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之谷》為例,解讀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的價值與魅力

2020-11-09 我是小米醬

風之谷》於1984年在日本上映,吸引了77.5萬人次到影院觀看並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女主角娜烏西卡的形象受到大批影迷的追捧。1992年在國內上映後,豆瓣上超43萬人標記看過並打出了8.8的高分,評分好於94%的動畫片。

影片講述了工業文明的高度發展為地球帶來災難,人類文明被蟲族戰爭所摧毀,嚴重汙染的環境形成了腐海森林。生活在風之谷的善良人類依靠海風的力量抵禦著腐海的侵蝕,直到強國領袖準備統一各國向蟲族開戰,風之谷遭到破壞。

多方力量對峙,眼看著人類與蟲族即將展開搏鬥,女主角娜烏西卡犧牲自己平息了蟲族的怒火,最終一切又歸於平靜,娜烏西卡也獲得了新生。

這部影片作為宮崎駿導演的「環保三部曲」和代表作之一,在全世界的影迷心中都有著極高的地位。電影畫面製作精良、人物形象豐滿、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環保意識等,也使得宮崎駿導演本人受到諸多關注和極高的評價。

單純地從電影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動畫電影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我將從「角色塑造和敘事手法」兩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價值與魅力。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談談如何看懂一部動畫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及現實思考。

  • 角色塑造:三個女性形象的塑造深入人心,造型的色彩運用豐富了人物性格和魅力
  • 敘事手法:因果線性式敘事結構通俗易懂,把故事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引發認同感和哲思
  • 情感表達:影片利用故事情節突出主題、通過鏡頭語言抒發感情、利用矛盾衝突情感升華

01、角色塑造:三個女性形象的塑造深入人心,造型的色彩運用豐富了人物性格和魅力

人物是故事的靈魂,是構成藝術造型形象的主題。《風之谷》這部影片中的主角娜烏西卡是一位公主,影片中也出現了別國另外兩位公主,導演成功地塑造三個身份相同、性格不同的角色。通過她們的行為對比,我們可以讀懂導演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成長主題。

①拉絲黛兒:權力面前選擇屈服,志氣高但命運坎坷

拉絲黛爾是小國培吉特的公主,多魯美奇亞軍入侵時,她被當做俘虜抓了起來。多魯美奇亞軍想要靠武力統一各國,復活巨神兵以此對抗蟲族,於是挨個攻破殘餘的國家,拉絲黛爾作為人質一起乘坐飛行艇完成任務。飛到腐海的時候,飛行艇遭到蟲族攻擊而墜落,拉絲黛爾重傷身亡。

影片中拉絲黛爾出現的鏡頭並不多,只是重傷後被娜烏西卡相救,說了短短幾句話就去世了。但是從細節處可以看到,她的手被拷著,我們可以猜測她在國家被入侵時,選擇了屈服並無奈下答應敵人合作。

現實生活中,拉絲黛爾的選擇沒有什麼過錯,但她註定不能成為導演想要傳達成長寓意、表現女性力量的合適人選。她的造型色彩為粉紅色裝束,暗示著她的溫柔、弱小,豐富了她的人物性格。但是她內在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無法傳遞出那種由內向外迸發的力量。

②庫夏娜:性格堅毅頑強,冷酷自私的外表下藏著善良可愛

相比拉絲黛爾來說,庫夏娜是影片中擁有權利的女性角色。她作為強國公主,身負重要使命,指揮下屬一次次的戰鬥向著目標前進。她身穿金色盔甲,髮型利落幹練,從色彩造型角度來說,這些元素顯示出庫夏娜的高貴和清冷氣質。

作為侵略者來說,她無疑是反面的存在,她指揮軍隊佔領培吉特和風之谷,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在她風光的一面下,幾個情節片段中敘述了她受過的傷和內心的抱負。庫夏娜並不是濫殺無辜的人,很多次她都選擇放過他國平民。

