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印象中,日本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富裕國家,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日本農村也應該不會很差,至少應該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吧。誰曾想當親眼見證了日本農村後,才發現和我們想像的大不一樣。
很多在中國都已被淘汰的農具,在日本農村卻成了炙手可熱的農具。下面我們就來眼見為實吧。圖為一對日本農村夫婦在鋪著藍色塑料紙的地上相互配合著手工打麥子,這是最原始的打麥方法了。
圖為打麥結束後,夫妻把風車抬到塑料紙上,出穀子的風口用草蓆託著,夫妻倆女的搖風車,男的把手工打下來的麥子用簸箕裝好隨時準備倒入風車的天窗裡。
圖為日本農村人在犁田,他們以人力為主,而在中國除了一些山地梯田,基本上都是機械耕田了。
圖為正在農田忙著手工插秧的日本農民,這個場面就象十年前中國人插秧的場景,只是現在中國人早就不用人力插秧了。
圖為忙了一上午農活的日本農民在田埂邊準備野餐,看得出來他們很享受這種農村野餐。
圖為日本農村人的野餐,看起來很豐盛,葷的素的都有,而中國農民在田裡做完活只會想著趕快填飽肚子,抓緊時間休息一下,下午還有很多農活要做呢。
圖為大家在齊心協為準備野餐,在日本農村,種田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像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體驗。
圖為日本婦女在野餐時接到一個電話,她邊接邊用本子記下重要的事。當問她們為什麼不用機器種田,他們說種得不多,只當是在鍛鍊身體了。
圖為到了節假日,農村人就用家裡的轎車把全家老少帶到田裡體驗生活,無論是在田裡幹活還是在田邊野餐,大人帶著小孩言傳身教,這種生活態度真令人羨慕。
日本農民基本情況
日本農民物質生活完全可以匹敵城市,說日本農民是「生活在農村的市民」並不過分。然而,這並不僅僅體現在收入上。
他們的收入比白領穩定,實行一周四天工作制,還有環球旅行、各類培訓和音樂會等休閒活動。農村早已實現了現代化,農民的生活水平較高,與城市幾乎沒有差距。道路、水電、衛生等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村前村後以及房前屋後都非常乾淨,流經村莊的小溪也特別清澈,空氣更是非常清新,幾乎家家有小汽車,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機具一應俱全。
乾淨整潔、秩序井然、美麗自然的農村風貌已成為越來越多日本人甚至外國人心馳神往的地方,甚至感覺比城市的生活還要舒適很多。
住房大都是傳統的日本民居,幾乎家家有小汽車,幹農活也實現了機械化,微型貨車較多。不過,村裡人卻很少,且以老年人居多,勞動力也以老年人為主,因為青年人大都跑到城市發展去了,這一點跟目前中國的農村很像。
據了解,在日本農村,各種各樣的農民協作組織幾乎無處不在。這種農民協作組織好處很多,既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又可避免貧富分化。因為日本農村現代化程度高,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甚至超越城市,因此不少日本網友都說寧可生活在農村。
走進真實的小村,聽到小狗小雞叫聲,空氣中瀰漫著農家人飯香,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偏僻小村,巴士直達村內。小轎車和小型別墅家家都有,算是普通的住房。稻田一片綠油油的,田埂小路都是柏油路,也許更適應小型機械化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