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搶別人的玩具?教你幾招讓孩子重新愛上自己的舊玩具!

2020-12-17 騰訊網

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們「愛上」舊玩具

有的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玩玩具時特別喜新厭舊,總是喜歡新玩具,把舊的玩具隨手就扔掉了,長久下去可能會養成不良的習慣。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引導他們呢?

1

買玩具前諮詢孩子的意見

父母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一方面能夠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防止孩子在事後後悔;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有自身學習和表達自己的機會。

如果孩子下次見到新的玩具想扔掉現有玩具時,你就可以告訴他,因為之前的玩具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不能隨意就丟棄。

這樣,孩子也能意識到要接受自己的選擇,下次選玩具時會更加謹慎。

2

舊玩具玩出新花樣

玩具玩久了,孩子難免是會失去興趣,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來努力看看怎樣能夠讓舊玩具玩出新的花樣。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發揮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父母可以儘量的協助孩子對原有的舊玩具進行改裝。在製作和改裝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讓孩子產生新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3

建立孩子自己「物權」的概念

為了防止孩子搶奪別的玩具,父母要給孩子建立「物權」的概念。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或者是家裡的一個角落專門找一個地方,來放孩子自己的物品,確立孩子的所有權。

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把他們自己的玩具送給別人,這樣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權益是有保障的。在對自己的物品有了物權後,孩子自然也會開始考慮別人的物權。碰到喜歡的玩具,也不會隨便拿小朋友的了。

4

學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

有時候,家長見到自己的孩子拼命想要得到別人的玩具,而對自己的新玩具棄之不理,就表現得十分憤怒。隨著對孩子一頓打罵,導致孩子更加希望得到別人的玩具而大發脾氣。

其實,孩子如果喜歡別人的玩具,家長可以把這個變成孩子和別人交往的好機會,不要粗魯的制止。可以讓孩子和別人一起玩或者交換玩,可以禮貌的指導孩子與別人交往,這樣孩子也會有新鮮感。

當孩子能夠主動拿自己的玩具與他人交換後,父母要立即給予讚美,這樣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本周預告:

郭德綱都得叫「師叔」的曲藝演員薛宗來帶著他的老婆孩子來到了節目中,一家人表演的《探清水河》默契十足!原來,薛宗來跟妻子是相差27歲的「師生戀」,但是兩人並沒有因為年紀問題產生代溝,現在過得非常幸福!