這種亦正亦邪的配角在宮崎駿導演的影片中出現很多,她們看起來屬於邪惡的一方,但是又流露出善良可愛,這種矛盾的性格豐富了人物角色,也填補了主角單一的性格條件,造型上的色彩元素也襯託了人物心理情緒,庫夏娜代表的女性形象是堅毅、頑強。

③娜烏西卡:善良純真敢於犧牲,勇敢堅強的保護家園同時也不畏強權

娜烏西卡作為影片的主角無疑擁有很多光環,在我看來,她填補了前兩位公主的性格弱勢,又融合了所有完美的特質。她有著拉絲黛爾的溫柔和善良,同時也擁有庫夏娜的堅韌不拔,但她不畏強權、熱愛自然,影片最後願意犧牲自我,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和成長力量也是導演想要傳遞給觀眾的。

娜烏西卡在面對多魯美奇亞軍的入侵時,也暫時妥協了,但不同於拉絲黛爾的無助和無奈,娜烏西卡並不懼怕這些士兵,而是擔心風之谷居民的安全選擇妥協。在之後與庫夏娜公主的相處中,也並沒有把她當做敵人或者是懼怕的人物。

從造型色彩上來看,娜烏西卡這個形象使用最多的是藍色,藍色代表冷靜勇敢,也暗示著與大自然的融合。色彩對應著性格,她本身也擁有著這樣的性格特質。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有著扁平化人物的特性,也就是比較單一穩定的性格,這樣的角色塑造便於觀眾辨認,也成功的塑造了備受歡迎的人物形象。

02、敘事手法:因果線性式敘事結構通俗易懂,把故事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引發認同感和哲思

宮崎駿導演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按照「經典」的故事模型進行敘事的,也就是按照正常時間順序展開故事。這種因果線性式的敘事結構便於觀眾理解故事內容和發展過程,容易讓觀眾產生認同感。

比如《風之谷》這部影片中,娜烏西卡跟跟隨父親帶領居民生活在風之谷內,千年前的災難讓土地荒漠化,腐海森林逐漸蔓延。風之谷的居民雖然也受到了影響,但是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利用海風的力量驅散毒氣,生活也怡然自得。

過了不久,娜烏西卡發現了運送巨神兵的飛行艇,第二天多魯美奇亞軍隊開始入侵風之谷。娜烏西卡為了風之谷的居民作為人質飛往培吉特,在這個過程中她意外和培吉特的王子成為好友,並得知了腐海森林的真相。為了拯救王蟲的孩子,她甘願用生命平息蟲族的怒火,最後關頭,她成功使憤怒的蟲族安靜下來,蟲族利用自身的能力齊心協力讓娜烏西卡復活。

整個故事發展的脈絡清晰,吸引觀眾能夠跟著導演的思路看下去,有利於導演製造懸念,設置伏筆等電影技巧。這種敘事風格相比更加複雜、富有技巧的故事結構來說,雖然簡單,但是更加能夠達到表現效果。

除了敘事結構,在表現手法方面,宮崎駿導演利用了鏡頭語言來豐富故事內容。

影片運用了大量的景深鏡頭來展現大自然的魅力和多種多樣的植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娜烏西卡趴在秘密基地哭泣的一幕,她通過多年的觀察和收集,發現腐海森林有毒的植物只要在乾淨的水源中就可以健康的生長。於是她把收集來的植物種滿了小屋,一個神奇又富有生命力的小型生態圈就完成了。

以上畫面採用了景深鏡頭,細緻地展現了這些植物的狀態。景深鏡頭對於畫面的細節來說,有著很強的表現力,可以向觀眾呈現出富有真實感的畫面,讓觀眾可以帶入到畫面當中,引發共鳴。

在我看來,導演的這種因果線性式敘事結構通俗易懂,可以把故事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引發認同感和哲思。景深鏡頭和全景式構圖使畫面更具美感,真實的再現畫面細節,提供給哦觀眾舒適的觀影體驗。

03、如何看懂一部動畫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觀看了很多動畫電影之後,我發現它們在情感表達方面都有著共同的特點,作為一名觀影者,除了單純滿足視聽體驗之外,如何更深層次的讀懂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呢?我談談以下三種角度和思考。

