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開講|揭示人體奧秘,讓你更了解自己

2020-12-14 瀟湘名醫

圖為鍾世鎮院士

「百聞不如一見,看圖就能知意。」

作為我國現代臨床解剖學的奠基人、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的倡導者,鍾世鎮院士表達了他對館藏標本功能的理解。

有人認為臨床解剖學只能當臨床外科學的配角,

實際上臨床的創新永遠離不開解剖學的配合。

你知道嗎?

人類各不相同,

體質結構也是不一樣的。

只有了解好人體的結構和功能,

我們才能更了解自己。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廣州日報記者海國攝

正是因為對人體結構的深刻理解,

鍾世鎮院士才能順利開展對「數字人」(即在電腦裡合成的三維人體詳細結構,全部數據來自真實人體)的研究。

千辛萬苦終尋得改進人體管鑄型標本填充劑的方法:

1969年,鍾世鎮隨著學校的第二次大遷徙,從重慶來到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在那裡,他常常冥思苦想著用新的形式來展示人體內部精品的形態結構。為了一種人體管鑄型標本填充劑的改進,他或擠公共汽車,或乾脆背了乾糧,頭戴草帽,騎自行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行,到一家家化工廠去求教、實驗。因為這類填充劑必須是韌性、支撐力和透明度都比較理想的高分子化合物。當然,還必須掌握溶劑性能,灌鑄濃度、速度、溫度等技術細節。

在化工廠的支持下,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上百次精心試驗,鍾世鎮終於篩選出了苯乙烯、過氯乙烯、環氧樹脂和混合樹脂等近十種性能優異的填充劑。在1978年的解剖學會議上,鍾世鎮拿出了用鑄型法製作出的人體標本,那些細緻而且精美得仿佛藝術品的人體標本讓同仁們驚嘆不已。從1979年開始,鍾世鎮將製作鑄型標本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和助手,第一軍醫大學人體標本陳列室的建設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這十年間,他們完成了上千件標本的製作。

世界人體解剖學泰鬥格蘭特的繼任者,來自加拿大的穆爾教授參觀陳列館後,感慨地對鍾世鎮說:「你們這個標本陳列館品種齊全、設計先進,製作精巧、科學合理,已經超過了我們一直引以為榮的格蘭特人體標本博物館。」

得益於血管鑄型技術的成熟,

我國數字人能夠清晰地看到血管。

「研究鑄型材料,要有很好的理論研究,我們顯示萬物之靈的結構,可以發揮工匠精神,製作工藝精品。」

實踐離不開理論,理論離不開探究。

揭示人體奧秘,感受生命科學。

劉雷攝,趙熙製圖

了解人體,

就是更了解你自己!

8月30日(本周日)10:00,

鍾世鎮院士在線上等您來聽講!

歡迎掃碼聽院士開講

院士開講 | 揭示人體奧秘,讓你更了解自己

鍾世鎮

1925年生於廣東省五華縣,195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現為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南方醫科大學教授。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倡導並開展了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精研管道鑄型標本,創建了有國際影響力的南方醫科大學人體博物館。學術任職包括中國解剖學會名譽理事長、廣東省創傷救治科研中心名譽主任、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終身名譽主任、國際數字醫學會名譽會長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創始成就獎、中國顯微外科終身成就獎等,並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廣東科技報社融媒體團隊出品