薛宗來3歲多的小徒弟霖霖還帶來了驚豔表演,給師父打call。

6月10日21:50

貴州衛視

完達山《育兒大師》

一起曲藝大聯歡吧

來源:育兒大師

編輯:趙泳松 | 責編:王曉海 | 編審:陳曦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走,家長幫孩子「搶回去」很重要
    孩子的玩具被人搶走,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做: 一、看事態發展,先安撫孩子 2-3歲孩子之間的爭搶行為並沒有惡意,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可以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孩子沒有解決能力而且玩具已經被其他小朋友搶了過去,也千萬不要罵自己的孩子沒用,更不要貼上「膽小」、「沒用」之類的標籤。
  • 乖寶寶變身「小土匪」,孩子搶玩具別急著訓,搶玩具源於自我發展
    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引導試試這三招 哥哥班上也有過這樣一位小朋友,凡是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零食,根本不會問別人的意見」而有些爸媽卻覺得:「我的就是你的。」在育兒的過程中,沒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所有權」概念。 因此,想改善「搶玩具」這一行為,就先要讓孩子知道:有些物品是自己的,而有些物品是別人的。
  • 孩子搶玩具就是霸道?背後的原因要了解,3招讓孩子聽話照做
    小區裡有幾個和豆豆同齡的小朋友,大家經常在一起玩。而豆豆特別能搶玩具,每當他搶了別人的玩具,大人們就會拿其他的玩具去哄被搶了的孩子。豆豆媽經常教育豆豆不能搶別人的玩具,要友好相處。當孩子搶玩具成了習慣,就會面臨這樣一個後果:其他的小朋友都不喜歡跟他一起玩,也會失去好多朋友。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讓他體驗由此帶來的失落感,同時告訴他:因為你總是搶別人的玩具,人家就不跟你玩了,以後不能搶人家的玩具了。
  • 孩子「姐姐搶我的玩具」,媽媽「你可以搶回來」,還有一句重要
    孩子:我的奧特曼卡片變少了媽媽:跑哪裡去了呢孩子:姐姐把我卡片搶走了媽媽:姐姐,沒經過你同意,自己搶你卡片嗎孩子:是的,我還要玩,姐姐她想要,就直接搶了媽媽:你自己的玩具,如果不想分給姐姐,姐姐想搶玩具,你可以大聲告訴姐姐,
  • 遇到別人家孩子搶自己孩子玩具起爭執,媽媽要不要管呢?
    隨後就見小男孩的媽媽過來,了解到是大男孩在搶小男孩的玩具,雖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欺負自家的孩子,小男孩的媽媽也並沒有生氣,而是勸說大男孩不能這麼做,想要玩具可以和弟弟商量。一直到大男孩的媽媽到來,讓大男孩給小男孩道歉,最後兩個小朋友的爭搶才結束。
  • 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家長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孩子一出去就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不給就哭鬧不止,搞得在場的大人都很尷尬,家長也感到很惱火。 原因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伴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而自然出現的。當孩子擁有了主權意識之後,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會想據為己有。但由於表達能力不足,所以當他們想要得到時,就會通過「搶」的方式來獲取。
  • 孩子搶玩具,90%的父母無可奈何...
    一方面,孩子天生充滿好奇心,別人的東西,自己沒有見過,因為好奇,所以會搶;另一方面,這時候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最突出的思維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1、理解並尊重首先,我們大人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走,要學會心平氣和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情緒,充分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告訴ta,你的東西別人不可以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未經允許你不能動,讓ta形成清晰而正確的物權意識。
  • 別的孩子想要玩玩具,你會怎麼做?會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想要寶寶以後和別的小朋友和睦相處,我們通常會勸寶寶分享自己的玩具。可是在寶寶的眼中,分享意味著給予,給了別人自己就沒有了,自己還沒有玩夠呢?為什麼還要給別人呢?建議家長,這時要詢問孩子的意見,根據孩子的成長,再決定是否分享。
  • 孩子總拿新玩具交換舊玩具,是傻嗎?其實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
    最近,有個朋友特別憂心忡忡,因為她發現自己剛上中班的兒子,每天上學前都會拿一個玩具放到書包裡,等到晚上放學回家,玩具就變成了其他的玩具,問他自己的玩具去哪了?他振振有詞表示自己和朋友交換了。有時候剛給買的好幾十的新玩具,他就一股腦裝到書包帶到學校,跟別的孩子開始交換。其實交換也無可厚非,但朋友發現,兒子經常帶著新玩具去,交換回來的卻是一堆破爛玩具,這讓花錢買玩具的朋友心裡有點不舒服,她覺得兒子有點傻,但又覺得好像不能跟他直接說,怕自己成年的利益眼光影響孩子,所以她無比糾結。
  • 寶寶玩具又多又雜?學會這幾招,你也是收納「王者」
    寶寶玩具又多又雜?學會這幾招,你也是收納「王者」 相信每個有娃的家庭都會遇到一個頭禿的問題:給寶寶收拾玩具!有娃後,家裡各個地方就可以看到各種玩具,沙發上驚現一個搖鈴,餐椅裡突現一塊積木,客廳完全被玩具淹沒……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好不容易收拾完,熊孩子幾分鐘就可以破壞,真真是好崩潰,有木有!別捉急,今天就教你幾招,讓你成為收納「王者」!
  • 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說孩子,要教會孩子物品所屬權的概念
