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

2020-12-14 央廣網

  

  「看著火箭飛天的那一刻,我們都舉起雙手跳著歡呼起來,奮鬥了這麼久哪能不激動!」昨天下午,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火箭公司)長徵五號遙五試驗隊一行21名工作人員先行返回天津。一下飛機,天津火箭公司測試技術員關澤科便這樣告訴記者。作為入職6年、參加過三次發射的「老隊員」,關澤科笑稱自己已經比從前淡定沉穩了不少。戴著口罩記者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眼中流露出的興奮與滿足卻騙不了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便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天津大火箭基地)「誕生」的。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就是大家口中的『胖五』火箭。它也是我國直徑最大的火箭,技術創新達到95%以上,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關澤科打開了話匣子,「這回執行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的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他告訴記者,此次發射他負責的是火箭控制系統的測試項目管理工作。「我們所有團隊都是提前兩個月到,進行火箭上塔,把各個部段進行垂直總裝再進行各項測試工作,大伙兒齊心協力確保火箭發射萬無一失。我們的整個測試流程粗略說就是用計算機跑流程,每次測試要是有報錯心裡就特別著急,看看涉及到哪些問題就得趕緊排故,這次任務進行得比較順利,也是鬆了一口氣。」

  火箭發射升空時,關澤科被安排在了搶險隊。「發射前6小時,我們就完成了測試工作,在場外待命。說是淡定其實還是挺緊張的,又有點激動,也做好了隨時搶險的準備。」關澤科回憶,「看著火箭飛上天的那一刻,真是無比榮耀!」

  此次負責「胖五」整流罩相關工作的張帥也在海南待了兩個月。「這次經歷真是很難忘,作為一名航天工作者特自豪、特驕傲!」張帥說,「火箭發射前6小時,我們完成工作撤離後,大伙兒按照傳統都吃了包子,我們管這叫『成功包』,希望能帶來好運,寓意發射成功。現在又要開始新的工作了,希望能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下次再和同事們一起吃上『成功包』。」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成為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刺破蒼穹。今年,又完成了長徵五號B的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以及此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隨後,帶著勝利的喜悅,關澤科、張帥和同事們馬上又將投入後續型號的總裝測試工作。

  記者了解到,天津火箭公司所在的大火箭基地位於濱海新區天津開發區西區,佔地面積約3000畝。由火箭研製生產區、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區和輔助配套區三部分組成,是集火箭零部件生產、部組件裝配、總裝測試與試驗於一體的代表中國航天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航天城。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都是在這裡完成總裝測試,由海運前往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隨著「胖五」再次成功發射,天津大火箭基地也將躋身世界最大的航天基地之一,成為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天津不斷發力的亮麗縮影。 (記者 萬紅)

  圖片由天津火箭公司提供

相關焦點

  • 「轉發」「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圖)
    天津日報訊(記者 萬紅)「看著火箭飛天的那一刻,我們都舉起雙手跳著歡呼起來,奮鬥了這麼久哪能不激動!」昨天下午,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火箭公司)長徵五號遙五試驗隊一行21名工作人員先行返回天津。
  • 圓滿完成「胖五」發射任務 首批隊員凱旋
    原標題:首批隊員凱旋   11月25日下午,CA1668次航班穩穩地降落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圓滿完成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遙五試驗隊首批20餘名隊員凱旋。
  • 對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成功發射沒有一絲僥倖可言
    天津日報訊 2016年我國首個5米直徑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將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總裝測試團隊(以下簡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帶入了大眾視野。幾天前,這一團隊又圓滿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部分隊員也於25日順利返津。
  • 勇往直前 初心未改——專訪「胖五」總裝測試團隊
    內容提要:2016年我國首個5米直徑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將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總裝測試團隊(以下簡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帶入了大眾視野。大火箭長徵五號遙五箭試驗隊員長徵五號總裝現場 圖片由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提供天津北方網訊:2016年我國首個5米直徑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將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總裝測試團隊(以下簡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帶入了大眾視野。
  • 「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中日「快捷通道」將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
    「十四五」期間中國華能將在津投資500億元。25日,市政府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華能「十四五」期間將在人才、資金、產業配套以及模式創新等方面加大在津投資力度,預計總投資500億元。「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
  • 「胖五」已就位!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下旬擇機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總裝製造,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被親切地稱為「胖五」火箭,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作者 郭超凱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採取約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
  • 「長五」夜飛,「嫦五」奔月|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長徵五號點火升空瞬間2020年11月24日凌晨04時30分,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在海南文昌發射現場看到,伴隨著一聲轟鳴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騰空而起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對於我國探月工程來說,這次任務是「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對於長徵五號系列火箭來說,也是今年的收官之戰。特別是,此次發射堪稱本年度最具分量的發射。
  • 嫦娥攬月|長五送「嫦五」,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三大看點
    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立項研製後較早明確的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歷經十年,「大火箭」終於與「嫦娥」攜手奔月,舉國關注、舉世矚目。那麼,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呢?嫦娥五號探測器全貌。本文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萬珂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
  • 「胖五」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胖五」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5 星期三     南海之濱,徹夜無眠。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這是該型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雖然「重」,但嫦娥五號卻很靈巧,它要在太空中獨自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式,實現月球月面的採樣返回。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擇凌晨升空?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原標題:「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擇機發射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完成垂直轉運
    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郭超凱 段遜 葉雨恬)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胖五」迎來新乘客,「嫦娥」走過了怎樣的奔月之路?
    本文轉自【新華網】;南海之濱,「胖五」揚帆。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胖五」就位 「嫦五」即將奔月採樣返回
    來源標題:胖五就位 嫦五即將奔月採樣返回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