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再讀《田忌賽馬》,孫臏幫田忌贏下比賽,其實是在害他

2020-12-16 騰訊網

田忌賽馬的故事都學過吧?齊國大將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三局兩勝制。原本田忌是沒什麼勝算的,因為他的馬不如齊威王的馬跑得快。好在當時田忌身邊有位門客,叫做孫臏,此人乃是戰國時期有名的軍事家,腦袋瓜非常靈光。

孫臏通過觀察發現,田忌的馬雖然整體水平不如齊威王,但是雙方差距也並不是太大,只是頂尖層次稍差而已。他結合賽制,將田忌的馬按速度分為上中下三個級別,然後用最慢的下等馬去對齊威王最快的中等馬,再用最快的上等馬去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去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結果田忌三局兩勝,贏了齊威王。

單就從勝負角度而言,孫臏無疑是幹得漂亮,他巧用智謀,只是把相同的馬調換一下出場順序,就幫助田忌扭轉了劣勢,轉敗為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田忌賽馬的故事才會被搬上課文,意在教導學生們去養成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但如果結合整個歷史背景而言,你就會發現,孫臏這一招其實很陰險,他不是在幫田忌,而是在害他。大家要搞清楚,和田忌賽馬的人是誰?齊威王,齊國的國君,田忌的主公。田忌贏了齊威王,就相當於員工把老闆給贏了,而且還是老闆在佔據優勢的時候,反敗為勝,很明顯一點面子不給老闆嘛,這不是等著被穿小鞋嗎?

孫臏之所以這麼做,無非兩個可能。首先可能是他好心辦壞事兒,一心只想幫田忌贏得比賽,從而沒有想到所謂君臣有別這一點上來。要知道孫臏這個人雖然行軍打仗是把好手,但情商一直都不怎麼樣,否則也不會遭到師兄龐涓的殘害。

其次也可能是孫臏故意而為之,他想要通過這件事來在齊王面前表現自己,從而得到齊王的重視。畢竟當時的孫臏只是田忌的一個門客而已,毫無成就。而經過田忌賽馬一事後,他則是得到了齊威王的重用,成為了齊國的軍師。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重要,畢竟當時的孫臏人微言輕,他只是提個建議,真正做決斷的是田忌。君臣尊卑有別的道理,孫臏不懂,難道他田忌也不懂嗎?他怎麼敢贏自己的領導,一點都不給齊威王面子,誰給他的膽子?

其實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田忌在齊國的地位很高,高到足以讓他可以無視齊王的權威。關於這一點,我們其實還可以從孫臏的經歷中找到一些證據。當初孫臏為龐涓所害,處以臏刑。雖然目前關於這個臏刑到底是砍掉雙腿還是挖去膝蓋骨,尚有爭論,但都是沒法正常走路了,基本上成了廢人。孫臏失去了行動能力,而龐涓在魏國又是權勢滔天,看樣子孫臏幾乎是難有出頭之日了。

好在有齊國使者慧眼識英雄,覺得孫臏是個人才,就偷偷將他帶回了齊國。而有趣的是,當時使者並沒有第一時間將孫臏帶給齊威王,而是交給了田忌。作為齊國使者,不以齊王為先,而是以田忌為先,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當然,這裡不僅僅是權臣和帝王之間權力爭鬥那麼簡單,因為田忌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他是陳姓田氏,大概率是齊國的宗室子弟。如果再結合田忌的武將身份,那麼田忌很可能就是當時齊國的宗室代表,掌控著齊國兵權。有著如此的身份和權力,他自然不會太在意齊威王的想法。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當時的齊威王其實是比較憋屈的,手中權力是遭到了田忌所代表的宗室壓制。

關於齊威王早期的尷尬處境,其實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些證據。一鳴驚人這個成語許多人應該都聽過,其講的就是齊威王從昏君轉變為明君的故事。大致故事就是齊威王原本是個荒淫散亂、不理國政的昏君,結果被大夫淳于髡譏諷為不飛也不叫的大鳥。齊威王聽後,突然就醒悟了,立志要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然後他就變成了一代明君,威震七國。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勵志,其實現實中哪有那麼簡單?一個整日沉迷酒色的昏君,難道一句話就能讓他改變了?那還要監獄幹什麼?

