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什麼是一行三昧?什麼是念佛三昧?可能你我蒙昧很久了!

2020-12-24 我心無礙即菩提

《法寶壇經》第87講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

什麼是一行三昧呢?這個真的是個問題!甚至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古往今來關於「三昧」真的是有太多說法啦!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提過:三昧者,是一切禪定之總集。亦或三昧是一切禪定成就之總集。

我們修學禪定,甚至已經能夠很自如的出入所謂的禪定,但所有這些都不能證明你我深得禪定之三昧。因為三昧是禪定成就的境界。當我們能夠籍由禪定進入或達到三昧的境界之後,才是真正的「安住」!

修學禪定的法有很多種,甚至說「三昧」的名稱也有很多種,依《大般若經》來講,就有一百多種「三昧」,但實際「三昧」的法量無數,但「三昧」的境界其實是一樣的!皆是一如之境!

關於「一行三昧」則有很多出處,《大般若經》裡有,《大智度論》裡有,《起信論》裡也有,在《三藏法數》裡也有記載。但禪宗所言的「一行三昧」卻是依據一部《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而宣講的。

在四祖道信大師的時代,禪宗除了依據《楞伽經》自印境界之外,另一部修學的主要經典就是這部《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而到了五祖弘忍大師和六祖慧能大師時期,廣弘的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

大家不要以為羅列這些經典沒有什麼意味。其實這裡面就包含著我們禪宗的一種傳承和演變!

眾所周知,因為禪宗一開始是單傳體系,西來以前的傳承姑且不論,就我們東土歷代祖師來說,即是如此。

由達摩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直至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皆是以心印心,師師密付的傳承方式。這樣一來,就確保我們禪宗的法要核心是純淨的,純粹的!這個法脈清淨對於我們修行真的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由最初的《楞伽經》發展到《金剛經》,這期間其實還是有一些變化的味道在裡面!當然,對於成就者來說,祖師們諸法通達,任何一部佛教經典都可以拿來圓融無礙的宣講。因為偉大的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一切經典本來就是圓融無二的!

這個是自然!但這裡面還是有明顯的發展遷變的源流!

《楞伽經》是講法相圓融的一部珍寶般的經典!它其實不只是我們禪宗的根本經典,它還是唯識法門裡非常重要的經典!現在有很多學唯識的無知者攻擊禪宗學人不懂唯識學,其實是個笑話!人家學唯識的時候,可能玄奘大師還沒有西行取經求法呢!

至於「一行三昧」則在《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有明確宣講的!

所謂的「一行三昧」大概有兩種契入的修法:一是理之一行三昧。即定心觀法界平等,進而證知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無有差別。故而能夠於日常一切行住坐臥處,能夠恆持純一直心,建立不動道場,直接當下即成清淨佛土!

我以前多次講過,所謂的「眾生平等」是成就者的境界。它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

在我們凡夫的認識裡,眾生是不平等的,我們與佛也是不平等的!記住!我們凡夫這個認識其實是沒有錯的!因為只有在佛的境界裡才能夠真正的了知眾生佛性無有差別。而我們凡夫顯然沒有這個「本事」!我們只是「聽說」而已!所有的佛弟子對於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一切妙諦真理皆是「如是我聞」罷了!有些話我們是沒有資格講的。好好領會精神,信受奉行才是修行的正道!

所以學佛首先要生起對佛法的正信!我們雖然沒有如同佛陀那樣,不能真實的了知「眾生平等」以及「佛於眾生無有差別」的究竟妙義,但我們可以選擇深信佛陀的開示教誨!

我們皈依佛法僧三寶後,我們就要深信「眾生平等」以及「佛於眾生無有差別」的教言,因為這樣的最為殊勝無比的教言實在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希望所在啊!同時,這也是佛教倡導覺悟,而非宣揚迷信的最為可貴的一面!

