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神話》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

2021-01-09 墨默天地

那個筆名為方碧的人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提起茅盾先生,許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子夜》和《林家鋪子》那都是如雷貫耳的作品,但如若問「方碧」是誰?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茅盾先生就是以「方碧」這個筆名寫的《北歐神話》,將索爾、奧丁、洛基等諸神引入中國,那是1930年初版的《北歐神話》,他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茅盾先生從小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對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一脈,以及斯堪地那維亞文學與特殊神話有血脈淵源的認知,將北歐神話的特殊結構表現出嚴肅的北方人的特質,從而彰顯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

茅盾

神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則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的、正直的、博大的。---《北歐神話》

一、北歐神話發源背景

最早的北歐文學是屬於冰島的,如果說南方的希臘神話是「抒情詩的」,那麼北歐神話可以說是「悲劇的」。

北歐的神永遠在和有害於人類的惡勢力(惡神和惡巨人族)相鬥爭。諸神逐漸勝利了,但到了後來,可以說是到了悲劇的頂點,那不可避免的命運之神早就預言了「諸神之黃昏」到來了,於是在神與惡神惡巨人的一場大戰以後,諸神都死滅了,惡神與惡巨人也滅亡了,這是悲劇的意味,悲劇的結構。

這是有別於印象中關於神話的顛覆,因為一直根植於心的理念就是神是不會死、不會滅亡的。但,北歐神話賦予了諸神壽命的長度,從而便與人類平行存在於另一個神話的世界了。

眾神的思想與人類是相同的,沒有更高的層級與格局,仿佛是另一個人類社會。

北歐神話的來源材料,是古代金石器上雕刻的銘識,用北歐最早的文字 ,此等銘記得,雖然非常簡短,但均有神話上的價值 或為頌神之詞,或為戀愛之句,皆為神話之片段。

《北歐神話》依據著名的北歐民族傳說,或流行的民間故事,成形於12世紀。

北歐神話相較於希臘神話傳播是有局限性的,根據書中所提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北歐神話因在尚未被詩人保存下來以前就受到了基督教信仰的摧殘,所以在大體上遠不如希臘神話深宏廣大;再者希臘神話中的眾神永遠和古希臘人一起在街道上奔跑,在樹木中水泉畔遊戲、戀愛、妒殺,仿佛故事更加浪漫,情節更加豐富些。而北歐神話是神和自然鬥爭,相對現實的殘酷性,那麼神化的超然性稍弱。

二、天地創造的神話

每一種人類的神話都有各自的天地創造學說,有著這樣那樣不同的故事讓我們見識不同的版本。

中國的天地創造是我們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盤古在睡了18000年後突然醒來,發現周圍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盤古急得心裡發慌,於是就順手操起一把板斧,朝著前方黑暗猛劈過去。山崩地裂一聲巨響之後,其中一些輕而清的東西,慢慢上升變成了天;而另一些重而混沌的東西,則慢慢下沉變成了地。天地剛分時,盤古怕它們再合攏上,於是就站在天與地之間,頭頂著天,腳踩著地,不敢挪身一步。自那以後,天每日升高一丈,地也每日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隨著天的增高而每日長高一丈。這樣,頂天立地,堅持了18000年。終於使天地都變得非常牢固。但由於他過度疲勞,終因勞累不堪而累倒死去。

北歐的天地創造神話的因素略微有所欠缺,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實現天地的創造,是通過善與惡的戰爭得來的。

原始的冰島人設想宇宙是冰與火的奇妙混合,他們最被以為還沒有地、沒有海、沒有空氣,一切都是籠罩在黑暗中的,但有一種不可見的,不知從何而來的「萬物之主宰的力」是存在的,他們認為在廣漠的太空中央,有一個極大的無底鴻溝,被水在的微光包圍著,被冷氣所激就凍成了冰山,被火焰巨人的大刀砍擊.....

諸神代表了善,巨人們代表了惡。彼此不能和平共存,所以一直在戰鬥。

最終善戰勝了惡,諸神戰勝了巨人,成為了世界的主宰,他們將最厲害的霜巨人伊米爾殺死,將巨大 的屍體滾進那無底的鴻溝,於是巨人的肉便塑成了大地,巨人的眉毛是大地與太空無垠之間的牆,血和汗成為了海洋,骨頭變成了山,牙齒就成了崖石,頭髮便成了樹木百草,還設置了四個壯健的四個矮人立於地的四隅,以肩承天, 防止墜下來......

