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子的種類是真的很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我對北方的麵食卻有一種天生的執念,包子不是北方的專利,各個地方的包子真的都各具特色,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說說吧。
1、天津狗不理包子
肉餡是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鮮豬肉,每道工序都有明確的規格標準,就連每個包子的褶都很勻稱,可以說是很高大上了。
狗不理包子我去吃過兩次,雖說吐槽狗不理包子的人挺多的,但是比起天津當地人帶我去吃的各式街邊小店的包子,狗不理包子店精心設計裝潢的氛圍和精緻的配菜,還是給我這個外地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反正我覺得很好吃!人對美食的記憶並不單純停留在味道上,吃的時候的氛圍、配菜的搭配、還有當時的心境,都會綜合起來成為我們對這道菜獨特的感受。
2、北京慶豐包子
北京的老字號,也是京城百姓認可的著名快餐品牌,包子薄皮大餡,外形美觀,汁多爽口,品種也十分豐富。
以前有朋友從北京回來,也會給我帶上幾個慶豐包子,也挺好吃的,但沒太多印象,總覺得沒有在北京的時候吃著好吃。美食這東西,和水土真的有很大的關係唉,同樣的東西,帶到另一個地方,就總是差了點什麼。
3、南翔小籠包
形狀是半透明狀,用精麵粉擀成薄皮,以精肉為餡,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加入蟹粉或蝦仁或春筍,形成皮薄、汁鮮、肉嫩、餡豐的特點。
上海人管包子叫饅頭,南翔饅頭店的蟹粉小籠真的太好吃啦!我去上海的時候,經常買蟹粉小籠坐在店門口,一邊發呆一邊吃,一個人一口氣能吞十幾二十個,一點都不覺得膩,極大程度開發了我的食量極限。看來,品嘗當地特色小吃時,美食、美景、心境,三者缺一不可。
4、新疆烤包子
包子皮四邊折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貼在饢炕裡烤熟,味鮮油香。
在新疆的時候好像吃過,又好像沒吃過,新疆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我每天沉迷在各色烤肉和瓜果中,相比之下,對這個的印象真的是沒有!好像也沒怎麼聽新疆本地人說愛吃烤包子,不過還是挺有特色的,大家有機會去新疆的時候可以嘗一嘗哦。
5、廣東叉燒包
屬於粵菜系,用肥瘦適中的蜜汁叉燒作餡,用麵粉白糖拌成的發麵皮做皮,鬆軟香甜。
這就是著名的叉燒包啊!香港某經典同名電影啊!相信大部分人都品嘗過。我每次吃粵式茶點必點的點心,一口咬下去那叫一個滿足,香甜的味道很容易喚起人的味覺,有時候身體不舒服吃不下飯,吃兩個叉燒包就沒事了。唉,我居然光看圖片身體都起了反應(唾液大量分泌),好想咬一口!
6、廣東奶黃包
是廣式的甜點,用蛋黃做餡,濃鬱的奶香和蛋黃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
吃第1個的時候:「哇,真是人間極品,好吃好吃!」;
吃第2個的時候:「 呃,太膩了,你幫我吃完吧……」
7、四川韓包子
花紋清晰,皮薄餡飽,鬆軟細嫩,共有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蘑、附油等8種。
這個真沒吃過,唉,我就想問一下,作為一個外地人,到了成都這樣多美食的地方,誰會留著肚子吃包子?!!
8、丁蓮芳千張包子
以鮮豬肉、千張為原料,製作精細、用料講究、肉嫩不膩、鬆軟可口,配細絲粉吃。
我…沒聽過,慚愧慚愧,看著很有特別啊,一定找機會嘗一嘗。
9、開封灌湯包
屬於豫菜系,皮薄,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灌湯包還是挺不錯的,就是湯汁容易燙嘴,我自己是吃得不太習慣,所以很少吃。
10、魯西南水煎包(山東)
扁圓狀,上下金黃色,外酥裡鮮,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餡料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
不知道為什麼,我對煎包一類的包子都不太懂得欣賞,就是品不出它的好吃來,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口味而已,大部分人還是很喜歡吃的。
整理完中國十大著名包子,感覺又餓了,人生得一包子已無憾,更何況是10種,真是太愛祖國的地大物博啦!
哪個最好吃?反正我覺得北方的包子最好吃,但南方的包子比較開胃可口,大家喜歡吃哪種包子呢?歡迎和我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