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鬼佛背後的文化一統

2020-12-18 次元漫談社

Hello,大家好,距離上一篇關於各種降靈術的文章發布已經過了十天了,本期我們就來聊聊在《只狼》中另一樣重要的東西,或者說是設定,看看在這背後,又有多少我們不了解的文化故事吧。今天我們要聊的東西就是,在只狼中最為常見,最為重要的存在,鬼佛。

從鬼佛看信仰

鬼佛,在《只狼》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存在,能存檔,能傳送,是遊戲中的一大重要設定。而在筆者看來,鬼佛卻並不這麼簡單,我認為在鬼佛的背後更能體現的是一種文化的統一,以及對外的文化輸出,當然這並不能單看鬼佛,接下來我們會從鬼佛為起點,帶大家從遊戲的全局,來了解這種文化統一以及對外輸出。

而細講起鬼佛而言,有人拋出的第一個問題,肯定就是鬼佛是什麼?對於這一點,其實就我所了解到的資料來看鬼佛更將是宮崎整合了日本民俗文化所衍生出的一個代表項,也就是說,根據我現有的了解,在佛文化中,是沒有鬼佛的。而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些小眾的言論,這種論點中認為佛即是鬼,鬼即是佛,兩者一體,並且還根據此闡述,人的相關行為在這種論點下的產生原因。但我並不能在一些文史材料、佛學經典中找到支撐它的論據,所以關於這個,大家了解就好,並不權威!

而接下來我則會從信仰的角度來告訴大家,鬼佛到底意味著什麼!

日本的鬼文化

我們先來談日本的鬼文化。關於佛文化我覺得應該沒什麼好說的,畢竟佛文化是從中國流向日本,並不是本土文化,不用說大家也多少能懂,所以我們就省略佛文化,直接來說鬼文化。

在這裡呢,其實鬼文化更接近於他們獨有的本土文化,而與我們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鬼文化與神道教文化以及佛教文化接近地位一致的信仰文化。日本鬼文化,指日本信奉、拜鬼的文化現象,被日本所尊奉的神地位很低,但這只是最初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所供奉的鬼慢慢的會隨著統治者對其重視的程度,以及所封神位的高低,獲得後人不同程度的信奉。

在這裡呢,其實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有人說日本鬼文化逐步登上與神平齊的信仰的地位,更多來源於,日本人本身對鬼的畏懼,再加上古時一些怨魂亂世的事件,慢慢的人們對其有了更多的敬畏,進而封其神位供奉,而在此看來,日本人對鬼的敬重要高於神。畢竟你不信神,也沒關係,但你不信鬼,沒準就找上你了!

也正是因此,鬼在日本也是一大信仰、一大文化。

神道教文化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日本的神道教文化,這時可能有人要問了,鬼佛和神道教有什麼關係,別急嗎,我們慢慢來。

神道教信仰多神,號稱有80萬神、800萬神或1500萬神,特別崇拜作為太陽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稱日本民族是「天孫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皇統就是神統。祭祀的地方稱神社或神宮,神職人員稱為祠官、祠掌等。

而關於神道教文化,在佛教文化傳入之前一直以來都是佔據了日本宗教文化的幾乎全部,但自從佛教文化從中國流入日本以後,這種神道教一山稱霸的現象就改變了,佛教文化傳入以後迅速就火熱了起來,導致了神道教的信徒減少,而眾信徒對這種現象的發生有了不同的理解,一個大型宗教體系下產生了很大意見上的分歧,也正是因此,神道教開始劃分更多的派別,而這些派別在對待佛教文化方面有所不同,我們最簡單能想到的就是完全牴觸佛教文化的派系,但這個派系並不主流。相對來講,在這一方面,主張兩部調和,文化一統的真言神道更受百姓的喜愛,該派系就如兩部指佛教真言宗所說的認為金剛界、胎藏界,調合指佛教、神道教融合一體。而關於此我們也能在日本的《羅山文集》卷六十九中找到:「所謂兩部習合神道,乃最澄、空海等之沙門,以佛法合於佛道,以胎藏、金剛兩界合於陰陽,遂以為神佛本跡一體。」

由此看來其實日本在信仰方面更主張著一種文化融合,信神和信佛是不矛盾的。

鬼文化與佛文化的融合

而我們把上面講到的思想放到此處其實也是如此,鬼佛其實就是在文化融合的思想下所誕生出來的一種代表性產物。而現在我們回頭來看《只狼》中的一些鬼、佛文化,我們能看到怨靈女鬼、還有晚間出來復仇的NPC魂魄,這是鬼文化的體現,再看菩薩谷、寺廟、地藏等等,便是佛文化的體現,而兩者並非是矛盾的,鬼佛的出現則是表達了對文化融合的觀點。

而後來佛雕師化身怨恨之鬼,也能看出兩種信仰都是相互聯繫,並沒有那個對那個錯,他們對於日本,都是極其重要的文化!

