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搶別人玩具時,父母的態度很關鍵,做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性格

2021-01-07 嬰幼兒護理說

(文章為原創,嚴禁抄襲)

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那一刻,父母的態度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如果不作為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特別張揚不受教,從而不知道理解他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但是這樣說並不意味著父母就應該當場暴打孩子,要當心你的行為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爸爸帶著天天去別人家做客,在天天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天天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就搶了別人的玩具,當時天天爸媽特別生氣,狠狠的訓斥了天天,就差直接暴打了,天天嚇的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之後的幾年,天天不光是不敢搶別人的玩具,就是別人搶他玩具的時候也不敢吭聲,也許是天天爸爸當時的做法讓天天嚇到心裡了,或許這種害怕長大後會好轉,可至少現在的性格受到了影響的。

所以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的態度特別重要!也許有些父母不明白,為什麼父母的態度會這麼重要,給寶寶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其實這就是因為在寶寶的心裡父母是他的所有,寶寶開心在父母、傷心也在父母,這點身為父母的你們應該能理解,所以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性格是否會受到影響,就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父母不同的態度起到不同的作用

任由孩子爭搶,孩子性格可能會特別張揚

同樣是父母帶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也同樣是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可父母的態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在一旁沒有出言制止,而是任由孩子爭搶。被搶的那個孩子呢,可憐巴巴的看著父母,眼裡帶著期盼,可父母出於面子非但沒有幫自家孩子,還不停的說「沒事,小孩子」。被搶玩具的孩子特別委屈,呆呆的站在一旁。

臨走的時候,這個孩子鼓足了勇氣想要回自己的玩具,可當他去要的時候,搶玩具的這個孩子卻特別得意的說:「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憑什麼給你?」那位被搶玩具的孩子,其父母的做法我們不做評論,關鍵就看這個搶別人玩具的孩子,他父母的態度。

當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是不阻止、不訓斥,那這種態度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可能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越來越張揚,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這種張揚的性格會更加突出,可能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總是格格不入,即使這樣的孩子性格不是一開始就張揚的,也會隨著父母不管教的態度而發生很大的變化,也許這樣的孩子現在不會受到委屈不會吃虧,但當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的時候,他會發現周圍的人對他都是牴觸與孤立,對他都是不搭理不忍讓,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就已經吃了大虧。父母要記住,這種做法會影響孩子性格!

當即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性格低調

還有一些父母是當即教育孩子,但他們的做法和上面那位父母訓斥甚至暴打孩子的不一樣,教育指的是讓孩子知道錯以及錯在哪,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態度以及別人的態度,讓孩子學會體諒和理解他人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這些父母他們的教育方式正是如此。

父母這樣的態度,就會讓孩子的性格得到收斂,張揚的性格會變得低調一些,低調的性格也不會受到這種搶別人玩具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所以父母在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是一定要教育的,而且最好是當場教育,這樣被搶玩具孩子的父母,才能知道孩子是有人教育的,是有家教有教養的。

