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爸爸 | 作者
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 | 來源
民間有一個說法,叫「七八歲的孩子狗都嫌」。
你完全可以相信,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為什麼七八歲的孩子會如此「討人嫌」呢?
到底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把這個問題拋到媽媽群裡,回答一定是五花八門的,不管孩子在哪個年齡段,想必各位媽媽們都會替自家神獸積極認領。我們聽過
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孩子最初始的叛逆期。他們經常無視命令,是家裡的破壞大王。你給他穿衣,他給你丟襪子——就愛對著幹。此時的娃還特別愛發脾氣,帶著他出去吃飯,就像帶了只「猩猩幼崽」,動不動就發出刺破耳膜的尖叫,看著鄰桌顧客嫌棄的眼神,恨不得立馬帶著孩子逃離餐廳。我們還聽過
十多歲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叛逆期的巔峰。到這個階段,做父母的對孩子「說也說不得,打也打不得」,小棉襖們都不貼身不保暖了,他們有了自己的圈子和愛好,和父母的交流變少、衝突變多,駭人的「殺父殺母」新聞主角,也大多是這幫十幾歲衝動易怒的青春期孩子。除此之外,別忘了還有句老話叫「七八九,嫌死狗」,都討厭到被貓嫌,被狗不待見的程度了,那得多招人討厭,多讓人頭疼?!今年美國在線投票網站OnePall就做了一項調查,發現
大多數父母認為與8歲的孩子相比,2歲、3歲和4歲的孩子簡直是天使般的存在。參與調查的2000名美國家長中,大多數都認為8歲是最難的一年。原本以為過了兩歲就能消停好一陣,沒想到從六歲開始,之後的幾年可能都不會太過順遂……這當爹媽的歷程,果然就是這麼的:起起落落落落落……眼瞅著兒子馬上也要躍升至「嫌死狗」的年紀了,我決定拿出來好好說一說,也給正在瑟瑟發抖中的各位吃顆定心丸——知己知彼,方能hold住全場。精力旺盛,幹什麼都快,走路快,說話快,吃飯快,讀書快
x乎上有一位小學老師是這樣描述這些七八九歲孩子的:你看他們,只要動腳就跑,從來不興走的,一下課,走廊上除了刺耳的喧囂就是噼裡啪啦的跑的聲音。還有,只要他們的周圍有對象,他們一定是要動手動腳去撩撥一下的。」
「三年級的辦公室熱鬧得要命,絡繹不絕地告狀,車水馬龍地審案。」你推我一把,我踩你一腳,然後被叫到辦公室,「肇事者」們一定要先互相指責一番,把手臂直直地伸著指對方:
一句話總結:
孩子日益增長的自由獨立的精神需要和依舊稚嫩、天真的肉體現狀之間存在著極大矛盾。一方面,當他們生氣、傷心或沮喪的時候,可能還會玩娃娃,哭著找爸爸媽媽和老師。另一方面,他們的身體已經開始為青春期做準備,受到荷爾蒙的支配,可能會開始採取一些「前青少年期」(tween,通常定義為8到10歲)的行為。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情感和精神上,都在突飛猛進。八歲的孩子開始看起來像「大孩子」,但整體來說,身體的發展更多的是技能、協調和肌肉控制的完善,而不是發生巨大的變化。一些孩子可能會對身體形象更加敏感,他們對自己外表的自信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自己的感覺以及與同齡人的關係。在生命的頭八年裡,孩子們一直用更表象、更自我的視角來看待世界,而到了8歲以後,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這意味著,突然之間,他們可能會從無憂無慮的狀態,變成關心同齡人對自己的看法,想要融入其中,感到被遺忘,並與同齡人進行比較。他們開始意識到,除了自己,還有其他的觀點、價值觀和想法。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都更加敏感,一方面,他們對情緒產生了強烈的反應,但是另一方面他們的大腦在調節情緒的區域發展滯後。這就是為什麼父母會說8歲的孩子突然變得情緒化,而且通常還很戲劇性。例如,今天還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第二天就說「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從八歲開始,孩子的社交圖景會發生深刻的變化,有好有壞。逐漸變得更加適應同齡人,更喜歡和朋友在一起,更積極地融入群體。在這一年裡,他們的個性和態度開始全面顯現,在選擇衣服、髮型和飲食方面,他們想要更多的自主權——不再是「媽媽讓穿啥穿啥」,而是會注意到班裡的同學和身邊的朋友在穿什麼用什麼,為了表示和他們「是一類人」,他會要求吃穿用度和別人儘量一致。而這個時候,隨著小團體的形成,孩子們也會有「捍衛」小團體的義氣感和正義感,所以之前提到的孩子之間「打架」,也就見怪不怪了。雖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越來越喜歡和朋友在一起,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時時處處粘著你了,但是他們依然非常非常需要你的幫助和關注,需要你給他們建立一些規則感和界限感,才能平安度過這個「橫衝直撞」的年齡段。養育一個8歲的孩子很難,但是作為一個8歲的孩子自己也很難。所以當家裡的娃到了貓狗都嫌的年紀,我們當爸媽的一定要多同情!多忍耐!同時這裡
收集了一些tips給各位爸媽備著,續命用!在劇烈變化的時期,孩子們其實渴望有完善完整的「生活指南」,讓他的行為有據可依。我們需要幫孩子養成一套固定的生活習慣,讓TA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事,並讓TA知道什麼事是被允許的,什麼事是絕對不允許的,紅線在哪裡。
可以多和孩子玩各種桌面遊戲,讓孩子理解規則的重要性。
這是他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的好時機,將激發他對歸屬感的渴望,有助於建立自信。
讓孩子看到行為和行動會對每個人產生影響:如果你那樣做,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最後,說八歲是「最難養」的年齡段,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家長們都笑了。只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有何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當然,我也相信,只要前幾年裡我們的親子感情帳戶餘額滿滿,那沒有什麼能撼動這份感情基礎。縱使遇到挑戰困難,只要我們和孩子彼此互相理解、關心,最終那一個個挑戰會把我們帶到更高的地方。希望在這條道路上能有各位爸爸媽媽相陪,我們一起互相打氣,一起學習!
參考連結:
https://www.parents.com/news/parents-say-age-8-is-the-most-difficult-to-parent-according-to-poll/?did=533922-20200617&cmp=parentsdailybaby_061720&utm_campaign=parents-daily-baby_newsletter&utm_source=parents.com&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061720&cid=533922&mid=35569872925
https://nypost.com/2020/04/07/americans-with-kids-say-this-is-the-most-difficult-age-to-parent/
https://www.heart.co.uk/lifestyle/parenting/research-reveals-age-8-difficult-parent/
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8-year-old-developmental-milestones-620729
https://www.simplemost.com/parents-think-age-8-is-the-toughest-according-to-a-recent-poll/
https://childmind.org/article/what-parents-should-know-about-tweens/
https://centerforparentingeducation.org/library-of-articles/child-development/child-development-by-age/
https://www.apa.org/act/resources/fact-sheets/development-10-years
https://mosswoodconnections.com/activity/emotional-development-of-an-8-year-old/#:~:text=The%20emotional%20development%20of%20an%208-year-old%20can%20look,not%20telling%20you%20this%20to%20make%20you%20fearful.
*本文轉載自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作者公眾號由耶魯大學MBA、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在世界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創立,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推薦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大量幼兒英語啟蒙和國學啟蒙在線資源和課程。題圖來自網絡,授權基於CC0協議,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Protected by copyright.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 is forbidden.
做有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