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剪輯類短視頻風靡,著作權為流量讓出灰色地帶?律師這樣說

2020-12-19 交匯點客戶端

在自媒體平臺上,網友們常常可以「刷」到一些基於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短視頻產品。此類短視頻發布者,通過重新剪輯、配音、重配字幕等方式,將時長較長的影視內容濃縮至數分鐘傳達給受眾。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主流自媒體平臺上,影視剪輯類的短視頻已經圈住不少用戶的流量。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以「毒舌電影」在某平臺的帳號為例,截至2020年12月10日,該帳號在過去3個月裡增長536.7萬粉絲,粉絲總數已達到4707.7萬,除此以外,還有不少類似帳號「漲粉」勢頭強勁,爆款短視頻產品屢見不鮮。

2018年3月1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所有視聽節目網站不得製作、傳播歪曲、惡搞、醜化經典文藝作品的節目;不得擅自對經典文藝作品、廣播影視節目、網絡原創視聽節目作重新剪輯、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得截取若干節目片段拼接成新節目播出;不得傳播編輯後篡改原意產生歧義的作品節目片段。嚴格管理包括網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不給存在導向問題、版權問題、內容問題的剪拼改編視聽節目提供傳播渠道。相關專家認為,《通知》的頒布,給自媒體平臺內普遍存在的非法行為敲響了警鐘。

版權方面,《通知》強調的是,視聽節目內容的傳播過程必須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相關規定,抓取及二次創作等行為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實行。2019年7月31日,以「X分鐘帶你看完電影」走紅的「網紅」博主谷阿莫因遭迪士尼等5家電影公司控告侵權再次到臺北地方法院出庭調解會。據公開資料顯示,其中一家電影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公司有4部以上的影片因谷阿莫的講解視頻出現而無法在影院上映,一部影片花費幾百萬元買進,直接損失成本超過8位數。這件事,也引發了輿論對著作權問題的關注。

江蘇路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孫淑蘭指出:「影視剪輯類短視頻發布者,如果未經許可就使用了原作內容,便極有可能構成侵權。其中,是否商用並不是判定侵權的唯一標準,對於侵權問題,我們還應該結合《著作權法》中對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標準來進行認定。」

據孫淑蘭介紹,《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人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即在網絡上傳播作品的權利。與此同時,《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也規定了合理使用的12種情形,對於這些情形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其中有一項為:「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影視剪輯類短視頻在特定範式內可以適用於這條。

那麼,「合理使用」該如何界定呢?孫淑蘭認為,構成「合理使用」的核心要素是:

1.使用時必須標明出處和來源;

2.使用目的是「介紹或評論作品、說明某一問題」;

3.使用的程度是「適當引用」;

4.使用的作品應當是「已經發表」的作品。

孫淑蘭強調,以上核心要素違反任意一條便可被判定為侵權,「例如,自媒體人在未經許可情況下擅自截取片段,但未在作品中標明影視作品著作權人名稱的,可以被判定為侵權;目的是通過自媒體流量變現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的,也同樣可以被判定為侵權。」記者通過搜尋引擎發現,目前網絡上有不少針對「自媒體通過影視剪輯進行流量變現」的教程,其中大部分並沒有對侵權問題做出詳細說明。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又對「合理使用」進行了補充說明:「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使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發表的作品的,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2020年中旬,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一起關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圖解電影」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法院認為,該案中,涉案圖片集幾乎全部為原有劇集已有表達;而深圳市蜀黍科技公司抗辯稱,按照一般類電作品以每秒24幀計算,涉案圖片集僅「引用」了原作品0.5%的畫面內容。但是,合理引用的判斷標準並非取決於引用比例,而應取決於介紹、評論或者說明的合理需要。該案中,涉案圖片集並非是為了介紹或評論,而是為了迎合用戶在短時間內獲悉劇情、主要畫面內容的需求,故不屬於合理引用。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深圳市蜀黍科技公司侵犯了優酷公司對上述兩部劇集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維持了一審判決,判賠經濟損失3萬元。

國內某著名影業公司總經理向記者透露,在業內,著作權人其實也會綜合考量這個問題,如果對其利益沒有實質傷害,一般不會去追究責任。「為了追求傳播效益,片方、粉絲團體及個人也都深度參與其中,某些自媒體『頭部帳號』對我們來說也是重要的媒介資源,這種關係也是需要維護的。」同時,他表示,目前這種現象在自媒體平臺上已經蔚然成風,有些內容確實涉及侵權,但發布者很多都是個體,追責也有一定難度。

