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靈捕手》來看心理防禦機制,大家讀懂裡面的含義了嗎?

2021-01-15 六六聊電影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心靈捕手》是一部把故事結構的心理層面拍成電影的作品,今天小編想要來和大家探究一下角色如何使用防衛心理來保護自己的,還有就是如何藉助故事中的配角來削弱這些心理防禦並好好地展示這些因素。如何為角色和觀眾創造一個強大的宣洩出口,咱們還是來看一下《心靈捕手》。

在電影當中有很多精彩的時刻,但最令小編印象深刻的是,威爾和心理醫生肖恩.馬格之間的最後一幕對話。為什麼這個場景如此讓小編記憶深刻呢?優秀的導演和出色的表演無疑增強了畫面感,從故事角度來看這一幕的感情也是非常充沛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威爾在周圍築起了一道心牆,也看到肖恩終於把它們一一拆掉。

故事以軟弱的主人公開篇,他們認為自身和世界都必須克服某些謊言,這種軟弱往往來源於人物過去的創傷。在《心靈捕手》中威爾的創傷則是來自他悲慘的童年,孤苦無依的他在養父的虐待下長大,這一段感情創傷使威爾意志薄弱,使他相信走出舒適區會導致情感上的痛苦。

在威爾和肖恩的第一次談話中,威爾一開始就嘲笑肖恩等人的用意,他起初拒絕參與會診,威爾直視肖恩的時間不超過一秒鐘。大部分時間都是肖恩靜靜的注視著威爾,當肖恩試圖詢問威爾一些私密話題時,威爾就會改變話題,威爾在此過程中試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肖恩知難而退,但這些行動都沒有讓肖恩動搖。肖恩自如地跟上威爾的提問,所以威爾要尋找一種新的策略來直接逼退肖恩,肖恩一下子被戳到痛處,威爾孤立無援。這個場景描繪了威爾是如何利用他的防禦機制,來避免處理讓他感到不適的情況。

更重要的一點是威爾甚至不知道自己擁有防禦機制,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一些小角色來削弱主角的防禦機制。《心靈捕手》完美的將這一切呈現在觀眾眼前,藍波教授發現了威廉的天賦異凜,並試圖為他安排一份體面的工作。想要抓住事業的機會,就需要威爾承擔風險離開舒適區,這正是他最害怕做的事,所以威爾會無意識的利用防禦機制能為自己的不作為辯護。

威爾避免離開朋友圈的舒適區,他們幼稚、義氣,給威爾提供一個永遠不必成長或永遠不必接受挑戰的溫床。威爾告訴自己犧牲工作機會和人際關係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總有家和朋友,一直在否認內心真正想要的。直到他的朋友查克和他說了一番話,威爾才意識到唯一阻止他前進的人就是他自己。通過和親密好友的對話,威爾的防禦心也降低了,但這還不夠。

這不是一個「差點成功轉型」的故事,這是一個「成功改變」的故事,這一切都需要發洩。在影片高潮的治療場景中威爾最終將釋放了他壓抑已久的情緒,當他知道肖恩有他遭受身體虐待的圖像檔案之後,他們各自感慨痛苦的童年,肖恩想辦法和威爾取得共鳴,嘗試突破威爾的心理防線。最終威爾變得有些攻擊性,他們相處的時間不短,肖恩已經知曉了威爾的自我保護機制,他拒絕威爾再次臨陣脫逃。直到最後,威爾的心牆瓦解,肖恩把威爾抱在懷裡,威爾哭得像個孩子。

