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靠張一鳴出圈,騰訊不希望再出一個米哈遊

2020-12-14 虎嗅APP


日前,張一鳴對字節員工工作時間沉迷《原神》不滿的截圖流出,將米哈遊這樣的圈層公司送入大眾視野。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原神》並未登陸小米商店和應用寶這樣的傳統渠道,防止下一個米哈遊不誕生在騰訊系,已經成為騰訊投資部今年的重點任務。


於是我們看到在上周,騰訊斥巨資入股《古劍奇譚》系列遊戲開發商網元聖唐成為了遊戲圈的一枚重磅炸彈。騰訊投資的數額不高,但是《古劍奇譚》系列在國內的影響力依然讓人們看到了騰訊在遊戲行業的野心。


儘管遊戲收入佔比過半,從2018年開始,騰訊就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能夠擺脫「遊戲公司」的標籤。然而,娛樂資本論整理發現,僅2020年,騰訊就在全球投資了29家遊戲公司,其中還不乏收購樂遊科技這樣的大手筆。


整個遊戲行業版圖的重新劃分,阿里和字節跳動的入局,《原神》米哈遊、莉莉絲等「上海F4」代表的新系手遊商依靠內容研發崛起,應用寶等傳統渠道的式微,讓騰訊這家全球第一遊戲公司開始意識到了危機感。



預言家遊報從消息人士處了解,騰訊在今年曾經洽淡過入股米哈遊卻被拒絕,而「不能放過下一個米哈遊」成為騰訊投資部目前的頭號任務。「遊戲公司購物狂」更像是騰訊借著行業頭把交椅的一種「撒嬌」,危險到來之時騰訊的動作毫不含糊。



騰訊需要什麼樣的遊戲公司?


通過梳理騰訊投資的29家遊戲公司,小娛發現騰訊在過去一年中投資遊戲公司的幾點規律:


除了4個大公司投資收購之外,騰訊更願意把資金投入到小工作室身上,這些小工作室無一例外都有進一步提升用戶粘性的潛質。


吸金能力較強且更加面向大眾的休閒遊戲仍然是騰訊的最愛,中國的七號筆跡和法國的Voodoo都是其中的典型。不過,多元化同樣是騰訊追求的東西。


騰訊注資收購海外遊戲公司力度不減。在注資這些公司之後,騰訊並不會影響原有遊戲的開發,也不會進行過多幹預。


從上面的幾點不難看出,今年騰訊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除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長板之外,加大扶植小型工作室的力度是騰訊在遊戲領域投資的主旋律。


儘管從過往的經歷來看,小工作室找到自己的節奏之後仍有可能脫離大廠的體系。然而,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騰訊這樣的撒錢可以做到「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


一、重注小工作室,騰訊不希望再出一個米哈遊


大量投資中小工作室,本質上還是來自於騰訊對市場變化的焦慮。與大公司鬥智鬥勇的同時,不依附任何大廠的中型公司崛起是騰訊最為擔憂的事情。


除了四五項大型併購投資之外,騰訊在一些小公司入股的資金不過幾千萬元。就是這幾千萬元,足以讓騰訊在這些小公司擁有至少1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擁有極高的話語權。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初創公司剛剛成立,還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不過,因為這些公司的老闆是大廠的前員工,騰訊願意出資來支持他們,比如阿佩吉網絡的創始人是前《閃耀暖暖》製作人劉子健,元趣娛樂則是由前智明星通總裁謝賢林創辦的。


這些小工作室,無一例外都把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瞄準了近幾年躥紅的米哈遊,而這正是騰訊所擔憂的地方。


米哈遊從2012年創辦至今不過8年,專精二次元手遊的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被風口所左右,始終以自己擅長的模式做遊戲。隨著二次元受眾基數的不斷擴張,米哈遊這樣的工作室迎來了春天。


傳統渠道衰落之後,小工作室都有可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渠道,《萬國覺醒》和《原神》就是最好的例子。


