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技工作者④】紀龍邦:讓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

2020-12-24 澎湃新聞

【老科技工作者④】紀龍邦:讓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

2020-10-29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紀龍邦原是鹽城市射陽縣政協常務副主席、高級工程師。1999年,他牽頭籌備成立了鹽城市第一家縣級老科協。十多年來,他懷著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的滿腔熱情,克服困難,開拓創新,把全縣老科協工作搞得紅紅火火,成為全省首屈一指的老科協工作先進單位,他本人也被評為全省老科協系統先進個人、鹽城市科協系統先進個人。

敢為人先

科技創新碩果頻出

射陽是產棉大縣。老科協成立後,圍繞棉花的栽培高產,紀龍邦帶領有關科技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先是發明了棉花連體育苗分苗移栽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已在全縣進行推廣;接著又進行海島棉與陸地棉嫁接試驗,經過4年摸索,獲得成功,使棉花產量提高50%以上,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有關學術論文在國內多家雜誌發表。

與此同時,他還著手研製棉花拔稈、切碎、壓捆聯合作業機械,目前,樣機已研製成功。這一聯合作業機械的問世,將使農民免受拔棉稈之苦,且可變廢為寶,產生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此外,他還深入調研,不斷發揮參謀作用。每年都能寫出10篇以上有價值的調研材料,並在國家和省級報刊上發表。200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徵文活動中撰寫的《鎮村老農技人員應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幹隊伍》一文,被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叢書收錄。去年提出了「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揚長補短建設蠶桑特色小鎮」的建議,縣委主要領導批示,2019年6月獲江蘇省老科協組織的「圍繞高質量發展,助力新江蘇建設」建言獻策活動二等獎。

老驥伏櫪

敢和一線同志比「狀態」

紀龍邦曾長期在部隊工作,組織紀律性極強。雖然他已退休,可他上下班仍和一線同志一樣「正點」到崗,有時比一線同志還要準時,而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

1996年,他的妻子在一次車禍中斷了7根骨頭,癱瘓在床多年,他每天都要為妻子穿衣、洗漱,下班還要燒飯、接孫女。如今,他的健康狀況也不如以前,有時痛風發作,腳趾腫得厲害,即使這樣,他仍然堅持正常上班。紀龍邦非常注重老科協的組織建設工作,不斷吸納各類老科技工作者入會。現在,全縣所有鎮(區)都建立了老科協分會,有些鎮區還在村(居委會)一級設立聯絡員。他還把全縣頂級科技人才組織起來,建立了夕陽紅高級專家團;同時,成立了教育、衛生、機械、攝影、書畫分會。現在,射陽老科協組織的「雪球」越滾越大。

熱心科普

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紀龍邦曾經擔任近十年縣交通局局長,以後又擔任過縣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在他退休之前,就有一些單位高薪聘請他去當顧問,均被他回絕,他依然選擇了老科協。

射陽縣老科協剛成立時,無經費、無辦公用房等,為了建立健全組織,紀龍邦在縣直組織12個專業分會,14個鄉鎮都建分會,224個村居都有會員小組;組建了夕陽紅高級專家團和講師團,親自擔任團長,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老科協組織網絡,嘔心瀝血,硬是把老科協工作搞得紅紅火火,成績顯著,年年榮獲先進集體。