而我們又當如何究竟的認知「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且無差別」呢?我們又如何能夠於一切行住坐臥之處,以純一之心,建立不動道場,乃至成就究竟之淨土呢?那就得勤修禪定,直至證入三昧境地!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二是事之一行三昧。而事之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三昧!《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有雲: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你看!我們學佛於佛法佛理一定要通達。而真正通達佛法佛理的修行人,必然是深信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眾生平等」以及「佛與眾生平等無差別」的真諦教言。並且由此發起勇猛精進之心,勤修而進入「三昧」境界。這就是理之一行三昧。我們如果能於一切時中一切行中一切思維中,常持此平等法,才有進入乃至成就「一行三昧」的可能性!

理上明白了,接下來就是實修了!可這個「一行三昧」又該怎麼實修呢?我們誦讀了《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會明白,那就是專念一佛之名,念念相續,常行此念,常在念中,漸漸即可親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

記住!專念一佛名,進入念佛三昧後,是可以親睹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的!

我以前說過,這個念佛不是哪家的「專利」!

我們身為佛弟子,念念佛實屬本分當行!你看我們禪宗也念佛!

有很多人說禪宗是自性念佛法,難道其他宗有誰能離開自性去念佛嗎?你我只是暫時觀照不到自己的自性而已!但你我終其一生,乃至無量生中,我們都離不開我們自性半步距離!乃至於一時一刻,念念之間都不曾離開我們的自性,但就是不見而已!

準確的講禪宗修學的念佛法門是「念佛三昧」法,即一行三昧法。

我想這也許是後來祖師們漸漸不提《文殊菩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轉而提《金剛經》的一個原因。或許當時淨土宗已然興起,如果以明心見性為宗旨的禪宗,也常常提及念佛之法就不是很自在!但不提不能說禪宗學人不修學「念佛三昧」。因為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啊!所以我們以後不要狹隘的去爭論法門之間的事!這些都得修。

據我所知,禪宗確有很為殊勝的念佛妙法。而且所謂的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其實本身就是念佛法的修學次第!最終還是要達到念佛三昧的境地才為好!沒有念佛三昧的力量,想獲得所謂的成就,終究不過一場夢而已!春夢了無痕?哈哈……

記住!對於修學佛法來說,一個字:幹就完啦!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原創 感恩關注 願與有緣 共成佛道

