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中國傳統武術是具有實戰性的。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古代、近代的鏢師和俠客行走江湖、行俠仗義,靠的是真功夫。上擂臺打擂的民間拳師也是有真本事的,開打之前要籤生死狀,打傷打殘打死概不負責、各安天命。
為什麼實戰性極強的中國傳統武術到了現在反而沒有多少人想學?為什麼腿法翻飛、動作瀟灑漂亮、沒有多少實戰性的跆拳道卻贏得了廣大青少年朋友的親眯呢?
跆拳道和散打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搏擊術,有人說太極學好了也很厲害的,但大部分人學習太極能達到花架子的水平就不錯了,我只能說一個學了三個月散打或跆拳道的絕對能打三個學了三年太極的(重量級一樣的情況下)。
武術套路需要記,我這的學生有的不喜歡,記動作累,單調,需要重複。跆拳道現在以競技為主流,腿法,品勢等簡單相對有趣,因為都是興趣學習。
回憶起來就是苦,正經練拳的應該都經歷過,武術的基本功苦,還有師父變著花樣的調教方法,以及被師兄拿來當成拳靶子。為啥能堅持下了也和那時候生活環境有關係吧,父母不矯情,我也皮實。但是看現在的孩子,多數從小被父母嬌養長大,能吃苦堅持下來的就很少了。
事實上跆拳道簡單易學、服裝時尚,再加上我們宏屹會空手道跆拳道場館裝飾時尚漂亮,且模式統一、練習更容易上手!更重要的是以禮始以禮終的設計!突出了育人為主,且有具體的教育方法和要求!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我們的教練們總結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方案,深得學員及家長們的讚譽。
家長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改變和進步,做到了以跆拳道為平臺,重點是禮儀教育和日常素質要求!教練穿著教練服進入訓練館就能進入狀態,一直能和學生互動,讓訓練緊張有序,激情四射!
縱觀世界各個國家及民族的搏擊技術、技巧,只有真正無私交授的前提下,才能使之有人願意繼承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