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2020-12-03 小魚愛說娛樂事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

《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經典動畫電影,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兼任導演、編劇製作而成。該影片雖在1986年上映並未引起太大轟動,但過後卻有無數影迷向宮崎駿表達他們對此片的喜愛之情。

此後該片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甚至一度冠上「日漫史詩」之美譽,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之作。如今,該影片入選豆瓣電影Top250清單,在豆瓣上至今已有近90萬人標記看過,超54萬人給出評價並打出了高達9.1的評分。

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宮崎駿完整的作品,從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到原作、監督,宮崎駿事事親力親為,力求為觀眾打造出一個奇幻瑰麗的天空之城。影片主要講述少年巴斯為證明父親清白而追逐「天空之城」,期間與少女希達展開一場逐夢之旅的故事。可以說,這是一部充滿宮崎駿理念的作品。

就連宮崎駿本人也直言不諱,「我想製作一部少年英雄為了夢想而不斷拼搏的冒險故事,儘管當時我就確信這種題材對觀眾沒有吸引力。」從中我們可以看見,宮崎駿導演在製作過程中為它傾注了大量心血和情感。

因此,若簡單地從影片「少年逐夢」的故事情節來分析,無法完全領略到宮崎駿導演為其澆灌的血肉和靈魂。在本文,我將結合設計風格、色彩語言以及現實意義三個角度,從藝術內涵層次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價值與魅力。在解讀這些內容的過程中,我也會結合對影片的分析和解讀,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01、不拘一格的設計風格:寫實與幻想風格完美融合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層次豐富的空間結構打造完美視覺體驗

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向來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深入人心,《天空之城》也並不例外。影片雖然以最簡單的男孩逐夢的主題作為主線結構,但是其中卻穿插大量的想像和奇思。

宮崎駿將一場築夢之旅架構在18世紀的工業時代,通過別致的場景設計展現時代背景和故事內涵,增加影片的藝術感染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寫實與幻想風格完美融合,使觀眾宛如身臨其境

《天空之城》故事背景取自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男主巴魯作為礦工的職業非常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徵,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女主希達的設定則一反常態,她是傳說中「天空之城」拉普達王族的後裔,背後肩負著不為人知的空中文明。

在人物設定上我們可以看出,宮崎駿率先採用「現實」與「奇幻」相結合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觀眾作為常人,從巴魯的視覺接觸到這位神秘女子希達,內心也會產生一種奇妙的體驗感,仿佛自己現實生活中真實遇到的超自然現象一般。這樣的設定也為全篇奠定寫實與幻想風格結合的藝術基調。

為增加觀眾的體驗感,宮崎駿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堅持對歐洲實地考察。男主巴魯和女主希達在躲避惡勢力追捕之時,在逃亡途中歷經火車、礦井、軌道等地。轟隆聲鳴的舊式火車噴湧出濃濃黑煙,暗無天日的礦井堆砌著黑乎乎的礦石,這一系列寫實畫面無不呈現出歐洲工業革命初期的氣息。

然而,寫實的畫面之中卻融合著幻想風格元素。例如,希達手上的飛行石可以與井下的礦石發生共鳴,暗示著普通的礦井裡卻潛藏著超越現實的飛行石原材料。再比如,影片中出現一系列造型不一、設計不同的飛行器,小到蜂翼式飛行器,大到飛行戰艦,共同漂浮於城市天空。

宮崎駿用細膩寫實的筆觸,為觀眾搭建起逼真現實的視覺效果,將現實生活與幻想元素完美融合,使觀眾對於幻想元素接受度更高,仿佛身臨其境般,追隨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沉浸於故事發展情節之中。

第二,層次豐富的空間結構,為觀眾打造完美視覺體驗

「飛行」意象是宮崎駿理念的一大特色,《天空之城》把對飛行的追求和執著發揮得淋漓盡致。女主希達作為拉普達後裔,擁有不為人知的力量,利用飛行石可以輕易漂浮於空中。主人公在追逐天空之城之際,免不了上演一場空中漫遊之行,從地下到天空的巨大轉變,導演通過鏡頭為觀眾搭建多層次的空間組合,強烈的視覺衝擊,為觀眾打造完美視覺體驗。

