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修大威德金剛,與視師如佛之義理的殊勝意義

2020-12-15 歷史的敬意

大威德金剛上師瑜伽法,是加持力增上的大善方法。格魯派初祖宗喀巴大師,所傳承的上師瑜伽法,其中就有一種是以上師的莊嚴形貌為主要的觀修方法。在修這個法門的時候,觀修者應該把大威德金剛的本尊,融入到上師的形貌之中。或者是觀想大威德金剛本尊,就是上師的化現,因為大威德金剛本身,就是根本空性的成就體相,修學佛法,必須要有視師如佛的恭敬、誠敬之心,觀上師與大威德金剛體性一如,皆為根本空性之化現,這樣的加持力,是十分廣大的。

大威德金剛,也叫做「金剛威德大怖畏」,是深密不可思議的忿怒勇猛之相。所謂金剛威德大怖畏,是指大威德勇猛無比之相,能令其他忿怒之王驚懼失措,手中法器自然掉落。禮拜供養大威德金剛,甚至參修大威德金剛火供護摩,對消除各種邪魔遮障有非常大利益。同樣的道理,為亡者薦亡超度,也需要有大威德金剛忿怒勇猛的力量加持之。

寺院皇寺所崇祀的大威德金剛境界壇城

大威德作為專修本尊,可以成就無邊善法和世間一切的善事業,與此同時,還可以可消除一切魔障。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忿怒相,大威德金剛的頂首處,是黃文殊的面廓;另有九副面孔,表詮著無上甚深的九部經義。大威德金剛的雙角,寓示著佛法的真俗二諦。其三十四臂兼有身、語、意,則專門表示三十七道品。此外,大威德金剛的十六足,表徵著十六空相法義;堅銳的陽鋒,表徵著常樂的果德;足下的八種人獸飛禽,分別表徵著八大成就和八種自在。豎立的鬃發,象徵著究竟涅槃;所持的三十四種法器,以及身相、足勢、毛髮、冠飾,都是無漏清淨的善法成就。

大威德金剛的壇城淨界分為三層。大威德金剛本尊,位於蓮華狀環拱之中,外圍宮殿,呈正方形布局,象徵佛與眾生平等無異。外圍四門,象徵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等修行方法。四門各設一座牌坊,象徵色界四禪。四周供臺及四位供養天女,象徵四種三摩地和四無礙解的修行理念。無量宮殿遍布珍寶,四面宮門處的八條廊柱和雙鹿法輪,象徵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解脫法門,和修證佛法的八正道。宮殿外的風鈴瓔珞,象徵救度眾生永無停歇的慈悲大願,以及眾生本具的真如佛性。宮殿中幢幡寶蓋,意指解救眾生出離輪迴的大威德力。禮奉大威德金剛壇城,是破除魔障,增益順緣,強固身心,圓成佛道的殊勝法要。了知大威德壇城,即可明了其他壇城的觀修次第。

觀大威德金剛、宗喀巴大師、根本上師,皆為寂然空性之功德顯現

皇寺經常舉行的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來參修火供的同修,應該熟知一個原理。那就是要在火供護摩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觀空融匯到法會次第之中,哪怕只有一剎那能夠觀空生起大威德金剛的身相,哪怕只有一剎那能夠觀修大威德金剛與宗喀巴大師體性一如,哪怕只有一剎那能夠生起上師與大威德金剛皆為根本空性之顯現,這樣都是具有大功德,能受到大加持的。觀修空性的深義,是涉及到修佛能否斷除我執的根本,也涉及到火供法會能夠真正成就上供下施的慈悲觀念。

火供護摩之後,所產生護摩灰,同樣也要重視,不能隨意丟棄。一般來說,護摩灰供置家中,可用於內熄貪嗔痴三毒的火焰,外除非人等眾生的幹擾障礙。同時也是增助事業財運的增上緣。如果在鄉間居住,護摩灰撒播到大地之中,能作為防治土地被非人、害蟲、天災等侵害的增上緣。存置在香囊之中,也可作為護生寶契來佩戴供置,也容易感獲大恩上師的加持之力。

