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一開始鬧著要學跆拳道,現在一聽到學跆拳道就哭,怎麼哄都不願去學了,就是因為這一次受到了傷害。」前日,市民陳女士向本報熱線反映,她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在跆拳道館受傷後,館方的做法讓她失望。
據陳女士介紹,今年9月份,她在文化路與凱旋路交叉口附近的雙勇跆拳道館給兒子小博(化名)報名學習跆拳道。12月6日中午,她把學習跆拳道結束後的小博接回家,發現兒子中午、晚上都不願吃飯。晚上時,她要求小博必須吃飯,才發現兒子不吃飯的原因是舌頭受傷了,被咬傷的地方形成了一個花生米大小的腫塊。小博說是跆拳道館的教練用手託了他的嘴巴,導致他咬傷了舌頭。
陳女士看到兒子的傷後非常心疼,也對跆拳道館沒有及時告知家長小博的傷情感到氣憤。陳女士提供的視頻中,雖然不是非常清晰,但也顯示了事發時的一幕。記者在視頻中看到,當時班上的其他孩子正在練習跆拳道的動作,小博在一旁玩了起來,教練走到他的跟前,有明顯用手向上託小博嘴巴的動作,這個過程只有短短幾秒鐘。
在陳女士提供的她和當事教練的電話錄音中,記者聽到該教練說確實責任在自己,並表示道歉,沒有把孩子照顧好。「我是學體育的,可能手上力量大一些,當時沒有掌握好力度。」該教練希望能得到陳女士的理解,但陳女士對教練沒有及時告知家長孩子的傷情不能理解。陳女士還和該跆拳道館的主教練解教練進行了溝通,因為孩子不願再去學習跆拳道,她希望跆拳道館在道歉的同時,退還學費並進行賠償。
12月14日,解教練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她比較理解陳女士的心情,一直在和陳女士溝通,並表示了歉意,而且孩子不願意繼續學可以扣除一部分費用後將學費退還,但賠償問題雙方不能達成一致。解教練說,陳女士報警後警察也做了調解,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走法律途徑。
「孩子舌頭受傷後第三天才能喝點稀粥,好幾天才恢復,但心靈上的創傷很難修復,每天抱著我才能入睡。」昨日,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網上查閱了相關法律法規,認為教練的這種做法已經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如果不能得到一個說法,她準備走法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