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軸進行時,異極戰魔者可換軸機械鍵盤上手玩
話說在去年底,可換軸機械鍵盤出來的時候我就曾經預測,這個玩意應該過不了多久就會遍地開花,畢竟實現起來並不困難,而且可玩性很高,那些鍵盤廠商應該都不會錯過這個商機,果然過不了多久,又有一款可換軸機械鍵盤面世了,除開那些客制鍵盤以外,異極這款戰魔者應該是市面上第二款可以自己換軸的鍵盤,到手已有兩周,趁著最近有空補一個「偽」開箱。
估計這是全球銷售的型號,所以包裝上沒有專門的中文標識,標配的是異極自家的紫軸,除了紫軸以外還有灰軸和橙軸兩款,異極自有品牌軸不同於平時常見的軸體,顏色分類沒有遵循CHERRY軸和國產軸的命名習慣,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估計是想擺脫大家對傳統機械軸的印象吧。
紙盒是雙層包裝,內盒是硬紙皮,鍵盤裝在透明塑膠袋裡面。
來個全家福,鍵盤本體,白色的是信仰貼紙,粉色的是多國語言說明書,另外還配了一個二合一拔鍵/軸器。
話說我第一眼看到這款鍵盤的時候,多少在它身上找到一點CHERRY G80-3000的影子,F區的距離相比一般鍵盤要遠一點,但又沒有G80-3000那麼寬,另外全黑非窄邊框的設計看著就是有點熟悉的復古味,畢竟之前G80-3000用了三年多,對於這個造型多少還是有點感情的。
傳統機械鍵盤,鍵軸一般都是焊接在PCB上面的,而這種可換軸鍵盤是利用軸體上的卡扣固定在鍵盤的上蓋上面,估計是這個原因吧,我接觸過的兩款可換軸鍵盤都是使用裸軸設計。不過還有個特別的地方,這款鍵盤上蓋可以通過貼膜的形式換成另外一種顏色,如果再搭配上其它不同顏色的鍵帽,個性化程度就更高了。
鍵盤右上角除了狀態指示燈以外還有一個金屬滾輪,構造跟滑鼠的滾輪應該差不多,左右滾動可以調整音量,按下就是打開或關閉靜音,而且滾輪是透光的,靜音狀態下會有燈光提示,不過滾輪表面雖然已經加入了紋路,但滾起來還是有點滑手,而且滾輪本身阻尼和聲音都比較大,幸好平時用得不多。
蛇皮網包線,鍍金USB接口,這些關乎逼格的東西一個都不少,出線位固定在鍵盤正後方,有一塊類似橡膠的東西包著,除了裝飾之外,最大的用途應該是保護出線口,然而不能三面出線有點遺憾,畢竟我平時接筆記本比較多,如果能在旁邊出線會順手一點。
前面提到過了,裸軸設計,在側面可以直接看到鍵軸。鍵盤是常見的前低後高造型,鍵帽本身也使用了鍵位落差的設計。鍵盤側面的卡位可以連接額外的快捷鍵小鍵盤,然而這個東西和專用的手託一樣都需要單獨購買。
鍵盤背面是異極的LOGO和銘牌,防滑墊腳總共五個,支撐腳底部同樣有防滑墊。不過我發現這把鍵盤的支撐腳比較矮,打開之後效果不明顯,習慣「大尺度」的用戶可能還要在下面墊點東西才舒服。
接下來說說這個有點意思的東西,標配的二合一拔鍵/軸器,一邊用來拔鍵帽,一邊用來拔鍵軸,理念很不錯,然而我相信每一個玩鍵盤的朋友都不會喜歡這種塑料的工具,相比鋼絲拔鍵器而言,這種塑料的拔鍵器效率低,而且還很容易刮花鍵帽,特別是那種表面是塗層的鍵帽。
幸好這是雙色注塑鍵帽,而不是那種表面很嬌嫩的塗層鍵帽,雙層鍵帽壁,比較厚,而且有加強筋設計,邊緣處理得比較到位,沒有看到脫模留下的明顯疤痕。
大鍵用的是平衡杆設計,手感相比衛星軸要清脆一點,但搖晃感與按鍵噪音並不算明顯。
異極的自有品牌軸,看慣了黑紅茶青之後,這一抹紫色還是挺有感覺的。異極的紫軸手感類似於CHERRY的青軸,觸發行程1.5mm,壓力約50g,同樣是兩段式設計,敲擊起來會有明顯的段落感和清脆的「啪啪啪」聲音。