相關焦點

  • 大威德金剛: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
    修持大威德本尊,不但能令佛陀正法久住,亦能令行者遣除障礙,速斷我、法二執。當今時代,眾生之邪見煩惱熾盛,面臨墮落無量惡趣的邊緣;魔外的摧殘,持法者行非法,佛陀聖教充滿內憂外患。如是之時,諸佛智悲力總集之文殊大威德修法,實堪為聖教及眾生的守護者。
  •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大威德金剛
    修持大威德本尊,不但能令佛陀正法久住,亦能令行者遣除障礙,速斷我、法二執。當今時代,眾生之邪見煩惱熾盛,面臨墮落無量惡趣的邊緣;魔外的摧殘,持法者行非法,佛陀聖教充滿內憂外患。如是之時,諸佛智悲力總集之文殊大威德修法,實堪為聖教及眾生的守護者。
  • 大威德金剛之五大殊勝特點
    大威德金剛殊勝本尊大威德金剛,是藏傳佛教的殊勝本尊,更是格魯派的第一本尊,其降魔之功,謂之大威;扶善之能,謂之大德,大威德金剛與其他本尊來說,具有五大不共的特點。在大威德金剛的文武雙身中,文殊菩薩,有七佛之師的美譽,其實這個讚嘆的根本意義是說,成佛需要空性的根本智慧,黃文殊就是根本智慧的表法,離開根本智慧,是不能夠成佛的。成佛的根本智慧是般若,佛所講說般若智慧的經典,就是般若經。般若,是大乘佛法六度萬行的根本,般若經也被讚嘆為佛母經,因為般若妙智慧,是為佛母。大威德金剛,是文武文殊的雙身之相。
  • 大威德金剛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
    當今時代,眾生之邪見煩惱熾盛,面臨墮落無量惡趣的邊緣;魔外的摧殘,持法者行非法,佛陀聖教充滿內憂外患。如是之時,諸佛智悲力總集之文殊大威德修法,實堪為聖教及眾生的守護者。由於文殊大威德金剛在釋迦牟尼佛面前作了慎重的承諾:未來末法時代,只要眾生能念誦我大威德心咒一句,就能遣除違背誓言的鬼害及所有魔王的傷害,摧毀邪惡力量和行為。這就是大威德在人世間出現的因緣。
  • 大威德金剛詳解(下)
    反而對一平凡之法,不顧身命,晝夜努力而修。實為可憫!他們對於顯密全圓道體之次第以能宣說此次第的具德相(合格)的善知識,能迅速賜給勝共二悉地(成就)的本尊等不勤勵而修,而是對無根源的脈絡、風息和「厥法」(一種斷執施身修法),視為秘訣,寄託以能證金剛持位(佛之法、報、化三身中的報身佛,身為深藍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雙手交叉於胸前)的希望!如是諸人更為可憫!」
  • 藏傳佛教 大威德金剛詳解
    精修此法,上智之人在此身、中智之人臨終之時、下智之人中陰(即死後到再次投生之間)定能成佛,是不需要等到後世即可成佛的無比殊勝大法。大威德金剛的形象和修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兩臂、四臂、18臂、34臂等,有單體的,有雙身的。其中最能代表其修法的是34臂雙身形象,也是其最複雜、最恐怖的一種形象。其特徵是:本尊身藍黑色,擁抱明妃,9面34臂16足,矗立於熊熊燃燒的光焰烈火之中。
  •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梵語:Yamāntaka;英語:Yamāntaka),亦稱閻曼德迦(Yamantaka)、 怖畏金剛(Vajrabhairava)、牛頭明王、大威德明王,亦可直稱Bhairava。其中,師利是神聖、吉祥之意,Bhagavan是可畏、可怖、悲慘之意,也是溼婆神化身陪臚之名,它以金剛杵為武器,因此又稱怖畏金剛(Vajrabhairava),或吉祥大金剛怖畏尊(Shri Vajramahabhairava)。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
  •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大威德金剛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所謂大威德金剛的象徵意義,如佛經所言,有「降伏惡魔之威,護善安良之德」。也就是說伏惡之勢,謂之大威;護善之功,謂之大德。由於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降伏閻羅,故稱「大威德金剛」。這裡的「金剛」有無堅不摧之意。密宗繪畫藝術中的大威德金剛有多種造型,一般是三面六臂、一面兩臂、六足六面六臂,乘騎為青色水牛。
  • 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圖)
    3月24日(農曆二月十六日),中國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火供。是藏密中上供下施,消除業障,增益福德二種資糧,終而解脫的一種修持儀軌。圖為依照火供儀軌引燃被加持品。 付軼群 攝   中新網太原3月24日電 (範麗芳)3月24日(農曆二月十六日),中國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火供,祈請三寶加持,令一切眾生消除業障,積集福德,國運昌隆,人民安樂,道場清淨,眾生向善。
  • 佛教:中陰第三階段~投胎投生階段~應當觀修大手印三摩地等持
    這時注意觀修大手印三摩地等持,讓你的心安住在絕無造作的大休息中,不管外境發生任何事,不管它不驚慌,讓自心安住任運自然無修無整(不調整的意思),讓自心安住在大手印的不亂境界之中,而不作意禪觀無修無整。你應當知道,你是安住在中陰境中,應對修觀大手印三摩地等持。