如果將田忌和齊國宗室帶上,那麼其實就說得通了。齊威王原本就不是什麼昏君,她有能力有才華,也有志向,但是沒有絕對的權力,處處受制,才華能力得不到施展,志向更是無法實現。後來自己一步步奪得了權力,才華得以施展,自然就一飛沖天了。

而這其實又和後來的鄒忌挖坑陷害,田忌出走楚國給聯繫上了。《戰國策》記載,齊國國相鄒忌與田忌不和,為了扳倒田忌,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打贏了,他作為策劃者,自然有功;而打輸了則全是田忌的責任,鄒忌便可乘機對田忌發難。當然,更為理想的情況是,田忌戰死沙場,皆大歡喜。

《戰國策》:公孫閈謂鄒忌曰:「共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戰而不死,曲撓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然而,鄒忌沒有料到,這田忌太猛了,或者說是他身邊的孫臏太厲害了。討伐魏國期間,田忌三戰三捷,大勝而歸,鄒忌根本就沒有機會發飆。當然了,鄒忌沒有放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派人假冒田忌下屬,花重金去街上找人佔卜,並宣稱是將要圖大事,所以來佔卜吉兇。然後,鄒忌又賊喊抓賊,把那人抓到齊威王面前,然後舉報田忌想造反。

《戰國策》: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閈,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不為人卜者,亦驗其辭於王前。

被誣陷的田忌十分生氣,於是就帶著親兵去討伐鄒忌,然而鄒忌早有準備,田忌無功而返,隨後出走楚國。表面上看,整個事件似乎都是鄒忌在主導,其目的是為了扳倒政敵。但實際上,鄒忌不過只是一枚棋子,真正想動田忌的乃是齊威王。如果不是齊威王想動田忌,單憑鄒忌那蹩腳的編劇,根本對田忌就構不成威脅。如果田忌想要造反,他會傻到讓屬下如此招搖過市的跑到街上去給自己佔卜嗎?這麼明顯的漏洞,齊威王他難道看不出來?

如果是齊威王想要對田忌動手,那麼這個漏洞就變得不重要了,因為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動田忌的理由罷了。或許田忌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才會選擇起兵「清君側」。否則作為一名戰功赫赫的老將,再加上自己宗室的身份,面對如此沒有水平的誣陷,田忌根本就不需要去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舉動。畢竟如果他起兵,那麼這個造反的罪名就坐實了。

關於這個論點,其實我們同樣可以從其他地方找到依據。比如說田忌伐魏歸來,孫臏就勸他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是乘著兵權在手,直接帶兵攻入齊都,拿下鄒忌。雖然沒有明說造反,但也差不多了。

《戰國策》:孫子曰:「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主者,循軼之途也,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然後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衝雍門。

田忌大勝而歸,理應是獲得封賞,孫臏為什麼勸他造反?因為孫臏很清楚,此次伐魏,就是齊威王給田忌挖的坑,贏不贏的無所謂,關鍵是能夠找到動田忌的機會。結果田忌和孫臏的組合過於厲害,三戰全勝,不僅沒有給齊威王發飆的機會,反而是再添軍功,聲望大增。

對於齊威王來說,田忌的威脅無疑更大了,此時已經不是奪權的問題了,而是田忌功高震主。田忌是否有造反的想法,那都不重要,只要他的這個威脅存在就行。這就是咱們所常說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所以,田忌雖然打了勝仗,但其實處境更加危險,孫臏這才提醒他。

