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藏卓瑪原名格絨卓姆,出生於1997年12月7日,四川稻城縣赤土鄉貢色村人。
在快手,有個名為「迷藏卓瑪」視頻號,主人公每天用視頻直播唱藏歌、挖蟲草、採松茸,網友親切地稱她「松茸西施」,粉絲超過200萬人。她直播拍攝的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令無數人神往,紛紛慕名前往實地考察和體驗。此舉不僅帶動藏區文化傳播,還能一年帶貨400餘萬元,把鄉親們採挖的蟲草和松茸銷往四面八方,並且建起了藏地民宿,誠邀八方來賓。
卓瑪原名格絨卓姆,出生於1997年12月7日,四川稻城縣赤土鄉貢色村人。父母以挖蟲草、採松茸為生。卓瑪嬰兒時,媽媽就背著她到蟲草山勞動。
小學一年級時,懂事的卓瑪自己上山挖蟲草,分擔父母的辛勞。她最開心的事就是挖到蟲草,全家人吃飯穿衣才有著落。每年蟲草採集期只有一兩個月時間,要找到蟲草,只肯吃苦不行,不僅技術要過關,還得靠老天幫忙。卓瑪家就曾經歷過持續下雨,全家10多天沒有找到一根蟲草的窘境。六年級時,卓瑪輟學,加入到挖蟲草的行列。
迷藏卓瑪採山貨場景
山高路滑,挖蟲草是個危險的營生。有一天,雨後石頭很滑,卓瑪不小心一腳踩空,人掉了下去,幸好掉在兩塊大石頭中間,才逃過一劫。
卓瑪的家在深山裡,交通不便,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積雪封山,家裡沒有收入,生活艱難。18歲之前,她沒有走出過大山,雙眼所及皆是山脈,最大的理想是找到更多的蟲草,讓父母不要挨餓受凍。
長大後,卓瑪來到縣城打工,文化不高,只能做服務員、洗碗工之類的工作,但眼界得以開闊,接受的信息豐富了。離家不遠有個香格裡拉鎮,是四川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著名的旅遊勝地,她到那裡找到一份導遊的工作。純樸的形象,加上熱情開朗的性格,雲南小夥杜沫奎對其一見鍾情,兩顆年輕的心迅速靠近,碰撞出愛的火花。杜沫奎選擇留在稻城,留在心愛的卓瑪身邊。
結婚後,小兩口在縣城開了一家早餐店,由於缺乏經驗,生意不太理想。到了挖蟲草、採松茸季節,卓瑪就返回山裡勞動。丈夫不會找蟲草,早餐店也需要打理,兩人只能暫時分開。
迷藏卓瑪展示所採的山貨
蟲草很難找,海拔高的山上才能找到優質蟲草和松茸。每到挖蟲草採松茸季節,為了節省2個多小時的走路時間,村民們搭建臨時帳篷,住在山上。卓瑪和村民們一起,早上六點帶上乾糧出門勞動,天黑才返回。住的地方沒通水電,沒有網絡,只有高山上才有微弱信號。夫妻倆難得有個電話聯繫,彼此都是心掛兩頭。
2017年,卓瑪在快手註冊了帳號,起名「迷藏卓瑪」,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與世界連通,她感覺新鮮神奇,偶爾也會發些家鄉風景或者唱幾首藏歌。5月的一天,她和母親挖蟲草的時候,請父親幫忙舉著手機不要動,她要錄一段勞動的視頻,分享給山外的丈夫和朋友。視頻裡,卓瑪雙手熟練地扒開面前的泥土,將一根蟲草小心翼翼地取出來。視頻時長只有8秒鐘,畫面還有點抖動,看上去老土,與城裡人拍的時尚生活不能比,但她蠻開心的。只是沒有網絡,視頻無法發布,卓瑪爬到海拔4500米的地方找到信號,將視頻發出去,轉身繼續尋找蟲草去了。
第二天,卓瑪再次打開快手,發現短視頻的播放量達到50多萬次,粉絲漲了3000多人,而且有幾百人詢問蟲草價格,表達購買的意願。卓瑪沒見過這陣勢,感覺撞到大運,她與買家聯繫後,確認成交了5單,賺了2000多元,這是她在平臺上收穫的第一筆收入,比在火鍋店打零工一個月的工資還多。卓瑪說:「簡直像神話,明明錢已經落袋為安,還像在做夢,不敢相信。」
轉眼到了8月採松茸的季節,卓瑪又回鄉,丈夫又得獨守早餐店,且不說攢錢多少,這兩地分居的思念之苦,就夠兩人煎熬的。初次嘗到網絡神奇的小兩口合計開了,丈夫從事過廣告攝影,不如把早餐店轉讓掉,藉助直播平臺,一心一意返鄉賣特產。
迷藏卓瑪直播賣山貨
卓瑪採松茸時,丈夫在旁拍攝。生長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蟲草品質好,他們就到高處尋找。山上晝夜溫差大,而且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之說,天忽晴忽雨,時風時雪。他們躲雨雪時,就拍視頻,與粉絲分享藏區老天的任性、家鄉美食的饞人,原生態生活實錄,粉絲數一路高漲。
村民看到小夫妻迷上手機,嘀咕開了:「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好好的早餐店說關就關,整天捧著手機玩耍,難道手機管吃飯、管穿衣不成?」父母對小兩口的做法本來就持懷疑態度,現在閒話聽多了,也認為孩子們做了丟人現眼的事情,必須好好勸勸他們:「娃啊,我們家祖祖輩輩本分做人,是村裡有名的正經人家,你們可不要弄出什麼花頭精出來,落下笑柄,我們的老臉沒處擱啊。」卓瑪跟保守的父母解釋不清,丈夫的心理壓力很大,好在卓瑪態度堅決——成與不成嘗試後才知道。
