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佛偈,願見者得無量福報!

2020-12-09 水往雲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福報,這是人對美好事物追求的一部分,也是人的本能。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甚至沒有憂愁,沒有煩惱。但是想要福報,就需要去修德。於是有的人就去放生,有的人就去做供養,也有的人,不斷地去行善積德,希望自己的福報越來越大。

佛陀說,一個人,想要積累最大的福報,就是去讀佛經。《金剛經》中有也說,只要一個人,能受持此經中的一個四句偈,其福報都會無量無邊。其實,不僅僅是《金剛經》,其它的佛經中的四句偈,同樣有這樣的威力。因為,它們都是佛陀講出來的。今天,就讓雲來為大家分享佛經中的經典偈子,希望見者福報無量。

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

世上所有的修法,都是為了修人的心。一個人是好是壞,全看他的心是好是壞。而一切修行的方法,也都是要讓自己的心,越來越清淨。所以,絕大多數的修行者,他只會變得越來越好,變得越來越善良。

佛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切法門,都是為了讓人達到明心見性,都是讓人去掉自己的一切妄想執著,從而達到「見如來」。

因為每個人,無論是對幸福的感覺,還是對苦的感覺,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心。修行,就是要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讓自己不陷入具體的事物當中,並能從任何事物中,找到超脫的方法。這就是修行的奧秘。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學佛也是這個原理。當你越接近佛,就是你越希望自己變作佛的樣子。並且,一個人學佛,必定要以佛為終極目標,學佛的行為,學佛的心胸,學佛的一切優點與美好。這樣,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當你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遲早有一天,你就會見到佛。

念佛的法門之所以殊勝,其原因就在於它簡單,沒有任何複雜的東西,只有一句佛號。當你不斷地念誦佛號,你的心也會變得越來越簡單。這個世界上,其實越簡單的東西,力量越大。當你不斷地念誦佛號,你發現,最終你會進入涅槃。

人不如我意,是我無量;我不如人意,是我無德。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遇到任何苦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遇到的都是幸福的事情。但是幸福究竟從何而來?佛教認為,一個人的心,才是其中的真正關鍵。心不改變,處處受制,心一改變,處處暢通無阻。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其實,自己的心一變,世界就改變了。就這麼簡單。這不是消極的自我安慰,而是真正的源自於修行的實際效果。當一個人不斷地尋找自身的問題時,他就看不出別人有任何錯誤。他周圍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如果再將自己所有的缺點改變過來,無論內在與外在,一切就都變得完美了。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這句是佛陀所說的著名的「四念處。」在佛陀看來,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穢土。與之相對的佛國淨土,才是永恆的,是幸福的,是淨土。並且認為娑婆世界,並不是眾生的真正家園,只有佛國淨土,才是眾生真正應該住的地方。所以佛陀告訴眾生,要用四念處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如來智慧德相。

四念處的涵義,粗淺的說,就是要多讀佛經,增加自己的智慧,讓自己從娑婆世界中,超脫出來,去往真正的佛果淨土。

世人都想求得福報,在佛陀看來,一個人最大的福報,就是永遠不受苦。這一點,只有在佛國淨土中才會存在。而在娑婆世界這個無常變幻的地方,即使擁有再大的福報,也會有消耗沒了的時候。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希望能見到此文者,能在心中種下善良的道種,得無量福報!

