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搭建電商平臺 村民山貨不愁賣

2020-12-16 四川農村日報

客商在村道路旁的「神門山貨」門店前裝貨。

□何歡 特約通訊員 肖定懷 文/圖

9月15日,筆者來到南江縣神門鄉沙壩村,只見一位客商聘請的零工正在村道路旁的「神門山貨」門店前把一袋袋核桃裝上車,準備運往縣城銷售。一位名叫張幫中的客商告訴筆者,他一次性購買了2000多斤核桃,是因為在「神門山貨」門店老闆鄧小莉的朋友圈看到她發的信息。「你看嘛,她的朋友圈還發乾筍子、段木耳,都是村民自然晾曬的綠色產品。一年多來,年輕的鄧老闆幾乎每天都要發一條『神門山貨』的新動態。」張幫中高興地說。

同行的神門鄉黨委書記楊君介紹道:「這個姑娘和許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不同,讀書畢業就把目光聚焦到了家鄉。幾年來,從單打獨鬥到成立合作社,鄧小莉帶動全村40多名村民一起發展養魚業,年產量達6萬餘斤,經過包裝售賣,單價高達60元一斤。魚賣得好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得知鄧小莉的養殖場在農村,便經常託她捎一些山裡的土特產,久而久之,鄧小莉便看到了商機。」

「我於2012年返鄉創業,當時村裡幾乎沒有年輕人,都是一些和父親年齡差不多的老人。」鄧小莉說,沙壩村生態條件非常好,一年四季氣溫怡人,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沒被汙染的河流橫穿全村。經過考察,她和父親決定利用沙壩村自身的生態、水源等自然優勢,引進大型溯河洄遊性魚類,發展養魚業。

「神門鄉地處偏遠,很多核桃、羊肚菌、黑木耳、土蜂蜜、中藥材等綠色農產品都是村民們背著背簍到山上採回來的,非常受歡迎。但是僅在神門鄉售賣,不好賣不說,還賣不起價。」鄧小莉說,村民們有好貨賣不出去,而外面的市場又供不應求,於是從去年起,她便開始謀划起通過電商平臺讓村民與市場實現銜接。

今年1月份,「神門山貨」線下門店和線上網店正式營業。「現在的銷路很不錯,很多村民把山貨拿來,我們以市場價收購,經過篩選和包裝,通過微信朋友圈和線上網店進行銷售,反響很好,不時就有縣城的客商開著車子來購買山貨。」鄧小莉說。

「以前把山貨拿到鄉上去賣,鄉裡人都有,就不稀奇,不好賣。現在通過鄧小莉的微信朋友圈和網店可以將產品賣到縣上、市上,甚至更遠的大城市,再也不愁山貨不好賣了。」沙壩村村民周培富高興地說。