只狼中的神道教文化

那看到了這裡,鬼與佛可以融合,那本來就有了真言神道打基礎的神佛融合的思想在這裡豈不是更加明顯了,最明顯的不就是白蛇神了。

關於白蛇神,我們還能夠找到相應的神社,而在日本神道教文化中,神社也是又說道的。神道教神社是拜祭神的地方,同時也被認為是神居住的地方的。代表神,祭祀神的法物也存放在神社深處不為人知的密室中。

依所祭拜的亡靈種類,神社被區分成六大類:

(1)祭祀古代諸神祇的神社;

(2)祭祀歷代諸天皇亡靈的神社,又稱神宮,如祭拜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宮;

(3)祭祀有功勳皇親的神社;

(4)祭祀國家功臣的神社;

(5)祭祀諸氏族祖先的神社;

(6)祭祀國郡鄉土功勞者的神社。

由此看來,白蛇神社更近似第一種,而令我們驚奇的是在白蛇神社之中我們能看到,白蛇菩薩像,這不也是更印證了佛神一體的文化融合觀點了。

而除此以外,我們還能知道,琉球神道起源於琉球群島,以龍宮信仰、御嶽信仰為主,而其中的龍宮在《只狼》裡不就是源之宮,由此看來我們說遊戲中表達出了日本的文化多元以及融合不是更加正確了嗎!

文化一統以及文化輸出

從我們之前所說的內容中,我們能看到鬼佛代表了鬼與佛的融合,白蛇菩薩像是神與佛的融合,而究其本身的文化關係我們知道鬼與神也有關係。那麼我們口口聲聲說《只狼》表達的是日本中文化的多元以及文化融合,那有沒有直接三者融合的例子呢。我說,還真有。在我看來,最佳的例子就應該是在遊戲中連續出現兩次的破解僧,八百比丘尼。

八百比丘尼屬於是一個古代故事,根據《古今著聞集》中記載,人魚肉味美且可食用。然而,在古福井縣流傳著很有名的八百比丘尼傳說,據說她吃了人魚肉而活到八百歲。而八百比丘尼最初應該歸屬於神道教文化,並且直到現在在在小濱市青井的神明神社,也有自德川幕府時代就開始供奉的八百比丘尼像。

