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思想沒有邊際,世界上唯一可比思想的,是廣袤無垠的神秘宇宙

2020-12-16 簡詩歌

01老去與少年

有時候很害怕自己會失去一切,所以在擁有的時候去努力地使用它們、消費它們,卻忽視了愛護它們。生活的美好就這樣一點點被消磨,曾經少年的激情一點點失去,年輕的皮膚日漸鬆弛,眉頭由舒張變得緊皺,臉龐因緊張而變得緊繃。

我們少年時很不理解,為什麼大人們都有一張冷漠的、僵硬的、臉譜化的臉,這張臉上縱橫的全是深如刀刻的皺紋。另一件不理解的事,為什麼大人和老人們的行動都是遲緩的,難道年齡越大,不是越健壯,而是越孱弱,弱得走路都沒力氣?

02冷漠的理由

長大之後,我們也成了曾經的我們所疑惑的模樣,我們此時才知道,大人們之所以冷漠,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被傷害,冷漠是他們自保的面具和鎧甲。大人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害怕被嘲諷、被看破,中國古代有句話「動輒得咎」,意思是不動不要緊、一動就是錯。所以只好壓抑人類表達自我的天性,退而求其次,乾脆來個不言不語。大人們之所以行動緩慢,是因為希望被尊重、希望有威嚴,有權有位的以緩慢來闡釋自己的權勢和威嚴,無權無位的以緩慢來構築自己的權勢和威嚴。

中國人推崇慢,愛打太極拳,推崇以柔克剛,武俠小說還提出了以慢打快,認為這都是至高的境界。其實在我看來,在精神和肉體都逐漸邁入頂峰的年齡段,自願選擇耄耋之年老人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真是對精神和肉體的最大浪費,是對人類存在的最大諷刺。因此我該唱就唱,該跳就跳,不說不笑不熱鬧,哪怕別人說我是神經病——呵呵,這一點很難避免。

03心靈的獨白

我們擁有一切,我們最終自我放棄一切,我們期待一切,我們最終親手毀滅一切,我們曾經有夢,我們最終一無所有。命運的力量,是之與整個種族,而不是個人,人類歷史的慣性,那些歷史上的興衰成敗,古人說「轉頭空」,真的。真是轉頭即是空,一切都如鏡中花、水中月。

更加可笑的是,寫出這些文字是心靈獨白,是自我剖析,是深入思考,卻往往被斥之為無病呻吟,認為不是正面的描寫,因此沒有存在的價值。然而誰能說自己私底下從未這樣想過,從未有過類似的念頭和可笑的行為。不承認這一切,就是無法真正直面自己的心,就是欺心,欺騙自己的靈魂。

04宇宙和思想

我們很簡單,只是一堆蛋白質和水的組合。我們很複雜,複雜的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如此深邃,深不見底,如此博大,廣袤無邊。如果世間有一樣東西,還能夠形容和比喻我們的思想,那麼我想只能是宇宙。

無邊無垠,上下左右前後都沒有邊際的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宇宙,充滿無窮無盡的未知,又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希望和魅力的宇宙,也許僅是我們人類思想的一角。如果按照某些哲學家的說法,世界只是人類心靈的反映,那麼或許可以稍稍解釋,為何宇宙和思想的狀態如此一致。