相關焦點

  • 井陘90後小夫妻回老家住崖穴拍視頻賣山貨,成60多萬粉絲「網紅」
    在石家莊市井陘縣測魚鎮,有一對90後小夫妻王美娜和高磊,他們2018年起開始拍攝短視頻上傳到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受到網友熱捧。夫妻倆的視頻以家鄉的峭壁、巖洞、山溪等樸素的自然風光為背景,主角大多時候是王美娜,她身著粗布麻衣在視頻中演繹著具有濃鬱太行山特色的農家生活。依靠著「原汁原味」的短視頻,兩人在網絡上坐擁粉絲60多萬。
  • 從「山大王」到「帶貨王」,井陘網紅小夫妻住「崖穴」拍視頻賣山貨
    在石家莊市井陘縣測魚鎮測魚村,有一對 90 後小夫妻王美娜和高磊,他們 2019 年開始,拍攝家鄉美景的短視頻上傳到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受到網友熱捧。夫妻倆的視頻以家鄉的峭壁、溪水等自然風光為背景,視頻中的人物王美娜身著粗布麻衣在視頻中演繹太行山特色的農家生活,受到 60 多萬粉絲的關注。疫情期間,兩人還通過直播銷售起當地特色山貨,免費為困難鄉親帶貨,幫助他們銷售滯銷農產品。
  • 「養」出小魚兒,載著山貨「遊」出村
    在做出選擇後,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嗎?用了整整兩年時間,家住淳口鎮楓林湖村的陳卓林給出了一個答案: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他,放棄外面的高薪職業回到家鄉,通過小魚兒農坊電商平臺(下稱「小魚兒電商平臺」)創業,帶動村民一起賣山貨。陳卓林表示他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讓村民們住得下、留得住、有發展,最終達到以一個平臺帶動村民一起振興鄉村的目的,讓寂靜的鄉村重煥生機。
  • 90後姑娘自學創業做跨境電商,只做玩具市場,進價30元賣499!
    90後姑娘自學創業做跨境電商,只做玩具市場,進價30元賣499!我之前是在一家小公司幹著朝九晚六的工作,漸漸的自己也越來越沒有動力了。後來就想自己創業。然後就自己查資料,了解創業知識。在這過程中,我了解到跨境電商,覺得這個新興行業發展性很大。於是我一邊學著一邊開始自己創業。不會選品,就借鑑其他賣家的做法。最終選擇了玩具。那時候不知道怎麼做,就選擇了很多賣家都用過的鋪貨模式。當時效果還挺好,很快就出單了。
  • 重慶涪陵通過多渠道助力「大木山貨」下山解決山貨銷路
    趙仕明笑彎了眼睛,「前幾年,我的糯玉米並不好賣,掰下來運到場鎮上,經常一天只賣出去一二百斤,最好的時候也就賣三四百斤。長在深山裡的糯玉米貨好,可是沒有名氣、運不下山,就賣不出好價錢。」當天,趙仕明在田裡勞作了一上午,掰了近2000斤糯玉米,剛準備收工,手機又響起鈴聲。「老趙,再給我送1000斤糯玉米。」富邑山莊農家樂的負責人廖明祥追加了一個訂單。
  • 90後姑娘兼職做跨境電商,20元玩偶賣200,告訴你跨境好做不好做
    90後姑娘兼職做跨境電商,20元玩偶賣200,告訴你跨境好做不好做做跨境電商是一次偶然吧。當時想做一個兼職增加一些收入,但是其他兼職又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當我了解到跨境電商以後,毫不猶豫決定兼職做這個。主要是因為它的利潤比較高,而且現在人們都在居家,玩偶的銷量開始不降反增。我第一次賣這個的時候,擔心囤貨賣不出去,就沒有多少,差點面臨缺貨問題。好在後來解決了。其實除去所有成本費用,一個玩偶的淨利潤在30%左右。而且定價很重要,你要收入多少,就看你怎麼定價了。
  • 別人帶貨她採貨,別人喊麥她直播 —— 「迷藏卓瑪」唱著藏歌採山貨
    卓瑪沒見過這陣勢,感覺撞到大運,她與買家聯繫後,確認成交了5單,賺了2000多元,這是她在平臺上收穫的第一筆收入,比在火鍋店打零工一個月的工資還多。卓瑪說:「簡直像神話,明明錢已經落袋為安,還像在做夢,不敢相信。」
  • 湖北興山榛子:電商扶貧成為助農增收新引擎
    7月3日,在湖北省興山縣榛子鄉,榛寶電商負責人魏國琴在貧困戶農特產品分銷點一邊清點貨物,一邊給貧困戶支付現金。「以前自己種的東西不好賣,現在有了分銷點免費幫我們賣東西,家裡的農產品都不愁銷了,今年光是在這裡賣橡子豆腐就掙了7000多元了。」貧困戶陳明均高興地告訴記者。當天分銷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購買。
  • 從澳大利亞回到中國新疆 90後姑娘拼多多賣棗年銷3000萬
    90後新疆姑娘趙閆的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截,她是名校畢業、揣著澳大利亞綠卡,足蹬高跟鞋的澳大利亞媒體記者;現在的她,早已習慣了防風沙的勞動服和便於工作的馬尾辮,乍一看,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3團小村莊裡的地地道道的農民。  這位拼多多頭部店鋪的年輕主理人,說話幹練、眼神堅定,小小的身軀裡醞釀著大能量。
  • 一個「仙桃」鋪就一條山貨「下山路」 ——重慶市涪陵區大木鄉的...
    「桃李成熟期集中,銷售周期短,如果不及早落實銷售渠道,果農又要白忙活一年了。」為幫助山貨下山,讓扶貧果成為致富果,雙方以「仙桃」為媒,成功與大木鄉政府「聯姻」。但該鄉相關負責人也在為暢通大木山貨下山渠道的問題傷腦筋。在重慶銷售公司的支持下,餘登合以及像他這樣的農村帶頭人合作社、宣王村村支兩委的響應下,大木鄉政府也將工作儘快提上日程。2019年7月17日,大木鄉政府與重慶銷售涪陵分公司在藉助中石油平臺對「大木山貨」農產品進行宣傳、利用其銷售網點設立扶貧專櫃進行展銷、中石油在技術及思路上給相關農民以幫助和支持等方面達成共識。
