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曾經說:"一首本來很普通的歌,有哥哥張國榮為我們唱,這首歌忽然間就會變得很特別,很特別。"
而張國榮的《salute》,眾所周知是一個翻唱碟,但翻唱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翻,《Salute》無疑是最好的教科書。據說陳小寶在這張唱片的企劃階段曾建議收錄一首譚詠麟的歌曲以息事寧人,最終遭到了哥哥的強烈反對。正因為如此執拗,哥哥才能將這些老歌翻得如此出色,真正做到是向音樂Salute(致敬)而不是向其他,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專輯裡很多歌都很熱門,也有些經過哥哥的翻唱再次熱起來。收錄的十首歌而我最中意的是最後一首歌《似水流年》,獲第七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金曲」獎。
此曲翻唱自梅豔芳,哥哥將「我的心又似小木船,遠景不見,但仍向著前」的那份堅定「,皆因「誰見命裡主宰我,每天掙扎,人海裡面」的那份茫然,張國榮對這首歌的演繹,只能用無懈可擊來形容,那種對聲音控制自如仿如潮起潮落的感覺,在以後樂壇也甚少有這樣的巔峰作品了。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裡主宰我 每天掙扎 人海裡面」
《似水流年》很多翻唱版本,時隔多年再聽這首歌似乎是個弔詭的隱喻,好像命運的密碼。
就比如港樂鼎盛的80年代最輝煌的巨星除了梅豔芳張國榮唱過之外,另外陳百強,譚詠麟,都演唱過這首歌,但卻唱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與情懷。性格決定命運,他們所演繹出的味道,也預示著今後的人生走向。
陳百強:純粹的眼神,乾淨的聲音,沉靜的氣質,在現在很稀有了。天使化作的孩子,總是很早就被天父召喚回去。
張國榮: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梅豔芳:最不忍聽Anita Classic Moment(Live)版本,歌聲中透著濃濃的滄桑和疲倦。心累。Anita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堅強。
譚詠麟:重新編曲,鼓點輕敲,和聲伴奏。一掃原曲的脆弱憂鬱、漂泊不定。如同在風平浪靜的晴朗海面,在友人陪同下信心滿滿地向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這個版本失去了原曲的韻味與深情,但我還是喜歡「自選角度」,苦日子也過得甜一些。
這些都是個人的一些感觸而已,只是回想起走過的似水流年,好像無論是曾經是否輝煌還是平庸,這似水流年啊,誰都逃不過。眼看著落葉,浮木,空玻璃瓶,一樣一樣從身邊飄過,卻無能為力。時間的流水,就這樣不緊不慢地向前流淌著,它不休不眠,無聲無息,無始無終。它細細的衝刷,輕輕地刻畫,一天天,一年年,從無止息地摸著我們的臉,撫著我們的發。
不知不覺中,少年心事今牽掛,紅顏已老皺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