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領銜為大一新生上課!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火爆開講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一踏入大學校門,就能和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零距離!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就享受到了授課陣容極為「奢華」的新生通識課程教育。

  昨晚,南京大學首屆「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正式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祝世寧,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擔任主講人。慕名而來的學生將教室坐得滿滿當當,後來者甚至只能搬個小凳子在教室後面「加座」。

  「科學之光」通識課的開課時間定在了晚上6:30,記者提前到達教室時發現,興奮的學生早已將教室裡坐了個「滿坑滿谷」,熱切期待院士們的到來。

  正式開課前,中科院院士、南大校長呂建還為邢定鈺院士、祝世寧院士和陳鵬飛教授頒發了南京大學首批 " 科學之光 " 首席教授聘書。「『科學之光』通識課是今年南大的首創,這無疑是一場學術的盛宴,希望科學這道光,能照進同學們心裡,從名家名師身上感受科學精神、科學風範。」呂建還饒有興致地和學生們一道聽了邢定鈺院士的第一節課。

  大咖開講,課堂上滿是會心的笑聲。祝世寧院士和學生們聊起了什麼是「科學」,邢定鈺院士則用歐幾裡得《幾何原本》作為開場,而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的引言更為精彩:「你們覺得天文系和哪個系會更接近呢?我的理解是歷史系。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是研究歷史的,歷史學研究的是人的歷史,我們天文學研究的是宇宙的歷史。我們仰望星空看到的,其實是整個宇宙137.9億年前的歷史。」陳鵬飛妙語連珠,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們對於天文學的興趣:「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頒發給了天體物理,為什麼諾獎對天文情有獨鍾?這反映了學科發展的一個趨勢,人們視野越來越開闊,胸懷宇宙,可能也同時回答了《小歡喜》中『你為什麼非要上那個南大』的疑問,因為南大天文是全國第一啊!」

  記者從南京大學本科生院了解到,「科學之光」項目是南京大學「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的一個重要育人項目,也是通識教育改革的重要改革內容之一。課程鼓勵學科交叉、面向未來的前沿科學研究,如光電信息、天文宇宙、地球資源、智能與大數據、新能源、化生醫藥等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科學前沿領域。

  據悉,該課程面向大一新生開設,教學模式為「1+N+L」:1位院士或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理工科資深教授領銜。N位高水平教師加入組成教學團隊。教學內容主要基於老師們近期主持或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做出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工作或者近期發表在頂級期刊的科研成果。「L」為Lab參訪,每門課程除開設系列講座外,還會組織學生參訪實驗室,在實驗室裡開展研討、實踐等活動。

  2020年秋季學期有5門課程開課。6位院士、25位長江、傑青等高水平教師參與授課,10多位青年教師或博士組成助教團隊。明年,科學之光系列課程將全面鋪開,供學生選修。

  當晚的院士開講,不僅讓南大的大一新生大飽耳福,全國各地的中學生也在同步線上聽課。記者了解到,「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將面向南京大學重點生源基地不定期開放課程直播,讓中學生能跟著院士「天團」上課,感受南京大學的大師魅力,體驗南京大學高水平的本科教學魅力。

  開課首日,2435個高中班級同步在線上課,聽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長江學者」陳鵬飛教授講授天文學家是如何認識並理解宇宙的,了解宇宙是如何演化到現在的樣子的,感悟科學家如何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堯 編輯/國正)