諸神取來了火布滿在天穹上變成了群星,最大的火塊用金車載著,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如此神的世界便有了光明。

三、北歐神話裡的諸神分工細緻,崗位眾多

諸神不但指派了日、月、晝、夜四位神,在天空駕車巡行,又指派了暮、午夜、晨、上午、正午、下午的神以分擔責任,還派定了夏神和冬神。

另外還有眾神之王奧丁,眾神之後弗麗嘉(北歐神話裡的神是可以結婚的生子的,與人類極其相似);

再者有勇敢及戰爭之神提爾、詩歌及音樂之神布拉吉、光明神與黑暗神、稼穡之神弗雷、森林之神維達、海洋諸神、美與愛之神弗蕾雅、真理與正義之神福爾採蒂、火與來之神洛基、神之使者與守望者、女武神瓦爾基裡......

在一般意義上,每一位神都被人格化:奧丁是空氣之人格化、弗麗嘉是大氣或雲霧的人格化、蓋娜是清風人格化、弗雷是夏日金色陽光及溫暖夏雨的人格化等等,這無疑都更接近人類的思維羈絆,而少了些許神的天馬行空。

這麼多諸神還有許多巨人,確實構成了北歐神話的一部舞臺劇,人物眾多,情節豐富。

四、北歐人階級觀念的由來

諸神用水、火、氣三元素建築 了虹橋,而海姆達爾為虹橋的守望神。

人類中間的階級因而亦有三個:身為統治者的貴族、被壓迫者的奴隸、以及中間的「自由民」性質的農民。

北歐人認為階級是由神意所創立的,由來源於一個故事:

據說海姆達爾有一次在地上閒逛,在海邊看見一間破茅屋,住著一對夫妻,他們用粗劣的食物招待虹橋守望神,海姆達爾在這戶人家住了三天,教給他們許多生活的知識,後來這對夫妻生了一個黑皮膚精筋骨的兒子,長大後力大無比,喜歡做笨重的體力活兒,娶了一位強壯的大手腳女子,生下許多孩子,便是「奴隸」階級的發源。

海姆達爾又前往一處耕地,這是一個小康的家夫家裡,他們用很好的食物招待這位客人,也一樣住了三天,教 給他們許多有用的知識,這對夫妻生下壯碩的孩子,長大後善於家事,娶妻後生下許多孩子,便是農民階級的祖先。

虹橋守望神的第三個宿處是一個體面的堡寨,,夫妻穿得很講究,他們用非常精美的食物招待客人,客人住了三天就走了,這對夫妻生下的孩子長得英俊而靈巧,長大後愛打獵及戰爭,後娶一細腰之妻生了許多孩子,這便是王室與貴族的始祖。

我們看到階級的劃分雖然以虹橋守望神的參與其中的形式而界定,但其實完全是以人類相對於所擁有的物資為基礎來區分的:茅屋、耕地、堡寨的不同,招待客人的食物,以及子女後代的不同喜好,諸如此類的標準都相當現實,沒有半點兒神化的影子。

五、北歐人的基本思想和世界觀

有生必有死,是北歐神話中牢不可破的觀念,諸神也不能例外。而且北歐神話中的神都是神種和巨人種的混血,亦即善與惡的混合體,是不完備的,非純種的。

在北歐人看來,諸神也必得像人類一樣,有死亡的那一天——經過了肉體的死亡,而後達到精神的永存,萬物即是神,也不免是善惡雜沓的混合。

奧丁、維萊、維伊分別相當於精神、意志和神聖象徵。

雷神索爾,是北歐最古老且最受敬愛的神,魁梧有力,天生好性子,但發起脾氣如烈火般可怕,出行必有雷雨,他的武器是一把神奇的錘,無論擲出多遠都會自己回到索爾手裡,威力無窮。雷神喜歡紅色,被視為愛情的象徵,所以北歐古代的新娘必穿紅衣,結婚指環上必鑲紅寶石......