針對以上問題,孫淑蘭表示,不追究責任並不代表沒有侵權,自媒體人還是應當樹立法律風險防範意識,在引用他人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中,最好要取得版權方的授權。如果沒有取得授權的,也要結合法律規定,在合法的範圍內使用。

交匯點記者 王子傑 通訊員 吳涇豪

相關焦點

  • 碎片化追劇時代來了 你是「短視頻追劇族」嗎?
    你看的小視頻很有可能已涉嫌侵權  流量變現的時代,誰都想來分一杯羹,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人們居家隔離,娛樂方式被局限,影視剪輯類帳號數量猛增。從事影視劇發行的鄭先生告訴記者,製作公司在進行版權售賣的時候會和播出平臺約定長視頻和短視頻上的權益,因此現在製作方會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開設官方帳號,平臺會為這些帳號設置白名單,來播放一些卡段剪輯,這些都是合法的。但是將影視劇拿來任意剪輯再放到網上賺取流量,這樣的形式是否已經涉及侵權呢?
  • 我被影視剪輯類帳號刷屏了!這類抖音帳號是如何賺錢的
    以營銷號矩陣為主的影視剪輯帳號。營銷號類影視剪輯帳號則是作品相對粗糙,沒有解說配音,製作成本低。不需要專業的技能就可以輕鬆上手,並且可以帶來可觀的利潤。如果有成功的營銷運營模式,營銷號也可以做出爆款視頻!
  • 重新剪輯影視作品是否侵權?短視頻行業亟需版權保障
    然而,在網絡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與短視頻相關的著作權糾紛頻發,引發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爭議。所爭議的問題主要歸結為兩點:其一,短視頻製作者(包括網絡主播、用戶、自媒體等)利用他人作品製作短視頻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還是存在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其二,如果網絡短視頻出現了侵權行為,平臺該承擔何種侵權責任,傳統的「避風港規則」是否適用於短視頻平臺。
  • 愛奇藝下架粉絲剪輯視頻:同人作品,侵權了嗎?-虎嗅網
    每逢踩到某個劇集的雷區都會奔走相告,提醒其他剪刀手避雷,微博「剪刀手吐槽bot」常常會收到各類劇集剪輯被版權方要求下架的投稿。叉子說,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剪刀手們就會選擇不剪相關視頻,或者剪輯後「低空飛行」,例如不在標題中寫明劇名,不打標籤分類等,避免引起版權方的注意。
  • 卷尾巴:影視、綜藝、動漫類短視頻如何做?剪輯號必看技巧
    短視頻領域的分類非常的多,精細化的分就更是數不清了,但在這個領域裡,有種類型的帳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就是影視、綜藝、動漫這種靠剪輯來吸引粉絲關注的帳號,這類帳號呈現的形式也很多,比如解說,盤點,惡搞之類的,卷尾巴就非常喜歡看這種類型的短視頻,那麼這種類型的視頻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 視頻剪輯在影視行業的薪資是多少?
    其實如果想從事影視後期的工作,想做到專業的話,每個崗位就都是分開的。影視後期種類類型很多:剪輯、包裝、特效、調色。在影視領域(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每個部門都是獨立開來的,各個流程由各個部門負責。剪輯行業的話,比起一般行業,工資水平還是可以的。但需要經驗水平、技術支撐,才能高薪,所以先要掌握技術。
  • 影視明星「粉絲」搜集素材剪輯視頻從自娛自樂到公開傳播引侵權質疑
    調查動機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音視頻剪輯技術、工具不再「高不可及」。於是,一些影視明星的「粉絲」發揮各自專長和想像力,將偶像的影視作品進行改編、剪輯等二次創作,這種被稱作「飯制劇」的短視頻近來頗為火爆。如同所有網際網路新生事物一樣,「飯制劇」背後也存在一些法律問題。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人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
  • 短視頻這些重要知識,你知道嗎?短視頻類型及實用剪輯工具介紹!
    但是,我們不少剛剛進入自媒體行業的新人朋友們,對進入平臺後前期作品質量和數量的重要性,以及對短視頻的基本類型和實用剪輯工具不甚了解,以至於在短視頻作品創作過程中茫無頭緒或者效率低下,對自己帳號和個人的成長及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今天,聖歌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短視頻基本類型和實用剪輯工具,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 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熱門影視劇等成侵權熱點
