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中國腦」 列車「廣州造

2020-11-21 大洋網

隨著交通網絡的越來越發達,大灣區正越來越「小」。圖為廣州南站。

廣州新動力新興產業系列觀察之四

大洋網訊 「以往從廣州到汕頭潮陽區需要坐六七個小時大巴,現在坐高鐵只需要兩三個小時。」因為高鐵,廣州人姜濤可以選擇到待遇更好的汕頭公司上班。

「父母年紀大了,我周末經常坐高鐵回湛江陪伴他們,現在不必再開5個小時車長途跋涉。」因為高鐵,黃埔區公務員陳根可以兼顧事業發展和照顧父母的責任。

出行日趨便利的背後,折射的正是廣州軌道交通產業的精心布局和蓬勃發展。據悉,2019年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增加值171.86億元,增長6.2%,營收近900億元,預計今年營收將超1000億元,明年有望達到1200億元。

大灣區正越來越「小」

截至2020年上半年,廣東省內鐵路營業裡程達到4718公裡,其中時速200公裡及以上鐵路2100公裡,在全國名列前茅。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大灣區已初步形成「兩縱一橫」的城際鐵路網,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城際線路由西向東有廣佛肇、佛莞、莞惠城際,由北往南有廣清、廣佛、廣珠、新白廣、穗深等城際線路,構成一個「A」字形的城際交通網。

按照規劃,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將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將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在近期的建設安排上,規劃提出建設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總裡程約775公裡,總投資約4741億元,大灣區有望形成主軸強化、區域覆蓋、樞紐銜接的城際鐵路網。各地時空距離不斷縮短,大灣區正越來越「小」。

廣州地鐵當前運營本地線網總裡程達515公裡,運營裡程居世界前五。放眼未來,廣州地鐵預計2023年運營裡程將達到800公裡,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遠期規劃地鐵總裡程達4263公裡。

地鐵裝備國產「大腦」

《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提出,打造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品牌,提升車輛及關鍵設備的自主研發水平。廣州地鐵七號線採用的是首套國產MTC-I型CBTC信號系統,這是國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鐵信號系統,由廣州地鐵聯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信號系統是地鐵運行的關鍵,好比控制列車的「大腦」。

「作為國內首個研發的具有全套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軌道交通列車控制系統,國產MTC-Ⅰ型CBTC信號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一舉打破了國外核心技術壁壘,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推動我國軌道交通核心技術自主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環境下,掌握核心技術尤為重要。」廣州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地鐵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推進系統演進升級,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城軌信號裝備製造產業鏈。」

地鐵列車實現「廣州造」

《發展規劃》提出,堅持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發展,提升新一代綠色智能、高速重載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整車、城際快速動車組製造能力。

在番禺,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和廣州地鐵共同投資的廣州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年總裝能力可達350輛,近年來逐漸大展身手,從少數列車生產到自主試製,再到批量生產,最終首次實現了七號線所有列車全部「廣州造」的重要目標,使列車生產本地化程度更高,技術水平更成熟,服務響應速度更快。

作為同樣的B型車,七號線列車與「老大哥」三號線相比,七號線列車整車重量採取了減重措施,如防寒材採用更輕的材料,蓄電池箱由立式更改為臥式,整體重量每列車減輕近900公斤。而且,列車國產化水平更高,牽引系統和制動系統均為廣州地鐵首個80km/h速度B型車批量使用國產化設備的項目,且9個關鍵子系統均為國內供貨商生產,整個項目國產化率高達90%以上。

該公司生產的地鐵車輛、新型有軌電車在廣州、深圳等城市佔據重要地位。除了整車製造,還承接了廣州地鐵、廣州有軌電車公司、深圳地鐵的多項維保和大修業務。

威水案例

龍頭企業「走出去」打造中國名片

10月25日,巴基斯坦拉合爾市軌道交通橙線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巴基斯坦第一條地鐵線,運營維護由廣州地鐵聯合體負責,標誌著廣州地鐵運營及維護業務首次走出國門。2019年4月出臺的《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把軌道交通產業定位為廣州市重點新興產業,作出了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走出去」的工作部署。