  • 文殊菩薩的化身之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最重要的本尊之一,能戰勝魔鬼,苦難和死亡,是智慧的象徵。是文殊菩薩的教相輪化身。大威德金剛的形象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兩臂、四臂、十八臂、三十四臂等, 有單體的,也有雙身的。其中最能代表其修法的是三十四臂雙身形象,這也是其最複雜、最恐怖的一種形象。
  • 五本尊佛之「時輪金剛」略說
    五本尊佛是指密宗奉為本尊的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密集金剛、時輪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即為五本尊佛之一,由於時輪金剛是佛陀親授給香巴拉月賢國王,香巴拉王國由此成為了時輪金剛法的護法。佛經記載,香巴拉是一處真實存在的人間仙境,或者從嚴格意義上而言,是一個精神領域裡存在的王國。能前往香格裡拉王國的人,必須得到時輪金剛灌頂,這使得時輪金剛法更顯殊勝。時輪金剛法是密宗,所以必須進行灌頂才可以傳授。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密宗是藏傳佛教所有特有,其實不然。密宗,是相對於顯宗而言,也就是密法,源頭便是佛陀「拈花微笑」。
  • 佛法修學的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薩.佛
    但這些並不是佛陀所追求的解脫生死之法,所以在當時的全印度沒有一個證得佛法果位的人,儘管佛法最低的果位阿羅漢果的人都沒有,佛陀在當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為師的人。當佛陀在菩提樹下發下最堅固的金剛誓言,不覺悟絕不下此座。夜睹明星,把十二年所學全部放下而豁然開朗,"奇哉,奇哉!
  • 普巴金剛修法儀軌及功德
    心想:上師及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即如何回向,念誦: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 利刃觸滅 · 熾燃頂焚 · 普巴金剛心咒
    八大法行中有文殊身,而諸佛身之壇城皆集於文殊身(現忿怒相),忿怒文殊就是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能滅除死主,將一切障礙清除。一切諸佛之身都集於大威德金剛身。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的忿怒相— 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左頭紅色表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的忿怒相— 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
  • 修持作明佛母心咒殊勝加持
    有一仁波切曾這樣說過:「在西藏咕嚕咕咧佛母法之廣大靈感,就如同你們漢地修準提佛母法一樣的廣大靈感....」   面孔含笑帶怒,含笑是攝召眾生,具有圓滿情愛與增進人緣的大威神力。帶怒是降伏諸魔,具足大權威勢。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無不成辦。
  • 從持咒也著魔被附體,談系統完整修法的重要性
    即命侍者,於堂中遍詢,得習持穢跡金剛神咒者三人來前。本師因於座間先自持,令習者傳教之。初傳不省,本師以扇於案上震威一擊,提授一句,傳之,便應聲如響。習者因逐句傳竟,顛僧如夢斯覺,頂禮而退。本師令入香積寮,如無恙也。
  • 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在佛教的滿天神佛之中,除了有救世渡人的諸佛菩薩,亦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明王,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憤怒身是降伏魔尊,也是佛教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
  • 藏傳:如能依止「 普巴金剛」 可得祛病、延壽、財富、吉祥等功德
    生三頭,右邊代表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剛,象徵諸佛身。左頭代表觀音菩薩的忿怒相馬明王,象徵諸佛語。中間代表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金剛手菩薩,象徵諸佛意。主尊束高髮髻,頭戴骷髏寶冠,表示以五方佛的智慧作頭上裝飾,鬚眉如火焰狀,圓目大睜、張口露齒,兩頰憤怒的肌肉鼓凸,十分威猛,髮髻、面部加上泥金彩繪的效果顯得更為生動形象了。表本尊具足降伏龍族,能統治一切之威力,破除我執,獲得自在,直趨涅槃。
  • 般舟三昧經典裡面反覆強調視師如佛,依教奉行,才能令法久住
    【以為如是微妙法故。成就無上大菩提故。轉增愛敬尊重心故。複次賢護。若彼菩薩。或時至於聲聞人所。】來到了聲聞人所。【聞說如是甚深經法。彼法師所。無愛敬心。無尊重心。不生慈父想。不生善知識想。不生諸佛想。不生教師想。不能親近承事供養。隨於何所。聞是經典。當知是人。不能聽受書寫解說。令法久住。】只要你於法師所沒有愛敬心,沒有尊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