兩個孤獨的靈魂像父與子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情節的發展幫助威爾完成了心理宣洩,觀眾也體驗了一種戲劇性的情感宣洩。好的劇本會把我們帶入劇中人物的世界,讓我們對角色掙扎產生共鳴,如果通過適當的方式來表達,觀眾也就分享了這種所需要的情感宣洩。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心靈的圍牆——心理防禦機制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編輯 | Wendy生活中,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維護內心的安寧。心理防禦機制就像是一道圍牆,當我們遇到衝突時,它能夠保護我們,但是當防禦過度時,它也會阻礙自我的成長。良性的防禦機制和不良的防禦機制,會給不同的人帶來迥異的生命質量。心理防禦機制類似本能一般來說,心理防禦機制是挫折發生時,人們採取的一種能夠迴避困難的心理手段。
  • 你的這些心理防禦機制,看到了嗎?
    前文說到了,投射是你將內在心靈展現到外部世界的屏幕上,內攝是外部世界的存在被你吸納到內在心靈中。向外投射「壞」的時候,容易發生切割、分裂和否認;向內內攝的時候,容易發生認同,認同包括與幻想認同、與父母的潛意識或意識中的願望/幻想認同、與理想形象或客體認同、與攻擊者認同、與受害者認同和與喪失的客體認同。
  • 心理防禦機制
    很多學生在學自我防禦機制時表示難以理解這些心理防禦機制,這篇文章主要從概念和例子兩個方面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些防禦機制。自我防禦機制主要是作為一種社會機制能讓人在受到貶抑時用來保護自己。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有:升華、補償、退行、轉移、否認等。升華:即把被壓抑的無意識衝動通過某種途徑或方式轉變為人們可以接受的或為社會所讚許的活動。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01 威爾和尚恩的療愈之情從「傷害」開始以擁抱結束《心靈捕手》中威爾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極高的天賦,他總能通過滔滔不絕講出書本上的知識,讓和自己爭論的人啞口無言。他同時也擁有極強的分析與觀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六位輔導自己的心理醫生,包括尚恩。
  • 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周一一大早,打開《健康報》電子版,在第1版要聞版中的「致敬中國醫生」專欄讀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該報記者採寫的到《武漢去的「心靈捕手」》,此文是從正面的角度報導了某著名心理專家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派出的專家之一,踏上徵程,逆行奔赴武漢戰「疫」前線,為一線醫務人員、患者和公眾提供緊急危機心理幹預服務的事。報導內容筆者都覺得挺好。
  • 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的類型在教招考試中考頻較高,一般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側重考查對不同心理防禦機制的理解和區分。下面將以表格形式簡單梳理常考的幾種心理防禦機制。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步入社會的成年人總在審視自己的生活,現在的狀態是自己想要的嗎?是否可以放棄千篇一律的日常,或是幻想重新來過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人們都渴望得到夢想的人生,一些人通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一些人隨性而活感受存在的意義。兩者都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一種才是打開幸福的鑰匙,或許自我嘗試才可以得到答案。
  • 讀懂兒童心理防禦機制,輕鬆掌握娃的異常行為,別讓孩子走偏
    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個體在面臨衝突、問題時,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不安,和解脫煩惱,而做出的一些恢復心理穩定和平衡的一種情況。其實,並非如此,他只是通過故意找茬的方式來逃避寫作業,並將自己無法寫作業的原因歸咎於弟弟,以此來減輕自己內心的「罪責」,這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心理防禦機制。
  • 天龍八部:從喬峰段譽虛竹看心理防禦機制的識別與突破
    正是防禦機制讓我們變得如此遲鈍,讓我們總是忽略那些殘忍的現實。小說家對人性總有著深刻的洞察,金庸先生更是如此。他筆下的喬峰、段譽和虛竹,雖然都是萬中無一的英雄,但也不免被自己的心理防禦機制所操縱。那麼,「心理防禦機制」是什麼呢?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 蒂姆-鄧肯最愛看的電影,叫做《心靈捕手》!
    蒂姆-鄧肯最愛看的電影,叫做《心靈捕手》!這是一部馬特達蒙主演的高水平劇情片,講的是一個高智商年輕人威爾的故事,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
  • 淺談心理防禦機制「超我阻抗」:為什麼總有人讓自己「不舒服」?
    01:「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s)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也是精神分析非常核心概念之一,最早出現在《防禦性神經精神病》一書中。「防禦機制」最早是在弗洛伊德研究神經症尤其癔症中講「防禦」視為「壓抑」的同義詞提到的。
  • 電影《心靈捕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師從非從說 : 當你真正撥開他們心理上的那層迷霧,你會發現他們沒有那麼強大,難以接觸,你看到的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脆弱的孩子。電影《心靈捕手》講述了天才主人公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解開了數學教授在公布欄寫下的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以此展開的心靈救贖故事。威爾經常出入酒吧,打架也是家常便飯,但他有很強地學習能力,尤其在數化領域有著驚人的天賦。為了讓威爾配合學術討論,教授請來了很多心理專家治療他,但都被他變著法地趕走了。
  • 心理防禦機制:讓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心理防禦機制:讓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常見的五種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防禦機制對每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心理學:焦慮心理的9種防禦機制,你正在用的是哪一種?
    後一種處理方式便是自我防禦機制,是我們為了處理這些具有威脅性或者不能接受的想法和衝動,而無意識採用的一種自我保護。它是使焦慮,壓力最小化的一種方式。佛洛依德指出,我們在感到焦慮時,採用的防禦機制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人們常用的都有哪些防禦機制?
  • 想要挽回,首先要打破她的心理防禦機制!
    我們在經受感情創傷之後,會馬上進入失戀後的應激反應期,為了降低傷害,開啟「心理防禦機制」,主動隔離傷害源,以求儘快度過應激反應期。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 【文旅資訊】風從金山來丨漫畫普及培訓:做心靈的捕手
    【文旅資訊】風從金山來丨漫畫普及培訓:做心靈的捕手 2020-07-10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靈捕手》:即使是天才,也敵不過「家暴陰影」,但關愛能
    而我們今天就要通過講述一部經典的電影作品——《心靈捕手》,來說一說家暴給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如何去撫慰和拯救一顆遭受暴力的心靈。一:《心靈捕手》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們不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魅力減損,相反,它們因為時間的加持,而歷久彌新,不斷給人帶來啟迪。
  •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心靈捕手》,只有你知道你自己是魔是仙
    能夠更深層次詮釋這一話題的是一部經典影片《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的心靈成長勵志電影,香港譯成《驕陽似我》;1997年12月首映後,該片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一部影片同獲三座小金人,被提名16次以及獲得其他的獎項;
  • 正確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
    約瑟夫·布爾戈心理防禦機制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保護,但有的時候也會造成我們與外界的隔閡,對每個人而言,我們依然無法意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很多隱藏面向,所謂心理防禦,就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一些無形的應對方式,通過它們,我們得以將那些無法接受的想法與感受排除在意識之外。
  • 心理防禦機制問答|李鳴精神分析課堂知識點
    戳藍字關注我們,風裡雨裡,伴你成長Q1:評估防禦機制時一般如何提問?A1:根據諮詢師的喜好或習慣,需要評估防禦的形式以及要鉚定防禦的內容,即防禦哪種焦慮和痛苦。Q2:防禦機制可以理解為緩解焦慮和痛苦,這種焦慮和痛苦可能來自於本我、自我或超過,這樣理解可以嗎?A2:可以的。不過避免痛苦和焦慮主要是自我的功能,也可能來自於本我或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