在2010年全國第一條城際地鐵廣佛線開通,廣州地鐵就已邁出市界,開國內先河運營城際地鐵。據悉,廣州地鐵還是國內首家承接城際線路運營的地鐵公司,正積極推進廣清、新白廣等多條城際鐵路的運營籌備。

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地鐵集團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地鐵、城際、有軌全制式覆蓋』和『粵港澳大灣區全域覆蓋』的新格局,並積極向『全產業鏈』發展。」

據介紹,2017年,廣州地鐵集團聯合三家單位發起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在國內乃至國際軌道交通市場創建「廣州智造」的行業第一品牌地位。截至目前,已凝聚66家會員單位,涵蓋全產業鏈條。

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所所長張志明

智慧城軌有望成「換道超車」機會點

廣州正在著力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推進城市通勤便利快捷。在軌道交通的發展中,智慧城軌有望成為廣州「換道超車」的機會點。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信息技術在軌道交通上的應用,將構建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新一代智慧型城市軌道交通。目前,國內各大城市紛紛布局智慧城軌,但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廣州依託穗騰OS(中國首創軌交智慧作業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廣州地鐵豐富的運營經驗等,有望在智慧城軌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有望在國內率先實現四網融合——國家鐵路網、城際鐵路網、市域鐵路網和城市軌道網,利用廣州地鐵作為國內首家承接城際線路運營的地鐵公司的契機,可率先試行大灣區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無縫銜接、公交化運營。

記者手記:

一個個新成就達成後將萌生新期待

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的蓬勃發展,讓「老廣」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0年前記者在中大就讀時,來自潮汕的陳同學放暑假回家需要坐6個小時的大巴;如今,在廣州工作的他乘坐高鐵回鄉只需3個多小時。5年前,記者的湛江同事葉談帶孩子回家看望爺爺奶奶需要開5個小時的車;如今,乘坐動車不用3個小時就能到達。鋼鐵長龍飛渡,天塹變通途,粵東、粵西地區也都被高鐵拉進了廣州的「3小時朋友圈」。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正式形成。

2019年10月11日,梅汕鐵路開通運營,「世界客都」梅州結束沒有高鐵的歷史。

一個個新的成就達成之後,大灣區軌道交通又讓人萌生新的期待。

統籌:全媒體編輯中心梁倩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天研、黃慶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相關焦點