相關焦點

  • 定慧不二的行持就是一行三昧
    定慧不二的行持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最初是在《文殊說般若經》裡面講的,《壇經》前面還講到般若三昧。「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直心就是真如之心,清淨之心,就是念念不迷於自性,就是般若。如果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直心,那麼它隱含的意思是什麼呢?
  • 念佛三昧有兩種:可喜的是,散心的凡夫俗子,你我皆有份
    問:經書上說「靈明不昧」,或「三昧、念佛三昧」,這個「昧」是什麼意思?「三昧」又是什麼意思?答:「靈明不昧」就是清清楚楚,沒有模糊的現象。至於「三昧」,跟「靈明不昧」是不一樣的。因此,三昧就是止觀雙運,定慧均等。總之,完全沒有妄想雜念,當下貪瞋痴不起,這就是三昧。當然,三昧也有深淺長短之別,維持三昧的時間能多久,也因人而異。定散兩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兩種:定的念佛三昧與散的念佛三昧。
  • 古代神話中,常常出現的三昧真火是什麼火?三昧為哪三昧?
    在古代的兩部神話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都曾出現過三昧真火,在《西遊記》中,紅孩兒往自己鼻子上捶兩拳,就能噴出三昧真火,孫悟空用三昧真火,將體內的仙丹煅成一塊,從而獲得金剛不壞之身。在《封神演義》中,太乙真人祭出九龍神火罩降伏石姬娘娘,最後用三昧真火將石姬娘娘燒回原形,姜子牙在朝歌城時,眼、鼻、口中噴出三昧真火,將玉石琵琶精燒回原形。在神話小說中,經常會出現三昧真火,那三昧真火是什麼火?指的又是哪三昧呢?
  • 行禪,動中定力與念佛三昧的練習
    網絡中介紹的行禪方法、作用有許多,有複雜的,有簡單的,我這裡介紹的行禪有其特別之處,希望能助有緣者入禪修之門。一.本行禪的特別作用1.行禪是坐中禪修的延續和補充;2.行禪鍛鍊動中定力,訓練生活中的禪修習慣;3.行禪活動全身肌肉和筋骨,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4.行禪的部分功能有太極拳、坐禪的雙重功效;5.行禪輔助作意聯繫,形成呼吸、行走、念佛習慣,極易體會念佛三昧;二.禪修之門的行禪方法1.場地不限。
  • 學佛之人應該知道的修行法門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又稱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是淨土修行法門 ,這種修行法門,是快速精進的法門,只需九十天時間便能證得十方諸佛皆在眼前。《般舟三昧經》,由東漢時代月氏國的支婁迦讖大法師翻譯成漢語,分為上、中、下三卷。
  • 修行般舟三昧要清淨持戒戒完具,獨一處只念阿彌陀佛
    佛復告賢護菩薩言,佛又鄭重其事地告訴賢護菩薩說:「是中何等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行」,有什麼樣的三昧能生這麼多的功德——你說的一百二十二項功德呢,或者我前面概述的那麼多的功德行呢?「所謂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就是講這個名字叫什麼呢,就是「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就是說的般舟三昧。這個般舟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法。」
  • 已於過去百千數無量無邊諸如來所修行才能聞到般舟三昧
    就告訴你,善男子善女人等,要深信和成就。我們剛才講的這個思惟,思惟什麼呢?就思惟這般舟三昧的義趣,思惟它的深意,不是思惟它有道理沒道理。是以決定真實之心、無復疑網之心、甚深的信心、至誠的恭敬的心,來讀誦受持,來思惟義趣,來成就思惟。這樣具足於法非常明了,於法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明了,是以能於法中具足信心。
  • 修「念佛法門」與「開悟」是什麼關係?
    所要探討的題目是:修念佛法門與開悟是什麼關係?這個題目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也與許多學佛大眾有密切的關係。要比較有效的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無生法?因此如同上面的探討,大家也可以了解,念佛與開悟真的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念佛的關係,我們就能夠時時警惕自己要依教奉行,使自己的身口意行,能夠常常不離開佛菩提道。我們看一個結合持名念佛的定力,採用參究念佛,進而證悟實相的一行三昧。
