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長生不老藥」:中世紀掀起鍊金狂潮,人們相信它包治百病

2020-12-15 趣觀歷史

引言

提及黃金,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黃金二首》中曾經寫道:「自古黃金貴,猶沽駿與才」。黃金因其特殊的色澤和稀有程度,從古至今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硬通貨和裝飾品。黃金同銀、鉑金一起被稱為首飾貴金屬,人們喜愛它散發出的耀眼的金屬光澤。由於黃金代表著財富,因此無數人對於黃金和類似於黃金的事物趨之若鶩,歐洲大陸的鍊金狂潮就是源於人們對於財富的強烈渴望,希望能夠找到「賢者之石」以點石成金。

在漫長的歲月之中,各國文化中基本都有著對於黃金的讚美和肯定,人們對於黃金的喜愛也因此幾乎根植於血液和基因之中,總是會被閃閃發光的東西吸引,也總是喜歡用黃金去裝飾其他事物。隨著技術進步,黃金被用於裝扮雕塑、為畫作上色,甚至可食用金箔也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由於黃金無法被人體吸收,所以少量食用黃金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然而在現代醫學還沒有在歐洲出現的時候,卻有不少人把黃金當成治癒百病的良藥和長生不老的秘方,而且使用劑量還大得驚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用金箔裝飾的巧克力

杯中酒與長生不老秘方

金,化學符號為Au,原子序數79,質地柔軟,延展性強,性質非常穩定。自古以來,人們都追求著長生不老。由於黃金不會腐爛也不會變色,人們就想通過服用黃金來獲得黃金不老不腐的特點,從而得到長生不老。

▲金在自然界中的形態

早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中國人就開始研究黃金和長生不老的關係。東漢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曾記載:「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道家和煉丹家對黃金的崇拜。《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金器煮汁頻頻含漱」的方法,意思是用黃金製作的器皿煮的東西漱口,能夠讓人健康長壽。

相對而言,這些嘗試方法還算安全的,至少黃金不溶於水,人們不會真的把金吞進去。古代也有吞金自殺的說法(那是因為黃金太重,會把腸胃砸穿,並不是因為純金有毒),所以人們不會隨便吞食塊狀金。

不過在歐洲,畫風就不太一樣了。隨著中世紀鍊金術狂潮的興起,人們開始致力於尋找可以飲用的黃金,但是因為黃金性質太穩定了,人們一直都沒找到能夠溶解黃金的溶液。直到1300年左右,一名鍊金術師發現了王水。王水是由濃硝酸和濃鹽酸混合而成的,溶液通體呈現鮮豔的橙紅色,有著致命的腐蝕性。依靠這種超強的氧化性,王水能溶解黃金,把黃金變成一種氯化鹽——氯化金(AuCl3)。

黃金終於如人們所願的變成了液體狀態,但是它還是不能飲用——這種氯化金有著強烈的腐蝕性,一口吞下去別說長生不老了,命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些,這種金燦燦的溶液的發現鼓舞了他們,仿佛長生不老就在眼前了一樣。

▲帕拉塞爾蘇斯肖像畫

十六世紀時,一名叫帕拉塞爾蘇斯的術士開始大力推行這種溶液。他認為這就是讓人身體不腐不滅的良藥,甚至開始鼓吹它能夠治癒一切疾病、甚至能讓死者復活。實際上,它並不能復活死者,還有可能會燒壞死者的骨頭。對於活著的人來說,這種溶液不但不能帶來健康,還會引起嚴重的腎損傷,引起一種叫"黃金熱"的疾病。

▲鍊金術士正在飲用氯化金

我想,早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人們就該在黃金不能飲用的時候就放棄它。

金燦燦的希望——含金藥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發現長生不老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不能與天地同壽,那至少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吧。