①從故事情節出發,觀察影片如何突出主題

《風之谷》這部動畫電影,開頭通過一段故事情節表明環境狀態,汙染嚴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深,讓觀眾明白這部電影與生態保護有關。隨後通過多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又讓人從中看到關於成長的力量,看完影片後,人們留在腦海裡的印象大多都是生態環境、女性成長、追逐夢想等主題印象。

在我看來,想要讀懂一部動畫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先從故事情節出發。通過主線敘事,了解故事背景和發展過程,觀察影片通過哪些方面突出主題,深化內核。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敘事結構等技巧。

②從鏡頭語言出發,分析影片如何抒發感情

《風之谷》在鏡頭語言方面,採用了很多長鏡頭和景深鏡頭,通過不同鏡頭的組合拼接,細緻的展現出腐海森林的外在與內在狀態。同時也展現出風之谷居民的安居樂業,側面傳遞生態保護意識。從鏡頭語言出發,分析畫面的色彩美學、不同景別的表現形式、場面調度的技巧等,深層次的讀懂導演想要傳達的觀念。

在我看來,鏡頭語言是視聽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鏡頭語言中的景別不僅可以清晰具體的展現主體景象的全貌,也可以交代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對於我們讀懂電影、了解情感表達方式有著推動作用。

③從矛盾衝突出發,思考影片如何情感升華

好的故事一定是讓觀眾回味無窮的,一部動畫電影如果內容單調無聊會大大減低它的價值。《風之谷》這部影片很好的利用了人物衝突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比如娜烏西卡發現承載巨神兵的飛行艇時,她對巨神兵的疑問同時也代表了觀眾的疑問。 別國軍隊和風之谷的對立關係、庫夏娜公主和娜烏西卡的緊張關係以及士兵和居民們的矛盾衝突,進一步的促進了劇情發展,為影片增添了懸疑意味和趣味性。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觀影者,不僅需要看懂故事內容和主線發展,同時也要思考影片中為什麼會設置這樣的衝突?在人物出現矛盾和衝突時,又是如何升華感情的?

像《風之谷》這部電影中,設置蟲族和人類、士兵和居民等等衝突,其實也是為了讓人們直觀的看到和諧的重要性。在娜烏西卡犧牲自己時,故事情節的推動、人們的情緒高漲、背景音樂的完美演繹,都為升華情感做了鋪墊和推進作用。

寫在最後:

《風之谷》作為宮崎駿導演環保三部曲中的代表作之一,觀影者對它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它無論從成長、守護角度來說有著深刻意義,同時也表現出女性的重要力量。影片內容令人深思,在觀影的同時,我們也該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其中的生態意識耐人尋味。

娜烏西卡的形象有著極為正面的力量,從她的故事經歷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堅毅、頑強、善良等美好特質,宮崎駿導演在這些完美的女性角色上注入了心血和理想寄託,也為我們帶來了正向的榜樣。