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完全可以改變孩子,態度好做得好,那就會讓孩子受益,如果態度不好做得不好,那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點個讚再走唄~求)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對別人說:「這是我的玩具」時,父母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平時的英英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常常會喜歡別的小朋友手裡的玩具,會衝上去搶。遇到搶得過的,以對方孩子大哭告終;遇到搶不過的,以英英大哭告終。雖然很喜歡搶別人玩具,但英英卻把自己的玩具看得很緊,碰都不允許別人碰,這位媽媽在群裡表示,非常頭疼。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像英英這種情況,其實是大部分小朋友會有的情況。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孩子們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以前在遊樂場玩,女兒正在玩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搶了。我總是安慰女兒「沒事我們要分享、要謙讓」,或者就是拿其他玩具,分散女兒的注意力,安撫他。 但有次,我看到一位媽媽,對搶她孩子玩具的小朋友說:「小朋友,妹妹先玩的,你不可以搶哦,你把玩具給阿姨,還給妹妹。」
  • 孩子搶玩具,90%的父母無可奈何...
    一方面,孩子天生充滿好奇心,別人的東西,自己沒有見過,因為好奇,所以會搶;另一方面,這時候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最突出的思維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兩歲以下的孩子搶玩具玩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是因為孩子自私,家長不用太擔心,孩子要到兩歲後才懂得分享,在這之前跟孩子說不要搶玩具都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在兩歲以前,對待孩子搶玩具的問題,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引導。那麼,做父母的如何幫助寶寶渡過這段佔有欲特別強的時期?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所以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性格至關重要,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受這樣性格父母的影響,孩子也會出現比較極端的成長態勢。有的孩子會變得和父母一樣暴躁,做事我行我素,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甚至崇尚武力,遇到矛盾和衝突喜歡用暴力解決。另一部分孩子則有可能極度缺乏安全感,變得敏感懦弱,甚至自卑。
  • 培養孩子性格重要的幾點,父母應該重視!
    家長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孩子的性格對人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讓人生出現轉折點,當有一個好性格時,對待很多事情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孩子性格培養的最佳階段就是5-14歲,家長要抓住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性格。
  •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反應,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別大意
    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中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父母會看見別的孩子搶自家孩子的玩具,在這個時候自家的孩子難免有些難過。可是,其中一個孩子和3歲的孩子發生衝突搶了起來,3歲的孩子沒搶過人家,孩子的媽媽也沒說什麼,因為孩子偏老實,很少和別人搶東西,一般都是別人拿走了就拿走了,他也沒什麼反應。
  • 孩子的玩具被搶,是教孩子分享還是搶回來,聰明的父母是這麼做的
    文/小幸運嘛嘛的育兒經「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當別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玩具時,媽媽們的反應會是如何呢?A媽媽立刻去把兩個孩子分開,並對自己的孩子說:「玩具要跟小朋友分享的,你這樣太小氣了。」生活中,像C媽媽這樣硬生生把玩具幫孩子搶回來的家長還是少數,大部分父母都會像A媽媽和B媽媽一樣,告訴孩子要懂得「分享」,否則就是小氣,就是自私。
  • 孩子是白紙,父母是畫筆!娃的性格如何,取決於家長怎麼「畫」
    不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作為家長,應該嚴肅對待並及時糾正。1、孩子懶惰,不願意承擔力所能及的事情現在小孩子大多是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中長大的,很容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惡習。
  • 小孩搶玩具父母該怎麼辦?只要知道3點,你就可以養育出有序的娃
    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教育不好,孩子也不會為自己搶別人的玩具而感到內疚,我們還應該了解到,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出現了所謂的搶劫行為,其實是有著不同的含義。大約0-3歲:我們也都知道,在孩子3歲以後,就會開始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慢慢地思考身邊的事情。
  • 父母再節儉也要記得給娃打扮,不然真會影響孩子一生,尤其是女孩
    文|好孕姐公司裡一位同事能力超群性格又好,大家都很喜歡她,但她總是很自卑。據她說自己對別的倒沒什麼,就對穿衣打扮格外露怯。沒什麼衣品,也總學不好穿衣搭配。睡前和早起總為穿什麼樣的衣服而發愁。聽完同事故事我不禁感慨,父母再節儉也要記得給娃打扮,不然真會影響孩子一生,尤其是女孩。穿衣打扮的重要性,很多父母都低估了楊瀾女士有句話「沒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這話我十分認同。
  • 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走,家長幫孩子「搶回去」很重要
    玩具,能帶給孩子快樂美好,但也往往會帶來很多爭端。對於幼小的孩子們來講,玩具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 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孩子的玩具總是被其他小朋友搶過去,是孩子太內向了嗎?大人是否應該鼓勵他搶回來?或者應不應該參與其中?
  • 晚接娃幾分鐘影響的是寶寶的性格
    而且孩子們其實也會悄悄攀比,攀比誰的父母會第一個來接自己,甚至有小朋友會直接對媽媽提出要求:媽媽,你明天一定要比某某某的媽媽來得早。 一些新手父母可能不知道接孩子會有這麼多講究,多是會隨心意去接孩子,這樣其實真的會對寶寶的性格有很多的影響。
  • 「他搶我的玩具!」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
    小剛依然緊緊護住自己的玩具,表示堅決不同意。小剛媽媽終於不耐煩了,粗暴地將兒子手中的玩具奪過去塞給了小美。哇的一聲,小剛也哭了……通過這件事情小剛學會了「分享」,分享就是把我的東西搶給別人。他學會了所謂的分享,但是作為他未必喜歡分享。
  • 自私、叛逆、敏感,娃進入執拗期有多可怕?引導不好恐會影響一生
    如果渡過不那麼順利,可能到了成年之後不少人的性格裡還會有大量的這個時期的特點,我們常說的「槓精」就一部分人還是沒從「糟糕的兩歲」裡走出來。 所以說,當孩子來到了這個特殊的時期,父母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和培養,這對其今後的性格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孩子玩具被搶時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一、玩具被搶時只知道哭,這類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在玩具被他人奪走的那一刻,多數孩子都會下意識的對方爭奪玩具,但是還有部分孩子在玩具被搶時只知道哭,絲毫不知反抗,這意味著孩子性格裡有懦弱、被動的一面,只會把負面情緒壓在內心深處,不懂得捍衛自己的利益。
  • 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一、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 二、愛搶別人玩具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如果在平常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一直滿足孩子有各種各樣需求,就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相對來講比較霸道,所以他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認為是自己的。如果其他人來家裡玩耍或者奪走了自己曾經擁有的玩具就會導致他們非常不開心,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嘗試進行搶奪。
  • 請把勺子還給孩子!吃飯方式與娃的獨立人格有關,別再做坑娃父母
    真實原因是父母溺愛心理作祟,害娃不淺在給孩子餵飯這件事上,家長們的態度其實很「糾結」,其實餵飯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活,有時候為了給孩子餵飯,家長卻吃不上一口熱乎飯。但是為什麼家長們願意給孩子餵飯呢?有的家長會說:「孩子自己不會吃!我餵飯孩子可以吃得更多!」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是分享還是爭取?你的態度決定孩子一生
    當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發生爭奪玩具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內心基本上也會有兩難的時候。你說,教孩子把玩具搶回來吧,又怕被人家說自己家的孩子小氣,同時也怕孩子搶不過導致受傷;但是你不教孩子搶回來,又怕孩子會越來越懦弱,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以後處處退讓,不懂競爭。然而,對比起教孩子如何做,其實我們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 孩子洗澡時的小動作,暗示長大後的性格特徵,你家孩子是哪種?
    其實,在寶寶洗澡時的各種表現,就是孩子完全放鬆的狀態,將自己的天性釋放出來了,從中也將自己的性格表現出來。相信大家都對自己家孩子將來的性格是怎樣所操心,那麼就可以從寶寶在洗澡時的所有表現,都在透露出怎樣的性格特徵,讓我們來看看。