當然,田忌並沒有聽孫臏的,知道被鄒忌如此輕而易舉的誣陷,他才明白,孫臏說得對,於是起兵清君側,不過已經晚了。

除了孫臏的提醒以外,鄒忌的結局也很能說明問題。齊威王去世之後,兒子齊宣王登基,他知道田忌是被冤枉的,所以就把田忌接了回來,官復原職。按理說,此時鄒忌應該要被清算了,畢竟是他誣陷了田忌。但是,田忌回來後,鄒忌依然活得好好的,繼續當他的丞相。很明顯,齊宣王很清楚,鄒忌當初就是給齊威王跑腿的,一切也都是為了齊國,齊王自然不會降罪於他。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齊威王費盡心思扳倒田忌,為何後面齊宣王又會把田忌接回來,又給他官復原職?其實這裡並不矛盾,因為沒去楚國的田忌與去了楚國的田忌,其實完全就是兩個人。因為之前起兵造反,田忌幾乎是失去了在齊國的一切,他再也不是那個功高震主的宗室大佬了。就算後來他又回到齊國,也無法再擁有當年的權勢。這樣的田忌,不僅不會對齊宣王造成威脅,還會因為齊宣王還他清白,並且重新起用他,而對齊宣王感恩戴德。畢竟當初整他的是齊威王,又不是齊宣王。

這樣一來,新登基的齊宣王手中,就多了一位忠心耿耿的心腹,而且他還是丞相鄒忌的死對頭,正好能幫齊宣王制衡鄒忌這位齊宣王的舊臣。不得不說,齊威王這一手棋下得妙啊,其眼光之長遠,實非一般人所及。

所以,不僅鄒忌是齊威王的棋子,田忌其實也是齊威王的棋子,齊威王不愧為戰國的一代雄主。田忌當初賽馬時還沒將齊威王放在眼中,狂妄的贏下了賽馬,卻不知道自己輸掉的是整個人生。

總結來看,在田忌賽馬這麼幾個簡單的歷史故事背後,則是隱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帝王權謀。這樣的歷史,是不是細思極恐?

