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24小時「護航」下 成都龍泉驛口罩日產量翻10倍

2020-12-24 紅星新聞

「走,搞快點!」1月30日下午,龍泉驛區經信局組織工作人員去超市採購了幾十件牛奶,接著趕緊送往位於龍泉驛區的成都衛生材料廠。那裡有口罩的生產車間,整個工廠早已開足馬力、全速運行。面對疫情,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一樣,緩解口罩慌,必須與時間賽跑。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已是龍泉驛區經信局第三次為廠裡的工人們送去慰問物資。「春節期間,企業恢復生產實屬不易。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做好後勤保障、能源保障、生產保障。」龍泉驛區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他們安排專人專班負責服務成都衛生材料廠,確保疫情期間口罩生產不停供。

政府部門24小時服務企業,該口罩生產工廠已從最初每天3000隻口罩的產量,增加到目前的日產25000到30000隻,日產能最大提升10倍。

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設備超負荷運轉齒輪打齒

「企業家們,龍泉驛區成都衛生材料廠的齒輪壞了,口罩生產全線停產,請求幫助。」27日,在龍泉驛區經信局建立的企業服務群裡,一條消息瞬間引起了群裡各企業的注意。

這是龍泉驛區經信局發出的一條「求助」信息——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龍泉驛區經信局組織企業於1月21日迅速復工復產。由於生產線超負荷運轉,不到一周時間,成都衛生材料廠的齒輪出現了打齒,停止工作。

消息一發出後,群裡的企業紛紛發聲,表示想出一份力。經過多方確認,同樣位於龍泉驛區的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能科技)有工人在上班,且表示非常願意助一臂之力。在經過豪能科技技術人員的調試調整下,成都衛生材料廠生產線暫時恢復生產。

同時,為了避免以後出現相同問題,當天晚上,豪能科技技術負責人帶著工人加班加點,為成都衛生材料廠打造了4個配件,以備不時之需。

紅星新聞記者在該企業服務群裡看到,還有一份專門梳理過的全國口罩生產廠表格,裡面包含上萬家口罩生產商、供貨商的電話、地址等。「光靠我們自己力量真的有限,所以我們把全國的口罩生產商家一個一個梳理出來,希望能夠為企業恢復生產提供幫助。」龍泉驛區經信局副局長葉向華說。

24小時服務促生產強保障

工廠口罩日產量破25000隻

「在接到疫情安排部署後,單位便安排我進駐成都衛生材料廠服務企業,全力保障口罩生產。口罩產量從最初的每天3000隻,已經增至目前的每天25000到30000隻,廠內各項工作運轉正常。」葉向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為了做好應急物資保障,他們單位專門組織了轄區內企業、電力公司等,形成技術團隊,專門服務企業。每天兩次電力檢修、專人搜集存在問題、提前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幫助企業抓緊儲備原材料……各項細節安排井井有條。「只有我們做好服務工作,確保企業用電、用水、原材料供應等要素保障,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戰士們,才能無後顧之憂。」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服務成都衛生材料廠,在全力做好基礎保障方面,龍泉驛還加強24小時應急值守,向轄區內工業企業廣泛宣傳疫情防控要點,引導企業進行自查自排,系統梳理區內企業職工離蓉返武漢、離武漢返蓉情況。同時全力做好節後工業企業復工疫情防控。

