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T大會」 史上最強「科學第一課」黃浦江畔開講

2020-12-16 瀟湘晨報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首次設立的 「T大會」昨晚在黃浦江畔舉行。 本報記者 張伊辰攝

■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 「T大會」,這場別開生面的 「科學第一課」,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少年,旨在為青年學生點亮「科學明燈」

昨晚,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第一課」在黃浦江畔上演: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少年。這是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的「T大會」,旨在為青年學生點亮「科學明燈」。

「T」代表什麼?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它可能代表青年(Teenager)、團隊(Team)、才華(Talent)或無限(Timeless)……不管是什麼,有一點都不會改變:「T大會」就是把舞臺交給孩子們、交給下一代,因為科學決定人類的未來,少年決定未來的人類。

最強大腦:如果你沒有犯錯,就等於你沒有努力

建議:為未來的40年做好定位,而不是著眼於過去的時光

孩子們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就是未來有無限可能。1986年圖靈獎得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隔屏和現場的學生們聊起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職業將會是你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選擇合適的職業才能享受每一天。」霍普克羅夫特說。和許多科學家一樣,霍普克羅夫特從小學起,就對周遭的事物十分好奇,他總喜歡去樹林探路、到西雅圖的港口看建築,他的父親卻讓他報考電氣工程師專業。

霍普克羅夫特沒有聽從父親的想法,而是選擇了當時尚在低谷的人工智慧。「如果我當時聽從了父親的想法,那麼現在可能在等一個職位。」他打趣地說。因此,他建議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為未來的40年做好定位,而不是著眼於過去的時光與經驗」。

「如果你沒有犯錯,就等於你沒有努力。」身在現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直言,年輕人的最大優勢就是不要害怕犯錯,因為重要的事情往往都出人意料。做科研運氣很重要,越努力則會收穫越多幸運。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萊維特連續260天專注於研究新冠病毒,沒有感到疲倦,他直言,因為這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

科學少年:渴望星際旅行、夢想上魔藥課

行動: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科學有一點點奇怪,年長的科學家坐著給年輕人指導,事實上我們更應該向年輕人學習,他們的視野更開闊,做的事情更酷。」對於萊維特來說,「T大會」不僅是上課,更是向孩子們請教的機會。他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說,自己60年前就會用電腦了,現在更可以像15歲的孩子一樣使用手機。

在科學少年的分享環節,你能發現幻想總是與這個年紀密不可分,而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你能發現與眾不同的科學方向。廈門外國語學校學生湯傑5歲時就盼望進行一場星際旅行,長大一些後,他就渴望能夠建立太空實驗室或太空棲息地。去年熱映的《流浪地球》成為他課題的來源,對於未來,他認為人類解決生態問題、經濟問題的辦法之一,就是走出地球、走向太空,他也一直在為此探索。

17歲的上海中學學生吳君陶至今仍在等待一封霍格沃茲魔法學院的入校通知書。渴望上魔藥課、夢想揮舞魔杖的她愛上了化學,因為在她看來,化學就是一種「魔法」。面對當前社會有些人對化學的誤解,小姑娘表示化學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是綠色、無害和美好的,她要努力把這份美好帶給大家。

「我沒有特別喜歡的科學家,和別人相比我更愛科學定理。」上海市浦東新區協和雙語學校高中生郭秦菘酷酷地說。每當提到他最喜歡的伯努利原理,他總能滔滔不絕拉著人聊上幾小時。伯努利原理指引著郭秦崧走上科學之路,和許多小男孩一樣,他最初的研究衝動就是做一輛會飛的小車,要研究飛行,就繞不開流體動力學中的伯努利原理。郭秦菘一頭扎進去,在研究中慢慢發現了科學之美。

面對孩子們的各色想法,學校管理者要做些什麼呢?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直言,學校應當是學生嘗試奇思妙想的地方,「作為校長,我們要做的便是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孩子們產生夢想、嘗試夢想,悉心呵護他們夢想的種子」。

當「土壤」和「種子」均已到位,科學少年自然會茁壯成長,正如吳君陶在發言中援引的那句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爺孫」對話:交流就是靈感產生的源泉

共鳴:做科研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基因剪刀」符合倫理嗎?科研遭遇挫折了怎麼辦?……科學少年們帶著一個個問題而來,希望得到「世界上最聰明大腦」的回答。而頂尖科學家個個傾囊相授,在他們眼中,場下的青年人就是科學的未來所在。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表示,他是第二次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們「上課」,之所以迄今只有兩次,是因為他認為學生並不需要特別尊重他們的意見,孩子們要找到自己的路。

「一位諾獎得主背後有100位值得獲得諾獎的人。」對於諾獎得主這個身份,科恩伯格並不在意,他認為投身科學並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做科學最大的樂趣在於獨特的獲得感」。

「『T大會』讓我收穫頗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萊維特教授的講話,他啟發我們要積極投身基礎科學、保持創新意識,不斷堅持、勇於冒險、敢於試錯。」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學高二學生鄒一鳴說。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何雪睿是「T大會」上年齡最小的一位上海學生。她對霍普克羅夫特的話最有共鳴,「當沉浸在自己喜愛的工作中,就可以忘掉時間的流逝,獲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這句話讓她動力滿滿。

