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插秧、野餐……日本真實家庭農場的生活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2020-12-12 騰訊網

在世人印象中,日本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富裕國家,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日本農村也應該不會很差,至少應該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吧。誰曾想當親眼見證了日本農村後,才發現和我們想像的大不一樣。

很多在中國都已被淘汰的農具,在日本農村卻成了炙手可熱的農具。下面我們就來眼見為實吧。圖為一對日本農村夫婦在鋪著藍色塑料紙的地上相互配合著手工打麥子,這是最原始的打麥方法了。

圖為打麥結束後,夫妻把風車抬到塑料紙上,出穀子的風口用草蓆託著,夫妻倆女的搖風車,男的把手工打下來的麥子用簸箕裝好隨時準備倒入風車的天窗裡。

圖為日本農村人在犁田,他們以人力為主,而在中國除了一些山地梯田,基本上都是機械耕田了。

圖為正在農田忙著手工插秧的日本農民,這個場面就象十年前中國人插秧的場景,只是現在中國人早就不用人力插秧了。

圖為忙了一上午農活的日本農民在田埂邊準備野餐,看得出來他們很享受這種農村野餐。

圖為日本農村人的野餐,看起來很豐盛,葷的素的都有,而中國農民在田裡做完活只會想著趕快填飽肚子,抓緊時間休息一下,下午還有很多農活要做呢。

圖為大家在齊心協為準備野餐,在日本農村,種田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像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體驗。

圖為日本婦女在野餐時接到一個電話,她邊接邊用本子記下重要的事。當問她們為什麼不用機器種田,他們說種得不多,只當是在鍛鍊身體了。

圖為到了節假日,農村人就用家裡的轎車把全家老少帶到田裡體驗生活,無論是在田裡幹活還是在田邊野餐,大人帶著小孩言傳身教,這種生活態度真令人羨慕。

日本農民基本情況

日本農民物質生活完全可以匹敵城市,說日本農民是「生活在農村的市民」並不過分。然而,這並不僅僅體現在收入上。

他們的收入比白領穩定,實行一周四天工作制,還有環球旅行、各類培訓和音樂會等休閒活動。農村早已實現了現代化,農民的生活水平較高,與城市幾乎沒有差距。道路、水電、衛生等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村前村後以及房前屋後都非常乾淨,流經村莊的小溪也特別清澈,空氣更是非常清新,幾乎家家有小汽車,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機具一應俱全。

乾淨整潔、秩序井然、美麗自然的農村風貌已成為越來越多日本人甚至外國人心馳神往的地方,甚至感覺比城市的生活還要舒適很多。

住房大都是傳統的日本民居,幾乎家家有小汽車,幹農活也實現了機械化,微型貨車較多。不過,村裡人卻很少,且以老年人居多,勞動力也以老年人為主,因為青年人大都跑到城市發展去了,這一點跟目前中國的農村很像。

據了解,在日本農村,各種各樣的農民協作組織幾乎無處不在。這種農民協作組織好處很多,既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又可避免貧富分化。因為日本農村現代化程度高,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甚至超越城市,因此不少日本網友都說寧可生活在農村。

