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楊柳青畫社:走在傳統與創新之間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楊柳青木版年畫是我國四大年畫之一,誕生於明代中晚期,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在過去的數百年中,由於歷史原因,這項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歷經幾度浮沉。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重視非遺傳承,全社會多方力量陸續參與到對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搶救、搜集、挖掘、整理過程中,推動楊柳青木版年畫翻開發展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當時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傳承危機凸顯,為保護傳承楊柳青木版年畫,1958年,原天津市文化局將楊柳青畫業合作社、天津榮寶齋、天津德裕公畫莊合併成天津楊柳青畫社。作為天津市首個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天津楊柳青畫社以圖書出版、博物館宣教、楊柳青木版年畫和木版水印畫為四大支柱項目,著重參與楊柳青木版年畫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在技藝傳承方面,畫社從各大美術院校吸納喜愛年畫的學生,勾、刻、印、繪、裱五大工序都有傳承力量,且老中青三代傳承有序。目前,畫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位,天津市級代表性傳承人8位。2011年,天津楊柳青畫社建立了以收藏、研究、展示楊柳青木版年畫為主題的公益性博物館——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館內珍藏明代以來楊柳青木版年畫10708張,畫版6000餘塊。展出年畫628幅,畫版41塊,全面客觀地反映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起源、繁榮、瀕危、搶救、保護、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是楊柳青木版年畫的重要展示窗口。

  傳承只是一方面。「在年畫的生存土壤流變的當下,如何讓年畫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贏得年輕人的喜愛,是當下我們研究的課題。」天津楊柳青畫社創研部負責人李潔道出了新一代楊柳青畫社人的心聲。事實上,畫社近年來不斷鼓勵年畫的創新,創作出了生肖系列年畫和《和諧幸福》《吉祥好運》等一批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為年畫賦予了新的內涵。

  同時,天津楊柳青畫社10年前就在文創衍生品開發方面發力,目前已經開發了20多類200多種衍生品,還與海鷗手錶、王朝葡萄酒、梅花運動衣、山海關長城汽水等天津老字號,設計開發了聯名款產品。「通過對市場反饋的觀察,我們發現絲巾、宣紙、摺扇、琉璃掛件等小巧、精緻、實用的文創衍生品受到市場歡迎。」李潔說,「年畫對當下新題材可以完美駕馭,但是,以前的文創衍生品開發以『貼圖式』為主。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提取年畫中的故事、色彩等,以大數據捕捉的市場喜好為導向,推出一系列年畫新作品、新應用,講好楊柳青年畫故事。」

  對於天津楊柳青畫社而言,要讓年畫在創新中活化,不能止步於單一的衍生品開發。去年,天津楊柳青畫社註冊了「海河錦鯉」商標。「立足文化根基上的衍生品才能經得起時間和市場的打磨。」李潔表示,「海河錦鯉」代表著一種精神、表達了一種祝福。畫社希望形成新的文化IP,串聯起產業鏈條,給靜態的文化符號賦予潮流思維。2019年,天津楊柳青畫社還啟動了「海河錦鯉 躍動津城」全國創意作品徵集大賽,旨在塑造天津城市形象及精神內涵,提升城市文化新活力,通過天津文化IP的打造,進一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2019年,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年畫重回春節」活動在全國廣泛開展。天津楊柳青畫社自去年初起,也開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融入時代美好生活——楊柳青木版年畫重回春節」系列活動,秉承「融入現代生活、弘揚當代價值」的理念,鼓勵「新創作、新作品、新應用」,讓年畫藝術生動反映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

  天津楊柳青畫社副總編王海玲介紹,除了積極配合「年畫重回春節」採風團天津站採風工作以外,畫社還開展了天津楊柳青畫店古文化街店、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等項目,並在多地舉辦了展覽活動。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活動尤為引人關注。畫社通過舉辦天津楊柳青畫社新年畫創作展、進行文化創意產品展示、設置傳承人與遊客交流環節、聯合多所學校和教育機構組織學生體驗、舉辦「南桃北柳過大年」和第三屆「連年有餘」專題文化活動等,探索在傳統與創新碰撞交融的當下,如何更好地推動年畫融入現代生活、走進千家萬戶。「未來,天津楊柳青畫社將進一步利用自身資源與優勢,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工匠精神,進一步結合時下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激發創作活力,喚醒民眾的文化記憶。」王海玲說。