騰訊自己的應用寶,其實就是傳統渠道之一。米哈遊和莉莉絲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就衝著傳統渠道造了一次反。《萬國覺醒》和《原神》明確拒絕上架華為商店,《原神》還拒絕了小米應用商店和騰訊的應用寶。


當小工作室手握作品與渠道之後,將迅速成長為中型公司,大廠如果再想來洽談收購就會非常被動。


騰訊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希望與米哈遊改善關係。有知情人士向小娛透露,騰訊在今年下半年曾經與米哈遊洽談過投資的相關事宜。騰訊表示他們不在乎估值、不在乎股份比例、不要任何權利,也不會參與任何決策,投資只是為了交個朋友。


令騰訊感到意外的是,米哈遊最終婉拒了這筆投資。在米哈遊看來,如果騰訊是幾年前與他們洽談,他們會考慮的。不過對於現在的米哈遊,騰訊投資的意義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米哈遊的選擇並不難理解,公司目前正走在上升通道中,產品市場反應積極,同時能夠在海外市場創出一片天地,很難相信此時他們還需要去依附大廠,這也正是騰訊擔心的地方。


騰訊手握《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這樣300億級別的拳頭產品,他們依舊霸佔整個中國市場。如果下一個國民級遊戲來自中型公司,且這家公司恰巧不是騰訊的朋友,那麼騰訊就非常被動了。


重新拿起支票簿的騰訊,最大的目標就是在這些小工作室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中型廠商之前率先與他們進行合作,將其劃入騰訊系之下,避免米哈遊一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二、多元化仍是主流,各種類型一個都不能少


騰訊投資的29家遊戲公司中,多元化是一個重要的特點。騰訊製作遊戲,從不拘泥於某一類型或者某一題材。所有的市場騰訊都想要,而他們的實力也足夠支撐這份野心。


過去幾年,騰訊每次財報說明會的時候都會重新提及他們不是遊戲公司這件事,因此當其他部門業績有明顯提升的時候,總是會被騰訊大書特書。


然而,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想必大部分的公司都要保住自身的優勢地位,騰訊也不例外。「鈔能力」可以幫助騰訊開疆拓土,但焦慮仍在。


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騰訊最大的優勢就是全面。與其他遊戲公司不同,騰訊公司是少有的覆蓋遊戲領域全產品線的公司。


2019年開始,騰訊加大了功能性遊戲、新文創和品牌合作領域的力度。因此,騰訊未來進一步擴展他們的遊戲版圖時,關注的也會是那些開拓新領域的初創公司。


把中小企業歸入到騰訊系之下,讓被投公司為己所用。對於其他公司來說,這是一種快速提升自身研發實力的辦法。騰訊的遊戲研發實力毋庸置疑,因此進一步實現遊戲陣容的多元化是騰訊向這些公司投入的主要原因。


今年年中的騰訊遊戲年度發布會上,新文創仍是騰訊遊戲的表達重點。騰訊已經在自家重點產品中加入了新文創要素,比如《QQ炫舞》IP符號星瞳與楊麗萍孔雀舞的聯動。相信在未來,騰訊的更多資金還會注入到那些能夠幫助他們實現多元化的遊戲公司。


三、看中海外主機市場,聯機遊戲更受騰訊青睞


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騰訊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並沒有停下腳步。今年一整年,騰訊已經在海外投資了10家遊戲公司。


縱觀這10家遊戲公司,主要以家用機和PC遊戲研發為主業。除了兩家日本工作室之外,網絡聯機上的專精是這些海外遊戲公司的主要特點,尤其是騰訊斥資14億美元收購的樂遊科技。


樂遊科技總部雖然設在香港,旗下大部分工作室均設立在海外,僅有卓越工坊和榮端遊戲兩家工作室坐落在北京和廣州。


其中,Athlon Games手握《指環王》和《侍魂》等IP改編遊戲。Digital Extremes則是知名網路遊戲《Warframe》的開發商。Splash Damage擁有超高技術力,曾參與製作《邊緣戰士》《重返德軍總部 深入敵後》《毀滅戰士3》《深入敵後 雷神戰爭》《蝙蝠俠 阿卡姆起源》《戰爭機器 終極版》等遊戲。