願每一個喜歡娜烏西卡的人,都能從她的身上學到善良美好的品質。

相關焦點

  • 以《幽靈公主》為例分析宮崎駿導演早期動畫電影的魅力
    他的立場在動搖,並以此為背景。該片由宮崎駿導演,票房193億日元,成為日本當時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曾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第28屆安妮動畫獎提名。豆瓣上60多萬人看過這部電影,得了8.9分,好於動畫片的95%。為了救村民,小西不小心殺了一隻野豬神,於是被惡魔詛咒。為了打破詛咒,他踏上了西部之旅。
  • 以《幽靈公主》為例,分析宮崎駿導演早期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
    影片製作精良,內涵深刻,導演將高超的藝術手法和商業手法融合,票房大賣的同時也為觀眾呈現了優秀的電影作品。宮崎駿導演在《幽靈公主》這部影片中以神話故事為載體,通過豐富的鏡頭語言和色彩美學為觀眾提供了視覺上的絕佳體驗,同時也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惡,傳達了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存的人文主題。敘事淺顯,內容深刻,便於觀眾理解故事情節的同時,也引發了觀眾的思考和感悟。
  • 以《千與千尋》為例,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價值和獨特魅力
    《千與千尋》是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並編劇的經典作品,該片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時隔18年後,影片經典重現,2019年6月,影片在中國一經上映,便斬獲近4億的票房。《千與千尋》是首個全球唯一獲的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還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亞洲最佳電影等。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詮釋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作為史詩級動畫電影,在線《天空之城》和讚美層出不窮,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審美風格和藝術內涵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本文將從深度三個角度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天空之城》是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經典動畫片,由日本動畫師宮崎駿擔任導演和編劇。
  • 宮崎駿:以《風之谷》為例,一起回味讓人最深刻的五部電影
    宮崎駿的作品,之所以深刻,因為他能超越人狹隘觀念,心裡沒有敵人,敵人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也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懷對待世界!第一部:《風之谷》宮崎駿早期的作品被外界貼上「策劃陳腐」的標籤,飽受打擊的宮老爺子陷入了長時間的作品空白期。
  • 宮崎駿動畫:原來《風之谷》還有這樣的故事!宮崎駿最殘酷的動畫
    還是那顆對於地球和人類關心的心,對生命沉重的反思等等,總而言之,我們很難用一句話就將宮崎駿先生的動畫給概括,但我們能知道的是,宮崎駿的動畫總是能打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回想宮崎駿先生的一生,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他老人家走過的傳奇,而且直到今天,宮崎駿先生依然在努力之中,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動畫的背後,還有許多故事,或許我們都未曾了解。
  • 宮崎駿動畫:原來《風之谷》還有這樣的故事!宮崎駿最殘酷的動畫
    還是那顆對於地球和人類關心的心,對生命沉重的反思等等,總而言之,我們很難用一句話就將宮崎駿先生的動畫給概括,但我們能知道的是,宮崎駿的動畫總是能打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回想宮崎駿先生的一生,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他老人家走過的傳奇,而且直到今天,宮崎駿先生依然在努力之中,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動畫的背後,還有許多故事,或許我們都未曾了解。
  • 《哈爾的移動城堡》為例,解讀宮崎駿動畫中愛和勇氣的價值與魅力
    除了「移動之城」外,影片裡還出現了「蒸汽鐵甲戰列艦」,之所以要將道具設計成以蒸汽為主實是導演的良苦用心,他在力求藉助影片中的道具向觀眾透露出該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所發生的工業革命之後,一戰的前夕。
  • 動畫幕後的故事—設定篇《風之谷》設定學習資料集
    >《風之谷》原名《風之谷的娜烏西卡》改編自宮崎駿的同名漫畫,由宮崎駿本人擔任導演,影片於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影片講述千年前世界的產業文明達致巔峰後,經歷一場稱為「火之七日」的戰爭而毀於一旦。