相關焦點

  • 「網媒暖津 我為中小企業代言」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潮風尚新生活
    天津楊柳青畫社相關負責人告訴津雲記者,「作為天津文化第一品牌,楊柳青木版年畫深挖自身文化元素,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建立全方位、多感官品牌體系,對城市形象的樹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推動。」天津楊柳青畫社成立於1958年,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基礎和主體的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劣勢使其難以應對市場殘酷的競爭,也難以在短期內具備單打獨鬥的優勢。
  • 解放以前,從北京到烏魯木齊要走多長時間?天津楊柳青告訴你答案
    當時,20歲的天津縴夫安文忠,從天津楊柳青的碼頭上,帶一批貨物送往陝西西安。貨到西安結帳後,安文忠得到白銀十兩。獲知這批貨還要轉運到甘肅肅州,貨的主人正是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時,安文忠決定留下來,繼續挑著貨郎擔跟隨置辦貨物的官兵向西走。一年兩趟下來,安文忠賺回了白銀兩百多兩。消息傳到天津楊柳青,鄉親們就說安文忠隨軍做生意——趕大營,賺了錢。
  • 方案解讀:瑪莎·施瓦茨大師團隊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由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政府聯合CBC建築中心共同發起的「運河上的京津冀——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通過運用大師工作營、國際大師邀請賽等形式,以創新的方式將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為國家文化公園的新標杆。2020年5月19日,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元寶島)大師邀請賽最終成果評選會於天津西青成功召開。
  • 天津展團今亮相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
    天津文旅展團以「文旅融合·魅力天津」為主題,共組織16家文旅企業(項目)參展,立足服務中小微文旅企業,創造展示和交流平臺。天津展區展示天津優秀傳統文化和文旅產業發展成果,追求參展實效,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包含了非遺、演藝、藝術品、文創產品、旅遊商品、旅遊資源等內容。
  • 天津楊柳青古鎮旅遊管理掛牌轉讓順宇置業100%股權 底價2.7億元
    中國網地產訊 14日,天津楊柳青古鎮旅遊管理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天津順宇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底價26,994.05萬元,掛牌截止日期為9月10日。天津順宇置業成立於2013年9月,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自有房屋租賃;房屋信息諮詢;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批發兼零售;物業服務;商品房銷售等。
  • 技能賽正酣 天津味兒更濃
    其中,俯拾皆是的天津元素、天津味道、天津精神,成了賽場裡亮眼的一道風景。天津北方網訊: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會場裡,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能高手同場競技,獨具地方特色的技能技藝展示各顯其能。其中,俯拾皆是的天津元素、天津味道、天津精神,成了賽場裡亮眼的一道風景。天津味兒,是傳統技藝代代傳承的文化味兒,也是砥礪求新的進取心。
  • 天津特色技能亮相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來技能盛會看「津」彩...
    楊柳青年畫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木版年畫製作工藝。在天津展示交流區,桂發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洪德,正在向圍觀人群展示著手工搓制工序,他告訴記者,入行30多年來,大大小小的展會自己參加過不少,但這一次很特別,「我特意帶了兩個徒弟過來,為的就是讓他們感受一下國賽的技能氣氛,把中華老字號的傳統手藝繼承下去,通過年輕一輩的守正創新,讓更多人喜歡我們的老味道、老食品。」
  • 南遊——九零創作畫社六人邀請展在南昌朸·畫廊舉辦
    開幕式現場1月1日上午10時,南遊——九零創作畫社六人邀請展在南昌朸·畫廊拉開帷幕,展覽由朸·畫廊和九零創作畫社聯合主辦。此次展覽邀請到全國九零創作畫社的六位重要成員,展出了他們30餘幅精品力作,這是繼「喜入歧途—遊山翁個人油畫收藏展」之後朸畫廊舉辦的又一個重要展覽活動。
  • 天津古鎮火光四射,景美如畫的平遙古城,有「沽上小揚州」之稱
    ——楊柳青古鎮。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的楊柳青古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有天津衛之前就有了它的存在,明清時期,楊柳青古鎮是運河所在地區的一個重要樞紐,商業十分繁榮,是北方文化、商業等方面交流的中心,一直以「沽上小揚州」著稱,古鎮內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蹟,許多建築保存得十分完好。
  • 京味+津味,北京民族樂團開啟「城市之間」音樂會
    絲竹管弦聲中聽北京的中軸線、天津的楊柳青……12月18日晚,北京民族樂團與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在北京音樂廳上演《城市之間》聯合音樂會,開啟這一系列音樂會的首場演出。京津兩地樂團同臺,音樂會也選擇了具有兩地音樂特色的作品。
  • 「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啟動 打造天津藝術新名片
    央廣網天津12月20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為不斷增強天津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市,同時進一步激發文藝市場內在活力,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創新推出「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上中華傳統文化 根植愛國主義情懷
    愛上中華傳統文化根植愛國主義情懷在天津建衛紀念日到來之際,和平嶽陽教育集團在嶽陽道小學召開「弘揚華夏文明 傳承津沽文化」第九屆津沽文化日主題活動。區教育局體美勞科科長傅金順、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徐凌雲、李矛老師,以及嶽陽教育集團各校的領導們參加了本次活動。
  • 陳導帶你逛天津的古文化街,咱們邊看邊吃,邊玩邊樂
    泥人張"泥人張"是中國傳統案上雕塑的代表,它創始於清代末年。"泥人張"創始人叫張明山,生於天津,繪畫是自己的主業,彩塑是自己的愛好,張明山心靈手巧,富於想像,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裡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制。他捏制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時傳為佳話。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
  • 繪聚蝸殼·2020秋季蝸殼畫社作品展開幕
    11月9日晚6時,中校區2號樓一樓現代藝術中心裡,琴聲悅耳、畫意盎然,「繪聚蝸殼·2020秋季蝸殼畫社作品展」首日展如期開幕。 本年度蝸殼畫社作品展由本科生院、書院、校團委、藝術教學中心、管指委主辦,現代藝術中心、學生蝸殼畫社承辦,旨在活躍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推動藝術課堂教學與學生社團之間的互動與合作,為廣大師生搭建一個人文藝術鑑賞與交流的平臺,
  • 來到國家超大城市、新一線城市天津,8個著名景區你去過嗎?
    他同上海一樣有著「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稱,漫步街頭,感受到的卻是異國風情和傳統文化交融的別樣風味。那麼在天津這個直轄市裡,天津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呢?天津八大景區的景點又有哪些呢?小編今天為大家準備了天津4A級旅遊景區的名單,告訴你天津哪些著名景點最好玩。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