從樂遊科技旗下工作室的構成不難看出,這是一家在射擊遊戲上頗有建樹的公司,並企網絡聯機是樂遊射擊遊戲的一大賣點。成功收購之後,騰訊不僅可以直接獲得《星際戰甲》在國內的運營權,自身射擊遊戲的開發實力也直接提升一個檔次。


不僅僅是樂遊科技,波西米亞互動、Yager Development和10 Chambers三家小型公司可以看作一個案例來參考。


三家公司均為歐洲小工作室,騰訊只需要不多的資金就可以完全控股。這些公司與樂遊科技類似,都以射擊遊戲見長,其中波西米亞互動的《DayZ》還曾經掀起一陣聯機熱潮。在騰訊眼中,這些小公司開發的射擊遊戲有機會反哺國內市場,致使騰訊在洽談收購的時候更有動力。


一名具備海外大廠工作經驗的知情人士向小娛提及,按照之前行業內的預估,騰訊對於海外廠商的收購攻勢將會在2021年開始,但正是因為2020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讓整個行業的局勢發生劇變。


這名知情人士還告訴預言家,原本的計劃中騰訊將在2021年宣布收購數個海外遊戲公司,甚至包括了美國知名遊戲工作室Bungie。


一些西方遊戲公司把騰訊視作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因為騰訊在內容、雲遊戲和社區三個方面均有不俗的成績。


穩定國內市場之後,繼續擴張海外遊戲版圖勢必是騰訊公司的首選。騰訊或許無法在海外市場進行大宗收購案,仍然是市場所擔心的。不過,無論海外遊戲公司收購狂潮會不會到來,騰訊向更多遊戲公司投資的腳步不會停下。