走進真實的小村,聽到小狗小雞叫聲,空氣中瀰漫著農家人飯香,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偏僻小村,巴士直達村內。小轎車和小型別墅家家都有,算是普通的住房。稻田一片綠油油的,田埂小路都是柏油路,也許更適應小型機械化的使用。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比我國高?你太高估日本了,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日本面積37萬多平方公裡,人口1億3千多萬,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很富裕了,不過,這種平均的東西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日本一樣是有富有窮,生活水平不會比我們高多少。日本的物價高,平均比中國高几倍以上,吃一碗麵就要50多元,一個肉包子要30元,日本的礦泉水、飲料價格相當於人民幣8到11元,水果也不便宜,當然,也不是樣樣貴,超市的肉菜之類跟國內差不多,不會貴得離譜。日本人出去外面吃飯,二三個人吃 2000-4000日元左右算是便宜了,在國內也是要這個價。
  • 來日本野餐才是王道!東京周邊野餐熱門景點推薦
    4個應該在日本野餐的原因①體驗日本文化來日本自由行,要是只去購物跟逛景點,很可能旁邊全部都是遊客。而野餐卻是讓你可以切實地走進日本本地人的生活、感受一下他們的文化的好機會。日本的年輕人、家庭、情侶,甚至是公司員工跟其他團體都喜歡在公園野餐聚會,在旁邊一起野餐的話,你可以觀察到日本人的相處模式跟行為習慣,絕對是一種體驗文化的辦法!②男女老幼都一定適合跟一家大小出遊,各人難免會有不同的興趣跟目的,而老人家跟小朋友可能亦會有體力不足的問題,導致無法長時間跑景點。
  • 直擊:夜幕下日本「牛郎」的真實生活,跟想像的不一樣,討好女客
    日本男人對於妻子去歌舞伎找男招待的行為,都是無所謂,所以,牛郎不用擔心會有丈夫前來找麻煩,當然,老闆的黑社會背景也讓來找麻煩的人退避三舍。和中國人認為吃女人軟飯是可恥行為不同,日本男人認為,男妓是一門職業,女客滿意,就是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所以他們都很敬業。牛郎之間看似很友好,但其中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
  • 我們能從日本家庭農場中學到什麼?
    日本家庭農場的起源 土地確權為日本家庭農場奠定堅實基礎。快速的工業發展帶來了農業經濟的急劇萎縮,為應對土地資源貧瘠、從業人口減少等問題,日本家庭農場是適合時代的產物,高度集約化的生產經營模式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為此,日本政府不斷出臺法律法規,鼓勵以土地租佃為中心,加快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為日本農業土地的集中連片經營、共同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基礎,以減少避開農業土地分散給日本家庭農場發展帶來的障礙。
  • 老照片:五十年代日本鄉村,艱苦勞作的插秧女
    ☆富山縣位於日本列島的中心、本州的中央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三面環繞險山峻岭、環抱深水灣的廣闊平原不斷延伸,由「北阿爾卑斯立山」連峰等山嶽地帶包圍,形成了以富山市為中心、半徑為50km的統一連貫的地形,生長植物品種之多位居日本本州島第一位。濱谷浩(1915——1986年)是日本著名攝影家,濱谷浩生於1915年,有五十餘年的攝影實踐,是位飲譽世界的攝影家。
  • 走進家庭農場,體驗勞動艱辛(圖)
    萬娟 攝江蘇教育新聞網訊「一粒種子變成大米,要經過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和碾米等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差不多5個月的周期。」近日,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師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學生們走進田間,在教師的指導下手工收割水稻,脫粒、分離和裝袋……蘇州市勞動模範、張家港樂華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金華還將自動育苗機、插秧機等農機開到地頭,向學生們講述一粒稻米從種子到收割的全過程。【來源:江蘇教育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手把手教你如何拍出時髦的野餐美照
    或者你拍攝的照片可能會被用於美食與生活方式的雜誌。明確拍攝的主題是很重要的步驟。明確了主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如果是拍攝家庭野餐,家庭成員可以穿上家庭親子裝,或者是風格色彩相配的衣服,象徵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
  • 280畝農場,耕種了30年,40歲喪妻的農場主,咋再娶不上媳婦?
    因為身在農村,承包過農場,經營過農資,做過農村電商,又喜歡把自己的失敗做分享。就在前幾天,有個網友留言道:別人都喜歡分享成功經驗,朝臉上貼金;別人都喜歡吹自己過五關斬六將,你怎麼總喜歡分享「走麥城」?我是很感謝網際網路的,萬一網際網路信息能留存很久,我只想為網際網路上留下一點真實。
  • 90後情侶陽澄湖畔開農場,這就是神仙生活了吧!
    ▲終於孵化成功一窩小雞「最重要的,我們能靠這個百來畝的農場,養活一家老小還有幾個員工,可以算是真正的『豐衣足食』吧!」說到這,小李子一臉燦爛。一個家庭農場的運營經小李子和毛少,一個主要負責銷售,一個主要負責田間生產,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 「科技感」布局未來,這樣的碧桂園與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10月29日,這些網媒大咖走進碧桂園總部以及博智林機器人總部,感受「不一樣的碧桂園」。網媒大咖在碧桂園總部留影說到碧桂園,你的印象是否仍然停留在「一家房地產公司」?這樣的想法已經落伍了。如今,碧桂園的產業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新潮」。