事情在4個月之後總算有了轉機,有個廣東客人預訂了2000多根蟲草,來到卓瑪家當面交易,可她家只有300多根的存貨。她就順帶幫助6個鄰居家賣掉滯銷的蟲草,而且每根蟲草的價格比當地市場價高出10%。樸實的村民哪見過這世面,明明是愁心事的滯銷貨,轉眼間變成實實在在的鈔票,大家不得不佩服年輕人的腦瓜活絡辦法多,對小夫妻另眼相看了。
迷藏卓瑪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通過直播不僅能賣掉自家產品,還能幫助村民,卓瑪夫婦拍視頻的勁頭更足了。卓瑪負責真人出鏡,演繹本色生活,丈夫負責拍視頻、做宣傳推廣。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的視頻越拍越火。
網絡上有很多套路,卓瑪不懂,也不想研究,只想讓粉絲看到挖蟲草採松茸的真實場景就好。她一般只是發視頻,偶爾也開直播,別人喊麥她唱藏歌。粉絲們喜歡卓瑪,喜歡她的本真、純樸,喜歡她的蟲草和松茸,親切地稱卓瑪「松茸西施」。
漸漸的,卓瑪發現網絡也是一個複雜社會,不僅有買家、粉絲,也有投機鑽營、尋求廣告投放的人。她對粉絲非常熱情,對想借其平臺發布廣告的,斷然拒絕。她對廣告商提供的面膜等產品信息不在行,不能坑騙粉絲。村民們的每一根蟲草都來之不易,有時在一兩座山上找不到,甚至要翻六七座山。因為蟲草稀有,如果能以合理價格賣出去,一個月可以賣到一萬元。卓瑪很知足,她只想幫助村民將藏在深山無人知的寶貝賣出去,不能為一己私利,斷了村民的財路。
2018年5月,寬帶進村。8月,一快遞公司又在稻城開通冷鏈運輸服務。萬事俱備,卓瑪的粉絲從50萬人增長到70萬人,又迅速突破100萬人、200萬人。每到採收季節,卓瑪唱著藏歌收購親友、村民乃至周邊農牧民的蟲草、松茸等土特產。拍的蟲草松茸質量好、看得見,唱的歌兒活躍熱烈、樸實優美,一些收購商也紛紛向她訂貨。
銷售渠道暢通,卓瑪與收購商談判時,有了更多的議價權,利潤空間更加合理,經營業績更加喜人,曾取得一個月賣出價值30萬元蟲草和松茸的好成績。2018年,他們通過短視頻共售出蟲草1.5萬根、松茸1200餘斤,犛牛肉乾500餘斤,產品總銷售額110萬元。2019年,卓瑪與當地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幾百名村民參與其中,帶動村民賣貨400多萬元。
卓瑪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引起媒體和政府關注,央視等主流媒體紛紛報導,幸福鄉村帶頭人、電商扶貧先進個人、陽光主播、甘孜五四新青年等榮譽接踵而至。一個「灰姑娘」,蛻變成人人敬重的「松茸西施」。眾多的關注,得益於卓瑪通過短視頻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幫助貧困地區改變生活現狀的努力。
富裕起來的村民終於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長長見識。卓瑪也幫家人完成朝聖布達拉宮的願望。他們不僅要走出去,也希望更多的人走進來。
今年,卓瑪參加了快手平臺聯合環球網發起的特別企劃——煙火人間,藍天白雲、冰川雪峰,卓瑪穿著藏族服飾,笑容滿面地咬著臉盆大的青稞餅,原汁原味的藏地風土人情,令人無限神往。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體驗生活,鬱悶的來放空,繪畫的來採風,更多的是來體驗挖蟲草和松茸,有的人一待就是十天半月的。甚至有不少粉絲希望住到卓瑪家裡來,真真過一把癮。為了滿足粉絲們的願望,卓瑪決定建民宿。
卓瑪的家在稻城縣城到亞丁景區的中間,距離亞丁景區只有20多公裡,她用自己的宅基地搭建了一處民宿,佔地600多平方米,有七間房,可以提供給客人體驗生活,預計今年10月份開業。卓瑪不想把民宿搞得太商業化,只想回饋粉絲的支持,也可以給村民起個示範帶頭作用,如果經營得好,自然有人會跟著一起做。她說:「我就想通過民宿、短視頻等方式,帶領大家一起過上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藏民採山貨的場景
朋友問卓瑪,有沒有考慮到外面尋求發展?她果斷回答:「挖蟲草、採松茸,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喜歡上我的家鄉香格裡拉——稻城。」
責任編輯:楊文博 校對:孫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