紀龍邦堅持一手抓創新,一手抓科普。他組織人員編寫了《現代農業答問》《人生解讀七字經》,以及《高效農業科技叢書》等幾十種科普讀物,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此外,射陽縣老科協每年還要組織一兩次送科技、送醫療下鄉活動,並不斷創新形式,在講求實效上下功夫,收到良好效果。(射陽縣老科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老科技工作者④】紀龍邦:讓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地評線】潮評|讓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堅實前行
    當前,我們正站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新起點,這就決定了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 ...科技期刊工作者守「科學守門人」初心 堅持「精品至上」辦刊...
    本報訊 (記者袁舒婕)11月27日,5位院士聯合科學界、科技出版界專家發出《不忘職業初心 耕耘科技期刊事業倡議書》。他們倡議,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牢記使命,恪守「科學守門人」職業初心;精益求精,踐行編輯出版專業精神;守正創新,深耕科技期刊崇高事業。
  • 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他們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創新,有的紮根基層和科普一線,有的嚴謹治學甘為人梯,有的逆行抗疫,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他們在科學研究、學術創新、科技服務、科學技術普及以及抗擊疫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了突出貢獻。
  • 《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發布
    自豪感和責任感,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他們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創新,有的紮根基層和科普一線,有的嚴謹治學甘為人梯,有的逆行抗疫,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他們在科學研究、學術創新、科技服務、科學技術普及以及抗擊疫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了突出貢獻。
  • 2120件科技創新作品獲獎
    來自廣東順德德勝學校(小學部)的老師帶來了炫酷的科學達人秀,用不同長短的吸管便吹奏出高低音調,引起全場掌聲雷動。這是順德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典禮的精彩一幕。  頒獎典禮上,榮獲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等一等獎的師生以及優秀科技輔導員、優秀組織單位代表、優秀組織工作者一一上臺領取獲獎證書和獎牌。
  • 搭建科技創新的橋梁 ——記區科協普及部部長楊莎莎
    區科協普及部部長楊莎莎就是一位堅守在科普宣傳一線崗位上的科技工作者。自從踏上科普工作崗位以來,她積極踐行初心使命,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強化科普陣地建設、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上。在她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區科協被中國科協評為2019年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她本人也於2017年被評為全國科學系統先進工作者。日前,記者就如何搭建科技創新的橋梁採訪了楊莎莎。
  • 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創新談)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勇攀科技高峰,勇闖創新「無人區」。「奮鬥者」號完成裡程碑式的海試任務的背後,是研製團隊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多年持續攻關,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 溧陽市科技工作者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們及全國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勉勵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勇於攀登科技高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給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在溧陽市科技界引起熱烈反響。
  • 國防科技大學科技創新團隊:衝鋒,向著自主創新高地
    向著世界科學之巔衝鋒!儘管是假期,但走進計算機學院「天河」大樓,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一番緊張攻關場景。剛剛出差歸來的肖立權研究員,帶著最新得出的實驗數據,拎著行李箱就進了實驗室。「只有不斷創新超越,才能讓『中國速度』越來越快。」肖立權說,「天河」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正向著每秒百億億次計算的目標邁進。
  • 寧夏銀川市首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徵文獲獎作品名單公布
    銀川市科學技術協會和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聯合在2020年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舉辦了「科技為民、奮鬥有我」主題徵文活動。徵稿公告一經發布,就受到我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積極參與踴躍投稿,短短半個月時間,投稿郵箱裡就收到了一百餘篇參賽作品。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點燃科技強國夢想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科普大篷車」點燃科技強國夢想。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黨中央對青少年投身科技創新寄予殷切期望,強調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不負「最美」 無愧「最亮」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
    河南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民 文成鋒 劉劍萍 杜勇 特約記者 王紅松 陳長記 為激勵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肩負起以科技創新主動贏得發展主動的重任,12月17日晚,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最亮的星——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
  •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我省科技工作者中引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江蘇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深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紛紛表示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歷史責任,堅定創新自信,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 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文化科技發展...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與科技發展深度融合,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產生「化學反應」,不僅帶來文化領域的新變化,更為社會經濟注入新動能;不僅帶來觀念的碰撞和激蕩,更為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方案和路徑。
  •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創新大會反響熱烈
    作為一名基層創新工作者,我繼續潛心鑽研、矢志創新創造,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究攻關,掌握主動權,儲備硬實力;立足崗位加強成果的落地、轉化,取得一批應用範圍廣、市場前景好的創新成果,更好地解決一線生產難題;以勞模工作室為平臺,持續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形成梯次分明的優質團隊,為科技創新工作夯實基礎。
  • 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雲英等10人上榜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近日,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科協、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雲英等10人榮獲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創新為上 腳踏實地 紮實推進科技創新戰略
    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科協組織是推進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溫萬一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入要害處,找到突破口,打到關鍵點。一要大力實施『科普中國』山西行動,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奠定紮實的基礎。
  • 不忘初心勇擔當,科技強國獻力量,信陽科協的創新之路
    作為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信陽市科學技術協會始終堅持「四服務,一加強」的職責定位,團結和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紮實開展形式多樣、切實有效的科學普及、學術交流、建言獻策、助力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為推動信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信陽市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積極貢獻。
  • 科技期刊編輯應做好「科學守門人」
    同樣,中國的科技進步需要一批「伯樂級」的科技期刊工作者,只有他們的德行過硬,才能當好伯樂,為一流科技論文的面世當好「接生婆」。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院12位院士專家聯合發出倡議,希望科技期刊工作者恪守「科學守門人」職業初心,精益求精,守正創新,深耕科技期刊崇高事業。
  • 關於認定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基地的通知
    關於認定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基地的通知 2020-12-17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