  • 二胎又是女兒,爸爸的真實心情是什麼?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朋友頭胎生了一個女兒,她老公很是喜愛,但夫妻倆總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了,所以朋友很快就懷上了二胎。懷二胎期間,朋友問她老公希望這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朋友老公不假思索得回答:「肯定是想要一個兒子呀!女兒咱們不是已經有了嗎?」
  • 日本天皇插秧被中年大叔偷看?愛子公主在家上網課,迷戀韓國偶像
    日本媒體消息,5月25日上午,日本德仁天皇在皇宮內250平方米的水稻田裡舉行了插秧儀式。照片顯示,德仁天皇身穿乾淨的襯衫,插秧動作十分熟練,不一會兒功夫就完成了20株水稻苗。據悉,這些稻苗是上個月親自栽種的種子。在11月份這些稻苗接穗成熟的時候,還會舉行「新嘗祭」傳統儀式。
  • 海洋農場、漂浮農場、垂直農場……未來的農場遠比想像中精彩
    供應鏈不透明、勞動力短缺、資源浪費、食品安全隱患、進口成本增加,以及越來越難以預測的氣候變化等現象暴露了現有農業系統的諸多問題。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人們對未來農業的思考和想像越來越多,世界上也出現了很多對未來農場的探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美國3D海洋農場幫助恢復生態系統改善環境紐芬蘭的一位名叫布倫·史密斯的漁民發現,在上世紀90年代,大西洋海岸的鱈魚類種群因多年過度捕撈而崩潰後,
  • 參觀胡杏兒在香港的家,在家吃飯像野餐一樣,餐布還是一次性的
    參觀胡杏兒在香港的家,在家吃飯像野餐一樣,餐布還是一次性的胡杏兒成了內地最火的女演員,而且還是不少人心目當中的女神人物,名氣也是不斷的在飆升呢!開放式廚房直接設計成了原木色,營造出特別清爽的感覺,整體搭配顯得很有自然氣息,濃濃的家庭味道撲面而來。廚房吊櫃還搭配了銀色的邊框,體現的更加時尚,還把高雅的氣息展現出來了。植物也是把整個屋子點綴的更有活力,清爽又舒適。
  • 創辦家庭農場帶村民共致富
    經過20多天的辛苦勞作,詠春家庭農場初具雛形。金永剛從日本引進了無籽大十桑葚,栽植了5畝,其餘土地種植了一部分紫藤和一些瓜果。2017年4月,詠春家庭農場正式對外開放,當年接待了近1500名遊客,可是到了年終核算,不但一分錢沒掙到,還虧損了近20萬元,面對這一殘酷事實,金永剛茫然了,自己闖蕩社會折騰這麼多年,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不但全打了水漂,還欠了一屁股債。
  • 2020,中國野餐元年
    正是這點倔強的內核,讓野餐這一被發明了許久的,始終未能在人類休閒生活中獲得太多存在感的,一度瀕危的娛樂活動,成為了2020年迄今最為耀眼的當代生活觀察樣本。因為2020年,城裡人太需要野了。度過了如此壓抑的冬天,我們必須在春天出發。
  • 日本農村生活顛覆想像!網友:怪不得日本城裡人羨慕農村人的生活
    日本農村生活顛覆想像! 2.機械化程度高 很多人認為農村的生活水平都比較低,農民們在耕種的時候都比較的麻煩,但其實日本的農村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 草地野餐,都市麗人的精神大寶劍
    西安,城市生活,一周五天。鬥門享樂主義大師虎二爺說,你們城裡人啊,就是活地太累遼。爬山逛景區,太累了。排除半小時,刪了收藏夾的文章。 樓上兩口子又開始打架,準時準點,男的負責砸東西,感覺把家裡東西都給砸了,地板咣咣響個不停,女的嗷嗷嗷的喊叫,罵人,你打呀,打死我算了,rnm。小孩負責哭,嗷嗷的哭。全小區都聽得見。煩躁,覺得這兩口子沒完沒了,是不是瘋了。11點20分,家庭戰爭結束。
  •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莓」好生活,「莓」好產業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 「莓」好生活,「莓」好產業。12月15日,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草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歷城區西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宿傳豹,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興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強,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綠農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新做客山東鄉村廣播《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聯合製作播出。
  • 綠維文旅:家庭農場的概念
    其中最大亮點是創新農業經營體系,但不是要去搞一個新制度,而是要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通過機制創新,更好地激發家庭經營的活力。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對於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出現的「家庭農場」的概念,在社會各界引發了很多的疑惑和不同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