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影視大片中,特種部隊總是一個常見的群體,觀眾們自然也對螢屏上以一敵多,大殺四方的特種部隊非常感興趣。
僅以近些年國內的影視劇來說,電視劇方面的特戰作品可謂數不勝數,雖然精品不多,但觀眾卻不少。而在電影方面卻進步不小,無論是《戰狼》系列還是《紅海行動》,作品的成熟度是越來越高了。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話,講述中國特種兵的經典影視作品還有電影《衝出亞馬遜》、電視劇《士兵突擊》《我是特種兵1》等。
這幾部經典的特種兵作品使得當時還相當神秘的解放軍特種兵開始為世人所了解,而且其中塑造的特種兵形象也很深入人心。
從影視回到現實,中國特種兵的真實形象也在這麼多年時間中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從一些公開影像中也簡單回顧下。
解放軍現代意義上的特種兵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誕生,最初稱為是特種大隊。
當時我們的單兵裝備還不是很好,即便特種兵也與普通步兵的形象差別不大,但是可以較為優先地列裝和使用新型槍械,以及配發夜視儀等單兵裝備,而這些照片也成為當時解放軍精英部隊的宣傳硬照。
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2000年代初期,95式突擊步槍剛剛列裝,當絕大部分步兵還在使用八一槓時,特種部隊卻較為優先地配發了95式步槍,而且還有配套的光學瞄準鏡。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95式步槍配光瞄算不得什麼,但在20年前這可是實打實的明星武器了。
《士兵突擊》中老A與702團對抗演習中,有一幕就是伍六一想瞧瞧老A留下的95步槍有什麼,結果自己反倒中計「陣亡」了,這倒也是很能反應當時95步槍的「地位」。
《士兵突擊》是2006年首播的軍旅劇,當時軍內95式步槍確實還沒有大規模列裝,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老A們拿著95步槍訓練,而且所穿的作戰服還相當時髦,是起到了徵兵宣傳片作用的。很大一批青年就是看完該劇後,走入了軍營,其中一部分也成為了特種兵。
當然了,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當時出現在官方報導中的解放軍特種兵形象沒有影視劇中的那麼時髦。
在很多時候,特種兵與步兵們最直觀的形象識別就是,特種兵有時候會穿著獵人迷彩。但請注意,這也只是有時候而已,更多的情況下雙方的迷彩服都是一致的,唯有「閃電利劍」的標示在表明這是特種部隊。
07式迷彩列裝後,特種兵同樣有數碼化的獵人迷彩,而隨著95式步槍的大規模配發,在單兵武器方面,特種兵和步兵的區別倒顯得不那麼明顯了——至少從公開的圖像上說是如此,而我們本文中的照片及視頻截圖也都是公開報導過的。
大約在2010年之後的好幾年時間中,我們在軍報和軍事報導中,看到的特種兵形象很多時候跟步兵們是一樣的。每次特種兵有什麼好裝備出現了,都值得看上半天的。
特種兵單兵裝備發生較大變化是近些年才發生的。
在單兵武器方面,我們看到在報導中更多類型的武器得以應用,同時在槍械上越來越多的附件得以使用,一些新式狙擊步槍的列裝也使得我們的特戰武器看起來更現代化了些。
在單兵裝具上,各支特種部隊在競賽比武中,逐漸有新式裝具出現。雖然這些新式裝具並不一定立即追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很明顯地能感受到在不斷進步。同時在特種兵所使用的頭盔中,越來越多的FAST盔開始出現,而這種盔本身就是為了加裝各種作戰附件更加便利而存在的。
同時,我們在軍事節目中也更多地看到了特戰戰術的革新,這都是很喜人的進步。
而2019年的大閱兵中,我軍新一代單兵裝備集中亮相。
特戰分隊身著新一代星空迷彩中的荒漠版作戰服亮相,新頭盔、新裝具的應用使得我軍特種兵的形象更為現代化,此外新式步槍的首次公開亮相也令人為之一振。
當時有電視節目介紹,新式步槍的垂直握把處連接著單兵綜合作戰系統,而新步槍有全長度的導軌,可以方便地加裝各類瞄具等附件,僅僅是在閱兵中亮相的就有全息瞄具、白光瞄具和夜視瞄具三類。
既然新步槍是單兵綜合系統的一部分,那麼這個系統還有其他部分,如戰士們的「三級包」中有單兵電臺,胸前還有戰術手機,而在新式頭盔上可以加裝包括夜視儀在內的各類附件。
這一套全新的單兵裝備,不僅僅在顏值上沒得說,更有極強的偽裝效果,同時還突出了以數位化為核心的作戰理念。
前不久,81集團軍某特戰旅穿著新迷彩、新裝具的特戰隊員就上了軍事報導,這標誌著新一代裝備正在陸續列裝。
從十多年前,拿著一把95式步槍就能讓人端詳半天再到如今的現代化單兵裝備,任何關心軍隊發展的朋友都是比較振奮的。
我們希望新式裝備能快速列裝,使得我們新一代特種兵能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