影片擅長運用仰視與俯視、特寫與遠景相結合的運動鏡頭來加強視覺節奏感。在海盜、軍隊與主人公巴斯、希達的追逐戰中,呼嘯的火車穿梭於地勢複雜的山谷之中,狹窄的鐵軌架空於錯落有致的群山之上,隨著鏡頭的轉變,導演通過多角度結合的運動鏡頭,將一場令人大開眼界的追捕與逃跑之爭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觀眾眼中。

這樣的鏡頭在影片裡比比皆是,無論是凌駕於騰雲之上的「天空之城」,還是層層疊疊鑲嵌於群山之中的小鎮建築,或者是蜿蜒曲折的高架橋鐵軌、深如萬丈的礦井之下,這些鏡頭無一不豐富了場景空間的結構和層次,為觀眾打造別樣的視覺體驗,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在我看來,全片多次運用遠景構圖,從而豐富空間層次,讓觀眾的視線隨著鏡頭的轉變融入電影情節之中。此外,導演通過運用俯視、仰視、遠景、特寫等多角度相互結合的運動鏡頭,加強了視覺節奏感,渲染了緊張的氣勢,使故事達到高潮,讓人充分領略了多層次空間造型的巨大魅力。

02、生動形象的色彩語言:色彩明暗變幻的把控,生動塑造人物形象,精準傳達故事深刻意義,並提升影片視覺效果

宮崎駿熱衷於運用暖色調為動畫打造生動明亮、積極昂揚的氛圍美感,給觀眾傳達愉悅舒適、溫和平靜的情感體驗。諸如溫和色彩基調的《龍貓》,大片清新綠色的草原中,淡灰與米黃相間的龍貓,打造出一副安靜祥和的畫面;還有明豔色彩基調的《魔女宅急便》,蔚藍的天空與純白的海鷗相映成輝,主人公琪琪鮮豔的紅色蝴蝶結彰顯出活力和希望。

宮崎駿對色彩運用的能力爐火純青,早在他的早期作品《天空之城》中就可以從中窺見一隅。

首先,通過不同的色彩生動塑造人物形象

男主巴斯作為一名礦工,日常穿著以藍灰色工裝居多,宮崎駿為了塑造他青春活力形象,選用淺灰藍色褲子和米白襯衫搭配的方式,再輔以明亮的橘色馬甲和淡黃色帽子,一個精神小夥子的形象就呈現在熒幕之中。

女主希達作為拉普達王族的後裔,在影片中首次出現穿著淡藍色的連衣長裙,搭配土黃色的鞋子,整體低調,顯示出她的沉穩性格,但是頭上紅色的發卡卻又彰顯出小女孩專有的活力和青春魅力。

配角海盜媽媽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前期海盜媽媽亦正亦邪,導演通過誇張的粉紅色頭髮,搭配深沉的湖藍色衣著,塑造出一副性格潑辣、深不可測的海盜形象。後期海盜媽媽善良屬性表現出來,跟她粉紅色頭髮相得益彰,讓人覺得溫馨又搞笑。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導演針對不同的人物形象,採用有針對性的色彩為其塑造形象。從衣著打扮、膚色發色整體色彩出發,運用獨特的色彩藝術塑造個性鮮明的動畫形象。這種相得益彰的造型色彩,使角色更加深入人心,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通過精準的色彩搭配,傳達故事背後的深刻意義

《天空之城》講述的是少年尋覓「天空之城」的故事,但背後蘊藏著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沒落的「天空之城」意指以環境為代價的現代工業文明終將失去根基。為了表現這個深刻的主題,宮崎駿不再採用大幅鮮豔明亮的色彩,而是用大色塊淡藍的冷色調為全文深邃的主旨奠定基調。

影片伊始,導演為我們描繪出一副先進工業文明下的畫面,巨大的煙囪噴薄出濃厚的煙霧,遮天蔽日的黑煙讓底下的一切場景變得朦朧,導演大膽採用棕色、黑色與暗紅這些深沉的色彩,為觀眾打造出一副令人恐懼的工業化場景。