    :熱門影視劇、體育賽事等成短視頻侵權熱點  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2020年,原創短視頻結合網絡直播打賞、網絡直播帶貨等模式,已成為網絡流量主流來源之一。短視頻涉嫌侵權的形式主要包括:直接搬運;音樂侵權;二次剪輯創作;字體侵權;網絡主播帶貨侵權等。  12426版權監測中心前身是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由業內資深專家、版權執法專家、知名律師與相關科技企業共同成立。
  • 短視頻二次剪輯過原創賺錢,二次剪輯方法是什麼?有哪些好的類型
    短視頻二次剪輯過原創賺錢,二次剪輯方法是什麼?有哪些好的類型二次剪輯怎麼過原創,如何把二次編輯的視頻完完全全變成原創,而且能夠快速的變現?二次剪輯視頻,其實是很多朋友關心的東西。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做真人出鏡,所以就需要進行二次剪輯。自媒體短視頻,抖音二次剪輯過原創賺錢?今天準哥給大家介紹一種人人都可以操作二次剪輯過原創的方法。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抖音推出的視頻剪輯工具剪映APP在某平臺發現一條與自己相同的短視頻模板,遂以侵權為由將某平臺運營公司訴至法院。這起首例涉短視頻模板著作權侵權糾紛案,日前於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
  • 谷阿莫、圖解電影涉侵權 影視解說界限在哪兒?
    然而同時,剪輯視頻、截圖的做法也面臨侵權的風險。影視解說為何成侵權高發區,版權困境如何破解?微博截圖:谷阿莫製作視頻很受歡迎谷阿莫陷侵權糾紛「5分鐘帶你看完電影XXX」,「爆笑解說電影XXX」,「XXX說電影」,隨著數字內容時代到來、生活節奏加快,剪輯視頻、解讀影視正成為一股潮流。
  • 影視剪輯和影視解說哪一個更有前景,如何選擇
    現在隨著智慧型手機發展,短視頻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尤其是電影解說和影視剪輯方面的內容,在視頻平臺很多人操作,也有不少人確實為此賺了不少錢。那麼到底哪個更好做,未來更有潛力發展。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首先來把兩個項目分別做一個解釋:影視剪輯:通常我們也叫它影視搬運,做法就是尋找到一段好的片子,截取其中一段精彩的片段,上傳到自媒體平臺。通過廣告流量獲取分成。
  • 一分鐘解讀電影、短視頻平臺追劇…沒版權風險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9日電(記者 宋宇晟 單璐)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個短視頻無意間刷到一部劇、一部電影或者一檔綜藝,然後開始在短視頻平臺追劇。但,這些短視頻會不會有版權問題?視頻截圖  在抖音追的劇有版權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短視頻追劇、看電影、看綜藝了。
  • 魚爪網解析影視剪輯號,如何靠「搬運」的野路子,月入20萬
    你知道,什麼類型的短視頻最易上手又容易吸粉嗎?以抖音為例,影視剪輯類的視頻前三甲必定佔據一席之地。很多人想要通過影視剪輯號賺快錢,但是由於版權意識的增強,剪輯類帳號被封號、被追究侵權的例子不勝枚舉。影視剪輯類的短視頻帳號的賺錢路子究竟有多野,其中又會有什麼風險呢?看魚爪網全面分析。
  • 靠「搬運」月入20萬,抖音上的影視剪輯號,賺錢的路子究竟有多野?
    前有平臺「搬運」限制,後有傳媒公司「律師函警告」,影視剪輯類視頻還是財富密碼嗎? 如果問:現在哪類短視頻最易上手又能快速漲粉? 影視剪輯類視頻能排得上前三。
  • 破譯影視剪輯號的財富密碼
    在靠短視頻內容吸引了用戶之後,再通過評論為影片和視頻平臺導流。 對方稱,業內常見的合作影視剪輯類帳號的客戶除了影視平臺,還有一些影視經紀公司,也會通過影視剪輯號為新劇炒作話題或劇透。
  •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有用嗎 短視頻代運營公司剪輯團隊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有用嗎,抖音作為一個內容性很強的短作品內容平臺,當然想獲得抖音中心的流量分發,抖音的內容必須符合優質內容的本質。一起來看看短視頻代運營公司剪輯團隊 抖音短視頻代運營有用嗎,抖音作為一個內容性很強的短作品內容平臺,當然想獲得抖音中心的流量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