相關焦點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2個字,能獲無量福報,花開見佛!
    如果一個人,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了嚮往之心,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花開見佛,那就是淨土法門一直推崇的念佛。大勢至菩薩也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就是說,只要你念佛,最後就能見佛。可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念佛一生,也未曾見過阿彌陀佛呢?
  • 佛陀:這樣去誦讀經書,才能獲得無量福報,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同樣的道理,誦讀經書也是需要方式正確,這樣去誦讀經書,才能獲得無量福報,看看你做對了沒有。《金剛經》上面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若有人受持此經中的一句,就能夠得到無量福報。很多人卻是曲解了其中的含義,認為只要誦讀到經文,就能夠受到加持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她們認為多念佛經就能夠達到目的,實際上具備這樣心思的人,已經陷入了「貪嗔痴」中的貪念去了。
  • 為什麼要回向,如何回向積累無量福報
    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薩,至少也應該是加行道高層次的證悟者,只有他們的語言才會有加持力,平時我們也應念誦這種回向發願文。還有小善因得大果報的法門《菩提資糧論》中,聖龍樹菩薩說:「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聚。
  • 《贊佛偈》3D動畫MV-無與倫比華麗震撼的西方三聖
    《贊佛偈》3D動畫MV在大家的熱烈支持下,歷時半年多籌資與製作,終於順利完成發布啦!作為2020新年的吉祥祝福,請大家多多轉發,大眾隨喜哦!《贊佛偈》3D動畫MV是【佛說阿彌陀經音畫史詩】最後的第9段,偈頌由北宋的擇瑛法師所著,由【佛說阿彌陀經音畫史詩】的總策劃容榕作曲、導演,容榕和劉鵬演唱。2019年3月由ALCOO.com發起眾籌製作,為恭賀2020年新年於此網絡發布。該作雖為【佛說阿彌陀經音畫史詩】的最後篇章,但卻率先製作出來,滿足了大家觀想憶念阿彌陀佛及西方三聖的願望。
  • 釋迦牟尼佛偈
    >一切無有如佛者。得入四禪太子見老鷹捕食蛇心而生悲憫,進而打坐思考眾生的苦難,在靜慮中進入了禪定,得入四禪。此時的淨飯王和摩耶夫人看在眼裡,心中更加憂慮,擔心太子真像阿私陀仙說的那樣出家修道。見醜生厭夜晚,當太子回到他的四時宮殿時,看到平日裡陪伴自己玩樂的歌女們個個喝得酩酊大催,醜態百出。他們沉迷於現前的享樂,絲毫沒有意識到生死無常的苦痛。看到這裡,太子對自己過往紙醉金迷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於是生起要出家修道的念頭。
  • 釋迦摩尼五百大願:不怖大眾、離惡業報
    196【覺了善法願】願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不知善地,聞佛說法即得解了善地之法。若不爾者,不取正覺。197【隨喜善根願】願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見他作善,不生好樂生於嫉妒,聞佛說法即得心善。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佛教:這3種人最有福報,看看有你嗎?
    人生在世,我們無不希望自己有個好命運,比如在社會上有聲望地位,家中和睦美滿,並且有一副健康的身體。然而,現實中多事與願違,我們經常會發現,這些福氣都在別人身上,自己卻不具備。常言道:「欲除煩惱先忘我,各有因緣莫羨人。
  • 供養、灑掃佛舍利塔之果報與繞塔念誦滿願、親見觀音之咒語
    我見彼施花,即於大眾前持其耳上花,懸佛大塔上由斯善根力,生於六欲天常得大果報,我舍一花枝一百俱胝歲,天中受妙樂最後證無生,大德今應知以此善根,得生人趣。後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出家,證阿羅漢果。這種口業極其嚴重,還有隨喜惡業亦罪業甚重。如有的學佛者,對於拆佛像竟然隨喜、高興、贊同,這個是等同參與了造惡業,如果有這種觀念,必懺悔。
  • 如何理解神秀與慧能的佛偈?可以通過令狐衝與周伯通來理解
    當年神秀與慧能各作了一篇佛偈,體現出兩人在佛法上不同的理解方向與深度。神秀為佛法的弘揚做出突出貢獻,他的佛偈看似在格局檔次不如慧能,但其實兩者無所謂高低上下。神秀主張勤拭明鏡臺,不染塵埃,是從實處著手。而慧能是立在一個「空」字上,一實一空,各擅勝場。
  • 準提菩薩聖誕,帶你全面認識準提菩薩,願見者皆得菩薩慈悲護佑!
    過去有七十七俱胝準提佛母-金剛母,於法界中無一人不佑有觀音與準胝者,而準胝即觀音之普門示現,準胝咒乃法界秘密藏中之三昧王,能出生諸佛菩薩之智德莊嚴,且持誦準胝咒觀自身若釋迦牟尼如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金色,圓滿身光,是故稱之為佛母。準提佛母的來歷相當大,是釋迦牟尼佛入等虛空大海變化神通三昧三摩地,出生大準提佛母,其尊稱是七俱胝佛母及天人丈夫觀音等,願得見聖像者吉祥如意。
  • 佛法: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上面這首偈稱為善導大師的贊佛偈,非常契合修淨土的人,針對性很強。說的也是直接明了。關於阿彌陀佛身相的描述,經文上有一段記載: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 老夫子一飯得福報 長袍客煉藥偷換日
    一日,門上來了一人,一身布袍草履,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神採,直言要見史老夫子,以報二十年前一飯之恩。門子問何當以報。客說,我是來替史老夫子完願得,你家少奶奶有孕了,我來驗看驗看。史老夫子得報,趕緊差人到兒子、兒媳房裡問去,結果連他兒子都不知道老婆懷了孕,倒是兒媳為之一驚——月信遲了些日子,其餘並無異狀,只自己覺得略有些意思,卻還不敢聲張,怎地卻讓個外人知道了這底細?
  • 長劫修持感得淨土莊嚴——《彌勒大成佛經講記·正報所行》
    長劫修持感得淨土莊嚴——《彌勒大成佛經講記·正報所行》天佑引言:這一段系統介紹彌勒萬德所感淨土莊嚴的具體行持過程與內容——彌勒在因地廣行之法,包含從最初發心到最終成就的完整修行次第。同時還對未來弟子「受記」:只要從當下做起,努力與之相應,將來必然能夠參與三會,見佛聞法,得諸法益。這一段經文句不多,但是包含的義理非常豐富和全面。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一,金剛那羅延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無量壽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我成佛,國土中的菩薩,有不能得到金剛那羅延的身體的,就不取證佛果。根據善導大師等等淨宗大德的說法,極樂世界是屬於三界之外的報土,一聲佛號,即是真正的不死藥,往生極樂,就能如同阿彌陀佛一般壽命無量,得大自在身。極樂世界的這個身體為什麼是不死的,因為他的那個身體是法性的化生,不是肉身也不是四大假合的身體,他不是血肉之身,他這個身體如同諸佛如來的身體一樣,是虛無之身,不是實有的一個身體。
  • 簡單六個字,具足信願行
    第十八願的成就可說就是成就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釋,就是有名的「六字釋」: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