1.黃金與保健品

在「黑死病事件」過後,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達到了極致,而人類又是健忘的,在這種急切心理之下,人們又把視線轉向黃金。不過這一次,主角從鍊金術士變成了醫生。氯化金又被撿了起來,做成了藥丸——為了增加這種藥的"藥效",他們還在藥丸表面包上一層純金。感謝這層純金,它讓裡面的氯化金無法洩露出去,沒有造成太慘烈的後果。不過可憐的患者只能白白地用高額醫藥費來支付黃金藥丸「人體一日遊」的門票了。當後世之人讀到有關於這些事的記載,哭笑不得之餘,大概也只能安慰這些患者往好的地方想想,他們至少沒有因為庸醫而丟掉性命或腎衰竭,只是損失點兒錢而已。

▲當時鍊金的器具

在十七世紀的藥典中,我們能夠看到金的身影。不過除極少數庸醫外,正規的執業醫師是不會使用它們的。畢竟金的藥用價值還沒有得到證明,醫生可不敢隨便用患者做實驗,畢竟這種事情搞不好還要吃官司蹲監獄的。

不過含金藥品能夠打著健康長壽的噱頭獲取巨大利潤,這一點倒是吸引了不少江湖郎中和姦商。不過幸運的是,為了牟利,售賣黃金藥品的人並不會真的使用純金,而是在其他金屬外層鍍金、或者是在藥劑表面懸浮一些惰性的黃金微粒這讓它看起來金光閃閃,其實並沒有什麼作用。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今天那些愛吃包著金箔的食物、喝金箔酒的土豪,他們享用的黃金,可能也只起到一個心理滿足的作用吧。

2.黃金與梅毒

到了十八世紀,人們終於放棄了金有著神秘魔力的荒謬想法。醫生們開始採納化學家的意見,不再嘗試含金的藥物。有關於金的藥用史似乎該沉寂下來了,但是實際上,金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十九世紀,梅毒席捲歐洲,人們忍受著梅毒的折磨卻束手無策,包括貝多芬、舒伯特、舒曼、福樓拜、莫泊桑等在內的諸多名人也不幸罹患。醫學界在研究梅毒療法的時候,又把金放上手術臺。雖然在這個時代汞治療法更受青睞,不過還是有少部分人嘗試金治療法。不知道是因為巧合還是什麼,這種藥物似乎真的抑制住了梅毒,梅毒的症狀開始自行減輕。後來的科學家推斷,這可能只是因為梅毒正在發生變異,所以症狀才發生了減輕。但無論如何,金治療法開始鋪天蓋地的推廣開來。

3.黃金試劑與酗酒者

因為含金藥劑成功「擊退」了梅毒,這些藥劑又以藥丸、含片、鹽粉,甚至注射劑等形式出現。不過它不再作為長生不老的秘方,而是成為了治療酗酒的良藥。經過現代醫學證明,酗酒也就是酒精成癮根本就不是一種病,不需要特意治療。不過當時一位名為萊斯利基利的美國醫生,卻一口咬定酗酒就是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可以通過他的藥方得以治療。他一天給患者打四針黃金試劑和他特製的藥水,他認為這樣就能治好酒鬼們,美國的酒駕數也會隨之減少。

▲溶解有金的王水

這些試劑裡面真的含金嗎?雖然這名醫生沒有公開處方,但是他所開的藥劑經過後世的檢驗,裡面並沒有金元素的化學反應。不過有意思的是,人們在裡面發現了大麻、嗎啡、古柯鹼、阿託品等毒品以及酒精的成分。說是治療酒鬼,其實是讓酒鬼染上毒癮。這真的很讓人震驚。

在這位基利醫生的藥最為流行的時候,在全美國任何一個地方,你都能在藥店找到他的藥。因為這種藥注射起來會讓人感覺又麻又暈,孩子們都管叫"麻藥",甚至當時的人們形容昏昏沉沉,都說像是吃了在基利醫生診所裡面開的那種藥。人們在基利醫生去世後才發現這種藥品的怪異之處,然而他已經入土了,我們還能把他怎麼辦呢?

