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播放量近2億次的視頻有多大影響力?
「不談重複播放數的話,2億相當於全中國每7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看過這條視頻」,這是蕭大業的切身感受。
7月25日,他在視頻號發布了一條主題為「我的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的視頻,截至目前,單條視頻播放量超過1.9億次,點讚量達703萬次,被轉發超過118萬次。
直到今天,每天仍有很多觀眾被視頻中父母多年相伴的日常感動,湧入評論區留言。
不少街坊鄰居們都看過了視頻,認出蕭大業的父母就是視頻裡的爺爺奶奶;一些幾十年不見的老友也相繼來問候他們一家,重新建立了聯繫。
蕭大業收到了很多合作方遞出的橄欖枝與各種商業邀約,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這個一直戴著墨鏡和帽子、有趣又有才的退休「蕭大爺」。
自4月11日發出第一條視頻以來,蕭大業在視頻號上已經發布了超過210條內容,幾乎每天都在輸出分享著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不時還會錄製幾首歌曲,在粉絲中流傳一句「愛大叔不如愛大業」的口號。
而對於蕭大業來說,每條視頻都是一個觀點的傳遞,「我走過的路、爬過的山、跨過的海、結識的每一個人、去過的每一個地方都被濃縮在這1分鐘裡」。
做一個投入成本僅139元的視頻號
按照原來的規劃,蕭大業已經退休享受生活,憑藉多年管理經驗幫一些企業做點線下培訓,偶爾和妻子全世界到處旅遊,落得個清閒自在。
今年3月末,他從外地講課歸來,被妻子要求自我隔離14天,一個房間和一個小陽臺成了唯一的活動空間。感到無聊之際,他發現自己的視頻號已經開通,出於好奇刷了整整一周。
在朋友圈很活躍的蕭大業一開始以為視頻號就是擴大版的朋友圈,所以隨手發了條走姿瀟灑的視頻,但沒什麼人點讚,又嘗試發了過去的旅行視頻,也沒什麼熱度。
「後來我想明白了,視頻號和朋友圈不同,朋友圈都是熟人,視頻號有很多陌生人,他們不認識你,為什麼要給與自己沒關係的內容點讚」,蕭大業開始研究其他人的視頻,發現出鏡口播內容熱度不錯,而演講也是他所擅長的。
於是,他一口氣列了100多個小標題,從這100個標題出發開始做視頻號。而他全部的成本投入,只有一個139元的麥克風。
新榜:視頻號內容是如何規劃的?
蕭大業:我根據我的職業經驗和擅長的方向理了幾條線,包括運營管理、教育、商業案例,還有時下正在熱議的新概念,比如內捲化,以及一些反常識內容,能對別人形成認知衝擊的,像很多企業通過裁人削減成本,但在管理學上高水平的人控制成本研究的其實是如何花錢。
截圖來自新視
我把每一期主題做成一條視頻,打亂了去講。之前也想持續講一類內容,比如就講管理,分12345678集慢慢講,但我發現一個視頻講不完的內容,無論第一集多火爆,之後熱度都會降低,這種情況很常見。
新榜:每一期視頻靈感來自於哪裡?
蕭大業:內容的產生需要交流和圈子,這也是我最大的資源。在我的朋友圈中能看到很多有價值的觀點和內容,而且我很喜歡交流,身邊的朋友經常會帶來新的靈感,這也讓我不斷接收新的信息,並且一直保持思考。
我不是一個和時代脫節的人,我知道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許多事情。如果一個人只是閉門造車,那他的靈感一定會幹枯的。
新榜:做視頻號是第一次面對鏡頭拍視頻嗎?節奏如何掌握?
蕭大業:我在線下演講已經超過1000場了,1000次上檯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群,在這個過程中反覆練習,所以鏡頭感不錯。
大部分時候我不寫文案,也不用提詞器,打好腹稿就開始拍,觀眾並不喜歡看我們讀東西,更想看我們面對鏡頭聊天,這也是鏡頭感的表現。所以即使寫了文案,也要把文案打碎再用平常話表達出來。
最開始,視頻號只能放1分鐘以內視頻,我錄製的時候經常會超過幾秒鐘,就一遍又一遍重來,這也訓練了我對時間的把控,現在一條視頻一鏡到底錄製,我能精準講到57、58秒左右結束。
2個月漲粉7萬,
一條視頻播放1.9億
憑藉多年演講和職業經驗積累,從4月11日第一條視頻開始,蕭大業用2個月時間就積累了7萬粉絲,還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尖刀團」。
「我覺得大家喜歡我,是因為我挺真誠的,也挺博學,表達能力強,什麼話題都可以聊,而且我還會唱歌」,蕭大業年輕時候唱過搖滾,現在每周都會錄製一期歌曲視頻,「這是刻意安排的,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我不能每天和大家講道理。我也是個普通人,有很多愛好。」
他說自己很喜歡記錄生活細節,走到哪拍到哪,因此手機內存總是不夠。7月末,蕭大業回家探望了年邁的父母,之前沒有嘗試過情感內容,想為父母做一條試試。
他跟在出門買菜的父母的身後,用鏡頭記錄了兩人推車買菜、路邊休息各種細節,加上以前拍的影像,剪輯在一起,取標題為「我的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
蕭大業在7月25日發布了這條視頻,每天播放量達到幾十萬,到9月下旬時流量爆發,連續數天每天新增300萬-400萬播放,截至目前播放量已經超過1.9億次。
新榜:有總結過為什麼「相濡以沫」這條視頻熱度這麼高嗎?