相關焦點

  • 宇宙是人的思想,時間是它的代名詞,宇宙或是人類創造?
    生命或是宇宙起源?人類創造了宇宙,時間創造了人類?時間是人類賦予宇宙單純的解釋,是指物質與時空。原先的宇宙或許是一個點,經歷過一次爆炸,慢慢的就產生了宇宙,然而宇宙卻一直在擴張,可以意味著宇宙其實是一直在爆炸。
  • 宇宙第一定律:信息(思想)與能量的轉化
    歷史神通記載中,更是提及到意念(思想)可以操控宇宙的說法。人類意識能否改變世界?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目前,物理學家把構成宇宙的第一要素追溯為能量,認為能量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可是,宇宙中除物質以外還存在人類意識。人的思想是不是能量?
  • 宇宙,微觀,生命,思想,語言與猜想
    10微米,這就是我們的細胞1微米,我們的細胞膜,像不像星球上的隕石坑0.1微米,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染色體。我怎麼仿佛又回到了浩瀚無邊的宇宙?難道每個原子都像是個小宇宙,我們的世界就這樣的周而復始著,你是否會有一種瘋狂的想法……1 皮米穿過最濃的電子云,發現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淨。中間的就是原子核。
  • 軸心時代提示人類思想也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其發展有規律可循
    在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猶太教先知、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他們提出的思想一直影響後世的人類社會,成為一次壯觀的人類思想大爆發,實現了人類文明的精神領域的重大突破。這就是偉大的軸心時代。而令人奇怪的是,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一直統治著人類,始終沒有絲毫的突破。
  • 思想的時代——牛頓、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兩人長期的天才努力最終在17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結出累累碩果,英國甚至西方近代思想和知識的基本框架自此奠定。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代表作,其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在物理學、天文學和自然哲學領域。牛頓因此而成為科學革命的旗手。該書不僅因具體的科學發現而名揚四海,而且對人類思想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 我們的思想有速度嗎?有沒有可能比光速還要快?
    聲音對於正常人類而言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是以聲波的形式存在,既然聲波這種無形無相的事物都有速度,那麼人類最為神秘的意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想,會不會也具備速度的屬性呢?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描述,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宇宙中並沒有任何一種粒子或者電磁波的速度能夠超越光速!而這一點已經被大量觀測數據所證實!
  • 中國儒道禪的智慧認為:世界是已經自身存在的,也是思想的開端
    智慧作為思想,有其開端。它既是思想的出發點,也是其回歸點。通過如此,開端規定了思想的整體和過程。作為人類智慧的一種獨特形態,中國的智慧是從哪裡開始思考的?在人類智慧的不同形態中,有的智慧是從上帝或者神靈出發的,有的智慧則是從現實與虛幻世界的共存或者輪迴出發的。與其他的智慧不同,中國的智慧的出發點是世界,並具體化為生活世界。
  • 人心似宇宙:人的內心世界應向宇宙的浩瀚寬廣看齊|百家故事
    思想永遠是宇宙的統治者。——帕拉圖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時,總會被宇宙的浩瀚無垠和虛無縹緲所深深吸引,那點綴著繁星的深邃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與未知。宇宙是如此的神秘莫測,人的內心世界亦是如此。人類花費了幾千年的時間來思索人與宇宙的關係,也從未停止過探索宇宙的腳步。
  •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構建了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
    這沒有錯,但僅僅局限於形上學思想方式的批判是不夠的。從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這是馬克思一以貫之的主張。馬克思對於形上學的批判、對於唯心主義的批判,其目的也在於從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指出,德國哲學及其所代表的唯心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像的東西出發去研究,從只存在於口頭上所說的、思考出來的、想像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出發去研究。
  • 遊戲王:「時械神」的硬核解析,這套卡組誕生於遠古的神秘思想
