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湖北省下轄地級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重要戰略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很多遊客遊玩三峽,到達宜昌之後不知道吃什麼,小編這就帶大家去看一下特色的宜昌本土小吃。
土家抬格子是宜昌一道土家族特色菜,又叫土家蒸肉,土家族的鄉親們在殺年豬時或是招待客人時,將鮮豬肉、老南瓜、蘿蔔、土豆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籠蒸熟後,抬上餐桌,招待鄉鄰親朋,謂之「抬格子」,被稱為「土家第一大菜」。這樣招待鄉鄰親朋,每桌配上些小菜,倒上土家特製的「包穀燒」,邊吃邊家長裡短,非常熱鬧。
榨廣椒炒臘肉,聽到這個菜的名字,是不是就已經流口水了。榨廣椒炒臘肉絕對是家家戶戶當家保留菜品,即便是過去的城裡人家也少不得儲備榨廣椒,即使沒臘肉,盡炒榨廣椒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飯菜。
炕洋芋中的「炕」字是湖北宜昌的一種方言,而炕也是煎炒烹炸之外的一種做菜方式。洋芋大家都知道就是土豆,在宜昌洋芋的吃法可以說多不勝數,但最具特色的就屬炕洋芋,其松泡味美。其做法也很特別是將其洗淨刮皮之後放入鍋中煮到七八成熟撈出,再放入到鍋中炕,加入菜油,在鍋中翻來覆去直到洋芋變至金黃,加入各種佐料調味即可,真的是特別的好吃。
三遊神仙雞,是湖北宜昌市一道傳統菜,系選用肥嫩仔雞為原料,經宰殺治淨後,以整雞置砂缽用多種調味料醃漬,再加高湯及香料、冰糖等調料燒沸,然後移小火至汁濃雞熟裝盤。色亮香醇,原汁原味。
宜昌肥魚,肉質細嫩,鮮美可口。長江肥魚的鰾,碩大厚實,富含膠原蛋白,曬乾後製成的「筆架魚肚」,是享譽海內外的珍品。說起宜昌肥魚就不得不提到被評為「全球九大奇妙原始洞穴餐廳」的放翁酒家,品鮮美魚鮮之餘,還可欣賞窗外秀美的峽江山水,置身別致的天然溶洞中,品味一場原滋原味的饕餮盛宴,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涼蝦是湖北宜昌、四川、重慶等一帶十分常見的特色的一種小吃,滑糯清爽,柔軟清甜。它用大米製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再放置紅糖水。是人們消暑的一道甜品。
蘿蔔餃子,獨一無二的宜昌小吃。蘿蔔餃子雖好,但也得看季節。逢著蘿蔔上市,街邊、市場、小巷的路口就有一堆圍著噴香蘿蔔餃子的吃客,那叫一個饞。
懶豆花又叫合渣,是宜昌一道特色菜,這道菜是很多宜昌人心中的經典,懶豆花雖然味道清淡,但又滋味無窮。懶豆花本是土家族的傳統名小吃,但後期經過加工增添新特色,成為如今眾所周知的美食,黃豆洗淨帶水在石磨上磨成漿,架火煮開,然後放入切好的新鮮蘿蔔菜葉,再煮開,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石磨懶豆花。
如果說武漢人早上都喜歡吃熱乾麵的話,那麼在宜昌,人們早上十有八九都會選擇紅油小面。紅油小面最早由四川、重慶等地流傳過來,因為價格便宜、分量實惠,成為宜昌人吃早點的首選,尤其是在冬天,吃完小面再喝下碗裡的湯,舒服極了,宜昌的早餐店賣的最好的早點非紅油小面莫屬了。紅油小面發展至今,宜昌的老百姓不單單光吃麵了,他們還喜歡在裡面或加上一把煮好的黃豆、或填上幾塊牛肉、或加一勺肥腸,增加小面的風味和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