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距離上一篇關於各種降靈術的文章發布已經過了十天了,本期我們就來聊聊在《只狼》中另一樣重要的東西,或者說是設定,看看在這背後,又有多少我們不了解的文化故事吧。今天我們要聊的東西就是,在只狼中最為常見,最為重要的存在,鬼佛。
從鬼佛看信仰
鬼佛,在《只狼》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存在,能存檔,能傳送,是遊戲中的一大重要設定。而在筆者看來,鬼佛卻並不這麼簡單,我認為在鬼佛的背後更能體現的是一種文化的統一,以及對外的文化輸出,當然這並不能單看鬼佛,接下來我們會從鬼佛為起點,帶大家從遊戲的全局,來了解這種文化統一以及對外輸出。
而細講起鬼佛而言,有人拋出的第一個問題,肯定就是鬼佛是什麼?對於這一點,其實就我所了解到的資料來看鬼佛更將是宮崎整合了日本民俗文化所衍生出的一個代表項,也就是說,根據我現有的了解,在佛文化中,是沒有鬼佛的。而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些小眾的言論,這種論點中認為佛即是鬼,鬼即是佛,兩者一體,並且還根據此闡述,人的相關行為在這種論點下的產生原因。但我並不能在一些文史材料、佛學經典中找到支撐它的論據,所以關於這個,大家了解就好,並不權威!
而接下來我則會從信仰的角度來告訴大家,鬼佛到底意味著什麼!
日本的鬼文化
我們先來談日本的鬼文化。關於佛文化我覺得應該沒什麼好說的,畢竟佛文化是從中國流向日本,並不是本土文化,不用說大家也多少能懂,所以我們就省略佛文化,直接來說鬼文化。
在這裡呢,其實鬼文化更接近於他們獨有的本土文化,而與我們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鬼文化與神道教文化以及佛教文化接近地位一致的信仰文化。日本鬼文化,指日本信奉、拜鬼的文化現象,被日本所尊奉的神地位很低,但這只是最初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所供奉的鬼慢慢的會隨著統治者對其重視的程度,以及所封神位的高低,獲得後人不同程度的信奉。
在這裡呢,其實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有人說日本鬼文化逐步登上與神平齊的信仰的地位,更多來源於,日本人本身對鬼的畏懼,再加上古時一些怨魂亂世的事件,慢慢的人們對其有了更多的敬畏,進而封其神位供奉,而在此看來,日本人對鬼的敬重要高於神。畢竟你不信神,也沒關係,但你不信鬼,沒準就找上你了!
也正是因此,鬼在日本也是一大信仰、一大文化。
神道教文化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日本的神道教文化,這時可能有人要問了,鬼佛和神道教有什麼關係,別急嗎,我們慢慢來。
神道教信仰多神,號稱有80萬神、800萬神或1500萬神,特別崇拜作為太陽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稱日本民族是「天孫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皇統就是神統。祭祀的地方稱神社或神宮,神職人員稱為祠官、祠掌等。
而關於神道教文化,在佛教文化傳入之前一直以來都是佔據了日本宗教文化的幾乎全部,但自從佛教文化從中國流入日本以後,這種神道教一山稱霸的現象就改變了,佛教文化傳入以後迅速就火熱了起來,導致了神道教的信徒減少,而眾信徒對這種現象的發生有了不同的理解,一個大型宗教體系下產生了很大意見上的分歧,也正是因此,神道教開始劃分更多的派別,而這些派別在對待佛教文化方面有所不同,我們最簡單能想到的就是完全牴觸佛教文化的派系,但這個派系並不主流。相對來講,在這一方面,主張兩部調和,文化一統的真言神道更受百姓的喜愛,該派系就如兩部指佛教真言宗所說的認為金剛界、胎藏界,調合指佛教、神道教融合一體。而關於此我們也能在日本的《羅山文集》卷六十九中找到:「所謂兩部習合神道,乃最澄、空海等之沙門,以佛法合於佛道,以胎藏、金剛兩界合於陰陽,遂以為神佛本跡一體。」
由此看來其實日本在信仰方面更主張著一種文化融合,信神和信佛是不矛盾的。
鬼文化與佛文化的融合
而我們把上面講到的思想放到此處其實也是如此,鬼佛其實就是在文化融合的思想下所誕生出來的一種代表性產物。而現在我們回頭來看《只狼》中的一些鬼、佛文化,我們能看到怨靈女鬼、還有晚間出來復仇的NPC魂魄,這是鬼文化的體現,再看菩薩谷、寺廟、地藏等等,便是佛文化的體現,而兩者並非是矛盾的,鬼佛的出現則是表達了對文化融合的觀點。
而後來佛雕師化身怨恨之鬼,也能看出兩種信仰都是相互聯繫,並沒有那個對那個錯,他們對於日本,都是極其重要的文化!
