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劇版《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童話結局,原著《知否》劇情相當現實,很多道理古今都一樣,比如:古代結婚比現在更看重房產!
盛家祖母為何能下嫁探花郎?小說裡有個關鍵因素是:盛家在京城貴族區有套六進門的大宅子!勇毅候夫婦這才勉強同意婚事。
因為這棟宅子代表著盛家不是沒家底沒根基的鄉野門戶!古代京城米貴,天子腳下百官雲集,權貴遍地,房價比現在北上廣還高,而且沒身份不能買房!尤其是黃金地段,倘若一個人出身不高尚,發跡史不乾淨,有錢也別想買到。
盛家在貴族眼裡就好比放高利貸的或者養豬戶,能買下京城宅子靠得還是兒子新科探花郎的名望身份,這才勉強擁有了一張貴族圈入場券。
否則,盛家再有銀票,倘若京城沒有宅子都只能算寒門,娶不到勇毅候獨女!顧廷燁的母親白氏就是因此被貴族看不起的!
而即便是探花郎的顯赫身份,盛家也買不到上等地段豪宅。只能在權貴區邊緣買房,右邊緊挨著讀書人扎堆住宿的臨清坊,不尷不尬。直到盛家與勇毅候府定親,盛老太爺借著侯府聯姻的由頭,又買下後面一片宅邸,改為盛府花園。盛宅才升級為京城中上等的宅院!
這套宅院成了盛家興旺發達的根基!盛紘孝順嫡母名聲在外,無非是盛家祖母住著盛宅最頂級的臨花園住宅,堪配勇毅候獨女的身份。
而與盛紘同年科舉出仕的四五品官員們,大多住在京城郊外和市井胡同,倘若盛紘和他們一樣貧寒難免委屈嫡母,很難擔得起一個孝字!
沒有豪宅作為貴族圈的門票,庶子盛紘娶不到高門貴女王大娘子,生不出華蘭、長柏這一雙爭氣的兒女。齊小公爺不會屈尊降貴來盛宅讀書!
甚至墨蘭,林小娘,長楓,明蘭,長棟所有妾室庶子女都間接享受到了這座京城盛宅帶來的福利!
花園宅院抬高了五品官的階層和人脈,平寧郡主、海家太太,吳大娘子,翰林夫人、後族沈家紛紛上門應酬。
因此盛家庶子女能更有才學,見過世面。墨蘭高嫁永昌侯府,長楓撿漏娶到高門貴女柳氏,明蘭高嫁寧遠侯府,長棟娶到了沈皇后一族的女兒沈秀巧。
滿門富貴昌隆,這一切得益於探花郎和盛家祖母的名望地位,也得益於商戶出身的盛家老太公善於投資、抓取機遇!再由盛紘半生選媳擇婿苦心經營,直到長柏能力出眾、位極人臣。整整盛家四代人才換來盛家清流富貴,成為新貴族!
敗家毀業只需數年,而家業興旺卻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少一分運氣都不行!
關注@影視腦洞 一起看更多知否原著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