相關焦點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田忌賽馬》教學設計
    3.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來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他認真分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學習他認真分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難點: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理解田忌轉敗為勝的原因。
  • 《資治通鑑》耐人尋味的記載:田忌是如何知道齊威王出馬順序的?
    而這個故事的男主角也就是那個扭轉田忌與齊威王賽馬敗局的孫臏,據說他原先和龐涓同為鬼谷子大師門下弟子,後來龐涓當了魏國的宰相,他又嫉妒孫臏的才能就設計陷害他,給他處以刖刑,讓孫臏成了殘疾人。後來齊國人偷偷把孫臏運回國,最後孫臏投入田忌門下。當時齊國人喜歡賽馬,尤其是齊威王喜歡賽馬尤甚。
  • 《田忌賽馬》,老師不會告訴你:田忌雖贏了馬卻給自己惹了大禍
    出自《史記》的《田忌賽馬》這個寓言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忘記的朋友也別急,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回顧一下。《田忌賽馬》大致的內容講述是這樣的:據說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某天,他和齊威王約定好要比一比誰的馬好。
  • 田忌賽馬與彎道超車,一個是策略,一個是豪賭
    然而,很多彎道超車成了彎道翻車,那是因為浮躁得只看到表面的策略,而不懂得田忌賽馬隱含了一些先決條件。沒有這些先決條件,田忌贏不了齊威王。想當年孫臏給多次和齊威王賽馬失敗的田忌出了個主意,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和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用田忌的上等馬和齊威王的中等馬比賽,用田忌的中等馬和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對齊威王兩勝一負,第一次贏了齊威王。
  • 孫臏最後一計,田忌捨棄不用之後,孫臏為何從此神秘失蹤
    根據史書記載,孫臏一生出過五計,其中最後一計就是上述這一計,其餘四計見下。1,魏將龐涓陷害孫臏,讓孫臏遭遇臏刑之苦,所以原本姓名孫伯靈,就慢慢被人稱為「孫臏」。為了逃出魏國,孫臏使出「裝瘋之計」,說服齊使逃到齊國,所謂「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
  • 「田忌賽馬」的故事人盡皆知,可他最後的下場,你知道是怎樣的嗎
    田忌想必大家都知道,課本裡有他田忌賽馬的故事,但大家有沒有沒想過,齊威王為什麼要刁難田忌,田忌為什麼幹當中贏過齊威王?歷史上的田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田忌,戰國時期齊國人,後成齊國名將,封地於徐州。在齊國,田忌有一個死對頭,名為鄒忌。鄒忌就是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向老婆和小妾詢問自己帥不帥的男人。
  • 《資治通鑑》意味深長的一段故事:田忌賽馬,其實是個愚蠢的勝利
    田忌賽馬一日,田忌與齊國公子賽馬,兩人各自帶三匹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共比賽三場,並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賽開始後,田忌用他的下等馬挑戰齊國公子的上等馬,結果慘敗。齊國公子得意洋洋的說:你這馬也不行啊。田忌賽馬,其實是個愚蠢的勝利此事要牽扯出一個人,名叫鄒忌,是一位大帥哥。大家在課本《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了解過他。在齊威王一朝,鄒忌是賢相,田忌是良將,但兩人卻彼此不和,成見頗深。
  • 從一場賽馬,論學歷重要還是真才實能重要
    那麼說完了明面上的男主田忌,就再來說說另一個隱形男主孫臏,然而,提起他想必所有人都會如雷貫耳,畢竟這位留下的孫子兵法,可仍然現在軍事上的重要教材,甚至據說連老外也開始研究他的孫子兵法了,由此,就知道他到底是個多厲害的人物了吧。  至此,男主介紹完了也該說正事了,而正事就是一場意義非凡的賽馬。
  • 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的主人公,兵家亞聖孫臏,後來怎麼樣了?
    學者劉心健對這個「洞穴」有比較詳細的記錄,所以有人認為孫臏可能會在這裡終老。第二,被遺棄的官員回到了他們的家鄉。《鄄城縣誌》年,權臣不斷對說讒言,氣得起疑心,像老虎一樣跟著他。大智慧的孫臏敦促田忌放棄他的官職,一起退休。
  • 孫臏為齊國立下赫赫戰功,為何突然消失了?他最終是什麼結局?