而一個歸屬於神道教文化的神,在遊戲裡則是有著佛的身份,帶著般若(日本傳說中的一種怨靈類鬼怪)的面具,這更印證了我對我想法的肯定。(而關於八百比丘尼我們也是難以一下子講清,我們會在下一期為大家解析)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只狼》中的種種設定都表達了對日本文化的統一,而我們仔細琢磨,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統一的簡單想法,更是一種相當好的文化輸出,作為日本民俗文化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神、鬼、佛,都濃縮在遊戲中給大家帶來,而在遊戲裡,這些設定既不繁瑣,又能讓你對其提起興趣,無疑這是宮崎在遊戲的文化規劃管理上的成功之處,是他文化輸出的完美體現,更是《只狼》獨攬大獎不可或缺的條件。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都對《只狼》有了更深的了解,下一期我們就就這這期的神道教文化,細說關於八百比丘尼背後的故事!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破戒僧傳說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破戒僧傳說作者:落葉聽秋_七堇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分享有關於只狼的背後故事以及包含的日本民俗文化。今天我們就如約來與大家分享關於在上一次文章中提及的破戒僧的故事。
  •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紙人漂流與三猿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紙人漂流與三猿Hello,大家好,我們今天依舊是來和大家分享有關於《只狼》中包含的民俗文化,經過上一期文章的投票,我們選出了大家呼聲最高的紙人漂流和三猿。至於有粉絲說想看有關於片鐮刀的故事,我們日後會出相關的武器特輯。
  •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五種降靈術
    Hello,大家好,我們今天要為大家帶來新系列的文章,之前小編在玩過《只狼》以後為它精緻的畫面以及精彩的故事設定所折服,不過令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是,在架空歷史的背景設定下出其不意的加入了很多神鬼的設定,每一分鐘都能給你新的驚喜。而我們今天就要和大家談談在這些驚喜背後所蘊含的日本民俗文化。
  •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櫻龍篇
    Hello,大家好,我們今天依舊是來講有關於遊戲《只狼》中的設定,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大家最為熟知的櫻龍。龍嗎,大家肯定想到的都是我們古代對龍的信仰,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櫻龍可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知的龍。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關於遊戲在櫻龍身上所裝載的文化設定。
  • 簡述《只狼》中的日本民俗文化—鈴鐺與御守
    Hello,大家後,我進今天依舊是為大家帶來有關於《只狼》的雜談,我們本期要討論的話題就是鈴鐺與御守。並且在日本的習俗裡面鈴鐺是一種驅除厄運的道具,是御守的一種。而所謂御守也就是我們常規認為的護身符,保平安用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遊戲中的鈴鐺是以守護鈴出現的。而關於御守,其實這最早還是來源於我國,護身符的概念是在唐代流傳到了日本,後來被日本當作是御守,作為願望的象徵用來闢邪和除去厄運。
  • 仙峰寺、菩薩谷與鬼佛像——淺談《只狼》中的日本宗教文化
    殘破寺廟沉默寡言的佛雕師、穿梭各地所仰仗的鬼佛、只狼手中據說由高人所制的歸佛,以及在遊戲中被濃墨重彩刻畫的仙峰寺、菩薩谷,無不彰顯著古日本國濃厚的佛教文化。如果經常看一些日本的文學影視作品的話,就會發現日本的宗教不僅僅只有佛教,而是一個錯綜複雜,包羅萬象的體系。日本人的信仰也和我們心中的概念不太一樣,他們的婚禮可能是在教堂舉行,但葬禮卻往往會選擇寺廟。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日本這種奇怪的宗教氛圍?
  • 「xxxholic」簡述《xxxholic》個別設定蘊含的的民俗、歷史文化
    【心漫評-特刊15】【xxxholic】簡述《xxxholic》個別設定蘊含的的民俗、歷史文化作者:落葉聽秋_七堇Hello,大家好,我是落葉聽秋。,每一個設定都引人入勝,而我們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呢,就如標題一樣,簡述作品中相關的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設定,其中大多是民俗、歷史、還有民間傳說等等,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帶大家了解《xxxholic》。
  • 從《只狼》到《對馬島之魂》,日本武士文化中衣服有哪些講究
    截至8月9日,這款以「弘安之役」作為背景的PS4獨佔遊戲已經突破了400萬份銷量,直逼同樣以武士忍者為題材的《只狼》。 作為一款融入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遊戲,這兩款遊戲在服飾的設定上都十分講究,有的甚至直接參考了日本戰國歷史上的名武將所穿過的服裝,用意非凡。
  • 烏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這些民歌風格雖各不相同,它主要受近鄰鄂爾多斯民歌和地方文化多樣性的影響而唱腔有所不同,由此體現的民風民俗是怎樣的?下面我們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  本人試圖通過挖掘和分析烏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即物質民俗、精神民俗、社會生活民俗,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豐富和發展民歌文化研究領域。
