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2020-12-10 念佛居士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

上面這首偈稱為善導大師的贊佛偈,非常契合修淨土的人,針對性很強。說的也是直接明了。

關於阿彌陀佛身相的描述,經文上有一段記載:

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阿彌陀佛的相好,如果按平常的說法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實說到報身那就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阿彌陀佛不用刻意放光,只是平常的身光就能普照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也是和其他佛的不同之處。

修淨土一心念佛的人,會得到阿彌陀佛特別的放光攝受,這就和普通的光照十方不一樣了,對念佛人阿彌陀佛是加倍的護持。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觀無量壽佛經》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故知專念阿彌陀佛,得佛光攝護不舍。以斯義故,專念彌陀佛名。——善導大師《觀念法門》

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眾生欲生我國,稱念佛號,就一定往生,而且得到了六方佛出廣長舌相為作證明。

到了極樂世界,聽聞微妙的大乘佛法,得無生法忍,獲三種不退,那都是七地到十地菩薩的境界,因為我們是念佛往生的,所以一去就得到了十地菩薩的願力和行持。

相關焦點

  • 【一心專念佛】窺基大師《西方要決釋疑通規》雲: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念,俱能決定,皆得往生(一)
    而且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也舉出第十八願的意義做為代表,這令我們覺得學習阿彌陀佛第十八願非常的殊勝。因為不論淨土宗的祖師,或者教下的祖師,凡是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一定舉出第十八願做為代表,不會舉其他的因願文做為代表。那就是因為第十八願是最為重要--根本願,也因為第十八願是眾生決定往生的修因之願,所以舉出第十八願,做為阿彌陀佛願力的代表。
  • 念佛圓通之精義(續談知見之一)
    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無相的念佛法門?末學將於談過知見之後,再來敘述如何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的各種方便善巧,使行者能如法進入此一法門所述之境界,在此之前則希望行者務必耐心詳細體會之知見,以免錯用功,枉費精神和力氣。
  • 念佛誦經時,這2點做不到,再念也無用!
    《念佛圓通章》中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家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因人而異,根據眾生根器高低而講。不過,佛典記載,文殊師利菩薩曾對法照大師說,末法時代,唯有念佛法門最為方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 佛法說「無我」,那念佛的又是「誰」在念佛呢?
    就是眾生對自己的五蘊身當作實有性,把五蘊身當作一個真實性的顯現,然後用「我」去攝持自己的五蘊身,這是第一種「我」的概念。比如印度的外道,認為有一個「常一自在的靈魂我」在自己的五蘊身裡面,然後用修苦行的方式,把五蘊身的靈魂「我」逼出體外,就能得到解脫。
  • 大安法師:大勢至菩薩,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文:大安法師經典中曾有記載,大勢至菩薩因地修行是在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他證得無生法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 阿彌陀佛對我們念佛人一大願
    念佛人此生就一念,一大願,就是去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佛修的是一心不亂,往生淨土。但作為世間人,活在天地之間,唯有契合於世間法,行世間法,更要依行於此眾生道,方可依從正法,此生方能成就念「阿彌陀佛」之大道。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為周摯。(淨土釋疑序《增三》)2、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
  • 修「念佛法門」與「開悟」是什麼關係?
    無生法指的是:這個法不是被出生的法,祂沒有出生的時候,從無始劫以來,祂自己就本自存在了;因為祂的存在,不需要其他的因緣來成就或支撐,因此也不會因為其他的法的改變或滅失,而使這個無生法消失,或者在體性上產生改變,所以無生法本身也是不滅的。這個無生法就是每個人都有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如來藏心。
  • 「持名念佛」的6種念佛方法和2種儀軌
    當我們稱念佛名時,便是「名召萬德」,經由念佛召喚自性本來具足的無量性德,全攝佛的功德成自己的功德,轉換佛的知見為自己的知見。同時這句佛號中,凝聚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菩提心與大悲願力,因此,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最能與阿彌陀佛相應。古德說:「齊諸聖於片言,越三隻於一念」,在我們念佛的這一念當中,就能超越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 彌陀贊——念佛法門
