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系列從2001年開始,至今已拍了7部。除了第三部不知所云,以及第二部質量一般外,其餘幾部的質量在爆米花電影中也算是可圈可點。並且越往後期,質量越有走高的趨勢,這是系列電影中整體質量水平和影片風格特色延續得較為不錯的系列片之一。這也是速激系列能一直拍到七部的原因所在。
《速激7》貫徹了速激系列的俊男美女、跑車狂飆、爆炸四起的激烈場景,而本片導演溫子仁同樣為速激系列帶來了新元素:鏡頭翻轉和運動鏡頭第一視角。片中許多鏡頭都會跟著人物進行翻轉,特別在霍布斯和伊恩在開頭的對手戲尤為明顯,這種新方式更具代入感。而最精彩的開車跳飛機那場戲中,拍攝人員使用運動鏡頭拍攝更是將跳傘的刺激與精彩完全地帶給了觀眾。
看片之前我並不知道本片會如何處理保羅·沃克的戲份,所以當布萊恩每每遇到危機緊要的關頭,我總在擔心溫子仁導演會讓他在片中順勢掛掉,還好導演沒有這麼殘忍。不得不說我很喜歡結局的處理,一條道路,兩輛並肩而行的車,兩個人,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就算不是鐵桿furious fans,我也算是一部一部看過來了,按照網友的話說就是都已經成了習慣。7的結局如果沒有事先的預知,我還會覺得和前幾部類似,一個配合異常默契的team,歷經千難萬險,最終還是帶著主角光環的把大boss幹掉了,然後開著豪車在某處閒話家常,最後各奔東西。
影片結尾,多米尼克和布萊恩並行而駛,最後卻分道揚鑣、各自遠揚。過去種種的閃回,曾經的回憶紛至沓來,那個咧嘴笑得傻氣的小子,如今已經與速激中的眾人天人永隔。澎湃的酸痛情緒,熱淚奔湧而出,觀眾再分不清是為布萊恩,還是為保羅沃克……
如今的《速度與激情》已經進化成了一種介於《敢死隊》和《變形金剛》之間的東西,一方面像敢死隊一樣,一大群硬漢執行著其實也不是非他們不可的任務,然而又似乎比起帶有遲暮英雄氣質的敢死隊系列有活力一些;另一方面,汽車在電影中差不多把除了變形以外的花樣和姿勢都試遍了。
作為一個已經拍到第七部的全球知名電影系列,《速度與激情》可以沒有拿得出手的劇情,但必須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賣點。我們可以說汽車是其最大的賣點,但這還不夠準確。《速度與激情》的真正特點與賣點其實是,片中的汽車是長在主角們身上的。本片當中的汽車就像鋼鐵俠的戰衣,可以看成是主角們身體的一部分,真正的人車合一。
世上唯有死亡與時間不可挽回,讓我為之掉淚的演員,Paul Walker是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後一個。為什麼不能單純地只是欣賞影片?為什麼會喜歡上這樣遙遠的偶像?明知他們觸不可及?保羅·沃克在男人最好的韶華不幸離世,但作為演員,他又是幸運的,在最好的青春裡遇到了最好的「兄弟」、組建了最好的「家庭」,演了最適合的電影,成就了最美的人生,也留下了人生的最美,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和懷念。斯人已逝,但他的傳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