在北歐,農事只能在夏季,常在峽灣及內海附近,農民向稼穡之神尼奧爾德祈求好收成。

所謂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地那維亞人,或所謂北歐人的原始信仰及自然觀察,也代表著北歐人民向善懲惡的美好願景,只是思想的禁錮沒有讓想像力發揮至天馬行空般灑脫,太多參雜其中的現實元素,不免失缺了神話的奇思妙想的樂趣,北歐神話凝聚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躍然紙上。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荒誕的北歐神話故事,冰與火之歌
    矛盾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近日讀得中國作家矛盾編著的《北歐神話》,同一個星球,不同地域、不同生存環境下,神話故事在特殊背景下的誕生,人物的雕刻,人物的構成,人物故事,文化相近與相別之處,精彩紛呈。北歐神話在我看來,是一個更為極端的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這個神話故事裡邊的神,多是博大、巨偉的,神話故事裡的人都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不是作為單獨的一個個故事個體而存在。北歐神話相比古希臘神話更兇殘,更淫亂,更血腥。
  • 茅盾:《北歐神話》|冰與火之歌
    近日看完了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非常喜歡,以至於腦海中一直盤旋於「沒想到茅盾先生還整理並著有這樣的書!」的句子中。眾所周知,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等。代表作有《子夜》、《春蠶》、《白楊禮讚》等。他是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中國革命文藝奠基人。
  • 從北歐神話到漫威電影,雷神索爾的文化輸出
    北歐神話與漫威電影裡的索爾,迥異而又趨同地定義著雷神之名。提起雷神,浮現在大家腦海的,就是那個在漫威電影裡揮著錘子的粗狂漢子。由此可見美國文化輸出上的霸道與順暢,但在原本的北歐神話中,雷神又是怎樣的存在?茅盾先生寫過一本書《北歐神話》,給出了他考究的答案。
  • 從北歐神話到漫威電影,雷神索爾的文化輸出
    北歐神話與漫威電影裡的索爾,迥異而又趨同地定義著雷神之名。提起雷神,浮現在大家腦海的,就是那個在漫威電影裡揮著錘子的粗狂漢子。由此可見美國文化輸出上的霸道與順暢,但在原本的北歐神話中,雷神又是怎樣的存在?茅盾先生寫過一本書《北歐神話》,給出了他考究的答案。
  • 奧丁雷神、阿斯加德,這些神和神域是怎麼成為北歐民族文化之魂的
    可絕大多數人對北歐神話的了解,只是來自許多作品的二次創作,那麼真實的北歐神話是怎樣的呢?北歐神話又稱挪威神話,其出現時間要晚於世界其他神話體系,口頭傳播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紀。《大埃達》是保存了北歐神話的重要古籍。巴德爾的命運的故事,斯基米爾旅行的故事,索爾的雷錘的故事,都在《大埃達》中有所體現。
  • 奧丁雷神、阿斯加德,這些神和神域是怎麼成為北歐民族文化之魂的
    茅盾先生通過對這些書的一系列查證和考究,寫下這本《北歐神話》,裡面介紹了北歐神話的體系以及眾神的故事。神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
  • 為何北歐神話如此受流行文化青睞
    相信看過《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後,不會再有影迷覺得北歐神話是小眾題材了。當然,對遊戲迷來說,看到《戰神》中奎託斯的兒子還有另一個名字時的驚愕,已經足以讓他們對北歐神話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果將視野稍微放大些,就會發現北歐諸神的影子在流行文化中無處不在。1994年上映的《變相怪傑》是一部標準的金·凱瑞式的癲狂喜劇,主人公戴上神秘面具,就被賦予惡作劇能量,遊戲人間。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直、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作為歐洲文化或者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歐神話雖不如希臘神話和聖經那樣廣泛流傳,但對世界的影響極大,滲透到西方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原因,還是其將個人英雄主義和譜系演變展現得無比淋漓盡致。
  • 悲劇的北歐神話:一個註定要覆滅的神話國度
    神話是一個民族關於生命起源和對世界與自然的思考。任何一個成熟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神話體系。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是中國神話的一部分。而在歐洲,希臘神話體系最常被提及而為人們所熟知。北歐神話很少被提及,知道的人也相對較少,但其也自有一套自己的體系。
