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是《精靈寶可夢》系列中萬年不變的主角,它在許多玩家心目中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不過關於皮卡丘的由來一直眾說紛紜,一直有人把它的原型當作是老鼠,不過其實我們都錯了。
在《精靈寶可夢》圖鑑中,將皮卡丘描述為一種鼠類,但皮卡丘這個標誌性寶可夢最初是來源於另一種齧齒動物。在《讀賣新聞》的最新一次採訪中,曾在《Game Freak》工作並創造了皮卡丘形象的原型設計田田子透露,她的靈感來源於一隻松鼠身上,而不是一隻老鼠。
田田子說:那時,她真的非常喜歡松鼠,所欲他想讓皮卡丘這個角色擁有一個大大的臉頰,而松鼠的尾巴也很可愛,同時她也希望這個角色可以擁有一個閃電的元素,於是皮卡丘的尾巴誕生了。正是皮卡丘大大的臉頰,不久之後就成了這部作品的超人氣角色,但是不要忘記它最初的原型卻是只松鼠。
田田子補充道:那時她很喜歡小動物,養了一隻雪貂和一隻烏龜,並沒有養松鼠,因為在日本松鼠並不怎麼受歡迎,但是它真的很可愛,所以她想要一隻。還有一個細節她注意到,當倉鼠填飽肚子時,倉鼠的身體會變成圓鼓鼓的,而松鼠變圓的只有它的臉頰。
後來這個可愛的形象被定名為「皮卡丘」,一直被歸為鼠類寶可夢,人們也習慣了稱它為「電氣老鼠。1997年《精靈寶可夢》動畫播出之後,皮卡丘的形象也不斷在發展,只是一開始,它是受到了「松鼠」的啟發才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