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大會「宇宙覓音」 探尋量子奧秘和「外星人」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剩下不到一周時間。

本屆論壇將邀請到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

多名受邀諾獎得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對疫情下的「雲端會議」非常期待,將共同討論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的共同命運。

外星生命探索出現新突破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的疫情是最大的黑天鵝,我們無法來到現場參加會議有些遺憾,但是通過雲上會議的方式,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啟示和思考。在目前的形勢下,全球更加需要各國科學家的通力合作。」

馬約爾在今年的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將會參加一場「宇宙覓音」的太空峰會。其他參會的天文物理學家包括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Smoot III)以及2019年與馬約爾教授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教授迪迪埃·奎羅茲(Didier Queloz)。

馬約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天體物理學未來幾年還將引來非常激動人心的發現,並有望繼續成為諾貝爾獎的主題,比如銀河系中黑洞的影像圖。

今年人類在天文物理學方面有多項重大突破,其中包括在探索外星生命方面的新發現。上個月國際科學團隊發表研究稱,在金星上找到了生命的「標記物」——磷化氫,首次推測金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今年7月,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中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為人類理解太空邁出了重要一步。對此,馬約爾表示:「這從技術上說是有很大難度的,但意義重大。」

馬約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科學家下一階段將會有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我們試圖通過發射衛星來探測系外行星上的生物標記,從而回答是否會有外星生命的問題。」

奎羅茲教授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留在地球表面的標記物都可以成為外星生命研究的素材。最近我們看到生命起源方面研究的新進展,這能從化學分子層面幫助人們理解生命必需的元素。」

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還邀請到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教授參加。格羅斯教授表示:「宇宙探索一方面是無限廣袤的,另一方面又希望在微觀層面研究極小範疇內的物質能量和時空,這是兩方面的探索,其實是相互關聯的。」

儘管大多數科學家相信銀河系當中會存在外星生命,但大多數科學家相信這些生命可能是微生物或者細菌。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亞當·裡斯(Adam Riess)教授因為發現宇宙「暗能量」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裡斯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些人認為外太空可能有微小生物的說法倒是可以被接受。」

裡斯表示自己仍在堅持暗能量的研究,因為只有了解暗能量,才能了解宇宙。「宇宙中有70%以上的物質都是暗物質,通過研究暗能量可以更好理解宇宙的命運和起源。」

他表示,現在在物理學中有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等,「通過理解暗能量就可以找到這兩個理論的交叉點。在這方面我們希望未來十年可以取得一些進展。」

中國引領量子科技發展

第三屆論壇值得關注的另一個峰會是量子物質峰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將與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以及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沃爾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等探討量子科技方面的新進展。

10月16日,量子科技迎來重大利好。國家明確提出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量子技術的發展是全方位的,涵蓋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等領域已經取得巨大突破,並走在世界技術的前沿。過去十幾年,中國研發生產的量子器件已經銷往歐美國家。