「宅經濟」的抬頭讓遊戲產業成為當下世人的焦點,未來五年將會是遊戲行業的一個快速上升期。除了大廠之外,此次上升期收益最多的將是中型公司。


目前,米哈遊、莉莉絲、鷹角和疊紙遊戲等四家中型公司齊聚上海,被稱作「上海F4」。隨著上海對遊戲產業扶持的不斷深入,這些中型公司出海之路勢必會更加順利。


有敏銳嗅覺的投資者自然不會錯過投資機遇,更何況是騰訊這種巨頭。拉攏新興公司是一方面,不要出現更多像「上海F4」一樣的中型公司更是騰訊所焦慮的事情。


相關焦點

  • 2020·騰訊遊戲投資版圖全解析:不要再出一個米哈遊
    今天,張一鳴對字節員工工作時間沉迷《原神》不滿的截圖流出,將米哈遊這樣的圈層公司送入大眾視野。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原神》並未登陸小米商店和應用寶這樣的傳統渠道,防止下一個米哈遊不誕生在騰訊系,已經成為騰訊投資部今年的重點任務。
  • 《原神》出圈、阿里遊戲奇襲 騰訊錯過了什麼?
    伴隨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批評員工上班摸魚聊遊戲,《原神》這款二次元遊戲徹底出圈開始進入大眾視野。SensorTower發布的2020年1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顯示,米哈遊憑藉《原神》收入達到去年11月的7.8倍,穩居本期中國手遊發行商收入榜前三,莉莉絲、趣加、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靈犀互娛則緊跟其後。在「天下手遊苦騰訊久矣」積怨下,「非騰訊系」遊戲的崛起總是能點燃大眾的敏感神經,錯失《原神》背後騰訊遊戲壟斷市場的制勝基因是否還在?
  • 張一鳴應該買下米哈遊
    騰訊對於遊戲和社區這兩個核心業務從來不會輕敵,據娛樂資本論,僅僅2020年,騰訊就在全球投資了29家遊戲公司。也就是通過海量投資,來覆蓋未來可能出現的所有爆款。錯失《原神》,是騰訊的一大損失。據《晚點 LatePost》,騰訊今年曾接觸米哈遊希望入股,但米哈遊始終沒有鬆口。
  • 遊戲「原神、三國志」崛起,騰訊焦慮了?
    大牌場BIG (作者 潘敬文)近日,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怒懟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在聊天群內聊《原神》,並要求內部徹查,一舉讓《原神》知名度暴漲,成功出圈。《原神》遊戲。蘋果應用商店截圖一鳴驚人,《原神》出圈《原神》是什麼東西?讓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給你普及。
  • 員工玩《原神》惹怒張一鳴,字節跳動為啥眼紅別人家的遊戲?
    在這個問題上,或許張一鳴最有發言權。據多家媒體報導,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發現lark(飛書)的公司內部群中有一些員工在上班時間閒聊熱門遊戲《原神》,這讓他相當不滿。「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
  • 張一鳴炮轟員工上班沉迷遊戲,網友:米哈遊原神成最終贏家
    截圖顯示,在一個名為 " 原神 " 的字節跳動內部飛書群中,張一鳴直言已在群內觀(wo)察(di)了兩天,發現一個談論遊戲的群卻在工作時間異常火熱,並對這一現象發出了 " 靈魂拷問 "。 這瞬間引發了字節系員工的吃瓜熱情,該群從原本的數百人瞬間暴漲至 5000 人規模。對此在社交媒體平臺中也有不少質疑聲稱這是有人冒用張一鳴炮製的炒作事件。
  • 張一鳴「發飆」背後,字節對遊戲業務虎視眈眈
    對重度自研遊戲業務心儀已久,字節跳動創始人、CEO張一鳴在Lark群內痛批員工上班摸魚聊遊戲一事,引發眾多圈內外網友吃瓜圍觀。張一鳴稱,之前自己因玩原神在lark加入了這個群,最近發現這個群的同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的聊遊戲。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是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自己還是非常意外的。
  • 原神三國志挑戰王者榮耀
    信息時報訊(記者潘敬文)  近日,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怒懟部分員工上班時間在群內聊《原神》,並要求內部徹查,一舉讓《原神》知名度暴漲,成功出圈。2020年無疑是遊戲產業變局之年,一大波「非騰訊」的遊戲新勢力崛起。對於騰訊,左右此前不擅長於遊戲領域的大廠成功綁定了無數中年男性用戶,右有新生代中型遊戲公司搶走大批二次元玩家。
  • 一個《原神》角色引發的聯合抗議背後,米哈遊做錯了什麼?
    2019年,米哈遊全平臺開放世界遊戲《原神》開啟第一次測試,因美術風格及部分元素酷似《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被指抄襲,在國內遊戲圈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玩家在Chinajoy展區內高舉Switch、砸PS4以抗議。
  • 《原神》成最大贏家?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 網友:看不慣退群啊!
