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陪大家回顧了樂高積木從誕生到走進千家萬戶的傳奇歷程。簡單介紹了這種玩具的小顆粒拼砌產品在不同時期的設計思路、主題風格、玩法拼法的演變過程。
越靠近現在,尤其是最近幾年,樂高產品數量激增,二十多個大小系列同時在售。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特點、不同需要的各種玩家,每年發布上百種新品。所幸的是,東西雖多,大多為朋友們所熟悉。
上篇提到,經典時代為什麼結束在1998,這個明顯的分水嶺就是樂高從次年開始生產授權產品,並產生依賴。
作為文化娛樂產品的旗艦,電影工業在此前誕生出了《星球大戰》這樣能成系列出品形成持續風潮引爆購買慾帶動周邊產品的超級大片。
書籍用文字,故事用聲音,畫冊用圖像傳遞信息,受眾需要一定的腦補才能進入其中。而電影超越這一切,直接把一個無限逼真的幻想世界送到你面前。沉浸在電影世界裡的孩子們,已經不滿足於用手裡的積木拼搭一個類似意向的摻雜自己想像的獨特世界。他們就要千年隼,他們就要殲星艦,要和電影裡一模一樣的。
看過之前我寫的恐龍玩具文章的朋友對這些似曾相識吧,孩子們已經不管真正的古生物復原有什麼樣的成果,和電影裡的不一樣就是不順眼。
各家玩具廠商都在爭取授權。當時擺在樂高面前的是,如果不和盧卡斯影業合作,授權就是孩之寶的。若如此,孩之寶將一舉成為時代前沿的精品模玩的代名詞。而樂高只能苦守些城堡海盜小車小房,被看著大片長大的青少年逐漸打入跟不上潮流的低幼玩具的冷宮。
但授權籤下,就意味著必須服從一系列限制條款。樂高人仔首先照著演員調整膚色,五官表情力求接近。盒子和組裝說明上不再出現任何別的拼砌模式的圖例,一盒多拼自由創意的玩法被淡化。各種載具和人員配置力求還原。你也許是樂高玩具,但你更是星球大戰周邊模型。
生產戰錘模型的GW公司,在日後出品指環王系列產品的時候也遭此厄運。必須放棄堅守了多年歷史悠久的28mm傳統,改做比例模型,後果可想而知。
樂高星球大戰系列作為最主要的星球大戰周邊玩具,一經出現,迅速佔領市場。不少並不喜歡拼砌,以前對樂高興趣不大的星戰迷,紛紛入坑。大家把拼插模型買回家,嚴格按說明書完成,幻想著自己就是電影裡的某某,乘坐著那啥,揮舞著那啥,與某某太空相見。披著床單,拿著手電筒,追跑打鬧的遊戲方式,也可以被栩栩如生的人仔,精美逼真的飛船模型,高度還原的場景玩具,構架的玩偶角色扮演取代。樂高和皮克斯攜手改變著孩子們進入幻想世界的方式。你說這是喧囂與浮躁,是膚淺的快餐文化,但它不香嗎。
期間,還出現了專門的樂高星球大戰人仔收藏玩家。他們對樂高的理解與需求和傳統玩家已經大不一樣。既然是收藏品,必須是具象的,官方設計好的,就算有個別手工DIY,也要還原電影設定。在這方天地,很難出現一批自己設計的獨有角色。不按設定來,你玩的就不是星戰。收藏者們亦步亦趨地跟隨著相關SET出品的腳步,品味著角色人仔每一個髮型每一種表情的不同。出了就買,絕不留空,至今存在,中外都有。
科幻有星戰,奇幻就有哈利波特,嘗到電影IP甜頭的樂高順拐地在2001年就帶出一波小魔法師。火,必須火。銷量全靠它們了。
但問題是當時這種大片出的並不仔密,星戰和哈利波特2003年都沒有新片。周邊產品業績下滑可以想見。雖有蜘蛛俠的新品頂一陣,但那時的彼得帕克還不是後來和好基友玩樂高死星的小蜘蛛,影響力不行。看,還是耽誤在星戰上了。
找到新路是需要過程的,而過程是反覆而又曲折的。
總之這一時期樂高在經典題材上貢獻不多,市場對其一次次的嘗試與創新,時認可時不認可。當時公司的管理層總想研發些不太用拼砌的,直接拿來玩的,與動畫圖書結合的大爆款。這其中只有生化戰士系列如期成功。但更多的是,一批批奇形怪狀特別不通用的新零件被傳統玩家丟進盒子棄之不用。
之後換了領導團隊,重新把拼砌玩家當做核心,新產品必須70%以上使用通用零件,新玩具要能和經典時代,甚至是System of Play時代相連接。樂高之所以是樂高,因為它是一種系統,自由的百變的激發創造性的彼此相連接的系統,不僅是一個個單獨的以盒子上那張圖的模樣放進柜子的模型。
