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陝西大荔「黃河大閘蟹」大豐收,品味正當時

2020-12-17 民生聯播

本網陝西訊 (李世居 趙蕾)10月8日,今日寒露,按照民間的傳統說法是:「秋風起,蟹腳癢」寒露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在陝西大荔縣範家鎮黃河岸邊,養殖的「黃河大閘蟹」以品相美觀、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口感鮮美而走俏市場。

記者在與黃河水為伴的70畝標準化養殖基地,見到了正在打撈大閘蟹的工人,據介紹,養殖場的主人叫田皎民,他承包蟹塘從事養殖8年,通過實踐,總結摸索出「選好苗、調好水、餵好料等一套養殖大閘蟹的經驗,每年開春時節放養蟹苗,到10月初開始大量上市,畝產在150多斤,分揀好的大閘蟹銷往周邊城市供不應求,「你瞧,優質黃河大閘蟹的特點是青背、白肚、肥壯」在現場,主人高興的撈起一隻大閘蟹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了解,近年來,大荔縣黃河岸邊的範家鎮,積極發展現代漁業,整合優化養殖資源,調整養殖結構布局,全鎮有6家從事黃河大閘蟹養殖,年產量達到10萬餘斤,產品走俏市場,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相關焦點

  • 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揭牌 電影《家在黃河邊》同步啟動拍攝
    (記者:張杰)7月28日,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在大荔揭牌,作為「黃河三部曲」第二部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儀式也同步舉行。至此,以影視文創為主要展現形式,傳承黃河文明、弘揚黃河文化的產業群在大荔翻開全新篇章。
  • 河圖洛書出大荔
    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即使河南洛陽「先下手為強」將河圖洛書傳說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蓋棺未論定」,陝西大荔就一百個不服氣!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提起河洛文化就一定要談到「河圖洛書」,它是關於中國古代文明的著名傳說。
  • 【曙光·節氣】寒露寒氣生,膏方調治正當時
    【曙光·節氣】寒露寒氣生,膏方調治正當時 2020-10-08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俗話「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到底什麼時候種冬小麥好呢?
    俗話「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在有些地方也有著「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農諺,這樣有些人就會疑惑了,到底什麼時候種植冬小麥好呢?冬小麥是雨前播種好,還是在雨後種植好呢? 在各地的氣候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播種時間早晚也是不同的。
  • 白露至,多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不準,真相在哪
    最近看到有不少人寫「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但是,我看眾多粉絲反應這句話表達的意思,與現在小麥主產區適期播種不相符,結合我熟悉的黃淮流域小麥的主要產區——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安徽等地來看,現在秋分節氣,並不是小麥的播種適期,當地人通常正在忙著秋管、秋收和秋耕事宜,而在寒露節氣時間段,才是小麥最佳的播種適期!
  • 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啥意思?3個節氣適於哪裡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這句諺語是古人多年積累留下來的生活經驗,說明了節氣對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這話小的時候也常老人說,所以還是適宜的。尤其是對於華北地區的黃河流域以北一代的農業來說,耕種小麥,就是在秋分的時候。
  • 「白露早,寒露遲,種麥正當時」,秋分節氣來了這些風俗知道嗎?
    天平山的楓葉也映紅了山間,陽澄湖的大閘蟹也愈發的肥美。再過十天,就迎來了2020年的中秋佳節。驚喜的是十三年的輪迴,中秋節和國慶節又神奇般地走到了一天。在這之前,9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率先到來。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點到達赤道附近。晝夜等長,都變為了12個小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 《人民日報》看大荔
