫院兩邊跑,白天上課,晚上在醫院陪母親。她利用照顧母親的空閒時間,拿起手機,在網上給孩子們出練習題,批改卷子。同病房的人們紛紛感嘆:這個老師太負責任了!同病房的病人都被她感動,病人家屬主動幫著她打水、打飯。
在馬俊香老師的手機裡,保存最多的是孩子們的照片。「這是我的學生鄭重,是北大的高材生。每次回到滄州,他都來看我。」馬俊香笑著說,「看著我和鄭重無話不說的樣子,我兒子都有點兒吃醋。」
說起自己的學生,馬俊香滔滔不絕。她最大的欣慰,就是桃李滿天下。
2019年,馬俊香老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我熱愛我的工作,無悔我的選擇。」馬俊香說,「為了這份熱愛,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