相關焦點

  • 院士領銜,北科大面向全校學生開講《大國鋼鐵》
    4月23日,北科大全新打造的《大國鋼鐵》課程正式開講,該課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攜眾多知名專家主講,全校學生不限專業、年級均可選修。這是北科大「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嘗試之一,將向大學生展示我國鋼鐵工業強國之路。
  • 「院士來了」長沙開講 王耀南院士為青少年科普機器人知識
    人民網長沙12月15日電(記者 林洛 實習生 覃璇子)14日下午,第二期「院士來了」在長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講堂在長沙市青少年宮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王耀南來到現場,帶領300餘名長沙中小學生走進智慧機器人的科學殿堂。
  • 學術探究 |從新生項目課開始:多層次全體系新工科建設方案設計與實踐
    電子科技大學逐級挑戰的新科項目課程體系是對傳統工程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系統改革,強調「面向未來、問題導向、縱向遞進、橫向交叉」,以項目學習為核心,從新生項目課到高峰項目課、挑戰性跨學科項目課、「科研育人」逐級通關項目課、榮譽課程、榮譽學位等,逐步增大項目學習比重,打破學科與專業的邊界,跨越高水平科研與本科教育「第一課堂」的鴻溝,貫通人才培養全過程(圖3)。
  • 迎新|南大6個新書院這樣命名!
    2020年9月6日是2020級南大新生報到日。陽光下提著大包小包的新生喚醒了因疫情沉寂了許久的校園,校門口的小藍鯨氣球高高升起,學生家長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與不同往年,報到處的標識從院系名稱改成了不同的書院名稱:「安邦」「毓琇」「開甲」「秉文」「行知」「有訓」。南京大學從本學期開始實行書院制。
  • 愛上南大|「教授開講」系列直播等你來!
    你有想過科學的本質是什麼?是觀察、理解、應用的層層遞進,還是好奇與毅力的完美結合?這些問題的答案,南京大學的教授們會一一為你揭曉。2月25日起,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聯合揚子晚報推出「愛上南大·教授開講」系列公開課,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讓你「宅家」的日子也能「上南大」,和嚮往已久的教授們「零距離」溝通。
  • 武漢大學:通識教育夯實育人成才根底
    2018年9月,武漢大學為全校大一新生開設《人文社科經典導引》和《自然科學經典導引》基礎通識課,採用「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教學方式。兩大導引是武漢大學建校127年來首次開設的全校通識必修課。2018年至2020年,兩輪基礎通識課程教學已經全部結束。每門課程結束時,每位同學提交一篇結課論文,呈現自己對「成人」「成才」的獨立思考和切身感受。
  • 首位院士加盟南大蘇州校區—新聞—科學網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頒發聘書  佘治駿攝影 11月9日,城市河流汙染綜合治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加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擔任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平臺的特聘教授
  • 華東師範大學舉行2020新生開學典禮,為新生插上「隱形的翅膀」!
    「在你們入學之際、開學第一課,我給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在克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之後,上萬新生如約而至抵達優雅而美麗的師大校園。在今天舉行的華東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全體新生共同聆聽了校長錢旭紅院士講授的入學「第一課」——「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
  • 三位在蓉院士寄語 「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首發
    歷經一個月籌備、一周線上線下報名參與, 由成都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活動今天在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啟程。一整天裡,「探索號」班列帶領孩子們穿越在熟悉城市裡的孩子們,再次認識、挖掘這座創新之城裡的未知之問,「打卡」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科普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和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等人氣點位,用科學之眼,打開邁向未來的科學之門,感受未來公園城市生活的創新生活。
  • 王耀南院士長沙開講:從「嫦娥五號」和快遞小哥說起
    14日下午,「院士來了」長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講堂第二課如約而至。本次講座迎來了我國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講座中,王耀南院士以《智慧機器人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為題,引領現場數百名青少年走近科技前沿,踏入「智慧機器人」的科學殿堂。
  • 張伯禮院士身體力行弘揚科學精神
    一往深情講述抗疫故事 肝膽相照詮釋愛國情懷  2020年5月16日,央視《開講啦》欄目復播的第一期,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通過雲錄製的方式講述武漢抗疫故事。此前,5月12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主辦天津市大中小學「抗疫第一課」專題報告會,邀請張伯禮院士通過網絡直播方式主講。
  • 方艙開講第一課
    當晚8時,全國學生統一收看了2020年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持續12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首次開啟雲課堂模式,在北京、武漢設置電視課堂,並將武漢課堂設在曾經作為方艙醫院的洪山體育館。對武漢這座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此舉意義非凡。
  • 大學中的4大「黑暗交易」,尤其第2個,矇騙了無數的大一新生
    很多大學生即將迎來開學季,很多的大一新生可能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到自己的大學了吧,畢竟這是自己努力奮鬥了十多年才有的結果。作為大一的新生,可能對大學生活沒有過多的了解,尤其是大學剛開學的時候,相信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大一新生被騙。
  • 「墨子號」科研團隊領銜人物潘建偉院士為之作序,科技漫畫來科普
    上大學的時候,我曾旁聽過隔壁物理系的量子力學課。無奈,萬分高漲的興致終究抵不過天書般深奧的知識,在教授口若懸河的講授中,我從雲裡霧裡的狀態成功地過渡到神思馳騁的境界,一堂課下來,教授講了什麼我根本不知道。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 嚴師的另一面是可愛老爺爺
    面對面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 嚴師的另一面是可愛老爺爺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身上,充滿著有趣的「反差萌」:研究生組會上,他對於實驗數據的嚴格提問會讓學生們緊張到出汗祝世寧院士的辦公室,位於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唐仲英樓的一角。在這棟充滿科技感的大樓裡,物理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師生來來往往,和你擦肩而過的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是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的「牛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祝世寧,也曾是南大物理系研究生中的一員。青年時期,祝世寧從學校到農村,又進入工廠,直到1977年才參加高考。
  • 華東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入學第一課為新生插上「隱形...
    央廣網上海9月17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田波瀾)「在你們入學之際、開學第一課,我給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在克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之後,上萬新生如約而至抵達優雅而美麗的師大校園。
  • 2020我為新生代言|江蘇省蘇州中學梁羅茜:暑秋之際,定不負約,南大...
    編者按2020級小藍鯨們已經來到南大,開啟屬於他們的四年大學生活,這裡有深厚的南雍學脈、有不受限的多樣可能,萌新們自然也有對大學的滿心期許。2020「我為新生代言」活動第十二位分享的同學是畢業於江蘇省蘇州中學的梁羅茜。梁羅茜,畢業於江蘇省蘇州中學,在2020年高考中取得了407分(文科),如願以償地被第一志願第一專業錄取,成為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一新生。
  • 院士開講|揭示人體奧秘,讓你更了解自己
    圖為鍾世鎮院士「百聞不如一見,看圖就能知意。」作為我國現代臨床解剖學的奠基人、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的倡導者,鍾世鎮院士表達了他對館藏標本功能的理解。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廣州日報記者海國攝正是因為對人體結構的深刻理解,鍾世鎮院士才能順利開展對「數字人」(即在電腦裡合成的三維人體詳細結構,全部數據來自真實人體)的研究。
  • 大一新生注意了,上大學後這四種不良行為,一個也不要犯
    剛剛邁進大學的新生,要知道怎麼度過自己大學生活,關於你的未來,到底是進名企,一路過關斬將,升職加薪;還是面臨一畢業就失業的問題,取決你大學是怎麼度過的。所以,大一新生在大學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努力學習,不要輕易相信高中努力三年,上大學後可以盡情玩這類的謠言,你上到大學要更努力才是,大學可是你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一定要好好把握。
  • 新生院推出「雲享微講堂—青椒對你說」系列通識講座,受到新生追捧
    新生院推出「雲享微講堂—青椒對你說」系列通識講座,受到新生追捧 來源:新生院   時間:2020-03-16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