    生命之樹「卡巴拉」是猶太神秘思想的最終奧義,據說這是由天使傳授給「亞伯拉罕」而得知的「無法以文字表示」的秘密。直到十三世紀才慢慢為人所知,這也是之後的鍊金術師、宗教、薔薇十字軍等等的一部分思想根源。在「卡巴拉」思想中,以生長於天國的「生命之木」來象徵宇宙全體。其意義非常難解,簡單來說,就是生命之木意味著廣大的宇宙、身為小宇宙的人體,以及達到神之境界的精神遍歷。這個生命之木是由10個圓與22個徑所組成。而時械神們,就是這顆「卡巴拉生命之樹」上的10個圓的具現化形象。
  • 如果沒有虛構,人類就無法思想
    我以前總認為是寫作的時間不夠,但在今年年初,卻發現僅在物理意義上擁有時間是無效的。有了時間卻沒有心情的人會更焦灼。我是一個寫作者,當我參加各種活動沒有時間坐在案頭寫作時,會產生一種焦慮。而有時間還寫不了,就是雙重焦慮。那段時間是極其難熬的。但過了一個多月後,我終於發現寫作的確可以拯救我自己。
  • 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
    一.能構成人類的思想的一定是物質我們說宇宙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世界,離開了物質,這個宇宙就不存在。同樣,離開物質人們也不會存在,也不可能有思想。這是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直接的理論基礎。三.人類的思想處於激發態人類的思想可以交融,提升,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我們所認知的科學思想,正是人類的大腦再次被前人的思想所激發,而不斷發展發展的,也就是說前人的思想人類通過認知而發展。
  • V字仇殺隊:改變世界的,不是人,而是思想
    從三百萬年前只能忙著和掠食者搏鬥、狩獵覓食的猿人,到如今飛向太空、稱霸大陸的地球霸主,是什麼讓人類有這樣的成就?不是因為工具,不是因為律法秩序,不是因為科學科技,僅僅是因為藏於人類大腦中的思想。思想,決定了人類不再只是為了食物而活,於是才有了文明的誕生。《V字仇殺隊》這部電影表達了很多,其中就說到了思想的重要性。
  • 基於烏託邦思想構建的UTP應用生態 展望人類共產主義未來
    烏託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平等、自由、民主、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基於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特性,在理論上,提出社會生產關係的基礎經濟標準,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
  • 淺談《悲慘世界》: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與空想主義思想
    雨果在小說《悲慘世界》的序言中曾經提出了當代社會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貧窮使男人潦倒,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兒童軟弱"。這是理解小說主題的關鍵。作為一個講壇和詩人,他(雨果)像暴風一樣轟響在世界上,喚醒人心靈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他教導每個人熱愛生活、美、真理和法蘭西。
  • 文明的起源:9.思想的開端:世界的本源是什麼?
    人類創造的世界光彩奪目,絢麗耀眼,令人讚嘆稱奇。它為什麼是現在的這個樣子?迎著陽光,在現代文明精緻的面龐和魁梧的身軀後面,有一條長長的影子,從那裡,可以看到歲月、歷史和長路。文明的起源:9.思想的開端:世界的本源是什麼?
  • 畫在巖石上的猙獰面孔 表達了人類祖先怎樣的思想感情?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人面巖畫畫在巖石上的猙獰面孔 表達了人類祖先怎樣的思想感情?人類歷史的眾多未解之謎中,神秘莫測的人面像巖畫當屬其中之一,幾千年前的遠古人類,將目瞪猙獰的面孔刻於石壁之上,其表達和傳遞著什麼?考古學家們一直在找尋答案。
  • 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境界,可以在兩千多年前,看透宇宙運行的本質
    根據共有的傳說描述,他作為一個人類的形態出現的最後一生,是在中國的一座小村莊裡度過的。他沉思了自己生命的本質,像釋迦摩尼一樣,他勇敢地面對了自我的觀念與生活。通過這樣的做法,他恢復了某些他自己的記憶、才能和不朽的狀態。作為一位老人的他,決定離開村莊,到森林裡脫離肉身。而村子的門衛卻攔住了他,請求他在臨離開前寫下個人的哲學思想。
  • 《反杜林論》中的自然辯證法思想
    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及主要分支學科,自然辯證法已經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承認與接受,儘管圍繞著它的爭議始終沒有停止。少數持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思想對立觀點的人,一直以自然辯證法為「關鍵證據」,認為這是恩格斯對馬克思思想的「僭越」。
  • 《靈籠》第一季劇情思想內核隱喻解讀
    本文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去描述我對《靈籠》劇情思想理解的大概方向,這是因為目前已知的劇情其實並沒有將思想內核完全展現出來,我只能先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去還原劇情,再去解讀它;第二部分是關於《靈籠》這部劇的各種設定上的隱喻解讀;第三部分我會通過隱喻對《靈籠》的劇情做一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