  • 讓家鄉橄欖走出「深閨」 90後「何小妹」帶領村民幹上「新職業」
    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消息,不久前,江津區石蟆鎮正林村村民周勇一家從土瓦房搬進了三層樓的小樓房。鄰村的辛紹華兩口子,靠上樹摘橄欖月入2萬元,正考慮承包一片橄欖地,再培養幾個採摘工。「我們全靠何小妹引路致富!」兩人口中的「何小妹」是江津區淘家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春梅。這名90後妹子剛被市文明辦評為「重慶好人」。
  • 小村莊浸潤桃香 80後閨女帶村民開直播賣桃
    原標題:80後閨女帶村民開直播賣桃 「你們看這土,水氣不厚,」她把鏡頭搖向桃林的土地解釋道:「因為我們澆地的次數少,桃子也能保留本真味,甜度不降。」   屏幕那頭,觀眾的訂單雪片般飛來。 嶽巧雲是「80後」,土生土長的平谷北店村閨女。幾年前,她辭去城裡的高薪白領工作,成為綠雲興農果品合作社的社長,帶著方圓幾個村的200多戶桃農一起種桃賣桃,讓平谷大桃走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道。
  • 商務扶貧回眸丨衡陽:電商扶貧湧現「輕騎兵」
    喝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家鄉親。李方卿在自己網店做強做大後,熱心組織指導當地村民按照統一標準種植紅薯,包量保底收購村民種植的紅薯,並招募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嚴格培訓,帶動當地村民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加工紅薯製品,通過自己的網店銷售出去共同致富。村支書變「電商哥」衡東縣吳集鎮莫園村位於雞公巖山下,在「電商哥」段書記的帶領下,村民正逐步脫貧致富。
  • 「90後」小夥闖電商 拼出致富新天地
    目前,劉闖在南寧籤約合作的果園有300畝    本報通訊員李峰攝  ■本報記者韋常智   遼寧張先生到南寧出差時發現皇帝柑特別好吃,於是在拼多多上搜索南寧皇帝柑下單,僅3天就收到了從南寧寄出的皇帝柑;而在遼寧,1斤皇帝柑賣17元左右。網際網路和電商的普及,打破了價格和區域的限制,給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 90後「繼承者們」掌舵澄海玩具業,借道電商逆襲內銷市場
    但不同以往的是,一批植入網際網路基因的90後、95後已經接替父輩們成為玩具行業的「新掌門」。今年7月底,南都聯合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探訪澄海玩具工廠時也驚奇地發現,無論是工廠老闆,還是電商運營的領頭人,90後CEO已成為潮汕玩具產業帶的中流砥柱。
  • 西安周至縣:獼猴桃種出紅火好日子 電商助力不愁銷路
    貧困戶與電商企業籤訂收購協議 銷路有保障「現在一年能掙5萬多元,錢掙得多,日子也越過越紅火。」說起現在的好日子,現年65歲的蘭梅塬村貧困戶王關苟幸福之情溢於言表。王關苟家裡種植了2畝多「徐香」獼猴桃,今年與鎮上的西安江流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籤訂了收購協議,收購價還比市場價高出不少,再也不用為銷售發愁。
  • 新手入門跨境電商,選擇什麼平臺好?
    目前國內主要的跨境平臺入如下:1.國際B2C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蘭亭集勢、敦煌;2.進口跨境電商平臺:洋碼頭、天貓國際、蘇寧雲商海外購,以及最近才上的網易考拉海購、順豐海淘;3.本土化跨境電商平臺:Flipkart
  • 90後女大學兼職做跨境電商,把小玩偶賣到國外,每月淨入上萬元!
    90後女大學兼職做跨境電商,把小玩偶賣到國外,每月淨入上萬元!許多朋友質疑我為什麼每天上課,每天只用兩三個小時就能每月賺個一兩萬,因為我是兼職做跨境電商,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而且其中的利潤是很大的,15元的玩偶賣到國外能賣到20美金,其中除去成本能賺個六七十,提高產品曝光量。什麼是看到內容?
  • 油桃「線上」銷 致富有門道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碭山縣葛集鎮充分發揮水果大鎮優勢,將小油桃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柱,乘著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培育電商能人、致富能手,探索出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子。    現在,談及葛集的油桃,前來收購的客商都稱讚其「味甜、形美、色佳」,是水果收購市場的搶手貨。
  • 河北90後夫妻回鄉住崖穴成「網紅」
    【解說】網際網路給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機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測魚鎮,有一對90後夫妻,依靠記錄「崖穴生活」的短視頻,在網絡平臺坐擁60萬粉絲。王美娜和高磊的短視頻內容以家鄉的峭壁、巖洞、山溪等樸素的自然風光為背景,妻子王美娜身著粗布麻衣,在視頻中演繹著具有濃鬱太行山特色的農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