今年5月,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物理學界最權威的綜述性期刊《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基於現實器件的安全量子密鑰分發」的長篇綜述論文。潘建偉等研究人員指出,過去三十年裡,量子密鑰分發(QKD)的理論和實踐得到了廣泛發展。研究人員傾向於認為,現實條件下量子密碼的安全性已經建立起來。這篇綜述中所涉及的技術理論和實驗,將為量子密碼的廣泛應用以及標準化制定奠定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杜江峰教授在日前舉行的上海浦江論壇上表示:「量子計算的原理是清晰的,但技術工藝仍然需要不斷進步,突破一定的技術門檻,才能真正進入應用,這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人類早就和外星人建立了聯繫
    早年留學美國,後來一直在軍方情報部門效力的學者兼軍人,對於太空領域的技術和事物,他比很多人都更專業,更了解。近日,Haim Eshed對以色列國家媒體《國土報》透露:「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美國和以色列都跟外星人建立了聯繫,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比如美國政府在二戰時就和外星人籤署了協議,外星人和人類合作開展實驗的協議。
  • 「我永遠被宇宙所吸引」丨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的「好奇」故事
    對科學家,尤其是頂尖科學家而言,探索世界奧秘的「好奇心」正是引領他們在漫長的科研路上不斷前行的明燈和對抗失敗的支撐。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他們充分地享受科研工作帶來的樂趣,即使年逾古稀,仍如孩童般眼神清澈、熱情洋溢。
  • 是否有科學家因發現宇宙終極奧秘而自殺?你看他們不活得好好的嗎
    其實人類至今還沒有發現宇宙的終極奧秘,如果非要說有,那麼發現宇宙奧秘的應該包括這幾個人:艾薩克·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純屬虛構)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統一了天上地下的物理,可算是發現宇宙奧義的第一人。
  •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在網上曾看到一個說法:理論物理近百年未有重大突破,按經典力學到相對論量子力學200年一個突破周期計算,我們下一次理論物理重大突破從現在時間算還需等上100年。
  • 我們存在的宇宙都是假的,只是外星人的玩具?
    美國科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家大衛布林 (David Brin) 說,關於宇宙是虛擬、或者稱為虛幻或模擬的概念,這是和傳統的觀念很相似、甚至相同的認知,例如中國的「人生如夢」、「莊周夢蝶」等等,而因為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都是有缺陷、不完整的,例如當我們坐在椅子上,並不能感受到椅子的全部。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T大會」 史上最強「科學第一課」黃浦江畔開講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首次設立的 「T大會」昨晚在黃浦江畔舉行。本報記者 張伊辰攝■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 「T大會」,這場別開生面的 「科學第一課」,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少年,旨在為青年學生點亮「科學明燈」昨晚,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第一課」在黃浦江畔上演: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
  • 揭開量子力學的真面目:了解到量子本質,能解開宇宙運作的奧秘?
    什麼是量子力學,並不是所有解析量子的理論都是量子力學,牛頓、麥克斯韋和赫茲的理論都是解析量子的理論,但是,經典光學和經典電動力學都不是量子力學。還有,雖然普朗克、德布羅意和薛丁格都是量子學家,但是,他們的量子力學卻是認為量子是波的量子力學,事實上是經典電動力學的延續。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不論過去和未來,都是真實的存在著,有時你的頻率和未來某一刻產生共振,那麼在夢境裡你也可以看到未來的場景,如果是不好的事,你就會不自覺的錯過。過去不可變,但未來卻具有很大的可變性,因為未來還未來,就怕我們都是生活在過去,而不是真正的今天,那麼我們的未來都是固定的。陰和陽只是相對的,既相剋又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而又統一,缺一不可。
  • 機器人在「流浪」星球向地球發送信息,宇宙奧秘研究邁進一步
    要研究宇宙的奧秘,那必須從星體開始,星體上的各種變化及星體表面情況。這些都是研究一個星系特定的依據,而一個星系如果形成的原因被研究出來,那宇宙的一系列奧秘都會迎刃而解。所以人類對太陽系的研究,就要從研究太陽系中的各大小行星及隕石開始了。一個德國的天文探測機器人,在離地球3億公裡外的,一個小行星表面,傳回了一組照片。
  • 科學家發現,宇宙存在「各向同性」,外星人的世界和我們不一樣
    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利用望遠鏡觀看、宇宙電磁波接收等方式去尋找地外的文明。人類也一直在向地球之外發射許許多多的「吶喊」信號,可是這吶喊就石沉大海一樣,過後根本就沒有一點回應。這麼久,一個世紀了,外星人都沒有被找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 量子冥想學二:意識秩序和量子秩序的統一性
    當我們明悟自身意識遵循量子世界法則的時候,那是我們意識無限自由的開端道玄微觀量子世界的各種個體,遵循了量子世界的法則,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性。我們的科學家探索著量子世界各種粒子的特性,一點點的解開了整個世界的秘密,讓我們了解了這個世界存在的量子秩序。
  •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人類暫時還未發現外星人的蹤跡、它們存在的證明(野史、軼聞除外),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並不是唯一的文明,我們並不孤獨。相信學過原子核物理或是量子力學的人都對費米這個名字如雷貫耳,畢竟「費米子」、「玻色子」可是伴隨著整門課程的基礎。
  • 來自500光年外的外星人「巴夏」是真是假?他訴說了宇宙秘密和生命...
    你相信有外星人嗎 你相信有「外星人」嗎?如果我給你說:有,宇宙裡存在的生命還很多!你會怎麼想?別著急,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外星人「巴夏」!
  • 單良小學:邊學邊玩,探尋科學奧秘
    單良小學:邊學邊玩,探尋科學奧秘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09:44:00 | 作者:金鑫鑫 | 編輯:董之震  「我轉了一圈,還差一小步到達短跑道。」「那我到時候轉兩圈試試,能不能到短跑道。」「太棒了,我一次就成功將小車開到長跑道區域了。」
  • 去探尋茶文化的無窮奧秘
    去探尋茶文化的無窮奧秘 2020-12-17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宇宙中的未解之謎讓人心驚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航天技術為人類探索宇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宇宙中的諸多奧秘也在人類的探索和研究下慢慢地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遺憾的是,目前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許多未解之謎仍然等待著科學家們去尋找答案。1、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
  • 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線上齊聚 騰訊WE大會揭秘最前沿科技
    從異種培育人體器官到金星生命,7位科學家在大會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進展,用前沿科學拓寬人體和宇宙邊界,探索人類未來更多可能性。「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面對困境,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很可能改寫這個時代。」作為一個相信數位化「永生」的造夢師,他介紹了腦機接口和這一技術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於神經康復的研究歷程。粒子物理金星探索拓寬認知大會上,還有幾位頂尖科學家分享了在物理、天文等領域最新的探索發現。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Steven Weinberg,是目前最受認可的早期宇宙暴脹理論的重要貢獻者。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中國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有人說她是真正的天才,她叫談芳琳。初綻鋒芒,在2018年,那是她才上初三,課堂外做的一項研究課題,斐波納契數列與貝祖數估計,卻解決了眾多科學家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
  • 「藍點」點亮WE大會:預約新宇宙,開啟新未來
    除了這些發明和應用展望,這部電影所探討的「人和未來如何相處」、「科技發展和隱私保護」、「人工智慧和人文關懷」「人類和宇宙的關係」等等深奧話題,也愈發的給今天的人們帶來啟迪。無論如何,科技改變人類命運和發展這一主旋律不變。
  • TEDxSJTU2020年度大會「Trans-X 交」完美收官
    2020年12月12日,TEDxSJTU2020年度大會在上海交通大學E谷悟課劇場拉開帷幕。年度大會由舞界限創始人暨藝術總監李偉淳博士的中國風舞蹈及演講分享開場,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生物學楊國英博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院仇子龍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學助理教授李兆聿博士分享詮釋了不同學科領域以「Trans-X交」為主題的創新創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