    孫臏(生卒年不詳),本名不詳(山東孫氏族譜稱其為孫伯靈),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不過,在齊國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孫臏卻突然消失了,也即之後的戰場上,沒有孫臏的身影了。那麼,問題來了,孫臏為齊國立下赫赫戰功,為何突然消失了?他最終是什麼結局?
  • 位列「兵家四聖」的孫臏,或許是踩著別人上位的
    人們總讚賞「田忌賽馬」中孫臏的機智過人,在孫臏的計策之下使田忌在賽馬中贏得齊威王的千金,然而孫臏或許是踩著田忌上位的,這本是作者之疑,作者姑且妄之,諸位姑且聽之。初讀《田忌賽馬》總拜服於孫臏的機智,然而細讀後才發現「田忌賽馬」也許是孫臏上位的「投名狀」。回顧故事中另一位主角田忌,從田忌賽馬,到大敗魏國,再到流亡楚國,幾乎從「田忌賽馬」以後,田忌的起起落落都伴隨著孫臏的影子,「田忌賽馬」只是孫臏在齊國的成名戰。
  • 原來楊鳴和阿的江玩田忌...
    原來楊鳴和阿的江玩田忌賽馬! 「田忌賽馬」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爛熟於心,講的是田忌和齊威王賽馬,還是屢戰屢敗,田忌垂頭喪氣時遇上孫臏,孫臏告訴田忌,你這樣永遠贏不了齊威王,為啥呢,因為齊威王的馬比你強,於是孫臏給田忌出主意,用下等馬對齊威王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結果田忌贏了齊威王,這個故事就是講事物的質變引起一系列變化,而秩序改變也會引起事物的變化。
  • 田忌賽馬,申花用下等馬一比三輸給了蔚山現代,但背...
    田忌賽馬,申花用下等馬一比三輸給了蔚山現代,但背後也可以看出崔康熙主教練的無奈!這場比賽也是倍受爭議的一場,因為這是本次亞冠聯賽,中國四個球隊首場失敗,崔康熙首發單外援出戰,並且首發五名U21的年輕隊員,可以看出這場比賽申花就沒想過要取勝。
  • 初中作文素材:孫臏簡介
    孫臏簡介   孫臏,戰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一)人物事略   師從鬼谷子   孫臏,自幼聰慧。不幸幼年喪父,二哥孫虎因兵亂走失。孫臏立志拜師學藝,造福百姓。
  • 回望網課,著眼課堂(我們眼中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舉個例子:大家熟知的《田忌賽馬》一課,主要寫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由于田忌每個等級的馬實力都比齊威王差一點兒,連輸三場。最後在孫臏的幫助下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從而轉敗為勝的故事。但是,統編版教材對這篇課文進行了刪改。
  • 皇室戰爭:你以為的河道競速是田忌賽馬,可對手匹匹上等
    要說河道任務中獎勵最豐厚的模式那絕對非挑戰模式莫屬了,雖然單局獲勝的榮譽值與部落戰1V1對戰模式無異,但贏得比賽就能獲得2800金幣的獎勵!要知道天梯1V1贏一局才40金幣,這贏一次挑戰模式就相當於贏了70多把天梯1V1啊,所以挑戰模式也就成了部落成員的必爭之地。
  • 《鬼谷子》:東周君左右逢源得以自保,孫臏韓信出奇才能制勝
    東周君看見趙國形勢如此危急,認為秦國的野心並不止於此,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自己了。於是他對相國說:「秦國滅掉趙國一生板上釘釘,遲早的事情了,為了東周國的百姓安危,請你到秦國面見秦王,請求我們兩國世代友好。」話音剛落,前線戰報傳來,原來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大敗秦軍,連白起都自刎了。
  • 上海申花迎戰「中等馬」FC東京,且看老帥崔康熙如何賽馬
    上一輪對陣韓國球隊蔚山現代的亞冠比賽,上海申花主教練崔康熙「田忌賽馬」意圖顯露無疑。在崔康熙的眼裡,蔚山現代應該就是「上等馬」,上海申花與之硬拼肯定佔不到便宜,不如把全部精力來對付那匹「中等馬」。而上海申花接下來的對手日本球隊FC東京,明顯就是老帥崔康熙眼中的那匹「中等馬」,那麼,上海申花全隊上下究竟做好了賽馬的準備了嗎?崔康熙作為亞洲足壇成名已久的老牌名帥,他深知以現在的上海申花球員班底,去爭一個小組頭名壓根就不是一個成熟的想法,相信崔康熙心中早就有了一番取捨,那就是力爭小組第二出線。
  • 戰國將軍孫臏,被人設計雙腿殘廢,後親手殺死仇人
    將軍孫臏,也是戰國時代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前半生遭到自己最信賴的師兄龐涓的打擊陷害,自己的雙腿都被搞得殘廢了。但他想方設法逃了出去,然後通過田忌一步步地為自己復仇。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孫臏就是跟著這樣一位奇人學習。同時期跟隨鬼谷子學習的是龐涓,而龐涓很早就下山了,孫臏則又跟隨鬼谷子學習了很長時間。之後孫臏就下山,去往魏國尋找龐涓。起初在龐涓的引薦之下,孫臏受到了魏王的重用。
  • 一拳超人:田忌賽馬玩轉道館激鬥
    【道館激鬥】的對抗玩法是三隊對抗賽,通過三支小隊的對抗來獲取積分晉升下一關的挑戰,獲勝的關卡越多,所能夠獲得的獎勵也越多,三組對抗賽中只需要獲勝2隊就可以晉級下一關,挑戰開始前玩家們可以選取指定的對手進行挑戰,前面關卡可以選擇的對手夠多,到了後面的關卡能夠選擇的對手就剩下1-3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