【來源:廣東科技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院士來了」長沙開講 王耀南院士為青少年科普機器人知識
    人民網長沙12月15日電(記者 林洛 實習生 覃璇子)14日下午,第二期「院士來了」在長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講堂在長沙市青少年宮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王耀南來到現場,帶領300餘名長沙中小學生走進智慧機器人的科學殿堂。
  • 王耀南院士長沙開講:從「嫦娥五號」和快遞小哥說起
    生動開講,院士巧開「硬核」科學大門機器人被稱作「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而對於不少熱愛科學的青少年來說,智慧機器人領域無疑散發著最獨特的吸引力。90分鐘的講座中,王耀南院士將「硬核」的智慧機器人技術嵌入熟悉的場景,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孩子們聽得入神。現場聽院士專家講座是一種什麼體驗?「以前我就經常留意電影中的機器人,也有很多關於它們的疑問。」周南實驗中學初一年級的朱冠宇說,聽完講座後自己對機器人的起源、功能和未來發展都有了全新的認識。「我第一次知道機器人可以做這麼多精細複雜的工作。」
  • 影視推介:《BBC人體奧秘》之一誕生之初
    本次課推介給大家的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紀錄片《人體奧秘》 本紀錄片共四集, 本次課大家可從第一集「誕生之初」開始。 這部紀錄片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給我們生動的揭示了: 人體的生長發育 內部結構及其工作過程, 一些神奇的現代醫學成果。 提醒大家,BBC有一個同名的紀錄片欄目, 也很有趣,容易混淆。
  • 院士領銜為大一新生上課!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火爆開講
    昨晚,南京大學首屆「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正式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祝世寧,教育部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擔任主講人。慕名而來的學生將教室坐得滿滿當當,後來者甚至只能搬個小凳子在教室後面「加座」。
  • 三位在蓉院士寄語 「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首發
    歷經一個月籌備、一周線上線下報名參與, 由成都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活動今天在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啟程。「廣大中小學生要志存高遠,努力學習,增長才幹,為國家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敢為人先,持之以恆,追求卓越,頂天立地」……院士們的寄語通過一張張明信片傳遞給中小學生,院士們的科學精神同樣在傳遞。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只有當你的意識體能夠與萬物振動頻率相協調,與萬物相通,而不需要易經的卦象,你就能夠了解其未來的發展變化,就像是特異功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不論過去和未來,都是真實的存在著,有時你的頻率和未來某一刻產生共振,那麼在夢境裡你也可以看到未來的場景,如果是不好的事,你就會不自覺的錯過。
  • 影視推介(藥食兩用課程):《BBC人體奧秘》之四 危機四伏的世界
    本次課推介給大家的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紀錄片《人體奧秘》 本紀錄片共四集, 這部紀錄片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給我們生動的揭示了: 人體的生長發育 內部結構及其工作過程, 一些神奇的現代醫學成果。 提醒大家,BBC有一個同名的紀錄片欄目, 也很有趣,容易混淆。
  • 揭秘人體骨骼、肌肉及關節奧秘,3D解剖圖更清晰!
    體育運動中的人體骨骼與關節彩色解剖圖譜  人體約200塊骨,各司其職  肌肉附著於骨,舒張收縮完成動作  每個動作都靠其精確配合完成  解密人體骨骼、肌肉及關節奧秘  隨我來    體育運動中的人體骨骼與關節彩色解剖圖譜  編輯推薦  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其結構和功能是全面地了解人體運動的基礎。
  • 我國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奧秘 或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團隊發現了一種蝗蟲群聚信息素分子,揭示了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這一成果8月12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研究團隊通過分析飛蝗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體表和糞便揮發物,在35種化合物中鑑定到了一種由群居型蝗蟲特異性揮發的氣味,釋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搭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橋梁
    腦科學被譽為「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認識腦的奧秘是對人類的終極挑戰。而更重要的是,腦科學的發展將推動人工智慧科學從感知人工智慧到認知人工智慧的跨越。4月28日晚,戴瓊海院士做客第一期「探臻論壇」,以線上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搭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橋梁」的精彩講座。
  • 物理大師們運用數學揭示大自然最深的奧秘
    書名為:「宇宙用數字交談:現代數學如何揭示大自然最深的奧秘」(The Universe Speaks in Numbers: How Modern Math Reveals Nature’s Deepest Secrets)。作者格雷厄姆·法米羅(Graham Farmelo),著名傳記作家和科學作家、英國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訪問學者、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物理學兼職教授。
  • 院士領銜,北科大面向全校學生開講《大國鋼鐵》
    4月23日,北科大全新打造的《大國鋼鐵》課程正式開講,該課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攜眾多知名專家主講,全校學生不限專業、年級均可選修。這是北科大「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嘗試之一,將向大學生展示我國鋼鐵工業強國之路。
  • 李蘭娟院士喊你來聽課 了解腸道微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感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以線上直播的方式,為中原觀眾深度講解了《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帶大家領略醫學前沿的獨特魅力。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副部長鄧西森、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徐帆出席會議。線上近20萬餘名觀眾觀看了本次科普講座。
  • 蘇州團建: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一日團建行
    除此之外生命奧秘博物館邊上便是蘇州有名的周莊景點,吃喝玩樂團建一體真是方便至極了。希望下面的介紹對你有幫助,不過要記得關注樓主哦,每天都新的內容新的產品分享出來,另外需要預定周莊門票和生命奧秘博物館門票都可以下方留言聯繫樓主的,樓主可以給你拿到最大折扣哦,需要拓展團建策劃,訂餐、訂車住宿等服務都可以滿足你,讓你省心省事還可以玩的開心,滿載而歸呢。
  •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
    【光明訪名家】  光明日報記者 張 勇  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  「通過研究猴子,能夠探索人類生命發育的奧秘。」季維智解釋自己研究猴子的初衷,「現在很多疾病沒有特效藥,人們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不了解,不知道早期發病的症狀。通過研究猴子模型,就能早點發現發病的症狀和機理。」  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入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
  • 研究揭示猴子如何選擇的奧秘
    研究揭示猴子如何選擇的奧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7:59 英國牛津大學Alessandro Bongioanni課題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激活和中斷猴子對新事物選擇的神經機制。
  • 一個字揭示詩詞的奧秘,王和尚講詩,寫詩有妙招
    △王和尚談詩:一個字揭示好詩的奧秘比如,李頻《渡漢江》「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離家在外,多年音書不通,本已在心中蓄積滿滿思鄉之情,但是走近家鄉卻心生膽怯△王和尚談詩:一個字揭示好詩的奧秘黃氏所謂「用力」,即寫詩立意要精思,用字推敲斟酌。
  • 鮮少有人知曉的10個關於人體的奧秘
    例如,你是否知道你頭髮的彈性有多強嗎?你知道人體有多少水分嗎?人體還有許多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開發。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鮮少有人知曉的10個關於人體的奧秘。你的身體總是在產生黏液,但是當它由於呼吸道感染(例如流感)、普通感冒、鼻竇感染或過敏而改變時,你可能會注意到最多的黏液。而正常情況下,你每天會產生1.5升的黏液,但它們大部分都流進了你的喉嚨。
  • 讓治療更精準,上海專家揭示肝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精妙對戰」
    讓治療更精準,上海專家揭示肝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精妙對戰」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20-12-24 13:24 來源
  • 武向平院士告訴你答案
    你知道宇宙外面是什麼嗎? 如果兩個黑洞碰撞在一起,是彼此吞噬還是互相反彈? 這些有趣的天文學知識你感興趣嗎? 視頻裡,來自延職附小和延職創新小學的700多名學生在全神貫注地傾聽著「認識我們的宇宙」的科普報告,而和學生們對話的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 武老師出生於陝西黃龍,今年已經59歲,主要研究宇宙學和射電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