4.膠體金與現代科學

上面的故事聽起來讓人感覺黃金就是一個健康殺手,除了好看一點兒,沒有任何醫用價值,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通過現代醫學的研究,人們把金製作成膠體狀態,並將它用在電子顯微鏡檢查中,我們的蛀牙也是金合金材料填補的。此外,人們對金的研究還延伸到了納米級別。人們發現納米基本的金顆粒可以優先在癌細胞附近聚集,這有利於醫學界更早做到定點消除惡性腫瘤。事實證明,如果金得到合理運用而不是胡亂臆想,就能夠應用於醫學界,真的成為救人性命的法寶。

▲product name t 2毒素膠體金快速檢測

金的兄弟——銀在醫學界的價值

雖然在首飾界,銀可能不如金顯眼,可是在醫藥界,銀的名氣要比金大。早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發現銀器能殺菌消毒。人們在牛奶罐裡放一枚銀幣,牛奶就不會輕易變質。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用法,中醫常用銀針來進行針灸,就是因為它不會感染皮膚,我國苗族、藏族居民也有用銀碗喝水更健康等說法,而且這個說法也有現代科學依據。據試驗表明,0.001摩爾的銀離子就能殺死五百毫升水中的細菌。而銀性質比金活潑,銀在水裡會發生極其微弱的水解,形成銀離子。僅僅是這些微量的銀離子,就足以殺死碗裡所有細菌。

▲巴洛克時代的銀酒壺

既然銀這麼好,那是不是多多益善呢?還真不是。當人體攝入過量的銀離子時,會引起銀中毒。中世紀時,貴族們所有的餐具都是用銀製品,日積月累之下,攝入的大量銀離子會讓他們的皮膚變成微藍的顏色,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這個人具有貴族血統。實際上在今天看來,這位貴族應該是銀中毒了。不光是古代,就在當今,也有過量攝入銀導致銀中毒的例子。美國一位政客,斯坦瓊斯聽說銀能殺菌,為了抵禦「千年蟲」,他吞下了大劑量的膠體銀,結果引發了嚴重的銀中毒,皮膚都變成了灰藍色。不過這個人的心態比較好,人們問他的皮膚是怎麼回事時,他都告訴這些人,"我是在為萬聖節做練習呢"。

金銀與人生

說起來,無論什麼東西,都要用在合理的地方,使用適當的劑量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金、銀的醫用史實告訴我們,就算是貴為金銀,用錯了地方,也是一文不值的。就算找對方向,用力過猛也可能害了自己。唯有找對方向,適當用力,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資料:《黃金二首》《荒誕醫學史》

