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肯德基的優惠券買麥當勞產品?2月,一條簡訊在網絡社區流傳,並已得到麥當勞方面證實:「任意品牌的雞翅折扣券都可以」。從2月24日到3月23日一個月時間中,旗下辣雞翅一對的價格將從7元下調到5元一對,只要在櫃檯出示任意品牌的雞翅折扣券就能再打9折即4.5元一對。這種「券券通吃」的營銷手法,在麥當勞的經營歷史上聞所未聞。
此次降價是全國範圍內的大型活動。麥當勞表示,這種營銷方式推出的原因是對自家的「雞翅產品充滿信心」,是超值政策的延續。麥當勞之前一直表示,公司對供應鏈的掌控程度其他企業難以比擬,即使下調產品售價對手仍然難以照搬,因此從去年起已漸次加大促銷動作。
麥當勞點燃肉搏戰火後,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餐飲負責人簡短回應稱,增加促銷各有其好,關鍵在於「產品魅力和消費者如何選擇」。目前,肯德基兩塊辣雞翅的優惠價從8元調到6元,另一種雞翅產品優惠也從9元降到7元。
(取材於廣州日報2010年2月26日報導「麥當勞可用肯德基優惠券」,記者劉俊)
【SHAOQING】價格是營銷組合中唯一能產生收入的因素,亦是其中最靈活的營銷因素。價格折讓不單能吸引顧客前來光顧,提升產品銷量,往往還能提升市場份額,改變既有的競爭格局。大致可分為現金折讓、數量折讓、功能折讓、季節折讓。優惠券(Coupon)是其中最常見的折讓形式。
優惠券起源於美國,據考證,可口可樂是最早使用優惠券的企業。1886年,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樂於美國誕生,8年後這家神奇的飲料公司的創始人手工書寫了第一批用於促銷的優惠券,受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作為最常見的促銷手段,優惠券開始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識並採用。
無論是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還是寶潔、聯合利華,優惠券已然成為日用消費品行業不可或缺的營銷手段。優惠券甚至開始被政府所採用。為了拉動內需,應對次貸危機,2009 年中國各家地方政府發行的消費券票面金額累計近10 億元之巨。
只不過,像麥當勞這樣願意顧客用別人的優惠券來購買自家的產品的,大概你我都不曾見過。仔細想來,倒也可以理解。發放優惠卷原本就是為了通過價格折讓來吸引顧客,只是與向所有顧客開放的明價折扣不同,優惠券通常只針對某些特定群體——尤其是忠誠顧客或者潛在顧客——發放,試圖由點帶面,以儘可能少的價格損失覆蓋儘可能多的客戶群體,達到更好的促銷效果。
如此說來,只要經濟上承受得起,無論是哪家的優惠券,於麥當勞都是一樣的促銷活動,最多不過是相當於做了一次明碼降價的實際效果。何況,作為為期一個月的短期促銷,發放優惠券又無需改變產品定價,既為自己留下迴旋餘地,又不至於引來競爭對手的激烈反擊。這種另類促銷行為反倒能給消費者帶來許多新鮮感。
【今日絮語】未曾察覺的幸福。
或許,我算得上一個幸福的人。有一份自己喜愛的職業,雖則還未帶來多麼富足的收入;有幾樣每日樂在其中的愛好,雖則從未取得多大的成績;有一套書房窗口對著公園的三居室,雖則還有幾年的貸款需要慢慢償付;有一段值得回憶的求學經歷,雖則常常擔心自己的不才辱沒了母校的聲名。當然,還有一位懂得欣賞我、處處包容我的另一半,雖則瑣碎生活中難免幾回爭吵。
或許,我應對自己要求得更高。
轉載原創請註明:本文連結: [http://www.marketing-life.cn/?p=2700];
來自於詹少青的博客「營銷與人生|關於營銷的那點新鮮事」[http://www.marketing-li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