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人類的雙面書架的美稱。
隨著高黎貢山的升高,古怒江和古龍江猶如兩把巨大的刻刀,日夜不停地切割著大地。
不斷上升的山體被江河年復一年地衝刷切割,高黎貢山兩側形成了峭壁萬仞的怒江大峽谷和龍川江大峽谷。
至少在 300 萬年前,高黎貢山形成了現今這種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高深切割型地貌。
高黎貢山有許多發現新物種的傳奇故事,緬甸金絲猴就是其中之一。2010 年 10 月 26 日,美國《靈長類動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個金絲猴屬新種——緬甸金絲猴,這是全球發現的第 5 種金絲猴。
據報導,緬甸金絲猴發現地在緬甸北部,與高黎貢山山水相連。消息傳到中國後,怒江州林業局當年便在高黎貢山找到了緬甸金絲猴。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統計,全球現存的緬甸金絲猴可能有 260~330隻,而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緬甸金絲猴就有 170 只左右。
也就是說,我國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緬甸金絲猴的主要棲息地。緬甸金絲猴在高黎貢山的發現,使該地區的靈長類動物紀錄達到了 9 種,即:蜂猴、獼猴、紅面猴、熊猴、北豚尾猴、灰葉猴、戴帽葉猴、緬甸金絲猴和白眉長臂猿。
高黎貢山因此成為中國靈長目動物所有科均有分布的唯一地區。
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自西藏進入雲南,穿越怒江、保山、臨滄、德宏 4 個州市,入緬甸後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
怒江進入雲南境內後,奔流於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之間。流域地帶山高谷深,形成了聞名於世的怒江大峽谷。有些地段,山頂幾乎終年積雪,山下谷地炎熱多雨,真是「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
不少河段常年水聲好似怒吼,故稱「怒江」。其上段支流多為高黎貢山和怒山的融雪溪流,飛瀑高懸,直瀉千尺,大山大川,蔚為壯觀。
我第一次走進怒江大峽谷,深感大自然威力之巨大,讓我震撼。同時也看到這一帶兄弟民族生活的艱辛,難忘山民溜索過江,在斜坡上勞作的場景。
福貢的漢白玉大理石,老鄉用來砌豬廄。當時我認為,交通是制約怒江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在魯掌鎮就餐,飲同心酒。二人臉貼臉,嘴挨嘴,同時喝一碗酒。弄不好就滿胸口是酒,逗得眾人開懷大笑。
怒江的酒文化豐富多彩,表現了東道主對客人的熱情真誠。怒江大峽谷,天藍、 水碧、 雪白, 處處風光如畫。
怒江上的溜索,怒江上的橋,汛期怒江咆哮奔放的急流,冬春季怒江清澈歡快的流水,如詩如畫的怒江第一灣,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怒江東岸的廢城知子羅 。
怒江西岸高黎貢山的石月亮;怒江邊的飛來石,與天主教堂同在江岸和睦相處的普化寺。
張牧野的雲南蟲谷原文這樣描述遮龍山:我已經騰不出手來開關探照燈了,只好任由它一直開著,想不到這一來,遠處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洞穴深處的景色之奇,難以想像,加之強光探照燈的光柱一掃即過,那些嶙峋怪異的鐘乳石只一閃現,便又隱入黑暗之中,這更加讓我們覺得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幻迷宮。
這時忽然河道變寬,有幾條更細的支流匯入其中,水流的速度慢了下來,前邊的探照燈也不像剛才晃得那麼厲害了。 只見燈光照射下,前面兩側洞壁上,全是一排排天然形成的光滑的熔巖梯田,層層疊疊的如同大海揚波,真像是一片凝固了的銀色海洋。
一個巨大的朱紅色天然石珠倒懸在河道正中,在石珠後邊,河水流進了一個巨大獸頭的口中,那巨大的石獸似虎似獅,好像正在張開血盆大口,瘋狂地咆哮,露出滿口的鋒利獠牙,想要吞咬那顆石珠。
而時間就凝固在了這一瞬,它的姿勢被定了格,恐怕在這裡已經保持了幾千幾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