    7、《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慧遠大師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自心本來是佛,只要念佛,不間斷到一心不亂,自心與阿彌陀佛打成一片,此時自心即是淨土,自性即是彌陀,念到此境界便能了生脫死、出六道輪迴。念佛即便不能大徹大悟,也能往生淨土,因其願與阿彌陀佛本願感應道交。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是修行的最上法門。」
  • 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實際上,阿彌陀佛的這一願含攝十方眾生,既有惡眾生,也有善眾生,當然也包括那些很有修行的人。比如宗門教下兼修淨土的人,若具足「十念」,亦屬這一願所攝的範圍。如宋代的圓照本禪師、天衣懷禪師、真歇了禪師等。這一願體現了阿彌陀佛無條件平等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悲心。然有一類眾生不在此願攝受之列,那就是犯了兩種重罪的眾生。第一種是犯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 善導宣法|〔166〕九品往生都有念佛
    依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知定善十三觀、散善九品行皆為導歸念佛而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釋迦牟尼佛是怎樣來導歸念佛而說的呢?這裡就從九品而說,就沒說十三觀了,因為十三觀的每一觀都觀極樂景象,跟極樂的關係比較密切。
  • 印祖:佛陀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讓若聖若凡於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仗佛慈力往生極樂世界,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系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佛法之所以能做被許多人欣然接受,是佛陀揭示了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若人人都按照律、教、禪修行皆可成佛。
  • 什麼是念佛三昧?可能你我蒙昧很久了!
    因為只有在佛的境界裡才能夠真正的了知眾生佛性無有差別。而我們凡夫顯然沒有這個「本事」!我們只是「聽說」而已!所有的佛弟子對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一切妙諦真理皆是「如是我聞」罷了!有些話我們是沒有資格講的。好好領會精神,信受奉行才是修行的正道!所以學佛首先要生起對佛法的正信!
  • 依怙信願智慧歸命大安樂,三聖圓通照見自性
    念佛。念佛,超過世間的一切善,超過世間的一切東西。因為這關係到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生死的大問題,解脫了生死問題,其他都是小事。教人念佛,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圓滿究竟的度己度人普度眾生的大善。不管一個人多忙,每天靜篤十念相繼,必定可行,越是忙的人,越應該靜下心來念佛觀心,入定生慧照亮人生,不出煩惱災殃。念佛成就靠什麼?
  • 念佛法門,是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為緣。《印光法師嘉言錄》13、14
    即便是這樣,如果能對佛法生真正的信心,自然也能隨自己的能量,各自得到佛法的利益。比如修羅香象,以及一些蚊虻,在大海中飲水,雖然誰也不能全部將大海水全部飲盡,但是個個都能飽腹。如來出現世間,隨順眾生根性,為他們宣說不同的法,令他們個個得到法的利益,也是這樣。
  • 佛法的三個時期!
    釋迦牟尼佛(一)佛法正法時期佛在經典裡講佛法的法運有三個時期,正法時期1000年,像法時期1000年,末法時期一萬年,總共有12000年,正法時期就是佛陀在世和和佛佗滅度後的第一個正法時期眾生受佛祖不可思議大智慧(二)佛法像法時期過1000年以後,眾生的根器逐漸淺薄,煩惱習氣多了,佛法的純度下降了,但是還很像正法時期,
  • 劉素雲老師修行念佛語錄-念佛偈
    念佛功德最殊勝,念佛方法最容易,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萬德洪名,功德最勝,稱名念佛,無論任何根基,三根普被,法門最易。淨土祖師大德有一首詩是這樣說的,「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止貴信願強,哪怕業障多;鏡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真誠念,決定出娑婆」我也不追究我為什麼念,能做到這點,那你太了不得了!
  • 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
    「因佛本願曰」,阿彌陀佛的本願,「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個願是為惡道眾生而發的。下面說,「今此殊勝光益,正是此願之成就。今雲命終得解脫」,經文上最後這一句,「正是願文中,慈心作善,往生極樂之意。由上可見三途極苦之眾生,以見光故,尚能息苦」,他的痛苦減少,「命終往生」,這是無比的殊勝,「故知彌陀願力,威光攝受之力,俱不可思議」。
  • 佛法究竟崇拜什麼?
    佛法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什麼意思?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我?研究清楚了、明白了,就成菩薩了,成佛了。佛菩薩是明白人,有智慧了,凡夫不明白,糊塗,顛倒,沒有智慧。佛法究竟崇拜什麼?智慧,真實智慧,不是崇拜哪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