  • 黃油怪談:《美少女萬華鏡5》中的日本民俗文化
    你,要死一遍嗎 許多人都知道《美少女萬華鏡》系列(以下《萬華鏡》)是 18X 的,不過到了《萬華鏡5》這代,除了上述「死一遍」這樣的陳年老梗之外,還多了不少的日本的民俗文化
  • 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文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古人認為菖蒲的生長集中體現了一年中由蔭蔽到陽發的起承轉合,菖蒲葉片形態有脊似劍,被視為斬舊迎新、祛邪闢晦的象徵。同時,《楚辭》以香草喻人的文學傳統中,菖蒲也被賦予了高潔的人格喻義。    菖蒲與端午的結合在唐宋時期的民俗中固定成型,菖蒲常與艾草並提共用。唐時有五月五飲菖蒲酒、懸掛艾草的傳統。
  • 慶陽歷史文化簡述
    四個字來概括:即光榮的革命歷史,豐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氣資源,豐富的綠色農產品和子午嶺生態旅遊資源,以岐黃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為代表的黃土地域文化。《詩經》中的《大雅·公劉》《大雅·生民》《豳風·七月》等對此均有生動的記載和描述。先秦時期,先周中期有十三代王的歷史就發生在慶陽,先周來慶陽的第一代首領不窋因亡命求生存帶領部落來到慶陽的慶城,其第三代傳人公劉為了擴展壯大,從慶城南下豳地(今寧縣新寧鎮廟咀坪),建立邠國。流傳至今的《詩經·公劉》《豳風·七月》許多篇幅描述的就是這段時期周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 《百鳥朝鳳》:嗩吶由興轉衰的背後,是傳統民俗文化的消逝
    電影《百鳥朝鳳》,就講述了時代變遷中,吹嗩吶這種民俗文化由興轉衰的故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坐落在黃河岸上的無雙鎮,流傳著婚喪嫁娶都要吹嗩吶的習俗,焦家班班主焦三爺是遠近聞名的嗩吶王,備受人們尊敬,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吹嗩吶的老風俗逐漸被年輕人遺忘和摒棄,最終焦三爺在對藝術的堅守中死去。
  • 【雜思錄】過節只剩「吃」文化,民俗節日「精神坐標」如何堅守?
    不識菖蒲、艾條模樣,不知節日背後的文化意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將端午這一擁有2500年歷史的傳統節日簡單與「粽子節」畫上等號。  「日本和韓國的傳統節日儀式感就很強,而且具有號召力,這與全社會的共識和認知是分不開的。」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王恬說。  韓國對江陵端午祭的重視可見一斑,不僅全國休假長達5天,而且節日內涵由廣泛的祭祀活動、各種舞蹈、歌謠比賽以及遊戲和體育運動,進而拓展出發展旅遊、傳播文化等多層外延,並最終成為韓國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標誌之一。
  • 文化動態|白銀區民俗文化博物館即將精彩亮相
    強灣蓮花山齊家文化和王峴灰土澇池半山馬廠文化遺址,展示著4500年前境內先民的生活情境。武川宋梁西秦度堅山城和古代烽燧,橫貫全境的絲綢古道,唐代形成的蘭(州)寧(夏)驛道咽喉要隘,以及明代白銀廠採礦遺址等,與綿延數十公裡的黃河一道,共同積澱形成了域內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黃河文化、絲路文化等相互融合、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態。
  • 《只狼》金剛山仙峰寺在哪 金剛山仙峰寺任務進入方法
    導 讀 只狼影逝二度金剛山仙峰寺怎麼進?只狼影逝二度遊戲中有個任務是必須要玩家進入金剛山仙峰寺才能完成的,不過很家卻並不知道金剛山仙峰寺的位置。
  • 泰山民俗文化
    第二單元 大汶口文化陶器大汶口文化早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階段,中、晚期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淵源,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提供重要線索。
  • 風格迥異的池州民俗文化
    風格迥異的池州民俗文化「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匯聚,形成了池州風格迥異的民俗文化。東至花燈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東至花燈,其歷史可上溯到唐代後期,它由「六獸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五猖太平燈」、「龍燈」、「獅子燈」、「蚌殼燈」等十餘種形式各異的花燈組成,主要燈種根植於本鄉本土,有的異地流入,表演形式各異,具有豐富的漢文化內涵。2008年,東至花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只狼》全商人位置詳解 只狼商人位置在哪
    《只狼》商人數量非常多,可以說每幅地圖中都有,不過其位置不太好找難免會遺漏,下面是《只狼》全商人位置詳解,一起來看看吧。 5、遺冢鬼佛,左邊房頂有破洞的房子,帶鬥笠的商人(機關傘)。 6、地牢入口鬼佛旁邊(面具碎片,佛珠)。 金剛山 7、修煉道,鬼佛兩個方向,一個是去境內方向的,另一個有商人(五色米)。
  • 江南文化系列報導|「杭兒風」的源頭,原來就藏在江南民俗文化中
    江南傳統民俗文化也隨著朝代更迭慢慢沉澱,家住浙江的名家豐子愷也曾飽含深情地寫道:「我們是浙江石門灣人,住在上海也只管說石門灣的土白。吃石門灣式的菜,度石門灣似的生活!」 如今身處杭州,也還是能感受到鮮明的江南民俗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