但在故事結尾,隨著「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毀滅,主人公逃出生天,在湛藍的天空之下,希達身著暖黃色上衣和鮮紅色褲子,與巴斯躺在清新綠色的大草地之時,氛圍由沉重轉為輕鬆,從絕望化為希望。

在我看來,通過對比鮮明的顏色轉變,我們可以讀出宮崎駿融入動畫電影當中反工業化、崇尚回歸自然的人文主義情節。這種精準的色彩搭配,加深觀眾對末日般工業化場景的恐懼感,更加想要珍惜綠色和環保的現實生活。導演藉此傳達出築夢之旅故事背後的深刻意義,是堅守自然主義的立場。

03、發人深省的現實意義:人文關懷精神的極致運用,少年逐夢之旅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工業文明反思

少年逐夢之旅作為貫穿影片的思想主線,宮崎駿還在其中輔以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加上個性鮮明的人物特徵,我們可以從中看見人性的光輝和科學力量的雙面性,透過影片,我們可以體味出宮崎駿濃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①少年逐夢之旅,象徵著對未來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

父親因堅稱「天空之城」拉普達的存在遭到眾人懷疑,最終鬱郁不得志離世。男主巴斯決心為父親證明清白,一心要製造飛機來追尋「天空之城」。

事實上,巴斯從來沒有見過拉普達,身邊眾人也一直否認它的存在。然而,巴斯卻並未因為他人的否定而輕易否決自己,一直為實現目標而默默努力。

在我看來,巴斯具有矢志不移的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每一個堅守信念的人需要擁有的。宮崎駿塑造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是為了鼓勵和教育孩子要時刻保持純真的視野去探索這個世界,不要因為他人的否定而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這也正是為什麼宮崎駿的作品總能鼓舞無數失意者。

②純真、善良和勇氣,是引導人們走出困境的美好品質

女主希達雖為拉普達王族後裔,但是一出場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作為一個身世不明的女子,希達遭受多方追捕和襲擊,但是她從未怨天尤人,始終對於這個世界懷抱著善意和憧憬。在男主巴斯的陪伴下,希達決心踏上一場尋找故鄉之旅。

兩人在旅途中多次發生意外卻一直堅定信念,最後終於找到了希達的故鄉拉普達。可是,希達卻為了拯救曾經幫助自己的海盜,啟用毀滅咒語摧毀了自己苦苦追尋的家鄉,最終和巴斯一起回歸平淡的現實生活。

在我看來,女主希達尋找故鄉,象徵著現實生活迷茫的人類在追尋歸屬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遭受很多苦難和折磨。而宮崎駿在動畫中告訴我們,只有一直保持著善良、純真,並且勇敢堅定走下去,我們最終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③對工業革命的深刻反思,呼籲尊重愛護自然

影片中多次出現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比如,湯姆爺爺向巴斯、希達介紹飛行石的時候,他說,「那個石頭有很強的力量……它們的特性,有時候它們會帶來幸福,也會帶來禍害。」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暗含著對科學雙面性的評價。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工業文明發展迅猛可以造福人類,加快人類發展的步伐,但是如果工業文明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它會逐步侵蝕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最終摧毀掉人類的生存之道。

反思工業文明,呼籲尊重自然,這樣的主題在影片中多次提到。當希達在不斷探尋故鄉之時,她最終醒悟到拉普達滅亡的原因,「儘管有可怕的武器,有很多很多機器人,但是離開泥土它就活不成了。」

我認為,希達的話,不僅是對影片人物的回應,更是為觀影者敲響警鐘。人類生存的根本永遠立足在大自然之中。一旦失去大自然的支撐,再高深的文明、再先進的科技,終究會歸零,在歷史長河中淹沒。宮崎駿藉此提倡人類文明對於自然的保護和回歸,體現了他對於自然的尊重之情。

寫在最後:

《天空之城》作為宮崎駿早期作品,呈現出宮崎駿鮮明的導演特色和審美風格,包括他對色彩爐火純青般的運用,對人類童真的讚美以及對文明社會的反思等。可以說,這部電影奠定了宮崎駿自身的電影藝術風格並開拓出更深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在關注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影片背後的藝術內涵和現實意義,通過剖析這部影片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思想,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的價值和魅力。

希望每一個喜歡《天空之城》的影迷,都能從這個故事中攫取成長的力量,像巴斯和希達一樣時刻保持童真的心靈去追逐心中所愛,並且學會在科技文明中尊重自然、愛護環境。

備註: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詮釋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作為史詩級動畫電影,在線《天空之城》和讚美層出不窮,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審美風格和藝術內涵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本文將從深度三個角度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天空之城》是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經典動畫片,由日本動畫師宮崎駿擔任導演和編劇。
  • 深度解讀《天空之城》,宮崎駿與《天空之城》的故事!
    ——《天空之城》一部專門為孩子們製作的復古漫畫般的電影。不過根據發行商東寶那邊的數據來看,上映之時《天空之城》的觀眾滿意度高達 97.7% ,觀影人群覆蓋了各個年齡層。這在當時的動畫市場還是比較少見的。作為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後的第一部動畫,《天空之城》開啟了吉卜力老少鹹宜合家歡的路線。
  • 以《風之谷》為例,解讀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的價值與魅力
    這部影片作為宮崎駿導演的「環保三部曲」和代表作之一,在全世界的影迷心中都有著極高的地位。電影畫面製作精良、人物形象豐滿、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環保意識等,也使得宮崎駿導演本人受到諸多關注和極高的評價。單純地從電影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動畫電影的魅力解讀出來。
  • 以《幽靈公主》為例分析宮崎駿導演早期動畫電影的魅力
    他的立場在動搖,並以此為背景。該片由宮崎駿導演,票房193億日元,成為日本當時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曾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第28屆安妮動畫獎提名。豆瓣上60多萬人看過這部電影,得了8.9分,好於動畫片的95%。為了救村民,小西不小心殺了一隻野豬神,於是被惡魔詛咒。為了打破詛咒,他踏上了西部之旅。
  • 以《幽靈公主》為例,分析宮崎駿導演早期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將從「敘事特點、鏡頭語言和宮崎駿導演早期作品風格特點」三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價值與魅力。在文章的每個部分,通過對影片的敘述和分析,我會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利用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思考和想像空間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他的代表作不僅票房大賣,也有著深刻的內涵,他將商業和藝術融合,不僅成功還獲得很多獎項。
  • 漫談宮崎駿動畫電影《天空之城》
    宮崎駿曾經創作的一部作品就將魔幻元素與蒸汽朋克元素相融合,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有著巨大機械、浮空島嶼、神秘魔法的蒸汽朋克世界,在此基礎上輔以動聽的音樂,將這個本不存在的時空裝點得美輪美奐,令人驚嘆不已。說到這,相信有部分小夥伴已經猜到這部作品的名字,它就是《天空之城》。
  • 從《天空之城》讀懂動漫大師宮崎駿創作背後的哲思和情感
    作為世界知名的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在全球動畫界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天空之城》作為其早期作品,有著其鮮明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哲思。影片《天空之城》雖然在上映初期並未引起太大反響,但卻成為了眾多影迷心中最熱愛的電影。隨著時間線的推移,其魅力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觀眾發現,甚至一躍成為「日漫史詩」的經典之作。
  • 吉僕力工作室的第二部動畫,宮崎駿《天空之城》,為何能跨越時間
    吉僕力工作室的第二部動畫,宮崎駿《天空之城》,為何能跨越時間宮崎駿先生的名字,如今已經是無人不曉,也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奧斯卡終身榮譽獎獲得者,然而在此之前,宮崎駿先生也不是生來就是動畫大師的,他的電影總是充滿人文主義情懷,以及對於自然和戰爭的反思