下面乾脆模糊掉時間,編年改傳記,選幾個系列分幾次簡述一下,也算為這咱們次穿越旅程做一個收尾。還是省去了得寶、科技、編程機器人、生化戰士這些相對獨立的分支,只介紹小顆粒拼砌產品。
1977年5月《星際大戰正傳1:新希望》
1980年5月《星際大戰正傳2:帝國反擊戰》
1983年5月《星際大戰正傳3:絕地歸來》
1999年,隨著前傳1幽靈的威脅在5月的上映,改變樂高的星球大戰系列玩具橫空出世。剛一上市就成了暢銷品,銷量超過了樂高總銷量的1/6。
盧卡斯影業選擇樂高的理由可能很多,但我猜其中之一會不會是拼插積木類玩具特有的生產周期短的特點。從之後《流浪地球》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拼插積木在設計的時候,可以使用大量現有零件,只需對很少特殊零件開模,大大縮短了從研發到產品上市的時間。流浪地球電影火爆之後,數個品牌的拼插積木玩具三個月之內就能到玩家手中。而微縮模型,要預定一年後才能交貨。
由於保密等問題,除非是變形金剛這種投資方自家的孩子,電影周邊玩具的生產周期肯定是越短越好。生產過程中,就算你潛進工廠,除非看見包裝盒和拼裝說明,不然根本無法被劇透。
樂高星戰的影響力,超過了樂高之前大部分系列。一些影視劇裡甚至
把玩樂高等同於玩樂高星戰。像《全部變成F》電視劇裡密室中人那樣玩拼砌桶的實在是不多了。
該系列歷經20餘年,延續至今,為樂高開疆破土,俘獲人心。一波一波的玩具中,留給我們的實在太多了。因為我自己不玩這個,就不多說了,下面放一些圖,紀念一下這些曾經的爆款們吧。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5月《星際大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上映
超大型的殲星艦模型,一定給當時的模玩迷帶來了不小的震撼。這不是兒童玩具,真乃收藏品呀
2003年
由於2002上半年賣得太好,零售商之後紛紛追加訂單,結果由於02下半年開始沒有相關電影,產品全面滯銷。部分商家的積壓品已經超過了最大庫存極限的兩倍。可想而知,03年那些新品完全推不動。致使04年都還在處理存貨。
2005年,盼星星盼月亮,5月《星際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如期上映。前六部就此完結。
死星1出現,它很還原,但不夠好玩
2006年
2007年
超大千年隼問世,曾一度是絕版神物
2008年
大家更熟悉的那個死星問世,極受歡迎,極其長銷,產品周期竟與8年後的新版無縫接軌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超大款的超級殲星艦問世,絕版後至今還沒有新版
2012年
2013年
俗稱的「熊村」問世,這是樂高星戰系列最具規模知名度最高一款場景,拿掉人仔,還可以與指環王系列的精靈搭配
2014年
又一款重磅的產品——沙堡問世,目前絕版中
2015年星戰電影開始續集,12月《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
2016年12月《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上映
死星再版,依然暢銷
2017年12月《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
超大千年隼再版,再次吸引一批星戰迷入坑
2018年5月《星際大戰外傳:遊俠索羅》上映
2019年12月《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上映,同年又是樂高星戰20周年紀念
新版超大殲星艦面世
比起星球大戰,我更能理解樂高與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合作。古靈精怪又富餘幻想的男孩,或研究魔法,或拼砌積木,或被魔法變成積木被別人拼砌。