蕭大業:這條能爆,我覺得是有規律可循的,一個好的作品是需要有情感的流動。最優秀的作品永遠能勾起人的情緒,這是內容創作的底層邏輯。
內容的核心就是人,作品展示了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我做到現在,「蕭大業」的人設越來越突出,很多人可能對我每一期視頻是講教育還是講管理沒有概念,反正認準了我這個人。
新榜:帳號從0到1的冷啟動是怎麼做的?
蕭大業:0-1000粉絲這個階段是最難的,那個時候會很焦慮,反覆失去信心,我覺得一條視頻做得不錯,但點讚很少,就會一直質疑自己。
0到1我沒什麼好的方法,就是依靠微信的社交屬性,每次發視頻時會在朋友圈請大家支持點個讚。剛開始沒有想把帳號做大,所以很要面子,沒有轉發給好友或者微信群求贊,家裡人也沒怎麼幫轉過,只能在朋友圈靠內容一點點積累。
直到兩個月粉絲快7萬時,感覺自己的影響力逐漸增大,也有很多人找來合作,讓我覺得視頻號這件事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新榜:帳號在漲粉上有哪些運營策略?
蕭大業:我在內容有精細打磨過,但基本上沒什麼運營,主要就是粉絲互動,尤其是早期的時候只要有時間,我會回復每一條評論和留言,哪怕一個笑臉都會回復。這樣的互動也幫我積累了人氣,如果之後評論區可以像公眾號一樣篩選,我會運營得更精細些。
我每天都在漲粉,但我每天也在100個、200個地掉粉。有人因為教育話題關注我,但我可能接下來很長時間不講教育,那他就會取關,這樣不斷洗粉之後,留下來的很多粉絲是因為我這個人,無論講什麼他們都在。
一場直播人氣值44萬,
他想把視頻號做成生意的窗口
現在,蕭大業的視頻號粉絲已經超過了13萬。
他還沒有搭建起自己的團隊,但因為一個人精力實在難以處理完所有工作,找了2個人業餘幫忙。
用蕭大業的話說,他做視頻號已經是「欲罷不能」。妻子一開始並不支持,不理解他明明可以過清閒的退休日子,卻還每天撲在手機上折騰,現在態度也在慢慢轉變,有時候還會「指導」他哪裡做得不夠好。
10月26日,蕭大業做了自己的第一場視頻號直播。直播預約人數達4000多人,場觀數超1萬,單場直播人氣值突破44萬。
直播時有人問他普通人做視頻號怎麼變現,他表示無論大號、小號,主要在於內容是否有價值,有價值才談變現,「賺錢時結果,該賺的時候自然就賺了」。
他覺得變現這個事情不難,因為一直從事線下培訓,很多課程都是現成的,難的是建立自己的內容影響力。做了直播以後,他在小商店中上架了「蕭大業21天溝通力訓練營」的商品連結。
新榜:做視頻號直播上有哪些經驗?
蕭大業:直播有可能會成為我頻繁使用的工具,所以我很早就開始摸索,必須在它還是新生事物的時候就找到規律和方法。做第一場直播時沒經驗,聲音沒調好,很多觀眾說回音大、聲音刺耳,晚上我們復盤了下這些問題,第二天就全克服了。
現在很多人對我的提問,我就可以搞個直播回答共性的問題。之後走到哪裡都可以打開直播,和大家一起看看景色、聊聊天,包括像這樣的採訪交流都可以一邊直播一邊聊,效率很高。
新榜:怎樣做視頻號變現?
蕭大業:和其他人課程價格99、999元不同,我推課程的時候會設置比較高的價格門檻,兩三千元,也是想甄別粉絲群體的消費能力。
要想做商業變現,首先要考慮資源和能力。任何商業目的都要建立在有可持續性價值輸出的基礎上,這是場馬拉松,沒有能力掙不到錢會很痛苦,沒辦法持續輸出也會很痛苦。只想短期割韭菜的,掉粉會很嚴重。
視頻號變現商機一定是存在的,抖音快手的用戶可能會更年輕些,但不意味著商機更多,因為很多年輕人願意花錢但是資金有限,我們這輩人經濟條件不錯,而且能夠自己決策。
新榜:未來在視頻號上還有哪些規劃?
蕭大業:自媒體的作用是獲得更大的影響力把自己介紹出去,這是我的窗口,我會把自己做成一個IP,聚集更優質的資源,也能同步推進其他的生意。做得好,將會變成一盤巨大的棋。
我也計劃發個唱片或是做張數字專輯,在視頻號上每周給大家唱歌后吸引了很多歌迷朋友。
我現在每天日更,內容輸出一定會有壓力,之後也可能會遇到瓶頸期,我無法保證每一期都很牛逼,但我覺得要有平常心去接受不夠出色的內容。
做視頻之後,我發現創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簡單重複。最理想的是一直做下去,打破圈層,創造新的話題,但這個有難度;如果做不到的話,那就最大限度去維持這些粉絲。
我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來幫忙處理各種雜事,但目的並不是為了做老闆,而且希望自己可以聚焦在內容上,做出更牛逼的內容。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但這個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