只狼中的神道教文化
那看到了這裡,鬼與佛可以融合,那本來就有了真言神道打基礎的神佛融合的思想在這裡豈不是更加明顯了,最明顯的不就是白蛇神了。
關於白蛇神,我們還能夠找到相應的神社,而在日本神道教文化中,神社也是又說道的。神道教神社是拜祭神的地方,同時也被認為是神居住的地方的。代表神,祭祀神的法物也存放在神社深處不為人知的密室中。
依所祭拜的亡靈種類,神社被區分成六大類:
(1)祭祀古代諸神祇的神社;
(2)祭祀歷代諸天皇亡靈的神社,又稱神宮,如祭拜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宮;
(3)祭祀有功勳皇親的神社;
(4)祭祀國家功臣的神社;
(5)祭祀諸氏族祖先的神社;
(6)祭祀國郡鄉土功勞者的神社。
由此看來,白蛇神社更近似第一種,而令我們驚奇的是在白蛇神社之中我們能看到,白蛇菩薩像,這不也是更印證了佛神一體的文化融合觀點了。
而除此以外,我們還能知道,琉球神道起源於琉球群島,以龍宮信仰、御嶽信仰為主,而其中的龍宮在《只狼》裡不就是源之宮,由此看來我們說遊戲中表達出了日本的文化多元以及融合不是更加正確了嗎!
文化一統以及文化輸出
從我們之前所說的內容中,我們能看到鬼佛代表了鬼與佛的融合,白蛇菩薩像是神與佛的融合,而究其本身的文化關係我們知道鬼與神也有關係。那麼我們口口聲聲說《只狼》表達的是日本中文化的多元以及文化融合,那有沒有直接三者融合的例子呢。我說,還真有。在我看來,最佳的例子就應該是在遊戲中連續出現兩次的破解僧,八百比丘尼。
八百比丘尼屬於是一個古代故事,根據《古今著聞集》中記載,人魚肉味美且可食用。然而,在古福井縣流傳著很有名的八百比丘尼傳說,據說她吃了人魚肉而活到八百歲。而八百比丘尼最初應該歸屬於神道教文化,並且直到現在在在小濱市青井的神明神社,也有自德川幕府時代就開始供奉的八百比丘尼像。
而一個歸屬於神道教文化的神,在遊戲裡則是有著佛的身份,帶著般若(日本傳說中的一種怨靈類鬼怪)的面具,這更印證了我對我想法的肯定。(而關於八百比丘尼我們也是難以一下子講清,我們會在下一期為大家解析)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只狼》中的種種設定都表達了對日本文化的統一,而我們仔細琢磨,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統一的簡單想法,更是一種相當好的文化輸出,作為日本民俗文化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神、鬼、佛,都濃縮在遊戲中給大家帶來,而在遊戲裡,這些設定既不繁瑣,又能讓你對其提起興趣,無疑這是宮崎在遊戲的文化規劃管理上的成功之處,是他文化輸出的完美體現,更是《只狼》獨攬大獎不可或缺的條件。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都對《只狼》有了更深的了解,下一期我們就就這這期的神道教文化,細說關於八百比丘尼背後的故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