在當時那個時代,《侏羅紀公園》《星球大戰》《哈利波特》《指環王》都是超出觀眾預期和以往觀影體驗的現象級電影。沒見過啥世面的我一下子就被電影大師和特效大師們創造出來的視聽盛宴徵服,就算之前看過原著還是能被震撼。
貓頭鷹送信,神奇的火車站,夜晚行於水面的一眾小船,古堡門口拿鑰匙的大鬍子巨人。旗幟在飯堂翻動,掃把因魔法飛舞,神秘的房間,悠遠的傳說,青春迷茫而又無畏。
就算我沒暗戀過赫敏·格蘭傑,也暗戀過那個魔法與光影的世界。
看完變形金剛動畫片有沒有很想買廣告中的玩具,我看完電影,也是這麼想買哈利波特各種周邊。
作為樂高迷,我希望樂高能出一些自主背景的開放性的泛魔法學院玩具,玩家會把它霍格伍茲化。我可以給大眾臉人仔畫上眼睛,描上疤痕,用紙或布做一些旗幟和披風。
但作為哈利波特愛好者,我又怎會怪樂高準備的太好了呢。
2001年11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樂高哈利波特系列玩具上架。當然第一時間買回家。
4706 4709兩款
揭面效果
隱藏石像
能翻面的旗幟
座位底下有暗格
隱約浮現的人臉
各種機關、轉門
這隻三頭犬必須是獨有
欣慰的是,這些較大的set在拼裝說明後部都有多種套內MOC的內容。這在那種時空背景下,實屬不易。當然這也得益於產品本身設計得就很意向,還原度並不高。
是不是看著基本構架都差不多,方便玩家連繫統,或者學會之後模仿著搭建新場景
2002年11月《哈利·波特與密室》上映
2003年,依然很抽象
海格小屋2代,屋頂不再是一體的特殊件了
配合電影情節,火車也出2代了
2004年5月《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上映。和星戰那時候一樣的問題,之前的貨大量積壓,03的新品都還沒地方放呢。
火車繼續優化
2005年11月《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
獨佔的龍
2007年7月《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上映
2009年7月《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上映。但不知是不是授權問題,這一階段此系列產品在售時間都非常短,絕版地很快。
2010年11月《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上映,系列電影即將收官。樂高也重啟了該系列的周邊玩具。設計更精美,人仔更生動。
海格小屋第3代了
火車是4代了吧
20011年7月《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一個時代和一段傳奇悄然落幕
對角巷絕對是這次短暫重啟的點睛之筆,期待樂高今後能再出同題材的作品吧
而之前兩個相對單一的版權方不同,樂高的超級英雄系列充分彰顯了其版權庫的龐大。從復仇者聯盟、銀河護衛隊到X戰警、蜘蛛俠宇宙,從蝙蝠俠、小丑到超人、海王、神奇女俠,樂高漫威DC兩門抱,誰家的電影都會有樂高的周邊。
但從2003年蜘蛛俠系列以來,樂高的超級英雄玩具由於年齡層定位偏低,體量普遍不大,很少有UCS收藏家級的玩具。重量級作品主要集中在蝙蝠俠系列,這兩年有個別鋼鐵俠的。咱們隨便看幾個就好
蝙蝠俠尤其是小丑與哥譚的故事很多,知名set也很多,以後有可能單獨寫一些,這裡大家簡單領略一下
今天回顧的這三個系列,因電影大片時代而起,讓樂高收穫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是非功過,玩具總沒有錯。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些電影,這些玩具,和那時曾經的自己。
下面這些人,屬於時代,造就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