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看了美國作家史蒂芬尼蘭德寫的一部關於自己的回憶錄《女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身無分文的母親帶著僅有九個月大的女兒,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最終逆風翻盤的故事。
史蒂芬尼蘭德是一位美國的單親媽媽。她是一位清潔工人,也是一名社會救助對象。因為她的男友頻頻對她施暴,無奈之下她只有帶著僅僅9個月的女兒躲進了收容所,利用助學貸款和社會福利津貼勉強度日。
雖然每天只有6美金的生活費,但是她並沒有屈服於這種艱難窘迫的處境。她用一臺破舊的老電腦,不停的書寫,最終翻轉了自己和女兒的命運,也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
現在的她成為了一名參與經濟困難報導項目的專欄作家,致力於鼓勵那些處在困境中的人,參與進來,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覺得史蒂芬蘭德的堅忍不服輸,為夢想和所愛的人拼到最後的品質和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也是十分可貴的。或許這才是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即使她最開始一無所有,身分無文,她最終還是憑藉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所愛的人撐起了一個溫暖穩定的避風港。
這本書裡有幾個閃光點非常讓人感動震撼,同時也給了讀者很大的啟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這個堅韌、奮鬥不止、勇敢追夢的史蒂芬妮蘭德的故事吧。
一、她靠著七種政府補貼艱難度日,但這些磨難和挫折並未澆滅她心中追夢的火焰
蘭德既要養活女兒又要打工為自己和孩子賺錢生活費用。她報了12個學分,兩門網絡課程,還有一門課要在女兒託兒所附近的一棟樓裡上課。
很多個夜晚她都是在孩子睡著後給自己煮上一大杯咖啡提神,然後熬到一兩點鐘來學習和完成自己的作業。
我覺得她這種學習的盡頭和拼搏的精神非常難能可貴,也很值得處於幸福生活中的我們好好學習一下。
二、我們能從她的經歷中看到一個女人當了母親之後的改變和堅韌
為了孩子,蘭德同時兼職做了好幾份工作。她經常忍著身體上的病痛為別人清潔地面、打掃廁所、修剪灌木來換取微薄的收入。她說自己曾經弓著背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只能靠一直吞服800毫克劑量的布洛芬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但是她卻能攢一個月的錢只為了給自己的女兒在生日那天買一雙漂亮的新鞋子。因為她說要成為女兒的守護者。她很少哭,因為哭泣意味著承認失敗。所以她要儘可能去規避這種感覺,因為她怕自己哭的停不下來後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三、認為自己不會止步於此,相信自己一定會擁有更好的生活的信念讓她成功逆襲。
艱難的窘迫的生活沒有讓蘭德放棄。她告訴自己,這不是她想給女兒的生活。她希望女兒可以擁有一座房子,屋子後面是帶著籬笆的小花園和鞦韆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玩具……
她經常告訴自己即使現在正在過非常艱難辛酸的日子,但是不會永遠都是這樣,她堅定地認為自己不會止步於此……
我覺得正是這種願景和堅定的信念給了她無窮的勇氣和力量才能最終指引她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歲月。她的成功讓我們看到決定命運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只有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心懷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
蘭德的這份經歷令她身心俱疲,但是她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她證明了自己,所以她的故事值得聆聽。我覺得書裡的每一頁都包含著史蒂芬尼對女兒的溫柔和母愛,這本書筆觸細膩真實,能讓人切實的感受到一名女性的堅強和那種為母則剛的非凡力量。喜歡閱讀的朋友千萬要錯過這部佳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