  • 廣州最快地鐵列車亮相!時速160公裡,對標復興號和北京機場線
    大洋網訊 廣州高速地鐵列車首次亮相!9月25日上午,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製造的廣州地鐵十八、二十二號線首列車正式交付。對標復興號及北京機場線廣州地鐵集團總經理劉智成在列車交付儀式上表示,當前,廣州地鐵正積極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全力推進地鐵、城際、有軌電車等全制式軌道交通業務發展,致力打造「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互聯互通網絡體系。
  • 中國中車大連機車獲25億元廣州地鐵訂單
    中新社大連7月20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中車旗下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20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近日再次獲得廣州地鐵集團42列(336臺)A型鋁合金城軌車輛的訂單,總計25億元(人民幣,下同)。早在2015年,該公司與廣州地鐵集團籤訂了總計約7.4億元的地鐵車輛銷售合同。2017年底,該公司向廣州地鐵13號線交付了17列(136臺)城軌車輛,這是中車大連公司地鐵車輛產品首次闖入南方市場。
  • 時速160公裡地鐵列車亮相廣州:載客量比高鐵動車組多20%
    據國內媒體報導,9月25日上午,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製造的廣州地鐵十八、二十二號線首列車正式交付。十八和二十二號線全長超過90公裡,為國內首條時速160公裡的全地下市域快線,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臺時速160公裡的地鐵列車。
  • 廣州地鐵與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將實現「過軌運行」
    「施說高鐵」筆者認為,廣州高速地鐵線在「過軌運行」中扮演著「領雁」的角色。因為廣州高速地鐵線均將向周邊城市延伸,進而演變為地鐵城際線,從而實現「一票通達」的目標。廣州高速地鐵十八、二十二、二十八號線均計劃向周邊城市延伸,這三條地鐵線的設計開行時速均為160公裡,為名副其實的高速地鐵線,其中廣州地鐵十八、二十二號線正在建設過程中,首通段計劃於2021年開通運營,後通段計劃於2022年開通運營。
  • 廣州地鐵運營有調整!
    廣州地鐵運營有調整!將於12月13日在天河體育中心正式開跑賽事當天,市區部分道路將分時、分段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廣州地鐵運營也有變化比賽當天5:30-18:00期間,持2020廣州馬拉松賽工作證或參賽號碼布的運動員、裁判員、志願者均可免費乘坐地鐵,車站將安排專人做好「綠色通道」的引導工作。
  • 太原地鐵2號線車輛用鋼「太鋼造」
    太原地鐵2號線車輛用鋼「太鋼造」 2020-12-28 15:14:00   12月26日,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正式開通運營。
  • 廣州地鐵將運營 四條城際動車線路
    繼1月11日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發布城際軌道交通運營業務人才招聘公告後,3月29日,廣州地鐵再次發布城際鐵路動車司機招聘啟事,首次證實未來將承接四條城軌線路[廣清城際鐵路(廣州北-清遠)、新白廣城際鐵路(新塘-廣州北)、珠機城際鐵路(拱北-橫琴)、廣佛環線 (廣州南-佛山西)]運營,構建 「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運營模式。
  • 西安地鐵6號線列車順利抵達!「星空藍」亮相古都!
    統一線路色號的西安地鐵西安地鐵6號線列車的車身腰線是藍色的,來自列車製造廠中車大連公司的官方消息中,6號線被稱為「星空藍」。為什麼會被稱為「星空藍」呢?圖:地鐵族-西安區5號線「西安地鐵西安造」西安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西起阿房宮南站,東至西安東站,線路全長25.36公裡,共設21座車站,設和平車輛段和雁鳴湖停車場各1處
  • 廣州地鐵 | 最真一面 地鐵見
    關於地鐵,我曾聽說過一個浪漫的形容:他承載著一個城市的風景。滿載著行色匆匆的人們,短暫的站臺等候,匆忙的換站,疾速的離開。忙碌的身影奔波於一個個站點,開合的車門吞吐著一撥又一撥人。地下鐵像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海洋,人群像是一條條平靜湧動的洋流,在換乘通道裡交錯、融合、分開,最終在地鐵門前,等待被一輛輛列車駛入黑暗的海底洞穴。