相關焦點

  • 鍊金術士的黃金和永恆的生命:中世紀鍊金術的秘密
    艾薩克·牛頓以他在力學和光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但他也對神秘學著迷古希臘、埃及和羅馬的鍊金術即使對17世紀的牛頓來說,鍊金術也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他有數百本著作可供學習。牛頓並不是第一個求助於鍊金術來尋找他所需東西的人,事實上,他是眾多試圖利用鍊金術來發現非凡秘密的鍊金術士之一。古代和中世紀鍊金術士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創造黃金和長生不老藥的方法。
  • 返老還童長生不老,人們都有這樣的夢想,有重返年輕的藥嗎
    長生不老是人類自古就有的夢想,宇宙無限的秘密讓人嚮往,我們多姿多彩的世界存在各種誘惑,讓人慾罷不能,而我們短暫的生命,可以利用的只有幾十年時間,讓人難以滿足,禁不住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尋求長生不老藥,最廣為人知的要秦始皇派徐福出海訪仙,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聽到這個故事人們不禁有笑他不智的想法,然而實際人們需求長生藥的步伐從沒有停止過。看一看我們的歷史,長生丹藥的煉製似乎從沒有停止過,吃長生丹藥吃死的皇帝就有10個之多,甚至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詩人,都熱衷於煉丹。
  • 中世紀的服裝和面料,中世紀人們穿什麼
    中世紀服裝中使用的材料類型現在人們所穿的合成和混紡織物的種類在中世紀根本就沒有。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羊毛,粗麻布和獸皮。不同的紡織品在一定的重量範圍內生產,質量差別很大。紡織品編織得越精細,就越柔軟和昂貴。
  • 發現豆腐只是意外,煉仙丹才是目的,鍊金術都煉成了些什麼?
    地球走過太陽和月亮中間形成一條線時,月亮不亮了,但是古人想像出了一隻天上的神犬吃掉了它,今天它叫月食。打雷下雨是大自然現象,古代人豐富的想像到一位天神呼風喚雨。除了好奇心還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要不然怎麼敢說自己是鍊金魔法師呢!鍊金術先前還是一些關於身心的研究,只是在研究的過程之中大家知識豐富了,幻想趨向了現實。人們關心怎麼才能發財,考慮怎麼把賤物變成「黃金」!
  • 盤點那些聲稱自己「長生不老」的人類!
    有些人說,一些人類已經變得長生不老了,有些人甚至說他們自己是長生不老的,你相信他們嗎?今天小編為你帶來這10位聲稱長生不老的人,最後一名甚至說他使用鍊金術成功製造長生不老的藥水。1、Alex Chiu這名46歲的男子聲稱自己已經達到長生不老的境界,那麼他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
  • 鍊金術與現代科學
    這些古老的實驗器具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鍊金術文本中描述的如出一轍,而這些文本,幾乎就是現代實驗記錄的翻版——上面寫滿了只有實驗者本人看得懂的「秘密語言」。 人類的「黃金夢」 鍊金術,顧名思義,就是煉製黃金的技術。人們曾夢想通過一種「化學」方法,將隨處可見的普通金屬變成珍貴的黃金。
  • 【警惕】包治百病的「神藥」,竟是木瓜幹、魚乾!有人被騙數萬元……
    由於治病心切,最終莫阿姨購買了所謂的「神藥」。兩天後,對方又聯繫上了莫阿姨,說自己獨家調配的「神酒」更有效果,於是莫阿姨又和對方一起,把她卡裡僅剩的2萬元取出來買了「神酒」。
  • 在現實中,鍊金術士是怎樣讓自己相信有「點石成金」這種操作的?
    現實中,我們的化學(chemistry),就是由鍊金術(alchemy)演變而來的。在歐洲,鍊金術是現代化學的先驅,在化學發展史上有一定積極作用。人們通過它積累了化學實驗的經驗,發明多種實驗器具,認識了許多天然礦物。我們現在常見的燒杯啊、蒸餾器啊、酒精之類的東西,都是鍊金術發展的產物。
  • 鍊金術是什麼?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優秀的大腦都鍾愛鍊金術
    鍊金術主要是幹什麼?歷史上從事鍊金術的人主要都在研究兩大課題:第一,生產出有望治癒各種疾病的長生不老藥;第二,通過一種方法將廉價金屬(如鉛)轉化為貴金屬(如黃金)。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中國和印度就開始實踐鍊金術,並對第一個研究課題一直十分感興趣,而歐洲人在中世紀開始廣泛使用鍊金術(大約公元前1000年,直到1500年),更多專注於第二個課題。在西方,鍊金術的流行直到19世紀才開始減弱但仍然存在,並且20世紀仍然在實踐中。
  • 《山海經》真的記載長生不老?秦始皇一直苦苦尋找的不死藥是它?
    關於《山海經》,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的熟悉了,這是一本記載上古時期神話故事的古籍,書中描寫了許多的時候,故事至今還廣為流傳。答案不言而喻,正是長生不老!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迷戀神仙丹藥帝王不在少數,包括唐代時期的唐太宗、唐憲宗、唐穆宗、唐宣宗,以及明代時期的明世宗與明神宗、甚至是清代雍正皇帝,都成了「長生不老」的犧牲品。不過話說回來,就服食丹藥而言,其中最著名的皇帝,當屬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 「長生不老」偽命題?從秦始皇到現代,人們都做出哪些瘋狂之舉?