    《原神》成最大贏家?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 網友:看不慣退群啊!這張截圖為飛書群消息截圖,聊天記錄顯示,說話的人名字、頭像均為張一鳴,「因為試玩原神在Lark(飛書)搜到並加入這個群,發現最近這個群在上班時間一直拼命在閃,有一些同學經常在上班時間專注地聊遊戲。」張一鳴很不客氣地指出,「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是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今天早上10點開始到現在,這個群已經大幾百條消息了。」
  • 科技公司「摸魚」不易,張一鳴試玩遊戲後這麼說
    12月9日,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在飛書內部群聊的對話被傳至網絡並引發熱議。張一鳴在飛書群中發言稱:「之前因為試玩《原神》在lark(飛書)搜到並加入這個群,最近發現這個群在上班時間一直拼命閃,所以這兩天我留心了下,發現一些同學經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聊遊戲。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是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今天早上10點開始到現在,這個群已經大幾百條消息了。
  • 觀察者網發聲質疑米哈遊火出圈了,Zard開噴:業界毒瘤、國產之恥
    米哈遊這個遊戲公司想必最近可以是火得不行,原神帶著國產三A大作的招牌,先是打著「塞爾達」旗號宣傳,現在更是有了拳打塞爾達,國產遊戲之光的美譽。米哈遊的粉絲更是把原神一頓吹,全平臺互通,開放世界,抽卡系統,還有人覺得:原神是劃時代的作品,塞爾達憑什麼碰瓷原神。
  • 張一鳴批評員工沉迷《原神》影響工作,員工回懟「那你退群啊」
    張一鳴說「發現有一些同學經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地聊遊戲」,這讓他感到「非常意外」,於是他問道:「一大早到現在就在群裡聊天的同學/部門是今天工作很閒嗎?」 這個內部群裡都是《原神》的遊戲玩家,據說張一鳴也強迫自己玩了一個小時,此前有媒體報導,張一鳴「不打牌,不玩遊戲,不看碟,還給自己起了個封號叫『道德狀元』。」
  • 張一鳴都在玩的《原神》有資格被稱為「國產遊戲之光」麼?
    12 月 4 日,騰訊遊戲學院發布了紀錄片《遊衷之言》,邀請 21 位國內一線遊戲製作人圍繞「國產遊戲離世界一流有多遠」展開討論。其中騰訊互娛《使命召喚手遊》的製作人 Leo 表示,「目前國內遊戲市場,市值主要是靠手遊來維護的。」獨立遊戲製作人王妙一認為,「如果從商業角度來衡量,中國遊戲目前就是世界一流的。」
  • 原神風靡全球,騰訊網易為何沒做到?二次元只是突破口
    這裡要說的是,騰訊和網易雖然在海外市場佔有份額相當高,但多數遊戲都是憑藉熱度或者資本堆積起來的,就比如說PUBGM,當吃雞遊戲大火的時候,騰訊擁有遊戲的版權或者說所有權,發行手遊勢在必行,就像現在的英雄聯盟一樣,騰訊和拳頭髮行手遊,騰訊一樣擁有全球高額佔有率,同時兩家的遊戲數量多,並沒有那種頂級競爭力,除了資本。回歸正題,先說原神為何回火。
  • 原神「C位」出道,二次元手遊又「行」了?
    光聽米哈遊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它旗下已經出品了《崩壞學園》系列等熱門移動遊戲,而原神一推出,討論度便一再攀升,群聊、討論組,以及B站、微博、NGA等大型社區中,現在它永遠是能勾起話題的最佳催化劑,原神成功出圈。
  • 二次元為愛氪金,《原神》月入16億,米哈遊為何仍然被嫌棄?
    上線的第一個月,《原神》就從全球玩家手中賺走了2.45億美元,超過了騰訊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和《PUBG Mobile》,是當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手遊。《原神》的製作公司米哈遊也賺得盆滿缽滿。米哈遊曾經在2017年提交了招股書,在今年9月11月又主動撤下。
  • 1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騰訊第一米哈遊第三《原神》收入...
    其中,騰訊、網易、米哈遊位列前三位。  其中,米哈遊《原神》9 月 28 日全球跨平臺同步發行,過去 2 個月在移動端的預估收入已接近 4 億美元,日均收入超過 600 萬美元。此外,米哈遊位列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第 5 名,僅次於騰訊,網易,Playrix 和 Zynga。
  • 黑馬《原神》出圈難解資本焦慮:二次元遊戲估值仍是待解題
    而更多業界人士則認為,《原神》成功的背後,不僅是出於遊戲本身在立繪、世界觀設定等方面的高質量,它走紅的背後,折射出的是近幾年國內二次元遊戲市場的崛起以及新時代遊戲市場用戶取向的變化。打造「爆款」再引關注《原神》成為爆款,在遊戲圈內並不讓人意外。
  • 原神: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米哈遊的動畫渲染技術究竟有多強?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從《原神》的手上分一杯羹。然而作為國產遊戲行業的兩位「大佬」,這兩家公司遊戲的風格,玩家們都心知肚明。所以,騰訊與網易在這個時間段推出的新遊戲,頗有一種主動為《原神》做「背景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