  • 以《千與千尋》為例,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價值和獨特魅力
    《千與千尋》是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並編劇的經典作品,該片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時隔18年後,影片經典重現,2019年6月,影片在中國一經上映,便斬獲近4億的票房。《千與千尋》是首個全球唯一獲的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還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亞洲最佳電影等。
  • 宮崎駿爺爺電影之《天空之城》
    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的動畫作品是好多人的最愛。他的動畫作品裡面的人物都是非常純真的,看了你會特別嚮往那種純真的童年,嚮往純真的感情世界,嚮往純真和諧的社會,讓人很想要遠離繁華喧囂的城市,過著純真質樸的生活。一部《天空之城》動畫電影刻畫了我們的夢之所想。
  • 宮崎駿動畫電影《天空之城》劇情介紹及簡評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由宮崎駿執導、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一部動畫電影,影片近乎完美地刻畫出了故事所發生的世界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諸如高架鐵軌上的舊式火車、黑漆漆的礦洞、飛空艇、象泥塑的機器人等。
  • 一部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揭示的卻是現實中藏在內心深處的貪婪
    今天是「聽話」宅家的第N天,老實說,經過了這麼多天的「苦熬」,我早已經對時間沒有了一個具體的概念,每天除了重複著相同的生活外,唯一能為我帶來一點精神安慰的,大概就是那些動漫作品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原本一直追著《名偵探柯南》不放的我,卻突然心血來潮地重溫了一遍宮崎駿老師的《天空之城》,也許是受最近新聞裡部分內容的影響吧
  • 人物|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
    近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月12日舉行。細想之下,《天空之城》伴一代人走過了32年,《龍貓》也已經30歲,《魔女宅急便》經歷了29個春秋,《千與千尋》距首映已過去17年... ...它們背後的那個畫家,也已經是77歲高齡的白髮老人。
  • 宮崎駿 《天空之城》
    薦語☞ 《天空之城》這部作品是宮崎駿導演的經典動畫電影,於1986年的時候上映,即使過了幾十年,依舊擁有極佳的口碑
  • 《魔女宅急便》:從兒童視角看動畫電影的魅力和成長意義
    正因為如此,這部動畫電影更具有現實意義,觀看這部電影的孩子都能從中找到認同感和學習的榜樣。宮崎駿導演的大多數動畫作品都是以孩子們為主角的,比如《天空之城》講述了女孩希達和巴魯尋找天空之城的故事;《風之谷》講述了女孩娜烏西卡拯救風之谷的故事;《幽靈公主》以神話故事為載體,講述了少年阿席達卡與森林公主阿桑之間發生的經歷。
  • 《魔女宅急便》:從兒童視角看動畫電影的魅力和成長意義
    正因為如此,這部動畫電影更具有現實意義,觀看這部電影的孩子都能從中找到認同感和學習的榜樣。《天空之城》講述了女孩希達和巴魯尋找天空之城的故事;《風之谷》講述了女孩娜烏西卡拯救風之谷的故事;《幽靈公主》以神話故事為載體,講述了少年阿席達卡與森林公主阿桑之間發生的經歷。
  • 宮崎駿《天空之城》在線觀看
    我們都聽過音樂<天空之城>,但是電影可能很少人看過,這部電影是宮崎駿的巔峰之戰之一,一起讓我們看看這部浪漫又感人的《
  • 宮崎駿電影系列之《天空之城》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 ,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79年轉入東京電影新社創作了自己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1982年開始獨立創作漫畫,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該作品獲得第23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
  • 義大利 | 天空之城——宮崎駿動畫裡的世界
    天空之城——位於義大利羅馬北方120公裡處的白露裡治奧古城(Civita di Bagnoregio),建於2500年前。因為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參觀這座古城後,有了靈感,於是創作出早期非常著名的動畫《天空之城》。
  • 天空之城 | 「當宮崎駿遇到久石讓」
    宮崎駿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宮崎駿與久石讓一位是日本動畫電影的領軍人物一位是被譽為「東方威廉士」的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他們是藝術裡的天作之合一同成就了日本動漫史上永恆的經典12月21日,《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音樂會》,來現場慢慢聆聽、感悟和享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