    當然,對人類長生不老的這些故事,也只是限於出現在《山海經》裡,它到底是人們杜撰的神話故事,還是卻有其事,上古時代的事情實在年代久遠,除了一本《山海經》裡僅有的簡單描述外,我們似乎再也尋找不到第二本可以為它詮釋的,諸如可以當作歷史類的書籍,或者任何形式的史料可以作為佐證它的確實存在。
  • 矽谷的長生不老產業:鍊金術 2.0,滿足 CEO 們「拿錢換命」的欲望
    最近在紐約大學地下演講廳裡,一個靜謐的午後,霍華德大學解剖學教授Antonei Csoka博士站在講臺上,向臺下的聽眾講一個有趣的話題——如何實現長生不老。演講的內容主要是邁向永恒生命的第一步,終結致命疾病,延長人們的生命。臺下的聽眾都是這個激進的長生不老社群的積極分子。
  • 徐福東渡之謎:長生不老藥與日本神武天皇
    當年徐福奉了秦始皇嬴政的命令,帶著幾千童男童女向東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後來就音信全無了。有人說徐福個騙子,打著找長生不老藥的旗號,把秦始皇騙得團團轉,真正的目的是藉機斂財。有人說,徐福確實找到了長生不老藥,但是沒有回來送給秦始皇,而是自己吃了。在東海的小島上生活,並且兒孫滿堂,活了上千歲。
  • 囿於一隅或是擁抱世界 鍊金遊戲的傳承與文化發展
    傳聞中他一方面作為醫生在1516年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但又為了創造完美的生命而轉為了鍊金術師。  他製造出了人造人何蒙庫魯茲,並且還擁有在鍊金術中能醫治百病,長生不老,點石成金等各種大奇蹟的賢者之石,他還有一個名字叫馮·霍恩海姆。
  • 「長生不老」藥?被捧上「神壇」的NMN真有這麼神奇嗎?
    當年秦始皇遍尋不著的「長生不老藥」,竟然就這樣被現代科學實現了?伴隨著有關NMN的論文發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頂尖權威學術期刊上,關於NMN真實效果的質疑一直就沒停過,最大原因是它的抗衰老功能可能解決困擾人類文明數千年的死亡問題,同時「長生不老」被普遍的觀點認為是違背生命科學規律的!
  • 牛頓與鍊金術,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牛頓丨壹讀精選
    傳說中「不死」的尼古拉斯·弗拉梅爾尼古拉斯·弗拉梅爾(約1330—1417),生前就是一名靠寫作和公證為生的人,卻先後捐贈了14家醫院、7座大教堂和3個小教堂,簡直就是中世紀的「洛克菲勒」。弗拉梅爾「逝世」後的逸聞也很多,有人說在18世紀的印度還看到過他和他夫人的身影;也有人說在法國歌劇院看到過弗拉梅爾,他身上還有硫磺的味道(傳說中的點金石不止有點石成金的作用,還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基本在生理上的作用跟唐僧肉差不多了。我國古代煉的長生不老丹就是鍊金術的一個不同發展方向。)此處討論弗拉梅爾還是不是在世沒啥多大意義,但是從他鍊金的過程裡,你可以看到現代化學和鍊金術的重要區別。
  • 「長生不老」並非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舊的
    ,不僅僅有著求生欲,甚至想要長生不老,就秦始皇而言,不惜動用軍力物力,就為尋找長生不老藥,不過到最後還是長眠地下,然而英國著名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在去世前竟然說「秦始皇還活著」,難道世界上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始皇帝嬴政:從秦始皇滅六國之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集權制國家,奠定了國家統一的基礎
  • 為了鍊金,古代的鍊金術士都用過什麼奇葩東西?
    一說其起源於古希臘,以佐西默斯為代表的古希臘鍊金術師認為,世上存在著一種「賢者之石」(又叫哲人石),具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而鍊金術的目的,就是找出賢者之石。早在秦朝開始,就有方士開始以各類礦物或草藥煉製「長生不老藥」。後來這項技法傳入歐洲,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才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鍊金術。
  • 為秦始皇取長生不老藥的徐福去了哪裡?真相實在太多
    在相對落後的封建時代,君主常常幻想自己可以長生不老,永遠享受人民的敬仰和豐富的生活條件。因此,修煉神仙煉丹的道士們趁機將自己煉製的丹藥獻給諸侯,或藉機到仙山上尋覓仙丹。從秦始皇嬴政,到後世著名的皇帝,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清朝雍正皇帝,很多皇帝都在追求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