  • 廣州地鐵開暖氣了?官方回應來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廣州入冬以來,市民的保暖衣物已安排上,室外寒意十足,但進入地鐵後,不少市民感覺暖意襲來,有時甚至需要脫下厚重的衣服。「地鐵裡是不是開暖氣了?」有市民疑惑道。對此,廣州地鐵回應稱,地鐵內並未開暖氣,目前,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下,地鐵車站是開啟全新風通風模式,地鐵專業人員會監控地鐵內溫度,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環控調度,使整個車站維持在比較適宜、穩定、符合行業標準的溫度範圍。由於地鐵內是相對密閉空間,且屬於人流密集場所,溫度會較地鐵外暖和。
  • 成都地鐵進入大線網時代 成都地鐵 成都智造
    工人對車輛內部進行安裝6號線車輛的所有大部件均由成都本地生產工作人員對地鐵列車進行調試對列車部件進行焊接6號線的波浪形新座椅海瑞克(成都)隧道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萍介紹說:「我們已經為成都地鐵建設提供了28臺盾構機,參與了多條地鐵項目,同時完成了50餘臺盾構機的翻新工作,成為了成都地鐵的『掘進排頭兵』,成都軌道交通成為『第四城』,很榮幸貢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
  • 嶺南非遺主題站已上線,8日起來廣州地鐵廣州塔站打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通訊員 陳子昕 王貞言圖/廣州地鐵提供廣州塔下體驗廣州代表性非遺;廣州國際媒體港裡趁潮墟;地鐵站內打卡微型非遺展,你要的廣州地鐵非遺主題站8月8日已上線。
  • 我市又接回兩列地鐵列車每列車最多可載客2534人
    繼5月4日首列地鐵列車運抵後,7月7日,又有兩列地鐵列車從大連運抵太原,卸車組裝後將緊鑼密鼓實施編組、調試等工序。據悉,這些列車都將服務於地鐵2號線一期,採用的均為6編組A型不鏽鋼的全自動電客車,每列車最多可載客2534人。
  • 專訪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在廣州打造屬於未來的地鐵
    速度不同卻運行在同一條線路上的兩輛列車,又要如何合理安排、高效避車?地鐵已經成為了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以人口 1500 萬的廣州為例,廣州地鐵日均旅客數量可以達到 850 萬人次之多,節假日甚至可以超過 1000 萬人次。但不論是對於乘客,還是站在地鐵運營商角度,現有的地鐵運營水平,都還有著明顯的進步空間。
  • 石家莊地鐵1號線地鐵列車拼裝積木上線銷售!
    石家莊地鐵1號線地鐵列車拼裝積木上線銷售!來嘍來嘍~1號線地鐵列車拼裝積木玩具以石家莊地鐵1號線為原型由247顆積木拼裝而成享受指尖上的童趣石樂樂吉祥物玩偶石家莊地鐵吉祥物石樂樂——以石家莊地鐵列車車頭為原型,面部為富有高科技感的電子屏,設計突顯未來感和科技感;肩批紅色披風,體現了石家莊「新中國的搖籃」,紅色傳承的時代精神,彰顯了石家莊城市奮發進取
  • 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即將通車 換乘地鐵最快5分鐘
    廣州東環城際全程22.6公裡,共設4個車站,花都站為地面站,花城街站、花山鎮站、白雲機場北站為地下站。花都站為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換乘站,此外,還可換乘廣州地鐵九號線的廣州北站;白雲機場北站可換乘廣州地鐵三號線的機場北站。有「大站停」和「站站停」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將採用「清城-花都-白雲機場北」貫通運營。
  • 今日起在廣州塔坐地鐵,打卡嶺南非遺主題站
    大洋網訊 廣州塔下體驗廣州代表性非遺;廣州國際媒體港裡趁潮墟;地鐵站內打卡微型非遺展……8月8日,「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正式啟動,嶺南非遺文化主題站也同步在地鐵廣州塔站亮相。廣州塔站內設計以非遺文化宣傳和體驗為主要內容,展覽發布期為2個月,市民遊客可搭乘地鐵打卡欣賞綻放在中軸線上的中國非遺之美。
  • 美媒評全球十佳地鐵 廣州地鐵超東京躍居第一
    以下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出的全球十大最優秀或者改進速度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廣州拔得頭籌,東京屈居第二。1.廣州從計劃建造到首條地鐵線路通車,廣州發展地鐵的道路並不平坦,30年間經歷了5次失敗。1997年,廣州地鐵一號線投入運營,二號線於2002年正式開通。
  • 廣馬開跑時廣州地鐵運營有調整
    2020 年廣州馬拉松賽將於 12 月 13 日 7:30 在天河體育中心正式開跑。賽事當天,市區部分道路將分時、分段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預計較多市民將搭乘地鐵前往現場觀看比賽。為確保活動期間運營組織有序、可控,廣州地鐵採取多項措施做好全面保障。
  • 廣州地鐵18號、22號線隧道管片1/3為「番禺造」
    華南地區最大管片廠為大灣區地鐵「造隧道」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仕 通訊員 徐大政 近日,正在飛速建設的廣州地鐵18號、22號線傳來好消息,兩線交匯的番禺廣場站即將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