  • 茅盾的《北歐神話》:相信善良美好,成為掌控自己命運的神
    高曉松深度遊完北歐,寫了篇文章,《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文章爆火。文章描述的北歐像一個天堂,那裡的人慾望極簡,不追逐名利,生活恬淡舒適,家庭和睦,幸福指數高。而北歐最古老動人的故事,卻是代表北歐風格的神話傳說,他們的神話,帶著粗樸的力量,世代相傳,成為北歐民族的靈魂所在。
  • 茅盾的《北歐神話》:人會孤獨而死,精神卻會永遠傳承
    文章描述的北歐像一個天堂,那裡的人慾望極簡,不追逐名利,生活恬淡舒適,家庭和睦,幸福指數高。而北歐最古老動人的故事,卻是代表北歐風格的神話傳說,他們的神話,帶著粗樸的力量,世代相傳,成為北歐民族的靈魂所在。
  • 關於北歐迷人神話,權力的遊戲迷的福利
    北歐人皈依基督教之前,就有了自己高度發達的本土民俗和文化。我們今天所知的北歐神話是一系列複雜的宗教故事,北歐人互相講述,這些故事通過口頭流傳下來,並在幾個世紀後被印刷出來。這些故事大多圍繞著具有迷人而複雜個性的神靈展開,比如奧丁、洛基和雷神託爾。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詩」,那麼,北歐神話就是一出粗獷而壓抑的「悲劇」。不同於希臘神話的散漫基調,北歐諸神,如同高聳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一般,始終是莊重、質樸而博大的,永遠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惡神、惡巨人們鬥爭,守護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類。
  • 硬核科普| 北歐神話體系—孕育幻想巨作的寶庫!
    而這些精彩故事的背後,都離不開北歐神話系統這個取之不盡的寶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北歐神話深深影響過的科幻、奇幻作品和文化意義。P.S.大家搭配這首《雷神3》北歐風原聲帶閱讀效果會更好哦!北歐神話都影響了哪些作品?
  • 茅盾《北歐神話》:奧丁,是如何成為北歐人心中的眾神之父?
    神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有幸讀到這本《北歐神話》,不僅讓我對茅盾先生有了新的認識,他既是出眾的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 北歐眾神:北歐神話是奇幻文化的重要起源
    ……看過那麼多好萊塢電影的你,如果還對這些問題一知半解,那麼小編我就忍不住給各位親愛的讀者推薦一本當代大師級幻想小說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殿堂級著作《北歐眾神》。讀該書就像坐是爐邊談話一樣舒服、溫暖,聽作者娓娓道來那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神話故事。
  • 北歐海洋神話傳說:北歐版的《創世篇》
    北歐海洋神話傳說:北歐版的《創世篇》北歐版的《創世篇》這是挪威神話中的創世傳說。北歐神話中的始祖巨人伊米爾,類似於希臘神話中的混沌。他是北歐神話中所有巨人的祖先,同時也是最初一代的神。不知道多少萬年過去了,南方吹來的暖風使得僵死的河流蠕動起來,冰珠化成一滴滴水, 匯聚在一-處, 這些冰水慢慢地孕育出了生命,這就是第一一個日人伊米爾。伊米爾睜開眼睛,有著巨大身軀的他在混沌世界中徘徊,感到飢腸轆轆。又過了很久很久,溫暖的水又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這就是巨大的母牛歐德姆布拉。從它身下流出4條牛奶河,香氣四溢,淌過荒原。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遊戲文化碎碎念:從《戰神》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巴德爾
    在所有神話故事裡,北歐神話無疑是最具有藝術效果的一個,因為北歐神話裡的諸神與世界最終都將走向毀滅,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諸神的黃昏",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不在是永生不朽的,而是有血有肉也會被殺死的,這在其他神話故事裡就很難看的到。我們的諸神終結者、《戰神》系列玩家心中永遠不變的霸氣男神奎託斯奎爺,在《戰神4》中也已經有意的開始了培養下一代,玩家也借光體驗了一回帶娃養成計劃。
  • 《權利的遊戲》《雷神》《魔戒》靈感的源泉,北歐神話魅力何在?
    神話不僅僅是一個傳說,一個故事,更應該是社會現實的一個投影。茅盾認為,北歐神話是「悲劇的」,他們的神一直在與惡勢力做鬥爭,而這種反抗的精神與茅盾先生的精神世界是吻合的。還有代表了正義、勇猛形象的《雷神》系列電影,那完完全全取材於北歐神話,當北歐的歷史文化與美國英雄主義色彩相結合的時候,反而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