    最早的一次出現在1949年12月1日,「陝甘寧邊區訓練師資,大荔等分區選送學員前往學習」,彼時的大荔可不止區區一個縣,乃是管轄著8個縣(大荔、朝邑、平民、郃陽、韓城、澄城、蒲城、白水)的陝甘寧邊區政府大荔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秦川東隅的大事小情都是說了算的,百年大計、教育興國的事咋能落下這麼奓一個地方!解放之初,恢復生產、保障民生是第一要務,大荔當仁不讓地走在全國前列。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但6年前,這個當時僅有74戶人家的村子卻是壺口鎮發展的窮尾巴。當地流傳著順口溜:「種地靠的是老天,吆著毛驢下溝灘;吃的全是含氟水,牙黑還是羅圈腿。」「咱不能老『靠水吃水』,而要巧做水文章。」「一帶一路」,黃河中上遊內陸地區已成為向西開放的前沿地帶,並以更大的開放促進改革和發展,黃河流域經濟正闊步邁向高質量。
  •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農村這些寒露諺語相當精準
    馬上就要迎來寒露了,而今年的寒露是10月8日。進入寒露以後,天氣也會越來越涼爽,全國大範圍地區也要進入,或者是已經進入到秋季了。尤其是在早晚時刻,氣溫更是非常低。說到寒露,就不得不提起幾天之後的重陽節了,因為這個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 全家18口人靠黃河養活:黃河在,家就在,飯碗就在
    老潘的陝西腔裡帶著些微的南方口音,他步履穩健,看不出已經66歲了。最近慕名而來的遊客很多,一撥接一撥,都是來他開的老潘農家樂吃黃河魚的。老潘祖籍江蘇鹽城,12歲時來到了渭河邊上,「我就是在黃河邊長大的」。1968年,在老潘還是小潘的時候,他和自己的兄弟6人,跟隨父親從江蘇省鹽城市來到陝西省華陰市,一家老小依靠捕魚趕大雁謀生。
  • 辰頤物語:大荔冬棗——一口鮮、嫩、脆、爽
    當然是有「百棗之王」之稱的大荔冬棗!!輕輕咬上一口,一口鮮、嫩、脆、爽,濃濃甜汁瞬間潤得口舌生津,甜到心尖兒上,仿佛一整天奔波的疲勞都被治癒了。可能大家不太理解,為什麼這個季節有「冬棗」,難道是催熟的嗎?
  • 詩詞中的寒露:娟娟寒露中 靜看秋意漸濃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寒露和此後的霜降,是季秋的兩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季秋」是什麼?  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九月。
  • 初冬,抓住大閘蟹的尾巴!觀致7蘇州陽澄湖品味之旅
    觀致,一個中國人並不陌生的汽車品牌,曾相繼推出過觀致3、觀致5等車型,在當時也獲得了不少用戶。2017年12月,寶能集團入股觀致汽車並成為最大股東,2018年8月1日,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目前有三款在售車型,除了觀致3、觀致5S之外,就是9月17日上市的觀致7。
  • 農村俗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啥時候種?
    農民在耕作時,通常會參考二十四節氣來播種和收穫,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節氣和耕作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那麼冬小麥什麼時候種植呢?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的意思是,白露節氣種植冬小麥太早,寒露則太遲,只有到了秋分節氣左右的時間種植冬小麥才剛剛好。白露早:明天就是白露節氣,是秋季中由悶熱轉向涼爽的重要節點。
  • 吃蟹正當時,八兩的大閘蟹為啥卻往江裡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段視頻是上周四下午,發生在長江口5號丁字壩附近的一幕,公安民警和漁政工作人員把一袋袋大閘蟹倒入江水中。而其中甚至還有一些7、8兩重的「蟹王」。而完成清點、取證的1300多隻大閘蟹也同時被裝上了船。在東經122度06分附近,張某找到了他平時設網的位置。張某說,平時他就從綠色的航標浮筒開始,向北面拉網,一直到岸邊。非法捕撈的作案地點確認後,底層甲板上的放歸行動也正式展開。漁政工作人員介紹嗎,因為這個是當時捕撈螃蟹的地方,所以在這個位置放流,與這些螃蟹原來的生存環境是非常相似的,非常有利於它的存活。
  • 黃河是什麼時候叫做黃河的,你問黃河流經地蘭州人知道的也不多
    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遊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這個時間中國正處於戰國到秦漢時期,成書於先秦的《詩經》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等詩句,可見那時黃河仍然叫「河」。
  •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啥時候種?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俗語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冬小麥到底啥時候種呢?今天就已經是白露了,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一到,也就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已經結束了,涼爽的秋天已經來了,可以說是秋天到來的一個重要節點,白露到了以後,對於農作物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農作物生長的最後階段,也就是說,馬上到了要收穫的時候。
  • 關於寒露的古詩詞欣賞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品種更換,氣候轉暖,寒露種上,也不算晚。早麥補,晚麥耩,最好不要過霜降。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