這裡繼續吐槽鍵盤送的拔鍵/軸器,要拔個軸真的要花點時間,幸虧手上還有另外一把可換軸鍵盤,它配的金屬拔鍵器可就好用多了,對比後發現,原配的塑料拔鍵/軸器主要是因為不好發力,而且卡扣的扣位比較厚,導致拔軸的時候很難卡到軸體。
換成金屬的拔軸器就好辦了,基本上一秒拔一個。
給軸體來個大特寫,軸上面有異極的LOGO。軸體上面的白點並不是燈,這款鍵盤的燈是做在PCB上面的,白點只是導光柱而已。
兩腳軸設計,跟另外一把可換軸鍵盤所用的高特軸來個對比。異極這種自有軸的引腳很短很短,而高特軸的引腳倒是跟CHERRY軸的差不多。
遇上這麼特別的軸,不拆不舒服,反正也很簡單,先把導光柱拿下,其實用力就能推出來,接下來用一根繡花針完成了對軸體的拆解。
從結構上來說,跟傳統的機械軸也是大同小異,也是由金屬觸片,鍵軸帽和彈簧組成,不過觸點的結構就有點不一樣,雙刀刃和雙十字觸點結構據說是專利,可以避免按鍵雙擊。
再看看鍵座,Z型壓力觸點設計,異極管這個叫做MMS魔陣可換軸技術,引腳直接壓到觸片上面,理論上磨損比較少,壽命會比較長,據介紹已經申請了專利。
而手上另外一把可換軸鍵盤,鍵座是插銷式設計,鍵帽的引腳需要完全插入,要是接觸不好就麻煩大了,不過這種設計可以兼容市面上大部分鍵軸,而異極這種如果需要使用非異極自家的軸體,還得把引腳鋸掉一部分,兩種設計各有特色但也是各有利弊。
另外搞來了幾個異極的軸試試手感,前面已經提到,異極的紫軸與CHERRY的青軸手感相似,但個人感覺跟CHERRY青比起來要肉一點點,聲音也輕一點,如果是第一次接觸機械鍵盤的估計會容易上手一點。而灰軸和橙軸的手感則類似於黑軸和茶軸。特別說說我最喜歡的茶軸吧,感覺異極橙軸的壓力要重一點,而CHERRY茶會感覺輕一點軟一點。
話說異極這款軸體是專用的,在馬雲那邊4塊錢一個,但在別的鍵盤上面不能用,不過我估計異極以後的可換軸鍵盤都會按照現在的標準來做,說不定也會有別的廠家參照這個去改造,所以,軸體的通用性現在還比較單一,但以後就說不準了。
接著說下這把鍵盤的燈光吧,白色單色背光,三級亮度可調,可關閉背光,通過快捷鍵可以設置全亮點滅、全滅點亮以及Win鍵鎖定等常見的特效,這些都被各大廠商玩爛了,這裡就不嘮叨了。
前面提到的滾輪靜音後會有燈光提示,就如圖片可見。
最後看看鍵盤的驅動,可以針對每個按鍵(Fn鍵除外)進行單獨的功能指派,可以打開程序,也可以映射其它鍵或者打開宏命令等等,此外,USB報告頻率在驅動中也可以設置,默認就是1000MHz的,一般情況下保持默認即可,除此之外還有四擋用戶設定可以保存,可以用快鍵鍵在不同的設定之間切換。
總結
可換軸無疑是以後機械鍵盤發展的方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手感,某個鍵壞了不用整把鍵盤送修,另外也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體驗不同軸體的手感,然而現在換軸的標準沒有出來,不同廠商的換軸方案無法完全兼容,這對於換軸的可玩性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可以預見,隨著更多的鍵盤廠商推出可換軸的鍵盤,標準化之路應該就不遠了。
然後再說說異極這款鍵盤,而從目前看來,這款可換軸鍵盤本身的理念是很不錯的,實現方式也較為簡單合理,壽命也是有保證的,但僅能使用自家的軸體還是有一點點遺憾,另外就是,鍵盤標配的二合一拔鍵/軸器希望能夠改進一下,如果因為一個小配件沒做好而影響到使用體驗就實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