    最近鄰居姐姐凌凌非常煩惱,看到我之後大吐苦水,自家孩子不知怎麼的,特別喜歡搶別人家小孩的玩具,明明自己家的玩具也不少,可是還是喜歡和別人爭搶。重點是那些玩具還是對方的,自己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在凌凌看來這是非常沒有禮貌的事情,擔心孩子以後會養成蠻橫不講理的性格。
  • 當孩子對別人說:「這是我的玩具」時,父母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平時的英英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常常會喜歡別的小朋友手裡的玩具,會衝上去搶。遇到搶得過的,以對方孩子大哭告終;遇到搶不過的,以英英大哭告終。雖然很喜歡搶別人玩具,但英英卻把自己的玩具看得很緊,碰都不允許別人碰,這位媽媽在群裡表示,非常頭疼。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像英英這種情況,其實是大部分小朋友會有的情況。
  • 孩子的玩具被搶,是教孩子分享還是搶回來,聰明的父母是這麼做的
    文/小幸運嘛嘛的育兒經「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當別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玩具時,媽媽們的反應會是如何呢?A媽媽立刻去把兩個孩子分開,並對自己的孩子說:「玩具要跟小朋友分享的,你這樣太小氣了。」其實,孩子不願意把玩具給別人玩並不是小氣也不是自私,而是孩子有了「物品所有權」的概念,尤其是2歲以後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東西管得特別牢,「我的」是「我的」,別人是不可以碰的。所以很多時候,不管父母怎麼勸說,孩子都不願意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時,應該怎麼做比較合適呢?
  • 孩子總是愛霸佔別人的玩具,愛佔小便宜,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霸佔別人的東西,那麼就說明這個孩子是愛佔小便宜的。每個家長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佔便宜,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改掉愛佔小便宜的毛病呢?首先,家長們要找出孩子貪心的原因。1.孩子的正常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有的家長有節約的習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教孩子勤儉節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家長不能按照大人省錢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比如,有些家長認為給孩子買玩具不僅浪費錢還浪費時間,於是很少給孩子買玩具。孩子買玩具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滿足,當他看到好朋友有好玩的玩具時,就可能會去霸佔他們的玩具。這對孩子的健康長大非常不利。
  • 新型被「搶」玩具的方式,孩子憋屈,家長有點懵
    現在大家的素質都比較高,家長都會教孩子,別人的玩具,不可以隨便拿,要經過別人的同意,你才可以玩,通常情況下,孩子間玩具玩來玩去,我們在旁邊全程姨母笑就可以了,現在很少有強搶玩具的現象。就在這段時間,孩子好幾次委委屈屈地跑來和我說「某某拿了我的玩具,我想玩」。
  • 娃搶別人玩具時,父母的態度很關鍵,做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性格
    這是因為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如果不作為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特別張揚不受教,從而不知道理解他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但是這樣說並不意味著父母就應該當場暴打孩子,要當心你的行為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
  • 寶寶3歲了,希望通過玩具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的該如何挑玩具?
    不少媽媽都有玩具恐懼症,玩具不僅要定期清洗、消毒、整理收納,而且當家裡被孩子的各種各樣玩具佔滿後,心情也會變得煩躁。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己整理玩具前。很多媽媽會把家裡的玩具分類收納整齊,每次只拿出一小部分的玩具供孩子玩。一段時間後再換一批,孩子總覺得有新玩具。但是,這招想缺點就是,玩具會越買越多,孩子也在不停地長大,家裡的玩具總是藏不住的。
  • 孩子搶玩具另有所圖,直接訓斥,可能最傷孩子的心
    孩子同樣也是如此,隨著年齡增長,總有一天他們會脫離父母,走不出去,去接觸我們熟悉的世界,而對於他們來說,卻是陌生的,因此,心生恐懼也是正常現象。孩子搶玩具另有所圖,直接訓斥,可能最傷孩子的心孩子學會了爬行就有了想要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願望。他們向人多的地方爬去,當遇到陌生人不知道該前進還是後退,因為陌生害怕顯得無所適從。
  • 「他搶我的玩具!」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
    怎麼才能教會孩子分享,對很多媽媽來說是個難題。我們經常教孩子要大方點,把玩具讓給弟弟或者妹妹玩。但是發現,有時候教了孩子,反而變得更加自私。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是用錯了方法。來說兩個寶媽的例子。這天是周末,媽媽帶著3歲多的女兒小美到自己朋友家去玩。
  • 孩子不願分享,喜歡搶玩具?家長做好5點,幫孩子度過物權敏感期
    彼此熟悉了,就免不了出現玩具爭奪的情況。 其實,在陽陽小朋友過來玩之前,我就跟穎寶提前講過:過幾天外婆會帶著一個妹妹過來玩一段時間。到時候你就是小主人了,是小姐姐。玩具要一起分享。玩具是你的,但妹妹住在這裡,可以借著你的玩具你的東西玩一下用一下。你可以學著巧虎招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樣招待妹妹。因為提前講的清清楚楚,穎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開心,接受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