看著科學少年們,科學大師們的臉上始終蕩漾著微笑,那是看到未來希望的喜悅。最後,科恩伯格獻給這群少年一個錦囊,「只有學會質疑過去的知識,才能找到通向未來的道路」。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來看史上「最強大腦」匯聚上海
    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座城市, 今天,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首次以雲端聚會的方式在黃浦江畔拉開帷幕。
  • 史上最強「科學第一課」黃浦江畔上演:科學決定人類未來,少年決定...
    今天(31日)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第一課」在浦江畔上演,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科學少年們。
  • 「科學少女」談方琳:不補課不刷題,兩次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歲獲得該校榮譽理科學位,僅一年後就取得了碩士學位;何碧玉,14歲以標準分750分奪得河南省高考理工科"狀元",被清華大學生錄取;張炘煬,13歲通過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複試,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16歲成為北航博士生;……尤其是那名年僅15歲,便參加過兩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
  • 金融科技是未來金融發展制高點 「外灘大會」今天在黃浦江畔開幕
    圖說:「外灘大會」今天在黃浦江畔開幕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建設金融科技中心,已經成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新的發力點。今天上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由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主辦的全球高級別金融科技大會「外灘大會」在黃浦江畔正式開幕。全球經濟學家、諾獎得主、企業家、技術咖匯聚在上海黃浦世博園區,為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集結更多的力量,共同打造海納百川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本次外灘大會採用「1+40+X」辦會模式,即1場主論壇、40場分論壇和X場配套文娛活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50張PPT+15塊圓桌布=未來科學的n種可能
    圖說:由15張圓桌組成的桌布論壇集體討論環節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5分鐘,5張PPT,與世界「最強大腦」一道,探望未來科學的N種可能。在今天下午進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有一個特別環節——「5張」論壇。
  • 會議通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掃碼免費參會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將於2020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上海舉行。WLF是以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等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為主體的國際科學論壇,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第二屆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到場宣讀。圍繞著「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一主題,WLF已成為亞洲最負盛名的科學會議,世界上最大的獲獎者的科學聚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這位擁有一頭爆炸式的捲髮,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化學家,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也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在今年5月召開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從小在長三角長大,餘金權也是新民晚報的忠實讀者,最愛讀體育新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2020-11-0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諾獎...
    每經編輯:王鑫 據央視新聞,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1月1日在上海閉幕,中外科學家積極評價在中國成功舉辦的這場全球科學交流盛會。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想想自己第15歲的時候還在幹什麼,可能還在為自己逃了一次課,而沾沾自喜吧!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中國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有人說她是真正的天才,她叫談芳琳。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從12 歲就對機器人產生濃厚興趣的秦浩允,今年還報名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為連續三年在上海舉辦的全球科學盛會,今年論壇的一大特色在於「致力青年成長,構建科學人才梯隊」。秦浩允和隊友設計的參賽機器人。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桌布上盡情揮灑靈感,今天,這群科學少年與大咖...
    四張方桌、四塊白布、幾十隻黑色墨水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小科學家」論壇來了!55位昨晚剛剛參加過「T大會」的科學少年,今早又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平等的對話桌。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激烈的時期,中國應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強在基礎科研領域的儲備。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他對此做了專題...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曹祥坤對此做了專題報告,並與「人工光合作用」的先行者、2015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教授等頂尖科學家雲端交流。 既減少碳排放,又助力抗疫 C2X的創意,來自於新冠疫情下的生活細節。
  • 頂尖科學家大會「宇宙覓音」 探尋量子奧秘和「外星人」
    來源:一財網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剩下不到一周時間。本屆論壇將邀請到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馬約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天體物理學未來幾年還將引來非常激動人心的發現,並有望繼續成為諾貝爾獎的主題,比如銀河系中黑洞的影像圖。今年人類在天文物理學方面有多項重大突破,其中包括在探索外星生命方面的新發現。上個月國際科學團隊發表研究稱,在金星上找到了生命的「標記物」——磷化氫,首次推測金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說起初三,想必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忙著中考了吧。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學社的邀請,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而當她剛上高一時,她又再次受邀,而且是本次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最年輕的參會者。
  • ——來自全球科學界「最強大腦...
    ——來自全球科學界「最強大腦」的點評報告  新華社記者姜微、周琳、楊有宗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作視頻致辭時表示: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10月30日在上海召開,300多位科學界「最強大腦」齊聚中國,共議共商如何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 揚州中小學開講「法治第一課」
    本報訊 揚州市400多所中小學校近日陸續開講「法治第一課」,法治副校長、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普法志願者等紛紛走上講臺,向孩子們講解法律條文和道德觀念;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法治文藝節目。
  • 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火爆開講
    昨晚,南京大學首屆「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正式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祝世寧,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擔任主講人。慕名而來的學生將教室坐得滿滿當當,後來者甚至只能搬個小凳子在教室後面「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