周亞 劉茂安 紅星新聞記者雷浩然 圖據龍泉驛區

編輯 李彬彬

相關焦點

  • 日本向中國捐116萬隻口罩背後:廠商訂單翻5倍,24小時連軸轉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1月26日,裝有100萬隻日本口罩的四川航空3U8086航班從東京飛抵成都雙流機場。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這些口罩是日本民間捐助,抵達成都後通過汽車緊急馳援武漢。實際上,這些口罩大多數是7-11便利店的兄弟公司,日本零售商伊藤洋華堂所捐。成都是伊藤洋華堂在中國耕耘最深的市場。其發言人對Buzzfeed表示,「成都有9家伊藤洋華堂門店,希望能幫上忙。」不過伊藤洋華堂眼下日子並不好過,2019年三季度它剛虧損了5700萬人民幣。
  • 連續20天24小時保電 確保成都醫用口罩企業生產
    商蓉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口罩的生產量提高到了原來的10倍左右。」2月12日,作為成都5家醫用防護口罩定點生產企業之一的成都市衛生材料廠內,機器不間斷運轉,保障醫用級防護口罩的生產。據了解,為了保障生產線不停,並提高口罩產量,國網龍泉供電公司連續20天24小時不間斷為該廠和轄區醫療機構啟動保電。據了解,該廠是成都近40年的一個老企業,配電設備還有的是1963年產的,多年來都沒有對設備進行過更換和維護,且沒有備用電源,更沒有自備發電機。為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供應,該企業近期在抓緊增加生產線,確保口罩的供應。
  • 湖北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達238.5萬隻
    截至3月3日,全省醫用防護服、N95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日產量分別達10.95萬件、28萬隻、238.5萬隻,分別是1月23日產量的38.8倍、7.8倍、6.2倍,自給率分別達到43.1%、50.03%、74.9%。為全力推動醫用物資企業復工復產、擴產增能,湖北省各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密切配合。一方面,狠抓復工穩存量。
  • 成都記憶:九眼橋至龍泉驛的14路公交車
    這個場景也只有上世紀的老成都人才會有印象。在上世紀60-80年代之間,成都市陸續開通了不少郊區公交線路,比如:14路(九眼橋-龍泉驛)、15路(梁家巷-青白江化工廠)、21路(磨子橋-洛帶)、22路(青羊宮-溫江縣永寧)、23路(西門車站-工業學院)、24路(梁家巷-崇義橋)、29路(雙橋子-石板灘)、30路(洛帶-金堂縣五鳳溪)、31路(九眼橋-萬興橋)、32路(洛帶-石板灘)、37路(雙橋子-龍泉驛
  • 成都24小時:一線防疫觀察
    我們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下這場戰役中的24小時,記錄下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個體身影。他們的全力以赴,讓人更加堅定這場戰役必將取得勝利的信心。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這幾天羅黎和她同事要入戶測量返蓉人員的體溫,需要「全副武裝」。由於社區裡大多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羅黎和同事們必須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一次次上樓、一次次下樓。為了節約防護用品,也為了儘快完成任務,他們選擇儘量不在工作時間吃飯,一直從早上9點工作到下午4點過,堅持排查完成後才返回中心。
  • 國內口罩日產量過億隻,醫用N95產量滿足一線醫護需要
    國內口罩日產量過億隻,醫用N95產量滿足一線醫護需要 2月27日,重慶豐都工業園區的惠全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口罩生產包裝車間內作業。
  • 成都首個智慧商場!明年「亮相」龍泉驛
    明年「亮相」龍泉驛 2020-12-21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納醫療口罩生產線即將開工作業,全部投產後口罩日產量將達500萬片
    2月28日,槐蔭區2020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德邁國際信息產業園舉行,隨著一聲開工令下,槐蔭用實際行動按下項目建設的「快進鍵」,展開兩線作戰,與時間賽跑,為濟南「走在前列」「揚起龍頭」貢獻力量。據了解,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15個,總投資126億元,涉及醫療康養、智能製造、商務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其中與醫學科學中心有關的項目近半,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明顯。
  • 兒童口罩翻三倍賣 網友評論炸鍋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兒童口罩翻三倍賣】,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1876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日產量破億,為什麼口罩還是買不到!卡在熔噴布生產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和日產量已雙雙突破1億隻!圖源:央視新聞口罩是醫務人員抗疫的武器,是保護群眾健康的盾牌,也是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保障。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全國口罩日產量實現12倍的增長!圖:重慶市渝北區一企業工作人員在醫用N95口罩生產包裝車間內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那麼你,買到口罩了嗎?是的,只要你去藥店問一下就會發現依舊是一「罩」難求。
