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園區派出所戶籍窗口迎來王某利。吳興公安提供
中新網湖州4月27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謝俊傑)27日記者獲悉,在離鄉25年、「黑戶」17年後,浙江湖州籍的王某利大姐,終於在湖州吳興警方的幫助下,找回了自己的「根」。
1965年,王某利出生在湖州市長興縣,1987年嫁給丈夫胡某後生下一子。因為丈夫常年在河北省做生意,對家中老人、孩子關心甚少,迫於生活壓力的王某利決定前往河北尋回丈夫。1995年,王某利終於在河北石家莊尋到丈夫,卻不想對方竟對其避而不見。
吳興警方幫助王某利尋「根」。吳興公安提供
禍不單行,面對丈夫的冷漠,魂不守舍的王某利不慎將行李和身份證明一併遺失。雙重打擊讓王某利的精神受到一定刺激,只得在河北、河南兩省之間以流浪乞討為生。幸運的是,王某利在流浪一段時間後,被河南一戶好心人家收留,日子才算安穩下來。
據王某利回憶,自己在被剛收留的四五年時間裡,因精神受刺激已記不得很多事情,隨後幾年才得到恢復,但因為「黑戶」問題,自己既不能乘坐交通工具,也沒有個人醫療保險,生活質量一直得不到保障。讓也沒想到的是,自己一走就是25年。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河南在進行疫情防控人口登記時發現了「黑戶」的王某利,根據零碎線索輾轉聯繫到吳興警方,最終確認她就是高新區聯漾村與家人失聯25年的王某利。
高新園區派出所戶籍民警暢守鵬通過上門走訪後得知,王某利的丈夫胡某已於2000年前後回到聯漾村,並於2003年向法院申請宣告妻子失蹤,並提出離婚訴訟。「黑戶」加上「失蹤人員」,要證明王某利的身份,變得極其不易。
從堆積如山的舊檔案中翻找出關於王某利的那一份,對王某利親屬、村幹部等人進行詢問筆錄……暢守鵬只有做到「物證」和「人證」俱全,才能真正證實王某利的身份。
「失散多年,我想回家。」王某利質樸而熾熱的訴求,成為暢守鵬堅持下去的動力。經過幾番波折,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王某利終於從暢守鵬手中接過自己期盼已久的戶口簿,尋回了自己的「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