  • 為幫宮崎駿拉贊助找投資,他把《風之谷》漫畫銷量誇大了20倍
    在世界範圍內,可以說是唯一能夠和美國迪士尼相媲美的動畫大師和動畫企業。但說起吉卜力工作室,除了宮崎駿之外,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位重要的發起者鈴木敏夫。可以說,宮崎駿能夠成長為今日的日本動畫大師,吉卜力工作室能夠成為享譽世界的動畫企業,都離不開鈴木敏夫的幫助。但有意思的是,鈴木敏夫為了幫助宮崎駿卻不惜多次矇騙老東家,把老東家害慘了。
  •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影片以戰爭為背景,利用線性敘事結構為觀眾演繹了一段戰火中的唯美愛情故事。影片製作精良,畫面色彩豐富,曾提名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雖然陪跑失敗,但是僅國內就超過100萬人在豆瓣打出9.0的高分,成為大眾心中的經典動畫電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幼年生活在戰爭時代,他目睹戰爭帶來的破壞和百姓的流離失所。
  • 解讀宮崎駿《風之谷》 結構化分析
    解讀宮崎駿《風之谷》 結構化分析  《風之谷》的創作和誕生背景  82年,漫畫版《風之谷》開始在德間書店連載。書店的社長德間康快被這部作品深深打動了,毅然決定投資,將漫畫搬上銀幕。  83年,由宮崎駿導演的動畫版《風之谷》開始籌劃,由老搭檔高畑勳擔任製片。1984年3月,動畫片《風之谷》上映,震撼了觀眾和整個電影界,在那個媒體並不發達的年代裡,引發了全民的「宮崎熱」。餘波所及,許多出版社都推出了與之相關的文字讀物和音像製品。  當時,漫畫和動畫還得不到人們的重視,把漫畫拍成電影,更是投資人想也不敢想的「商業禁區」。
  • 宮崎駿 | 風之谷與幽靈公主——人與自然的兩難
    這部動畫講了一個叫千尋的小女孩誤入神隱世界後的一系列遭遇。千與千尋的主題很多元,包含了自我的迷失,對成人世界的批判,當然,還有一個宮崎駿電影永恆的主題——環保。 這部動畫我曾經在千與千尋的主題魅力做過解讀,這兒就不多說了。 總之,宮崎駿動畫裡面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解讀深深感染了我。
  • 3個關鍵詞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自我、和平、夢想
    宮崎駿在創作《風之谷》時曾撰寫過這樣一句宣傳語:熱愛一草一木,與蟲類交談,駕馭風的飛鳥!其實,僅此一句,我們就大致能讀懂宮崎駿對於生活的認知,以及貫穿於他一系列作品中的統一主題,那便是熱愛生命!然而,在熱愛生命這個大主旨之下,宮崎駿的作品無論是明暗交錯的困境解讀、還是歡快清新的生命歌頌,也都在通過三個細分的主題,對生存與生活,以及人性內心進行著深層次的思考與反省!而這三個細分的主題用三個關鍵詞來代替的話,便是:自我、和平以及夢想。
  • 《風之谷》刪減的眾多原作劇情,宮崎駿曾經的作品竟然如此黑深殘
    估計很多人都看過宮崎駿的成名作電影《風之谷》,為這位大師的瑰麗想像與人文情懷所折服。但其實電影版的《風之谷》僅僅拍出了原作漫畫的序章部分,並且也做出了大量的改動。《風之谷》是宮崎駿唯一一部長篇漫畫,從1982年連載至1994年,期間一直隨著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
  • 宮崎駿長片中,飛行的謎之魅力|動畫物語
    吉卜力工作室logo自1979年推出第一部個人執導的動畫長片《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截止2013年《起風了》後隱退以來,宮崎駿共執導12部動畫長片,其中出現飛行意象的共有9部,依次為《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起風了》。
  • 日本導演宮崎駿動畫手稿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1月18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臺灣《聯合報》在1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日本吉卜力動畫手稿巡展最後一站將在臺北舉行,其中由日本導演宮崎駿等創作的1400幅真跡手稿將於19日起與觀眾見面。日本吉卜力動畫手稿臺北展現場。
  • 宮崎駿的風之谷,巴基斯坦的世外桃源
    文:之地編:Felmolly宮崎駿,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1985年與高畑勳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風之谷》在嚴格意義上說不是吉卜力的作品,但是它帶有很強的宮崎駿的風格,是第一部讓宮崎駿在業界確認相當高地位的作品,儘管在此以前,他已經算是日本動漫界的大腕。七十二年前的八月,廣島和長崎,這兩座世界上唯一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城市,那兩顆原子彈的恐怖記憶給日本留下了諸多傷痕。在這樣的國度裡《風之谷》這樣的作品誕生了。
  • 原來宮崎駿為了向商業妥協,刪改了這麼多《風之谷》的劇情和片段
    估計很多人都看過宮崎駿的成名作電影《風之谷》,為這位大師的瑰麗想像與人文情懷所折服。但其實電影版的《風之谷》僅僅拍出了原作漫畫的序章部分,並且也做出了大量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