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NBA裡混出名堂來,單靠天賦是遠遠不夠的,能進NBA的球員哪個不是有最頂級的天賦?但最後還是分出個三六九等來,造成這種差距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對比賽的態度。那麼NBA裡面的訓練狂魔到底狂熱到什麼地步,看過下面這些例子你就明白了。
NBA複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參加複賽的22支球隊也都在奧蘭多迪士尼樂園集結完畢。這個時候許多球員就開始發牢騷了,有吐槽酒店設施差的,也有覺得隔離生活太過無聊的。不過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巴特勒被人投訴了!原來巴特勒隔離期間在自己房間裡運球噪音太大,吵到別人休息,直接被舉報擾民了。打擾別人休息肯定是不好的,不過巴特勒對訓練的態度卻值得所有球員學習。
科比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出名的訓練狂魔,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就是最好的詮釋,根本就沒有什麼事情能影響他的訓練。就拿受傷來說吧,一般人受傷之後都會待在醫院或家裡,然而科比直接帶著受傷的右手繼續來到球館訓練,右手傷了練左手不就完了?如此狂熱的訓練態度也造就了黑曼巴的威名。
雷阿倫也是刻苦訓練的典範,當年皮爾斯有一段時間是跟雷阿倫一起訓練的,但最終皮爾斯還是受不了雷阿倫強迫症式的訓練方式。而在退役之後,強迫症的雷阿倫依舊把高強度訓練保持到了退役生活中。看雷阿倫現在的身材吧,估計許多現役球員都比不過現在快50歲的雷阿倫。
35歲的詹姆斯正在追逐著他的第四座總冠軍獎盃,能在如此高齡的情況下統治著NBA,可想而知詹姆斯對待訓練的態度。據統計,每年詹姆斯花在訓練以及保養上的錢就高達百萬美金,他還會嘗試各種各樣的最新訓練方式。這麼瘋狂的訓練態度,詹姆斯也值得再得到一枚總冠軍戒指。
身為歷史最佳大前鋒之一的馬龍在訓練上的態度從來都是一絲不苟,風吹雨打都改變不了馬龍的訓練計劃。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馬龍幾乎不會缺席球隊訓練,節假日對他來說都是訓練日。當時爵士的訓練師就不禁感嘆:從業幾十年,從未見過有人的訓練量能趕上馬龍。也許沒有總冠軍是他最大的遺憾,但馬龍可以說自己已經傾盡全力了。
在連續被活塞壞孩子軍團淘汰後,喬丹就痛定思痛地開展了一系列魔鬼訓練。當時喬丹在休賽期就組織隊友開創了著名的「早餐俱樂部」,以此來增強自己的肌肉與對抗能力。身為好友的巴克利曾跟著早餐俱樂部訓練過幾次,結果卻忍受不了訓練強度而退出,由此可見早餐俱樂部訓練的殘酷程度。所以沒有人是能隨隨便便成功的,連籃球之神都這麼拼命訓練,你還有啥理由偷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