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玩什麼遊戲?這篇文章給大家推薦幾款好玩的Roguelike遊戲。
地圖隨機生成、可重複地遊玩、還有永久死亡,提到這些字眼,許多時讓人想起「Roguelike」作品。近年不止電腦端的遊戲,不少手機遊戲也加入類Rogue元素,更有甚者像《Dungeon Maker》這些優秀之作,還奪得過不少獨立遊戲獎項。
元祖DOS版《Rogue》
克蘇魯與夢之階梯
這款由日本「ひとりTRPG」製作的遊戲,結合了克蘇魯神話和卡牌構築(Deckbuild)的玩法,致敬了一代名作《Slay the Spire》的核心機制,同時加入 TRPG 的擲骰要素,來實現主角在層層向下的恐懼。雖然遊戲大多是通用素材,但氣氛營造非常棒。
平臺:安卓/IOS
死亡重置的 Roguelike 要素體現在結算後所得的寶石,寶石用於增加角色基礎體質的上限,每次開局如同 TRPG 一樣要突出角色能力。
優點: 可玩性高、耐玩
缺點:作業感、慢節奏,易於入睡
奈奧格之影
平臺:安卓/IOS
克蘇魯主題,《奈奧格之影》剛推出不刪檔封測,以回合制指令式戰鬥為主,至於在什麼地方體現了克蘇魯要素,可能還得要再花時間探究。
該作戰鬥布局既視感非常強,但這次參考的應該是另一名作《Darkest Dungeon》。一樣以四對四站位,來建構前中後列和位移的戰鬥玩法,但去掉了「壓力值」、「晦明」與「怪癖」等屬性。大幅強化了養成配點的部分,現時已有多達40名以上的角色。
地圖隨機事件和文本量不少,這一點令喜歡劇情和浸沒氣氛的玩家必定有所感。由於本作強調角色養成,玩家的戰力成長曲線大幅受到轉蛋、碎片和一些營運活動左右,甚至導致後期可能會發展成掃蕩券與日常任務「放置Play」的走向。但鑑於目前還是測試階段,此時定論可能還太早。
優點:文本、美術、多元的組隊變化
缺點:慢節奏、過度偏重角色養成
元素契約
平臺:安卓/IOS
遊戲採用的是其原創世界觀。玩家是一名冒險者,帶有四名勇士探險,還有一隻負責搬運的藍鳥。通關完成後,藍鳥只能帶走部分道具,其餘的裝備或是技能卡均不保留。比起前兩款作品,本作主線相對明確,這亦可能是脫離克蘇魯神話所致。
戰鬥玩法採用回合制,角色可以使用的技能,除了初始的卡牌外,大部分都是由關卡中隨機獲得。除了少量特別角色外,出戰的勇士在性格、種族、職業和元素屬性,能夠招募的角色數量有限。該作整體節奏很輕鬆,每局長度適中,上手門檻也不高。
優點:文本出色、技能與角色天屬性配搭多樣
缺點:角色模組、隨機事件過於單一
飢餓之塔
平臺:安卓/IOS
相較於前三部作品略為遜色,僅由小型獨立遊戲工作室打造,以虛擬控制操作,可能對於部分玩家來說很有魅力。玩法是操作角色一層一層往上爬,地圖以房間形式呈現,掉落的裝備需要淨化才能帶走,獲得的經驗值要回到基地才能升級,這些部分相對本格 Roguelike。
戰鬥是格鬥回合式,看準對方進攻時機,點擊適當的按鈕能夠格擋,而進攻時也可以打出「AABA」等指令來發動附屬性的連擊,在機制上有一定魅力。
優點:特別的戰鬥機制
缺點:文本簡繁粗糙,場景模組重複過多
同場加映:Monster Train
這款不是手機遊戲而是PC作品,在5月推出後一直都屢獲好評,值得一提。
本作擁有超220張卡牌,多個主題氏族,每次不同體驗的卡牌策略+塔防玩法。遊戲中會有一波又一波的魔物入侵,由最末尾的車卡一直往前衝,想要破壞玩家的火車引擎,阻止我們往地獄「傳火」。每節車卡可以布防的友軍有限,而且不能重複,回合一過敵人就會往下一起爬,非常考驗玩家的戰力分配、卡牌組合、AOE、屬性、以及各種計算。巧妙地把守塔、卡牌和戰鬥後的隨機事件,以及各種 Roguelike 要素都融入其中,在 Steam 上擁有壓倒性的好評,近日可能還會推出更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