  • 《頌金剛經》:何謂「無諍三昧」?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這段話出自第九分,當中須菩提提到:「如來說我已經證得無諍三昧。」又說須菩提已經是阿羅漢,是四果位中最高級的一種。何名無諍三昧?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唯有本覺常照,故名無諍三昧。三昧梵語,此雲正受,亦云正見。遠離九十六種邪見,是名正見。然空中亦有明暗諍,性中有邪正諍,念念常正,無一邪念心,即是無諍三昧。所謂「無諍三昧」即可直解為是一種心念寂滅的安定狀態。
  • 思惟般舟三昧,是修習的重要的內涵
    汝輩」,就告訴你,我的師父誰呀?我的師父是燃燈佛,我的佛師父是誰呀?是彼佛世尊。彼佛世尊教我什麼?我學的不是別的東西,是般舟三昧。我修的是般舟三昧,養的是般舟三昧,供養的是般舟三昧,得的是般舟三昧,諸佛世尊是因我修行般舟三昧、供養般舟三昧,而給我授記說,「汝於將來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佛教:如何才能至心信樂地念佛?聽聽師父的解答
    問:自從接受了淨宗法師及宗柱法師的善導大師的念佛理論以後能心安的一心念佛專修念佛了,相信自己只要每天念佛,繫念念佛這件事,不拋到腦後,這樣畢命為期一定能往生,但是目前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如果想進一步提升品位,平時該注意些什麼呢?南無阿彌陀佛。
  • 般舟三昧的功德如是殊勝難得,如是摩尼寶珠
    我們般舟三昧的功德如是殊勝難得,如是摩尼寶珠,是不是「非可造次以世價論也」?「是寶精勝。世間所無。」確實世間所無。【吾今且說此寶功能威德力用。粗為約耳。卿若欲知此摩尼寶。光明所照。近遠若干。】就告訴他,這個寶功德太大太大了,我不跟你說詳細的,簡單地說說。這個寶啊,「光明所照。近遠若干」。
  • 通過實踐破各種相,不斷完善和修學般舟三昧
    若能念此得三昧。】《般舟三昧經》是極其重要的一部經典,也是唯一講24小時經行念佛的一部教典。這部教典非常重要,我們的學習過程也將會變得非常的長。實際上來講,我也是借講這部經典的機會,與大家一起來學習、來討論這部經典。
  • 「彌勒菩薩的故事·慈心三昧」
    法愛王,冷冷地看了波塞奇一眼,隨即不 高興的責問他:「你是不是有什麼靠山!為什麼這麼怠慢,不再朝覲了?」「大王!請息怒!這個世界上,要逢佛出世,是很難的,要一睹佛面更難。現今有佛號弗沙,正在敝國內,化導群生,開迷啟悟。
  • 《覓長生》三昧真火神通效果怎麼樣 三昧真火神通效果介紹
    導 讀 《覓長生》中的三昧真火是非常強力的攻擊神通,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功法的具體效果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四海龍王聯手都沒澆滅三昧真火,觀音菩薩仍然沉滿海水用意為何?
    四海龍王聯合都沒澆滅三昧真火,觀音菩薩仍然沉滿海水用意為何?龍王管下雨,孫悟空在號山領略到紅孩兒的火攻之厲害後,就想起水司的這位老朋友。東海龍宮裡,老龍王面顯為難之色:論理講,你這位老友保佑唐僧西天取經路上有難,本該我雨水相助。可是一級管著一級,我也有為難之處啊!
  • 淨界法師:你念佛的那個心就是佛
    二乘人的智慧是觀一切法空,他認為一切的有為法是沒有價值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些依他起的有為法是沒有價值的,完全沒有價值,只有空性才是真正的歸依處,就是什麼是修學的最圓滿的境界?就是安住在畢竟空的境界就是最大的歸依處了。當然這樣也好,解脫了三界的生死,這也是深妙禪。但是大乘的禪法呢,它觀一切法空,它還要生起妙用。
  • 悟空不怕六丁神火,也不怕三昧真火,紅孩兒用什麼差點讓他丟了命
    ,在記憶深處,他對待老君的六丁神火可是極為不屑的,難道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裡另藏玄機?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鍊。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意思就是:領導,這個猴子就交給我辦吧,他現在已經是金剛不壞之軀了,須得八卦爐裡的文武火才能把他焚為灰燼。玉帝一聽豎了豎大拇指,小夥子有前途。就這樣,大聖就跑去兜率宮煉丹爐做客去了。
  • 淨土法門:念佛即是大勢至,人仗佛勢速成佛
    一個表格看懂《圓通章》:《圓通章》的內容與結構《慧淨法師講義集》裡列了《圓通章》的講義,但是慧淨上人沒講過,所以我就按照上人的講義來講,這個講義很好。我們先共同讀一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文詞一點都不難懂,幾乎是大白話。
  • (養生)煉出三昧真火,從此超凡脫俗!
    通過修煉三昧真火,人體開啟自動排毒模式!對於養生排毒一詞,大家都能耳熟能詳!如何養生?修煉之人,完成築基,煉神還虛,退藏與密,頓悟真空境界,頓悟之後,身體自然就會產生三昧真陽之氣場。何為三昧?三昧,也叫三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