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天汽車圈裡挺精彩的,首先是奔馳在朋友圈裡投放了一支名為《標準,不只一個》的視頻廣告。其大致內容就是藉助前NBA球星阿倫·艾弗森的故事,來宣傳自己1.3T發動機。
眾所周知,阿倫·艾弗森是「巨人林立」的NBA中少有的「小個子」,不過1.83m的身高並沒有禁錮住他的巨星之路,也向世人昭示了身高並不是籃球的唯一標準;奔馳想用他的故事來影射自家的1.33T發動機,講一個「以小博大」的故事。
本來挺好的一個想法,不過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不是預算不夠,在整條視頻廣告中奔馳沒有使用真實的人物和場景來展示,而是使用了諸多山寨的人物以及場景。包括「艾弗森」本人,也是採用的是形象及經歷相對契合的特型演員來扮演,甚至還將球衣上的「iverson」改成「iversen」。另外,廣告中出現的NBA選秀大會、NBA LOGO以及NBA總裁大衛·斯特恩也是假的替代人物,大有侵權的嫌疑。
於是視頻一經發布,便引來眾網友們的一片譁然。「難道奔馳已經窮到用山寨艾弗森來做假廣告了麼?」、「堂堂奔馳故意用假的選秀大會、假的艾弗森、甚至連每個logo都是假的,顯然就是不想花錢付版權費。」……
隨後,艾弗森在國內的代理公司也向奔馳官方發出了律師函,控訴奔馳以歪曲、影射方式使用艾弗森的姓名和肖像,構成對艾弗森姓名權、肖像權的侵犯,要求梅賽德斯-奔馳刪除相關內容,並向艾弗森作出公開道歉、賠償相關損失等。
既然拿到了律師函,奔馳自然也不敢怠慢。在12月18日晚,梅賽德斯-奔馳官方正式致歉,並表示已和艾弗森先生的授權團隊取得了直接聯繫並已得到艾弗森先生及其授權團隊的諒解,而艾弗森本人也對此進行了回應。
從官方給出的回應來看,奔馳立刻停止了該視頻的傳播並深刻反思,同時也向阿倫·艾弗森做出了公開道歉。並且得到了艾弗森本人及其授權團隊的諒解。隨後,艾弗森本人也轉發微博稱,的確原諒了奔馳,並準備一起努力把壞事變成好事,儘量讓大家都滿意。
其實說起來奔馳不是一個差錢的品牌,並且根據艾佛森國內代理透露,他的代言費也不過70萬美元上下,完全在奔馳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出此下策很有可能是由於在2015年,東風日產與NBA中國達成了一份一年多的合作協議,儘管在「莫雷事件」發生後,東風日產已經宣布「終止與NBA官方在中國的一切合作」,但贊助合同的「排他性」讓NBA其他球星也無法再在國內代言汽車品牌。
當然了,這並不能成為奔馳山寨艾佛森的藉口,此一個百年龍頭車企,以這種耍小聰明,以打擦邊球的方式營銷,著實有失身份。至於那個內部代號為M282的1.33T發動機,論哥也不太好形容。
作為奔馳和雷諾-日產聯盟在動力總成方面的合作項目的一部分,這款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版本,最大輸出分別為136馬力和163馬力,扭矩則分別為200N·m和250N·m,該發動機目前主要在北京奔馳GLA、GLB和A級三廂車型上搭載。但從帳面數據看,無論高、低功率調教版本,科雷繽與奔馳一系列1.3T車型的動力總成性能相仿,但售價差距巨大。作為參考,東風雷諾科雷繽售9.98萬元起,而現款北京奔馳A級售21.18萬元起;同時,諸如本田、通用、吉利亦擁有同一性能水平甚至更優的發動機。
因此總體而言,雖然奔馳這款小排量發動機可以勉強對應上身高,但相比傳奇球星艾弗森飛快的速度、超強的突破力、以及均衡性,這顆1.33T的引擎無論是動力、油耗、均衡都有點不夠看,完全沒什麼可比性。
好了,這邊奔馳捅了個簍子之後,那邊奇瑞也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12月19日,在奇瑞總部合肥,旗下全新車型艾瑞澤5Plus正式上市。
產品本身是沒有什麼槽點的,畢竟是基於成熟的艾瑞澤5車型升級改造而來,plus版本造型設計理念和配置都有不錯的升級,導致這款車在國產轎車領域關注度也比較高。然而在發布會PPT當中,卻出現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文案,其中有一句話爭議最大,「男人都愛小澤,有沒有瑪利亞都一樣」。
沒錯,這句營銷話術是出現在一場面對全國觀眾的車企直播發布會上。
從奇瑞汽車想要表達的意思上是在說,男性消費者都喜歡「艾瑞澤」車型,但是將「小澤」和「瑪利亞」兩個詞串聯起來,就充斥著惡俗趣味。尤其是對女性潛在消費者而言,會覺得一頭霧水,為什麼要說男人都愛小澤?
類似的文案不僅不高明,反而會給奇瑞本身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一家形象非常良好的國產「技術流」車企,如果輿論發酵背上了「下流」的標籤,那簡直就是蝴蝶效應的受害者,前期的所有宣傳付出有可能毀於一旦。
就在前兩天,新華社發文點名評論了京東金融的營銷,為了流量不顧吃相,三觀不正,低劣奸詐!京東金融也很快意識到錯誤,致歉稱,「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將承擔全部責任」。僅僅一周,擁有著國企背景的奇瑞汽車又扛起了這面「惡俗」大旗。所以奉勸國內汽車品牌真的要謹慎搞文案,玩內涵梗自己心裡也要有個度。
論哥以為,營銷跨界、博出位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此違背「主流價值觀」的行為明顯不妥。一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都在嚴格審查相關惡俗營銷的行為,更是從法律法規上保護青少年的輿論心理,這些企業一個二個的,要做好帶頭作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