  • 董明珠:好口罩,格力造-虎嗅網
    而在今日預約人數更是上漲數倍,同樣是一個小時的時間,預約人數已經達到472518人。顯然,售賣口罩成為了一直不溫不火的「董明珠的店」引流的最佳方式。具體預約時間為每天10時至11時,中籤結果會於中午12時以簡訊方式通知,購買時間則為每天16時至18時。預約中籤成功後需要在規定的2小時內支付。
  • 醫用口罩企業增至18家日產量73萬隻
    本報訊(記者 殷鵬)「截至今天,我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已由原有的9家增至18家,醫用口罩日產量73萬隻,基本能夠滿足我省醫療機構的需求。」
  • 「口罩心臟」暴漲20倍,市場監管部門出手了
    價格暴漲20倍口罩核心原料熔噴布出現短缺此前曾有多家口罩企業的「致歉信」在網絡中流傳,稱因公司核心原料熔噴布短缺,口罩暫時停產,暫停提貨,具體提貨時間另行通知。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少數幾家大型廠商日產量能突破10噸以外,絕大多數小廠商的熔噴布日產能為1噸。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企業湧入醫用口罩市場,也讓熔噴布價格水漲船高。浙江安普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江認為,現在很多企業轉產生產醫用口罩,能夠一次囤大量的熔噴布,這也讓專業生產口罩的小企業就更難買到貨了。
  • 有一種「逆行者」叫香坊城管:成立「口罩突擊隊」、檢測卡點24小時...
    成立口罩突擊隊、檢測卡點24小時堅守、公廁高頻消殺、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不落地……疫情暴發後,香坊區城管局迅速制定並啟動了一套城管系統防疫應急預案,打造了城管防疫的「香坊樣本」。為保護家人下班住快捷酒店200人24小時堅守卡點築起病毒隔離牆2月1日晚上,香坊區城管局突然接到上級指令,要求他們在轄區內4個出城口和兩個火車站設立防疫卡點,24小時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體溫防疫檢測。
  • 10個冬季,3653天,500公裡下的成都生活
    車廂內的氣溫足以人摘下圍巾,脫下手套,而後準時準點抵達公司或歸至家中——這是城市地鐵的穩定運營所賦予人的便捷與舒適。成都地鐵而這樣舒適的溫度,已隨成都地鐵穿行500公裡裡程,默默為成都市民服務了10年。
  • 口罩行業專題報告:口罩全產業鏈原材料深度解析
    我國口罩近一個多月來日產量超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發布數據顯示:2 月 29 日,包 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 N95 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 1.1 億隻,日產量 達到 1.16 億隻,分別是 2 月 1 日水平的 5.2 倍、12 倍,大大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 成都「向東時代」下,東門真的值得入住嗎?
    成都,一座夾在龍泉山脈和龍門山脈之間的平原城市。 「兩山環抱」的天然屏障讓成都自古就有著「蜀地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但在時代發展的大格局下,這兩道天然屏障也成為成都向外擴張發展的阻力。
  •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國內最大口罩生產企業24小時不間斷生產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外銷事業部副經理 焦娜:我們的海外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份,目前已經援助出口了不少國家,包括新加坡、伊朗、羅馬尼亞等國,目前車間24小時在加班加點生產,以滿足更多的訂單需求。
  • 24小時全自動、日產十萬餘只,以下18家企業的智能口罩生產線極大...
    然而現今國內各地復工復產陸續開展,預計口罩日需求達 1.8 億隻;同時,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多日超過國內,近日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政府也因疫情不斷加劇開始建議民眾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短期看全球口罩需求有 10 倍以上的缺口。
  • 疫情下的口罩「瘋狂製造」:物料飈漲40倍,3天回本成「印鈔機」
    其中還不算中國 1230 萬醫護工作者的日常口罩需求,比如四小時更換一次。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恢復至 100% 甚至 110%,仍難以彌合供需之間的數量級落差。這背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困住中國口罩產能的掣肘在什麼地方?貨真價實的口罩自由只是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